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教学质量监测(三)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成效最大的一次改革。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商鞅变法无论是在富国强兵还是在中央集权方面,都最为彻底。”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商鞅的才能和决心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D.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统治,发展封建经济,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项正确;商鞅的才能和决心、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 发掘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的秦琅琊刻石中写道:“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为解决“诸侯倍叛,法令不行”的问题,秦始皇实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分封制属于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隋朝时创立科举制,排除C项;元朝时设置行省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 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扩大统治基础 B.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推动经济发展 D. 促进技术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题干未涉及的教育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的科举制与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无关,且材料不涉及,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4. 对于古代高明的政治家来说,这项工程从来不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他们通过这项工程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项“工程”指的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们通过这项工程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工程”是指长城。秦始皇时期派蒙恬负责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袭扰,明朝时期,曾重修长城,长城的修建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因而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长城,A项正确;都江堰市修建于岷江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灌溉的功能,排除B项;灵渠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主要目的是运输粮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大运河是隋朝时期贯通的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 19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相继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家庭手工业者被雇佣,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到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其中在外国资本企业劳动的约占35%,在洋务企业中劳动的约占37%在其他类型近代企业中劳动的约占28%。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 )
A. 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 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变革 D. 标志着中国工业体系建立起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相继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家庭手工业者被雇佣,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到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其中在外国资本企业劳动的约占35%,在洋务企业中劳动的约占37%在其他类型近代企业中劳动的约占28%。”和所学可知,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产业工人,到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大量增加,并分布在中外不同的企业中,由此可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变革,与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无关,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 下图为1913年福州200名女性聆听外国教授关于无线电报讲座的场景。这反映了( )
A. 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 中华民国深得民心 C. 新式学堂广泛建立 D. 思想解放有了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913年福州200名女性聆听外国教授关于无线电报讲座”说明了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D项正确;女性聆听外国教授关于无线电报讲座不属于政治领域,反映不出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中华民国建立后,女性能够聆听讲座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反映不出中华民国深得民心,排除B项;题干现象发生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与新式学堂广泛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 如下图所示,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以下可用作④处中国共产党“奋斗足迹”关键词的是( )
A. 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 武装起义,建立军队
C. 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发生在遵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故“开天辟地,党的成立”与①上海有关,排除A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军队的开端,故“武装起义,建立军队”与②南昌有关,排除B项;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 8 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故“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与③瑞金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 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 )
A. 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B. 天皇制度的建立
C. 豪强贵族世袭制的削弱 D. 封建制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以唐朝典章制度为蓝本,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庄园的形成属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天皇制度在大化改新之前就已存在,排除B项;大化改新废除贵族世袭制,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不属于重大飞跃,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样币。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
A. “一五”计划已经取得成就巨大 B. 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
C. 国民经济工农比例的严重失调 D. 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1953年发行的人民币上的“汽车”“轮船”的图案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都属于交通运输工具,由此可见这体现了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D项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才开始实施,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A项;题干图案不仅涉及汽车制造,也涉及轮船运输,排除B项;1958年“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与题干“1953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材料意在说明( )
A. 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能源危机 B. 工业革命促进了能源的转型
C. 能源转型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D. 工业革命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契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可知,材料意在说明能源转型推动工业革命产生,C项正确;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能源危机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变革,排除A项;工业革命促进了能源的转型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能源转型推动了新的发明,从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B项;工业革命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契机,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能源的转型促进新的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应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1. 某次论坛中“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此论坛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船。工业革命完成,使资本主义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据此可知,该论坛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工业革命文明下的世界,A项正确;B项与汽船出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中的事件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2.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 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可知,这说明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即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不能反映“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排除BD项;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违背材料的意思,排除C项。故选A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在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这些文件统称《奏订学堂章程》。颁布后,在朝野的合力推动下,新式学堂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塾,最终成为定局。传统风俗教化也转变为社会教育,普及识字,推广新知。而全盘接受西式教育体制及其知识系统,导致中国的知识体系前后两分。因操之过急,以及官绅趁机渔利,期间也出现名实不符等诸多弊端,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各地毁学风潮此起彼伏。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存在的弊端。
【答案】(1)特点:①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承上启下,日益完善与规范;②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③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④承载着教化民众的功能。(答对3点即满分)
(2)原冈:①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②重文轻武,崇尚文治;③社会相对稳定;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⑤民问重学风气的推动。(答对2点即可)
(3)弊端:全盘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内容;操之过急,滋生腐败,名实不符;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答对2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可知,宋元时期书院教育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承上启下,日益完善与规范;根据材料一“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可知,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根据材料一“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可知,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根据材料一“但对书院在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可知,承载着教化民众的功能。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此外,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政治方面,宋朝重文轻武,崇尚文治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方面,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方面,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与民间重学风气的推动等,都是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小问3详解】
弊端:根据材料二“而全盘接受西式教育体制及其知识系统”可知,全盘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内容;根据材料二“因操之过急,以及官绅趁机渔利,期间也出现名实不符等诸多弊端”可知,操之过急,滋生腐败,名实不符;根据材料二“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可知,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皇帝为了彰显“同文之治’夕,集翰林学士等数十人,以明代《字汇》等为蓝本,于,716年编幕完成《康熙字典》。字典收字宏富,将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匈奴语、吐蕃语等“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亦广泛搜录。同时,根据楷书的结构,按照笔画为序呈现,确定正字规范,明确标准读音,使该字典成为字书之“典常”。编者对每一个字条的释义究其详尽,例证多引自历代名家的著作和((论语》《史记》等文献,蔚为大观。字典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明成果,影响了此后三百年汉语词典的编纂与创新发展。成书后,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也被西方汉学者当作学习汉字的“金钥匙”。
—据盛培林《<康熙字典>与塞缪尔·约翰逊<英语词典>之对比研究》等
材料二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大量外来词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进入英语。为“保持我们语言的纯洁”,1755年,在出版商的赞助下,约翰逊编写了《英语词典》。词典重视语法规范,对每一个词条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从《圣经》及莎士比亚、培根等大师名著中选取大量的例证,突出宗教教义、道德伦理、教育启蒙、语言修养、美学情操等方面的内容,浓缩了18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到19世纪80年代,词典因市场的需求,仍不断重印。《英语词典》在世界辞书编纂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据郭启新《约翰逊及其<英语词典>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字典》“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字典》与《英语词典》编写差异。
【答案】(1)原因:编写规范、标准;地位权威;富集文化成就;中华文化影响力强
(2)差异:《康熙字典》盛世修典,彰显“同文之治”;《英语词典》因应社会变迁,适应市场需要。
《康熙字典》广泛搜录“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体现包容性;《英语词典》注重保持英语的纯洁性。
《康熙字典》政府主导,官方行为;《英语词典》个人编写,商业化运作。
《康熙字典》传承主流文化,弘扬儒家思想;《英语词典》汇聚时代文化,体现资产阶级新文化。(任答两点)
【解析】
【14题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确定正字规范,明确标准读音,使该字典成为字书之‘典常’”可知原因为编写规范、标准;根据材料一“集翰林学士等数十人,以明代《字汇》等为蓝本”可知原因为地位权威;据材料一“字典收字宏富,将历史文献中存在匈奴语、吐蕃语等‘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亦广泛搜录”可知原因为富集文化成就;据材料一“字典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明成果”可知原因为中华文化影响力强。
【15题详解】
差异:根据材料一“康熙皇帝为了彰显‘同文之治’”和材料二“大量外来词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进入英语”可知差异为《康熙字典》盛世修典,彰显“同文之治”;《英语词典》因应社会变迁,适应市场需要;根据材料一“字典收字宏富,将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匈奴语、吐蕃语等‘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亦广泛搜录”和材料二“保持我们语言的纯洁”可知差异为《康熙字典》广泛搜录“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体现包容性;《英语词典》注重保持英语的纯洁性;根据材料一“集翰林学士等数十人”和材料二“在出版商的赞助下,约翰逊编写了《英语词典》”可知差异为《康熙字典》政府主导,官方行为;《英语词典》个人编写,商业化运作;根据材料一“字典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明成果”和材料二“突出宗教教义……浓缩了18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可知差异为《康熙字典》传承主流文化,弘扬儒家思想;《英语词典》汇聚时代文化,体现资产阶级新文化。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只体现在真正普适于所有社会的三大过程当中,即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伴随这三大过程,人类进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可以居住的地区,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具有独立文化系统的社会,彼此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经济或文化交流网络;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全球史学者通过描述这三大过程,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价值的各民族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
—刘新成《什么是全球史》
材料提供了全球化过程中诸多思考,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1:近现代全球化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说明:全球化伴随着人口迁移和增长、技术进步与传播、文明问的交流而发展。16世纪纪前后,新航路开辟带动人口的迁移,大量欧洲、非洲移民进入美洲、大洋洲,新技术和观念的进入,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18世纪中期以来的两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发明与传播、新交通工具的使用、跨国公司发展等因素,加快了全球整体市场的建立;20世纪,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亚非拉地区,中国、越南等国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找到一条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推动世界民主政治进程。
总之,全球化不是孤立的进程,而是在人口迁移、技术发展、思想文化交流的三大过程中,实现文明的冲突、交流、融合,共同作用于个体国家和整体世界的发展。
示例2: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彼此独立又相互交融。
示例3:全球化与技术发展交互作用。
示例4:全球化促使各国对本土文化价值的重视。
示例5:文明的交流是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解析】
【详解】首先,问题围绕着全球化展开评述,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可提炼观点为,近现代全球化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据材料“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即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可知,全球化伴随着人口迁移和增长、技术进步与传播、文明间的交流而发展。结合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等内容可知,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带动人口的迁移,大量欧洲、非洲移民进入美洲、大洋洲,新技术和观念的进入,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等内容可知,18世纪中期以来的两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发明与传播、新交通工具的使用、跨国公司发展等因素,加快了全球整体市场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等内容可知,20世纪,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亚非拉地区,中国、越南等国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找到一条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推动世界民主政治进程。据材料“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可知,全球化不是孤立的进程,而是在人口迁移、技术发展、思想文化交流的三大过程中,实现文明的冲突、交流、融合,共同作用于个体国家和整体世界的发展。2024年春教学质量监测(三)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成效最大的一次改革。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商鞅变法无论是在富国强兵还是在中央集权方面,都最为彻底。”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商鞅的才能和决心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D.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
2. 发掘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的秦琅琊刻石中写道:“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为解决“诸侯倍叛,法令不行”的问题,秦始皇实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3. 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扩大统治基础 B.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推动经济发展 D. 促进技术创新
4. 对于古代高明政治家来说,这项工程从来不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他们通过这项工程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项“工程”指的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5. 19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相继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家庭手工业者被雇佣,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到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其中在外国资本企业劳动的约占35%,在洋务企业中劳动的约占37%在其他类型近代企业中劳动的约占28%。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 )
A. 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 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变革 D. 标志着中国工业体系建立起来
6. 下图为1913年福州200名女性聆听外国教授关于无线电报讲座场景。这反映了( )
A. 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 中华民国深得民心 C. 新式学堂广泛建立 D. 思想解放有了发展
7. 如下图所示,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以下可用作④处中国共产党“奋斗足迹”关键词的是( )
A. 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 武装起义,建立军队
C. 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8. 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 )
A. 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B. 天皇制度的建立
C. 豪强贵族世袭制的削弱 D. 封建制度的建立
9.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样币。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
A. “一五”计划已经取得成就巨大 B. 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
C. 国民经济工农比例的严重失调 D. 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10.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材料意在说明( )
A. 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能源危机 B. 工业革命促进了能源的转型
C. 能源转型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D. 工业革命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契机
11. 某次论坛中“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此论坛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12.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 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在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这些文件统称《奏订学堂章程》。颁布后,在朝野的合力推动下,新式学堂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塾,最终成为定局。传统风俗教化也转变为社会教育,普及识字,推广新知。而全盘接受西式教育体制及其知识系统,导致中国的知识体系前后两分。因操之过急,以及官绅趁机渔利,期间也出现名实不符等诸多弊端,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各地毁学风潮此起彼伏。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存在的弊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皇帝为了彰显“同文之治’夕,集翰林学士等数十人,以明代《字汇》等为蓝本,于,716年编幕完成《康熙字典》。字典收字宏富,将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匈奴语、吐蕃语等“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亦广泛搜录。同时,根据楷书的结构,按照笔画为序呈现,确定正字规范,明确标准读音,使该字典成为字书之“典常”。编者对每一个字条的释义究其详尽,例证多引自历代名家的著作和((论语》《史记》等文献,蔚为大观。字典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明成果,影响了此后三百年汉语词典的编纂与创新发展。成书后,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也被西方汉学者当作学习汉字的“金钥匙”。
—据盛培林《<康熙字典>与塞缪尔·约翰逊<英语词典>之对比研究》等
材料二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大量外来词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进入英语。为“保持我们语言的纯洁”,1755年,在出版商的赞助下,约翰逊编写了《英语词典》。词典重视语法规范,对每一个词条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从《圣经》及莎士比亚、培根等大师名著中选取大量的例证,突出宗教教义、道德伦理、教育启蒙、语言修养、美学情操等方面的内容,浓缩了18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到19世纪80年代,词典因市场的需求,仍不断重印。《英语词典》在世界辞书编纂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据郭启新《约翰逊及其<英语词典>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字典》“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字典》与《英语词典》编写的差异。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只体现在真正普适于所有社会的三大过程当中,即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伴随这三大过程,人类进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可以居住的地区,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具有独立文化系统的社会,彼此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经济或文化交流网络;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全球史学者通过描述这三大过程,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价值的各民族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
—刘新成《什么是全球史》
材料提供了全球化过程中的诸多思考,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题(三)(学生版+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