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四川广汉三星堆迪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独特性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由此可知,三星堆遗址体现( )
A. 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 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 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又有独特性青……等”可得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明起源问题,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政治制度,而三星堆文明要早于西周,排除C项;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简《封诊式》中,将里、伍连称者共二十四处;秦简《傅律》中还记载了里的负责人里典和伍的负责人伍老。下列各项中对“伍”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②其中的民众互相监督③是编排户口的一种办法④是社会救济的专门机构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伍”是秦代基层管理组织,五家为伍,编排户口,其中的民众互相监督,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①不符合题意。“伍”不是专门化的救济机构,④不符合题意。①④解读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3. 张载“横渠四句”表达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对该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化了儒学的哲学性和思辨性 B.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
C. 促进树立儒学基本价值观 D. 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儒家注重“德”“行”统一,以“行”释“德”,立足实践阐释道德价值的行为表达。 儒家伦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性格、道德品质,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体现了儒学的基本价值观,C项正确;儒学的思辨化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化,以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来表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材料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属于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儒家的道德价值,而非平等与叛逆,排除D项。故选C项。
4. 《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的赋税制度( )
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助推唐朝统一全国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 D. 将人口税彻底废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计州县每岁……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秋、夏两征之”,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唐朝此时并没有分裂,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减轻人身控制,未提及对百姓负担的影响,排除C项;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使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5. 郑州在清代属于开封府管辖下的州,地位不是很高。随着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通车,郑州处于两大南北和东西交通干线的交汇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有棉花、粮食等产品以及由沿海商人经销内地的轻工业产品。随着棉花运输的发展,郑州也逐渐出现棉纺织加工业,还带动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郑州历史地位的变化,表明交通的改进( )
①加强了地区之间的沟通 ②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④导致了专业分工的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有棉花、粮食等产品以及由沿海商人经销内地的轻工业产品”可知,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通车,使郑州成为了南北和东西交通干线的交汇处,有助于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并且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仅涉及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对郑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未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表述错误,②不符合题意;材料“随着棉花运输的发展,郑州也逐渐出现棉纺织加工业,还带动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反映了交通改进对郑州棉纺织加工业、面粉业等轻工业的促进作用,但无法得出专业分工的相关信息,表述有误,④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6. 晚清时期,汉口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
A. 娱乐方式世俗化 B. 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 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 D. 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只体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并不能得出西方生活方式得到普及的结论,C符合题意;“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体现了晚清时期娱乐方式的世俗化趋势,排除A项;“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体现了社会生活向近代化转型的情况,排除B项;“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反映出服饰具有中西结合的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7. 在某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 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根据材料“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成为“国中之国”,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8. 1938年12月,日本天皇发布命令对中国内地实行轰炸,强调要“攻击敌战略及政略中枢”,“捕捉、消灭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坚决实施战略、政略航空战,挫败敌继续作战的意志”。为此,日军集中对下列哪一城市实施了大规模“航空战”( )
A. 南京 B. 太原 C. 武汉 D. 重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1938年12月”“捕捉、消灭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实施战略、政略航空战”,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重庆为战时陪都,是“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所在地,日军对重庆实施了大轰炸,D项正确;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太原不是“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所在地,排除B项;武汉在1938年10月沦陷,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下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 )
A. 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B. 体现了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
C. 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 D. 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52年爱国防疫运动”“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并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美国在朝鲜北方和中国部分地区秘密实施细菌战,我国喊出口号“人人都来参加爱国防疫卫生运动,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可见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体现了抗美援朝时代的特色,但是无法就此推断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排除C项;材料只是一张宣传海报,无法起到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0. 2015年中国倡议成立的某组织,是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它的成立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得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该组织的成立( )
①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②体现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的提升
③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表明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和“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得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可知,该机构为亚投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投行的设立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体现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②③正确,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①错误,排除A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1.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下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罗马帝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因此君士坦丁堡位于②,B项正确;君士坦丁堡位于②,①③④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 B. 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 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 D. 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本题材料“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入资本积累时期,而非资本原始积累时期,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材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们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私产阶级认为自由竞争虽然加剧了贫富差距,但能增进社会财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的是二战对人类社会的破坏,①符合题意;其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②符合题意;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③符合题意;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4. 下表为1960~1980年美国雇佣劳动力的职业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百分比(%) 数量(千人)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白领工人 43.4 48.3 52.2 28522 38024 51882
专家与技术人员 11.4 14.2 16.1 7469 11149 15968
经理与行政人员 10.7 10.5 11.2 7067 8295 11138
销售人员 6.4 62 6.3 4224 4857 6303
办公室职员 14.8 17.4 18.6 9762 13723 18473
蓝领工人 36.6 35.3 31.7 24067 27807 31452
服务业工人 12.2 12.4 13.3 8023 9719 13228
农业工人 7.9 4.0 2.8 5176 3127 2741
A. 美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日益消退 B. 滞胀危机使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C.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 D. 科技发展带来社会结构新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60~1980年的美国。根据材料“1960~1980年美国雇佣劳动力的职业分布情况”可知,1960至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和专家与技术人员的人数及所占比重均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这说明科技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新变化,D项正确;材料涉及农业工人的人数及所占比重下降的情况,但并不能得出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日益消退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滞胀危机与贫富差距扩大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乡村人口转向城市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出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由此,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之间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亚太经合作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新开发银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和所学可知,二十国集团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A项;亚太经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排除B项;新开发银行成立于21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乘客人数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13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30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30
A. 汉口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 B. 城市主权独立是交通发展的前提
C. 近代城市化注重时间观念 D. 节约时间得到普通民众一致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汉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显示,当时对车到车开的时间、停车时长等都有精细的规定,严格按照时、 分、秒进行细分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 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C项正确;公共汽车只是交通运营的一个方面,仅凭此不足以断定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城市是否主权独立相关信息,且城市交通在外国占领或控制期间也有可能继续发展,排除B项;“一致认同”说法绝对,且从材料中不能断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7. 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
A.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 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2004年、2005年、2007年我国连续就和平与发展问题表明态度,这说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多边外交,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我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没有体现受到世界的各种挑战,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道路,它涉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并非倾向与周边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18. “任命这一内阁是清廷在行将崩溃时的最后一个孤注一掷的行动。在这个皇族为中心的内阁组成后不到一年,武昌就发动了革命,其后又不到一年,清政府垮了台。”材料论及的这一事件( )
A. 使不少立宪人士转而支持革命 B. 导致清朝中央政府权力的下降
C.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D. 宣告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结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根据材料“在这个皇族为中心的内阁组成后不到一年,武昌就发动了革命,其后又不到一年,清政府垮了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了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名单,13名成员中,满族和蒙古族占9人、皇族占5人,被称为皇族内阁,热心君主立宪的人们认定清廷没有立宪的诚意,不少立宪人士转而支持革命,从此与王朝离心,因而在武昌首义之后纷纷站到革命一边,清王朝很快瓦解,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中央集权体制不断遭受重创,不得不依靠地方政治军事集团挽救统治,进而导致地方督抚势力变大,导致清朝中央政府权力的下降,排除B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宣告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
19. 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一1975年)。其中殖民扩张期与收缩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殖民扩张周期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②第一个殖民收缩期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仑战争与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③第二个殖民扩张周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④第二个殖民收缩期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500一1975年的世界。根据材料“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一1975年)”及所学可知,第一个殖民扩张周期是在1500年至1750年,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①项正确;第一次殖民收缩时期是在1800年,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这些地区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第一次殖民收缩出现,②项正确;第二个殖民扩张周期是在1825年至1900年,属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③项正确;第二个殖民收缩期是在1950年后,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步伐,④项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 新世纪开始之际,互联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心,互联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向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②发达国家引领信息技术发展
③信息技术改变了商贸经营模式④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英语和美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发展相对较慢,反映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引领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使得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在网上做生意,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发展机会,说明信息技术改变了商贸经营模式,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1. 唐代刘知几《史通》认为中国古代史书多纪传体编撰,“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则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说明
A.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影响其对历史的把握与选择
B.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C.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家国情怀往往成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强调史书要以纪录帝王将相活动为主线,为统治者提供借鉴,梁启超则认为历史要“叙述人群进化”“求得其公理公例”,推动国民的发展和“爱国心”的产生等,反映出受阶级和时代等因素影响,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影响其对历史的把握与选择,A项正确;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与史学是“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等不符,排除B项;历史诠释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的说法绝对,且与材料中的两项主张不符,排除C项;材料核心强调的并非家国情怀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排除D项。故选A项。
三、非选择题
2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羁縻府州制度的好处是控制了部族首领就等于控制了全部族,但是如果某些首领背叛或与唐廷发生矛盾,也就变成所属州府的整体行为。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崛兴了薛延陀势力,它试图取突厥而自立,并欲趁太宗东封之际向南用兵,这引起唐朝的警觉,于是唐将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体制转用到北部,设置了燕然、瀚海二都护府。都护府的职能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
——摘编自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材料二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使西藏地区从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心向中原的内驱力。明朝在西藏地区采取了对上层僧俗首领进行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元朝封任的官员继续承认,使西藏地区各地僧俗首领直接受命于朝廷。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
——摘编自马啸《明清与西藏政治互动策略之比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就多个范畴作出规定,包括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外事务等,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摘编自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设置燕然、瀚海二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藏地区在明朝时的正式名称。概括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举措,并分析明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原则。简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答案】(1)历史背景:羁縻府州制度的缺陷;薛延陀势力的兴起(防备少数民族势力的需要);西域都护府体制的借鉴。(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中央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名称:乌思藏。
举措: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任用当地上层人士进行管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
原因:元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适应西藏地区的宗教社会状况;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3)原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答出2点即可)
相同点: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享有一定自治权;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和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
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一“羁縻府州制度的好处是控制了部族首领就等于控制了全部族,但是如果某些首领背叛或与唐廷发生矛盾,也就变成所属州府的整体行为”可得出羁縻府州制度的缺陷;据材料一“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崛兴了薛延陀势力,它试图取突厥而自立”可得出薛延陀势力的兴起(防备少数民族势力的需要);据材料一“于是唐将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体制转用到北部”可得出西域都护府体制的借鉴。
第二小问中央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
第一小问名称,结合所学可知,西藏地区在明朝时的正式名称是乌思藏。
第二小问举措,据材料二“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可得出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据材料二“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可得出任用当地上层人士进行管理;结合所学可知,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
第三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心向中原的内驱力”“对元朝封任的官员继续承认”可得出元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据材料二“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可得出适应西藏地区的宗教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和对比类材料分析题。
第一小问原则,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小问相同点,结合所学从二者的地位、二者与中央的关系角度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享有一定自治权;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23. 跟着葛兆光学习历史解释。
材料 要有好的历史解释,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放宽历史的视野,把中国放到更大的亚洲、世界的背景里面去。1790年乾隆八十寿庆是清朝的重要事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在不同视野中,庆典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中国史 角度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的治理,到1790年举行盛大、铺张和奢华的庆典,似乎正是这个18世纪盛世的最好象征。
亚洲史 角度 朝贡圈内国家安南、朝鲜等派使团参加庆典。对于受到特别恩遇的安南国王及使团,朝鲜使臣相当不满。1790年,这个以大清为中心的朝贡圈实际上并不像乾隆想象的稳定和坚固。大清维持朝贡圈秩序的权威和力量,其实在日益衰退。
世界史 角度 朝鲜使臣在赴京途中看到繁华背后的困窘:“饥民之号丐者,至燕京相续,昨冬酷寒,皇城内冻死者甚众。”康乾盛世尽管可以数出好多成就,遗憾的是成就背后有阴影,这些阴影导致19世纪大清的“衰落”。就在乾隆志得意满的时候,中国之外的世界已发生根本转变,欧洲正从传统帝国逐渐转向现代国家。
——据葛兆光《朝贡圈最后的盛会》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放宽历史的视野,解读乾隆八十寿庆的不同意义。
(2)以材料为范例,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历史解释。
【答案】(1)意义:显示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局面;清朝在亚洲确立的朝贡贸易体制并不牢固;社会弊端显露,落后于西方。
(2)中国史角度:是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亚洲史角度: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体现,中华民国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国家;世界史角度:辛亥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清朝中国。意义:根据材料“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的治理,到1790年举行盛大、铺张和奢华的庆典,似乎正是这个18世纪盛世的最好象征”可知显示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局面;根据材料“大清维持朝贡圈秩序的权威和力量,其实在日益衰退”可知清朝在亚洲确立的朝贡贸易体制并不牢固;根据材料“中国之外的世界已发生根本转变,欧洲正从传统帝国逐渐转向现代国家”可知社会弊端显露,落后于西方。
【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从中国史、亚洲史、世界史等角度加以分析可知,中国史角度:是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亚洲史角度: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体现,中华民国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国家;世界史角度:辛亥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24. 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城市在管理经济案件时,领主不懂商业事务,故而要求一些专业人员参加,商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脚上还带着泥土,故这种法庭在英国被戏称为“灰脚法庭”。早期大部分城市法庭的审判权主要在民事方面。涉及刑事上的案子则多上交国王法庭等审理。10世纪时,城市法庭的主持者主要由市民选举产生。随着特许状的获取,城市法庭也取得了刑事审判权。
——摘编自陈恒等《西方城市史学》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由于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越来越多,而这些有许多是州或县没有办法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材料三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社区发展项目”的数量猛增,居民和其他团体加强了在社区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利用他们的能量执行特殊的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对社区能力的理解被发展为减少政府支出的一种手段,“社区”只是成为国家撤回公共服务的一个象征。在实际中强调对社区经济的发展,试图使政府摆脱庞大的财政开支。
——摘编自吴坤《英国的社区发展与城市复兴(20世纪—21世纪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城市法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乡镇在美国政府体制中的功能及其与县的关系。分析上述关系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对社区功能的定位,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功能定位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案】(1)变化:由领主主导到市民主导(工商业者主导);处理案件的领域拓宽。
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与封建主的合作(城市从封建主中获取自治权;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城市管理的专业性。
(2)功能: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关系: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近似平行关系)。
原因: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的传统;州或县不能很好地满足乡镇居民的需要。
(3)定位:减少政府支出的手段。
时代背景:二战以后社区已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陷入“滞胀”,政府减小“福利国家”规模。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领主不懂商业事务”,“涉及刑事上的案子则多上交国王法庭等审理”,“城市法庭的主持者主要由市民选举产生”,可得出由领主主导到市民主导;根据材料“随着特许状的获取,城市法庭也取得了刑事审判权”,可得出处理案件的领域拓宽。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封建主的合作等方面,得出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与封建主的合作(城市从封建主中获取自治权;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根据材料“领主不懂商业事务,故而要求一些专业人员参加,商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脚上还带着泥土”,可得出城市管理的专业性。
(2)功能:依据材料“由于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越来越多”,联系所学可知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关系:根据材料“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可得出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原因:根据材料“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等,可得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根据材料“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越来越多,而这些有许多是州或县没有办法提供的”,可得出州或县不能很好地满足乡镇居民的需要;联系所学,美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
(3)定位:根据材料“对社区能力的理解被发展为减少政府支出的一种手段”,可得出减少政府支出的手段。
时代背景:联系所学,二战以后社区已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居民和其他团体加强了在社区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可得出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20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得出20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陷入“滞胀”,政府减小“福利国家”规模。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四川广汉三星堆迪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独特性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由此可知,三星堆遗址体现( )
A. 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 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 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2. 秦简《封诊式》中,将里、伍连称者共二十四处;秦简《傅律》中还记载了里的负责人里典和伍的负责人伍老。下列各项中对“伍”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②其中的民众互相监督③是编排户口的一种办法④是社会救济的专门机构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张载“横渠四句”表达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对该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化了儒学的哲学性和思辨性 B.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
C. 促进树立儒学基本价值观 D. 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
4. 《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的赋税制度( )
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助推唐朝统一全国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 D. 将人口税彻底废除
5. 郑州在清代属于开封府管辖下的州,地位不是很高。随着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通车,郑州处于两大南北和东西交通干线的交汇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有棉花、粮食等产品以及由沿海商人经销内地的轻工业产品。随着棉花运输的发展,郑州也逐渐出现棉纺织加工业,还带动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郑州历史地位的变化,表明交通的改进( )
①加强了地区之间的沟通 ②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④导致了专业分工的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晚清时期,汉口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
A. 娱乐方式世俗化 B. 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 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 D. 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7. 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 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1938年12月,日本天皇发布命令对中国内地实行轰炸,强调要“攻击敌战略及政略中枢”,“捕捉、消灭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坚决实施战略、政略航空战,挫败敌继续作战的意志”。为此,日军集中对下列哪一城市实施了大规模“航空战”( )
A. 南京 B. 太原 C. 武汉 D. 重庆
9. 下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 )
A. 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B. 体现了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
C. 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 D. 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10. 2015年中国倡议成立的某组织,是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它的成立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得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该组织的成立( )
①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②体现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的提升
③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表明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下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 B. 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 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 D. 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13.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的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下表为1960~1980年美国雇佣劳动力的职业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百分比(%) 数量(千人)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白领工人 43.4 48.3 52.2 28522 38024 51882
专家与技术人员 11.4 14.2 16.1 7469 11149 15968
经理与行政人员 10.7 10.5 11.2 7067 8295 11138
销售人员 6.4 6.2 6.3 4224 4857 6303
办公室职员 14.8 17.4 18.6 9762 13723 18473
蓝领工人 36.6 35.3 31.7 24067 27807 31452
服务业工人 12.2 12.4 13.3 8023 9719 13228
农业工人 79 4.0 2.8 5176 3127 2741
A. 美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日益消退 B. 滞胀危机使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C.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 D. 科技发展带来社会结构新变化
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由此,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之间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亚太经合作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新开发银行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乘客人数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13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30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30
A. 汉口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 B. 城市主权独立是交通发展的前提
C. 近代城市化注重时间观念 D. 节约时间得到普通民众一致认同
17. 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
A.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 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18. “任命这一内阁是清廷在行将崩溃时的最后一个孤注一掷的行动。在这个皇族为中心的内阁组成后不到一年,武昌就发动了革命,其后又不到一年,清政府垮了台。”材料论及的这一事件( )
A. 使不少立宪人士转而支持革命 B. 导致清朝中央政府权力下降
C.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D. 宣告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结束
19. 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一1975年)。其中殖民扩张期与收缩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殖民扩张周期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②第一个殖民收缩期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仑战争与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③第二个殖民扩张周期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④第二个殖民收缩期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新世纪开始之际,互联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心,互联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向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②发达国家引领信息技术发展
③信息技术改变了商贸经营模式④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 唐代刘知几《史通》认为中国古代史书多纪传体编撰,“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则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说明
A.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影响其对历史的把握与选择
B.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C.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家国情怀往往成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三、非选择题
2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羁縻府州制度的好处是控制了部族首领就等于控制了全部族,但是如果某些首领背叛或与唐廷发生矛盾,也就变成所属州府的整体行为。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崛兴了薛延陀势力,它试图取突厥而自立,并欲趁太宗东封之际向南用兵,这引起唐朝的警觉,于是唐将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体制转用到北部,设置了燕然、瀚海二都护府。都护府的职能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
——摘编自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材料二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使西藏地区从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心向中原的内驱力。明朝在西藏地区采取了对上层僧俗首领进行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元朝封任的官员继续承认,使西藏地区各地僧俗首领直接受命于朝廷。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
——摘编自马啸《明清与西藏政治互动策略之比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就多个范畴作出规定,包括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外事务等,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摘编自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设置燕然、瀚海二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藏地区在明朝时的正式名称。概括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举措,并分析明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原则。简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23. 跟着葛兆光学习历史解释。
材料 要有好的历史解释,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放宽历史的视野,把中国放到更大的亚洲、世界的背景里面去。1790年乾隆八十寿庆是清朝的重要事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在不同视野中,庆典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中国史 角度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的治理,到1790年举行盛大、铺张和奢华的庆典,似乎正是这个18世纪盛世的最好象征。
亚洲史 角度 朝贡圈内国家安南、朝鲜等派使团参加庆典。对于受到特别恩遇的安南国王及使团,朝鲜使臣相当不满。1790年,这个以大清为中心的朝贡圈实际上并不像乾隆想象的稳定和坚固。大清维持朝贡圈秩序的权威和力量,其实在日益衰退。
世界史 角度 朝鲜使臣在赴京途中看到繁华背后的困窘:“饥民之号丐者,至燕京相续,昨冬酷寒,皇城内冻死者甚众。”康乾盛世尽管可以数出好多成就,遗憾的是成就背后有阴影,这些阴影导致19世纪大清的“衰落”。就在乾隆志得意满的时候,中国之外的世界已发生根本转变,欧洲正从传统帝国逐渐转向现代国家。
——据葛兆光《朝贡圈最后的盛会》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放宽历史的视野,解读乾隆八十寿庆的不同意义。
(2)以材料为范例,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历史解释。
24. 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城市在管理经济案件时,领主不懂商业事务,故而要求一些专业人员参加,商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脚上还带着泥土,故这种法庭在英国被戏称为“灰脚法庭”。早期大部分城市法庭的审判权主要在民事方面。涉及刑事上的案子则多上交国王法庭等审理。10世纪时,城市法庭的主持者主要由市民选举产生。随着特许状的获取,城市法庭也取得了刑事审判权。
——摘编自陈恒等《西方城市史学》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由于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越来越多,而这些有许多是州或县没有办法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材料三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社区发展项目”的数量猛增,居民和其他团体加强了在社区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利用他们的能量执行特殊的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对社区能力的理解被发展为减少政府支出的一种手段,“社区”只是成为国家撤回公共服务的一个象征。在实际中强调对社区经济的发展,试图使政府摆脱庞大的财政开支。
——摘编自吴坤《英国的社区发展与城市复兴(20世纪—21世纪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城市法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乡镇在美国政府体制中功能及其与县的关系。分析上述关系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对社区功能的定位,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功能定位形成的时代背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