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该文章( )
A.坚决维护“两个凡是”方针 B.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统一了全国各界的思想认识 D.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197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材料中这项“全党的中心工作”是( )
A.政治建设 B.阶级斗争 C.现代化建设 D.组织建设
3.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 )
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作出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性决策
4.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这直接表明党和国家( )
A.正在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C.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下图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国家
B.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
C.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1953年开始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这是因为二者( )
A.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B.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的潮流
C.推动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
8.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9.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把他们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富余劳动力群体。为此我国(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0.1993年,国企洛阳矿山机器厂被并入中信集团,破除了“终身制”“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同时,该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将经营机制转换到市场经济的规则上来。这反映出( )
A.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市场经济成为全社会共识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11.1986年,上海市批准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这家国有企业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于1987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股票,形成了国家股占74.5%、单位股占1%、个人股占24.5%的多元股权结构。这一做法旨在( )
A.平衡国民经济结构 B.完善分配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增强企业活力
12.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
A.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B.分配方式由按劳分配向平均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变
D.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1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学习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行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D.实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发展
1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这表明( )
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实现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5.有学者指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增长得益于邓小平的政策。以往中国拒资本主义于国门之外,邓小平的政策则计划把它请进门来,利用它为经济发展服务。“邓小平的政策”是( )
A.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B.打开国门,吸引外资
C.政企分开,按劳分配 D.设立特区,扩大出口
16.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17.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为60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是1.27万亿元。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中国经济大幅增长
C.对外开放的推进 D.上海地理位置优越
18.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政府坚持“自力更生”,基本上不接受国外的援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接受了来自日本、欧洲、世界银行等国家、地区和机构的援助。这一转变( )
A.推动了对外援助事业的发展 B.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C.摒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解决了自己发展不足问题
19.2009年,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提出 B.“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C.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
20.这次争论是市场经济是魔鬼还是天使,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等,而这一行动犹如无声处的“惊雷”,打破了之前的沉闷、彷徨,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这一行动”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参加了万隆会议
2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材料反映了( )
A.邓小平理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
B.邓小平理论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C.邓小平理论深刻揭露社会主义本质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22.中共十四大是中国发展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十四大( )
A.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C.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3.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助手。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艰辛的探索
B.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 D.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
25.到2017年底,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主要体现了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能源结构调整逐渐加快
C.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推进 D.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身思想理论,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 )
A.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B.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D.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由此可见,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科技强军
2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主张(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C.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29题8分,30题12分,31题12分,32题12分,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毋庸置疑是好的,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来看,这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使社会充满生机又有条不紊。
——摘编自姚菲菲《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1)写出揭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2分)
(2)根据材料,小历同学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这是筹备新中国的历史盛会。会议规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并提出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摘编自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摘编自叶永烈《从邓小平的视角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职权的机构名称并总结其召开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地位。(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趋势。(2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0)》
材料二 如图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十四大指出的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被称为中国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78年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概述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大事记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 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
1992年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深圳生产总值比1979年增长了100多倍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一、1.B 2.C 3.D 4.D 5.C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D 15.B 16.B
17.C 18.B 19.C 20.B 21.A 22.D 23.C
24.C 25.D 26.D 27.C 28.A
二、29.(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示例一】判断:不同意。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6分)
【示例二】判断:同意。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6分)
30.(1)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分)
(2)内容: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分)历史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分)
(3)向现代化迈进。(2分)
31.(1)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理由: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还提出了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冲破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2)状况: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并且跃居世界第一位。(2分)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3)成就:对外开放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分)作用: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32.【示例】观点:实践证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2分)
论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后,中国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又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8分)
结论:实践证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这一基本国策。(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2023-2024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学情评估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