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辽宁专用)
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C项正确;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排除A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排除B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到1956年基本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下图所示歌曲创作于建国初期,回忆的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
我的祖国 电影《上甘岭》插曲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黄海海战 B. 淞沪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50年,新中国派遣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黄海海战发生在1894年,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排除A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排除BC项。故选D项。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故选B。
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答案】B
【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图所示),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B。
5.小红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
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农村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赎买政策 D.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城市改革的相关内容。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D项;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与“经营承包责任制”不符,排除A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政企分开”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6.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故A正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故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故C.D排除。
7.中共中央加强反腐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党决心(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共中央加强反腐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可知,这些举措旨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它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这说明了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案件和腐败问题,C项正确;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到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排除D
项。故选C项。
8.下图为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资料,根据他们所收集的资料判断这期手抄报的主题是( )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4.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建设 B.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建设
C.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建设 D.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建设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可知,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的建立、导弹驱逐舰和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都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建设。据历史兴趣小组所收集的资料判断,这期手抄报的主题是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建设,B项正确;题干图片体现的是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建设,不是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建设,排除A项;题干图片体现的不是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建设,排除C项;题干图片体现的不是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9.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B.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
C.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 D.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故选D项;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只反映了示意图中一部分内容,排除A
项;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只反映了示意图中一部分内容,排除B项;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只反映了示意图中一部分内容,排除C项。
10.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 )
时间 大事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年 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
C.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
【答案】D
【解析】据“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等可知,中国为应对全球问题问题,加强国际间的协商合作,因此,材料中的内容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故选D项;“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与“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无关,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与西方国家建交”无关,排除B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C项。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没有主观分析或评判,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中国梦。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两个一百年。故D正确。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故排除A项。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2007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故排除C项。故选D。
13.与图1所反映的我国科技成就相比,图所展示的科技进步是( )
图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 图2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太空漫步
A.开启了飞天之旅 B.实现了载人航天
C.进行了太空行走 D.建成太空实验室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图1反映了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图2则表明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更进一步,实现了太空行走,故选C项,排除B项;开启飞天之旅的是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我国现在已经建成了太空实验室——空间站,但是图片未展示这一最新成就,排除D项。
14.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贡献是( )
A.克隆技术 B.青蒿素 C.青霉素 D.链霉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
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选项B符合题意。
15.下列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A. 交通通信 B. 生态环境 C. 文化教育 D. 医疗卫生
【答案】A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中国标准动车组”“港珠澳大桥”“大型客机C919”分析可知,这些成就体现了我国交通领域的不断发展;而“中国进5G商用元年”则反映了通讯产业快速发展。所以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交通通信,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图片没有关系,排除,故选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10分)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一)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你分别写出三幅图中人物并作简评。(3分)
(2)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1分)
(二)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请分别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成果的历史时期。(3分)
(4)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失误?列举其中两例。(2分)
(三)感悟篇:
(5)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1分)
【答案】
(1)图一是“铁人”王进喜。(1分)图二是“两弹元勋”邓稼先;(1分)图二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1分)
(2)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1分)
(3)图四是“一五”计划时期;图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图六是的“文化大革命”时期。(3分)
(4)大跃进运动;(1分)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5)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1分)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的相关内容。上述三幅图片中,图一是“铁人”王进喜。图二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图三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2)本题考查的是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身上均体现了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3)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是“一五”计划时期兴建的;图五大庆油田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建立的;图六南京长江大桥是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通车的。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的失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失误,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的工农业生
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5)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原因。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7.(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贏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是什么?(2分) 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1分)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摘编自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分)20 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什么?(2分)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2分)
(2)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2 分) ;一个中国原则(1分)
(3)“求同存异”方针(1分)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4)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典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材料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根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5)根据材料五“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是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8.(10分)“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材料一
图A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图 图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图A和图B有怎样的关系?(2分)
【推进改革】
材料二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2)依据材料二,概述小岗村发生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2分)
【扩大开放】
材料三 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主要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经贸体制的关系。今天,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来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体现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1分)
【理论指引】
材料四 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2分)
①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②请依据年代尺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材料六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2分)
【答案】
(1)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分)
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
(2)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分)
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3)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1分)
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
(4)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②A:邓小平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
(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分)
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
【解析】
(1)战略决策:据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可知,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显著变化:据材料二“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数据变化可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政策:据材料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可知,改革开放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
(3)变化:据材料三“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立足点”“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可知,其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 措施:可从中国外交成就着手,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
(4)①道路:结合改革开放可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千古大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A:1997年,中共十五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奋斗目标:据材料六“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可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心任务:可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着手,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10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2分)
材料三 大事件表
时间 事件
1980年 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3)从材料三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论证: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答案】(1)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2分)
(2)特点: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2分)
(3)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6分)
论述: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综上所述,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解析】(1)原因:据材料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2)特点:据材料二“沿海港口城市……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特点可概括为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
(3)观点:据材料三“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拓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空间,据此可拟定观点为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论述:据材料三“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结合所学知识,可从4个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和中国加入WTO的意义这两方面进行论述,如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综上所述,总结回应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2023-2024学年八年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辽宁专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2.下图所示歌曲创作于建国初期,回忆的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
我的祖国 电影《上甘岭》插曲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黄海海战 B. 淞沪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5.小红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农村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赎买政策 D.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6.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7.中共中央加强反腐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党决心(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下图为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资料,根据他们所收集的资料判断这期手抄报的主题是( )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4.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建设 B.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建设
C.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建设 D.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建设
9.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B.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
C.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 D.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0.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 )
时间 大事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年 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
C.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1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13.与图1所反映的我国科技成就相比,图所展示的科技进步是( )
图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 图2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太空漫步
A.开启了飞天之旅 B.实现了载人航天
C.进行了太空行走 D.建成太空实验室
14.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贡献是( )
A.克隆技术 B.青蒿素 C.青霉素 D.链霉素
15.下列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A. 交通通信 B. 生态环境 C. 文化教育 D. 医疗卫生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10分)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一)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你分别写出三幅图中人物并作简评。(3分)
(2)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1分)
(二)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请分别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成果的历史时期。(3分)
(4)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失误?列举其中两例。(2分)
(三)感悟篇:
(5)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1分)
17.(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贏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是什么?(2分)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
“九二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1分)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摘编自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什么?(2分)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18.(10分)“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材料一
图A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图 图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图A和图B有怎样的关系?(2分)
【推进改革】
材料二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2)依据材料二,概述小岗村发生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2分)
【扩大开放】
材料三 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主要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经贸体制的关系。今天,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来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体现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1分)
【理论指引】
材料四 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2分)
①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②请依据年代尺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材料六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2分)
19.(10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
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2分)
材料三 大事件表
时间 事件
1980年 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3)从材料三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论证: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卷(辽宁专用)(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