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
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斧钺”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
A. 军事实力强大 B. 社会等级差异显著 C. 神权色彩浓厚 D. 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2. 《荀子》记载:“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经》中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 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 D. 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3. 自8世纪到10世纪前期,阿拉伯学者掀起广泛翻译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及周边文明地区书籍的百年翻译运动。该运动催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这反映了该运动( )
A. 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扩张 B. 彰显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C. 使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 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落后状态
4. 4世纪中后期,匈奴在与两汉征战失败后转而西迁,引发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同于同时期中国五胡乱华后的内部整合,进入罗马的日耳曼族群纷纷选择“去罗马化”,最终只能依靠“普世教会”作为精神统一的力量。这表明匈奴西迁( )
A. 直接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B. 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
C. 利于维护欧洲统一局面 D. 保证了汉朝的长治久安
5. 美国参议院档案记载:“没有华工就没有西部的垦殖,华工使荒地变为良田,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了一座果园,一个果木园。”下列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 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B. 华工促进了加州农耕业的早期开发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C. 华工为加利福尼亚金矿开采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D. 华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强大
6. 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
A.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 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 区域文化取向趋于一致 D. 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
7. 茶叶进入欧洲初期,人们习惯在茶馆喝茶,但不久后,荷兰人召集其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荷兰妇女走出了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当时的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表明( )
A. 中国与荷兰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 荷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
C. 荷兰积极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 D. 商业贸易带来社会风俗的变化
8. 亚历山大远征后,埃及文字和西亚楔形文字逐步变成了死文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需要将其民族经典先翻译成希腊文才能理解。出现上述现象主要由于( )
A. 东西方的文化不断融汇 B. 各地文化趋于统一
C. 希腊语言文字得到推广 D.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9. 1954年,美国、苏联、英国等50个国家在荷兰海牙签署《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承诺尊重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等文化财产,不对其实施任何报复行为。这一公约( )
A. 目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C.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D. 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10. 据《史记》记载,秦朝“凡为吏,皆有吏书”。秦朝吏书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时工作中所记录下来的公文;向上级汇报工作所写下的报告;有关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记录。这些均被当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秦朝( )
A. 官吏职业素养较高 B. 官员施政有章可循
C. 文书制度尊君抑臣 D. 吏治管理比较严密
11. 北魏颁布均田令,西魏确立府兵制,二者为此后的隋唐盛世提供了重要条件。学者们关注到,这些只在北朝首创,南朝缺无。这说明( )
A. 北方文化总体上优于南方 B. 改革总是体现社会进步
C. 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大 D. 民族交融激发制度突破
12. 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
A.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 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 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 D. 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13. 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道路网,其中有一条“直道”从咸阳出发,纵深960千米,直抵内蒙古腹地;栈道长达800千米,这条路的很多地方需要架设石桥,或者采用加固措施,用以越过或穿过高山,还有用木柱支撑于危岩深壑之上的木构道路。这( )
A. 体现出秦朝高超的国家治理能力 B. 有利于加强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
C. 稳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统治格局 D. 为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奠定了基础
14.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
A. 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 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 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 D. 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状
15.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
A. 分散丞相的权力 B.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C. 减轻皇帝的负担 D. 完备中央职官设置
16. 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 )
A. 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 B. 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C. 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 D. 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
第Ⅱ卷(主观题 共 52 分)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都要进行祭天、拜祖、祭孔等重大活动,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从周公旦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这种清醒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每个人只要从我的内心做起,从我们的日常事情和现实生活做起,就可以由平凡之事入手来成就伟大功业。因此,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无非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这就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赵林《西学三书》
材料二 明末传教士对中国古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文献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及其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成为引领欧洲一代风流的思想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思想家。18世纪,经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欧洲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与当地流行的理性主义自然神论相类似,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坚定了他们的观念和斗志,丰富了他们的学说。
——摘编自王立《中华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东学西传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班固)父彪,当两汉之际,“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在上层社会中颇有声誉,“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他续《史记》,但反对司马迁的异端观点,坚持“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的正宗之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病死,留下了遗作《后传》。班固为父守丧期间拜阅了父亲《后传》的手稿,感到父亲“所续前史未详”,经过反复思考,决心要继承和发展父亲的史学事业。班固历时二十年写《汉书》,记刘邦起义以至王莽的失败,共分纪、表、志、传等四个部分。《汉书》中有4篇纪、6篇表、3篇志、40篇传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写的,其中有的是增补了多少不等的材料,有的是基本上依原文照录。
——《史记》的传承与增补
材料二 班固利用了《史记》在体例、史料、写作艺术以及某些观点上的成就,并且也利用了《史记》的学术威信和社会威望,但用正宗的观点挤掉了《史记》的进步精髓而加以改写。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汉书》不像《史记》那样把汉的建国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它指责《史记》把汉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是把汉的历史地位压低了。他在《叙传》里证明汉以火德代周末之木德,正如帝尧之以火德代替帝喾的木德一样,是按着必然的程序出现的。第二,《汉书》抛弃了《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进步内容,而把天人感应的神学说,特别是五行灾异学说当做社会现象的永恒规律来宣扬。第三,《汉书》以强调封建性代替《史记》的进步性。《史记》尊信《诗》《书》但决不同意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且还自命为“一家之言”,《汉书》与此相反;《史记 货殖列传》中申述财富的不齐决定了人民社会身份的贵贱,并肯定农工商虞治生谋利的活动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从而反对官方的经济垄断,而《汉书》则以封建等级不可逾越为永恒秩序,要求百姓“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一一大一统中古时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班彪、班固父子续写《史记》的不同原因。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史记》、《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班固挤掉《史记》进步性表现和原因。
三、论述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有不同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期 内容
夏商时期 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两周时期 内地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认为华夷有别、要严守“夷夏之大防”
秦汉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帝、景帝时由于国力上的劣势,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汉武帝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以夏化夷”,纳“夷秋”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
魏晋南北朝 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指责其他政权为“僭伪”
隋唐时期 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宋朝 “华夷之辨”的呼声又趋激烈。北宋石介在其《中国论》中严格限制了“华夷”之间的文明界限: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
元代 宫廷和军政官署大量使用“华夷一统”“华夷混一”等概念,汉族士人多谨慎地称之为“混一”,如“混一华夷”“华夷混一”
明朝 盛行“华夷一统”,又兼用“中华一统”,朝野上下多认可“华夷混一归真主,宇宙弘开属大明”的主流价值观
清朝 皇太极继位不久便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乾隆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完善了“华夷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
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斧钺”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
A. 军事实力强大 B. 社会等级差异显著 C. 神权色彩浓厚 D. 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奴隶与贵族的阶级差别巨大,社会等级差异显著,B项正确;没有将良渚文明的军事实力与其他地区作对比,无法得出“军事实力强大”的结论,排除A项;神权色彩浓厚表现为神权与王权结合,原始宗教的社会影响力巨大,排除C项;材料主旨“社会等级差异显著”,而“具有早期国家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 《荀子》记载:“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经》中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价值诉求 B.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 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 D. 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荀子认为人具有生气、活力,智识与礼义,因此称人是天下最为高贵的;孟子认为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孝经》强调世上以人是最宝贵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文意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儒家学者对人性的认识问题,无法得出不断发展深入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的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 自8世纪到10世纪前期,阿拉伯学者掀起广泛翻译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及周边文明地区书籍的百年翻译运动。该运动催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这反映了该运动( )
A. 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扩张 B. 彰显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C. 使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 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落后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阿拉伯学者掀起的百年翻译运动,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这充分说明了百年翻译运动彰显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B项正确;翻译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及周边文明地区书籍起不到推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把阿拉伯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使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之前并不落后,发展程度较高,排除D项。故选B项。
4. 4世纪中后期,匈奴在与两汉征战失败后转而西迁,引发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同于同时期中国五胡乱华后的内部整合,进入罗马的日耳曼族群纷纷选择“去罗马化”,最终只能依靠“普世教会”作为精神统一的力量。这表明匈奴西迁( )
A. 直接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B. 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
C. 利于维护欧洲统一局面 D. 保证了汉朝的长治久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世纪中后期(欧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匈奴西迁引发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西罗马帝国,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加剧了欧洲政治上的分裂,B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内部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崩溃、军队力量的衰减、经济衰退和财政危机、宗教和文化差异的加剧,以及外部威胁的增加等内外因素,匈奴西迁并未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排除A项;匈奴西迁促使了欧洲的分裂,排除C项;“保证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5. 美国参议院档案记载:“没有华工就没有西部的垦殖,华工使荒地变为良田,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了一座果园,一个果木园。”下列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 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B. 华工促进了加州农耕业的早期开发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C. 华工为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开采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D. 华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强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材料“没有华工就没有西部的垦殖,华工使荒地变为良田,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了一座果园,一个果木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巨大贡献,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华工促进了加州农耕业的早期开发,但并未体现华工促进了加州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工推动了加利福尼亚果业的发展,并未体现“华工为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开采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华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6. 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
A.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 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 区域文化取向趋于一致 D. 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亚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人口迁移到东南亚地区,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不是在交流中发展,排除A项;区域文化取向是有差异性的,一个活动不能说明趋于一致,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人口迁移的作用,不是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7. 茶叶进入欧洲初期,人们习惯在茶馆喝茶,但不久后,荷兰人召集其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荷兰妇女走出了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当时的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表明( )
A. 中国与荷兰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 荷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
C. 荷兰积极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 D. 商业贸易带来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荷兰妇女走出了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当时的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知,商业贸易带来社会风俗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只讲述荷兰人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没有讲述中国与荷兰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荷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排除B项;材料只讲述荷兰人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至于是否积极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的态度不得而知,排除C项。故选D项。
8. 亚历山大远征后,埃及文字和西亚楔形文字逐步变成了死文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需要将其民族经典先翻译成希腊文才能理解。出现上述现象主要由于( )
A. 东西方的文化不断融汇 B. 各地文化趋于统一
C. 希腊语言文字得到推广 D.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远征使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将其民族经典翻译成希腊文,希腊语言文字得到推广,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不是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排除A项;“趋于统一”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巴勒斯坦地区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不能得出希腊文化中心东移,排除D项。故选C项。
9. 1954年,美国、苏联、英国等50个国家在荷兰海牙签署《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承诺尊重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等文化财产,不对其实施任何报复行为。这一公约( )
A. 目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C.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D. 发展了国际的司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世界)。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公约有利于保护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C项正确;由材料“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可知,材料主要在强调物质文化遗产,排除A项;文化传播以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等为载体,这一公约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排除B项;题中不涉及司法,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据《史记》记载,秦朝“凡为吏,皆有吏书”。秦朝吏书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时工作中所记录下来的公文;向上级汇报工作所写下的报告;有关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记录。这些均被当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秦朝( )
A. 官吏职业素养较高 B. 官员施政有章可循
C. 文书制度尊君抑臣 D. 吏治管理比较严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提到了秦朝官吏在工作中有记录公文、撰写报告以及记录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习惯,这些都被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这表明秦朝在吏治管理方面有一套比较严密的制度,D项正确;“官吏职业素养较高”虽然可以从官吏的工作记录中推断出来,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官吏的职业素养,排除A项;“官员施政有章可循”虽然也与官吏的工作记录有关,但题目强调的是这些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而不是施政的规范,排除B项;材料主旨“秦朝的文书管理”,而“文书制度尊君抑臣”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北魏颁布均田令,西魏确立府兵制,二者为此后的隋唐盛世提供了重要条件。学者们关注到,这些只在北朝首创,南朝缺无。这说明( )
A. 北方文化总体上优于南方 B. 改革总是体现社会进步
C. 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大 D. 民族交融激发制度突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均田令和府兵制都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社会进步,为全国统一和隋唐强盛提供了条件。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结合,制度创新受益于民族交融,D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南北文化的差异,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改革始终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作用,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发展差异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2. 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
A.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 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 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 D. 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官僚贵族大肆侵占土地和控制农户,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因果倒置,排除A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并不代表就控制了政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3. 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道路网,其中有一条“直道”从咸阳出发,纵深960千米,直抵内蒙古腹地;栈道长达800千米,这条路的很多地方需要架设石桥,或者采用加固措施,用以越过或穿过高山,还有用木柱支撑于危岩深壑之上的木构道路。这( )
A. 体现出秦朝高超的国家治理能力 B. 有利于加强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
C. 稳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统治格局 D. 为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秦朝这些道路的修建极大地便利了全国各地的交通,无论是政治信息的传递,还是商业贸易的往来,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加强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B项正确;交通网的形成体现了秦朝雄厚的物质实力和修筑道路的能力,而国家治理更侧重的是政治方面,排除A项;秦朝二世而亡,并未因为交通网的形成而巩固统治,排除C项;这些道路是在设立郡、县之前还是之后修筑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
A. 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 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 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 D. 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李膺等士人通过“清议”针砭时弊,导致“党锢之祸”,因此原因为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B项正确;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A项;绿林起义属于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C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属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5.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
A. 分散丞相的权力 B.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C. 减轻皇帝的负担 D. 完备中央职官设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可知是为了强化皇权,削弱相劝,A项正确;选拔的人才并不一定是监察官员,排除B项;减轻皇帝负担是其作用之一,但并不是皇帝主要目的,排除C项;选拔人才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是完备中央职官设置,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 )
A. 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 B. 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C. 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 D. 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时期的史书不仅将各民族政权平等对待,而史书“爽夏”等词的出现则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该史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的深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深化的背景下,对各民族政权平等对待,这与文化认同无关,且北魏已实现北方统一,排除B项;魏晋时期仍有夷夏观念,C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史书体例包括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断代体,材料是反映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主观题 共 52 分)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都要进行祭天、拜祖、祭孔等重大活动,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从周公旦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这种清醒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每个人只要从我的内心做起,从我们的日常事情和现实生活做起,就可以由平凡之事入手来成就伟大功业。因此,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无非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这就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赵林《西学三书》
材料二 明末传教士对中国古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文献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及其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成为引领欧洲一代风流的思想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思想家。18世纪,经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欧洲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与当地流行的理性主义自然神论相类似,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坚定了他们的观念和斗志,丰富了他们的学说。
——摘编自王立《中华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东学西传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内涵:历史悠久;具有实用理性精神;强调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
作用:教化百姓;维护统治者统治;促使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2)影响:促进欧洲的社会进步;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内涵:根据材料“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都要进行祭天、拜祖、祭孔等重大活动”可知,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从周公旦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这种清醒的实用理性精神。”可知,具有实用理性精神;根据材料“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无非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可知,强调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
作用:根据材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可知,教化百姓;根据材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可知,维护统治者统治;根据材料“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这就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可知,促使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中国)。
影响:根据材料“明末传教士对中国古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欧洲的社会进步;根据材料“中国古文献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及其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成为引领欧洲一代风流的思想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思想家。”可知,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与当地流行的理性主义自然神论相类似,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坚定了他们的观念和斗志,丰富了他们的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班固)父彪,当两汉之际,“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在上层社会中颇有声誉,“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他续《史记》,但反对司马迁的异端观点,坚持“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的正宗之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病死,留下了遗作《后传》。班固为父守丧期间拜阅了父亲《后传》的手稿,感到父亲“所续前史未详”,经过反复思考,决心要继承和发展父亲的史学事业。班固历时二十年写《汉书》,记刘邦起义以至王莽的失败,共分纪、表、志、传等四个部分。《汉书》中有4篇纪、6篇表、3篇志、40篇传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写的,其中有的是增补了多少不等的材料,有的是基本上依原文照录。
——《史记》的传承与增补
材料二 班固利用了《史记》在体例、史料、写作艺术以及某些观点上的成就,并且也利用了《史记》的学术威信和社会威望,但用正宗的观点挤掉了《史记》的进步精髓而加以改写。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汉书》不像《史记》那样把汉的建国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它指责《史记》把汉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是把汉的历史地位压低了。他在《叙传》里证明汉以火德代周末之木德,正如帝尧之以火德代替帝喾的木德一样,是按着必然的程序出现的。第二,《汉书》抛弃了《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进步内容,而把天人感应的神学说,特别是五行灾异学说当做社会现象的永恒规律来宣扬。第三,《汉书》以强调封建性代替《史记》的进步性。《史记》尊信《诗》《书》但决不同意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且还自命为“一家之言”,《汉书》与此相反;《史记 货殖列传》中申述财富的不齐决定了人民社会身份的贵贱,并肯定农工商虞治生谋利的活动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从而反对官方的经济垄断,而《汉书》则以封建等级不可逾越为永恒秩序,要求百姓“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一一大一统中古时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班彪、班固父子续写《史记》的不同原因。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史记》、《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班固挤掉《史记》进步性的表现和原因。
【答案】(1)班彪对司马迁《史记》中异端思想非常不满,希望通过续写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班固则是由于其父续写部分史料不够详尽,希望通过续写有所添加。
(2)历史背景:
《史记》: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汉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并影响加强;通史具有古今贯通的优点和对王朝历史记载的不够详细;优秀的史学传统等。
(3)表现:提高了汉朝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将司马迁客观唯物主义的撰史思想转变为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说,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强调封建等级秩序的稳固性,要求百姓遵从现有秩序。
原因: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固有社会秩序;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一“他续《史记》,但反对司马迁的异端观点,坚持‘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的正宗之学。”得出班彪对司马迁《史记》中异端思想非常不满,希望通过续写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据材料一“班固为父守丧期间拜阅了父亲《后传》的手稿,感到父亲‘所续前史未详’,经过反复思考,决心要继承和发展父亲的史学事业。”得出班固则是由于其父续写部分史料不够详尽,希望通过续写有所添加。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据材料一“(班固)父彪,当两汉之际,‘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在上层社会中颇有声誉,‘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得出是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据材料一“他续《史记》,但反对司马迁的异端观点,坚持‘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的正宗之学。”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据材料二“班固利用了《史记》在体例、史料、写作艺术以及某些观点上的成就,并且也利用了《史记》的学术威信和社会威望”得出优秀的史学传统;据材料二“《史记》尊信《诗》《书》但决不同意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且还自命为‘一家之言’,《汉书》与此相反”得出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并影响加强;结合所学可知通史具有古今贯通的优点和对王朝历史记载的不够详细等。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第一,《汉书》不像《史记》那样把汉的建国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它指责《史记》把汉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是把汉的历史地位压低了。”得出提高了汉朝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据材料二“第三,《汉书》以强调封建性代替《史记》的进步性。”得出强调封建等级秩序的稳固性,要求百姓遵从现有秩序;据材料二“《史记》尊信《诗》《书》但决不同意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得出将司马迁客观唯物主义的撰史思想转变为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说,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得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固有社会秩序;从思想角度分析得出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三、论述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有不同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期 内容
夏商时期 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两周时期 内地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认为华夷有别、要严守“夷夏之大防”
秦汉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帝、景帝时由于国力上的劣势,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汉武帝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以夏化夷”,纳“夷秋”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
魏晋南北朝 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指责其他政权为“僭伪”
隋唐时期 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宋朝 “华夷之辨”的呼声又趋激烈。北宋石介在其《中国论》中严格限制了“华夷”之间的文明界限: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
元代 宫廷和军政官署大量使用“华夷一统”“华夷混一”等概念,汉族士人多谨慎地称之为“混一”,如“混一华夷”“华夷混一”
明朝 盛行“华夷一统”,又兼用“中华一统”,朝野上下多认可“华夷混一归真主,宇宙弘开属大明”的主流价值观
清朝 皇太极继位不久便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乾隆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完善了“华夷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
阐述:中华民族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多元趋势,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统治者的民族观念适应客观形势逐渐发生改变,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世界。结合中国古代史整体对材料中的现象可提出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阐述可围绕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等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学生版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