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角度创新/2024厦门月考]下表为部分省方志中关于辣椒最早记载情况表,此表可用于( )
省份 最早年份 所查方志
浙江 1671 《山阴县志》
辽宁 1682 《盖平县志》
湖南 1684 《邵阳县志》
河北 1697 《深州志》
A.分析亚洲与美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B.准确把握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点
C.合理推断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路径
D.研究物种传入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2.[2023浙江统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
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
3.[角度创新/2024江西九校联考]1845年,马铃薯霜霉病来势汹汹,持续地、大范围地侵袭爱尔兰,导致马铃薯大面积绝产,爱尔兰爆发大饥荒。大饥荒给各种疾病的蔓延提供了温床,至少25万人死于“饥荒热”这种病,大饥荒期间爱尔兰约100万人死亡。由此可推知 ( )
A.爱尔兰种植结构单一
B.爱尔兰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马铃薯
C.爱尔兰医疗条件落后
D.物种交流给爱尔兰带来毁灭性打击
4.[天星原创]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墨西哥的农业生产逐渐转向种植高粱和大豆等饲料作物,以满足家畜饲养的需求。比如,在韦拉克鲁斯州、墨西哥州以及杜兰戈州,曾经种植玉米和菜豆的土地都被用来发展畜牧业。1974年,墨西哥不再是农产品的出口国,而成为农产品的绝对进口国,玉米和小麦等基本农产品都需要进口,且价格不断攀升。这反映出墨西哥( )
A.畜牧业成为主要农业产业
B.农业转型引发粮食危机
C.农业转型促进了经济发展
D.粮食完全依赖于进口
5.[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据此可知,玉米的传入( )
A.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D.丰富了人们的粮食种类
6.[2024甘肃张掖开学考]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些举措有利于 ( )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困境
7.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改变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8.《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 )
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
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
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9.右面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格兰被称为“国王的水果”。该油画反映了(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洲际物种交流
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10.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甘薯
B.新航路的开辟
C.闽广人追求种植甘薯的利润
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温室种植优点的是( )
A.冬季透光保温,夏季遮阳降温
B.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上缺乏优势
C.种植的蔬果种类相对单一
D.投入成本几乎为零
12.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康熙帝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
A.传统商路和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闭关自守政策下朝贡贸易繁荣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热点/2023福建漳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的演进历程(节选)。
时间 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
1949—1992年 注重数量安全,不断加大自主粮食供应阶段。中国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加大自主粮食供应来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
1993—2012年 数量安全和营养安全并重,逐步开放的粮食安全保障阶段。中国在对内积极提高产量、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也适当利用进口贸易满足居民改善性消费需求的增加。
2013年至今 兼顾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和能力安全,建立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政策阶段。中国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缓解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摘编自仇焕广、雷馨圆等《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辨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及保障路径的演进趋势,并简述对建构粮食安全体系的认识。
近现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角度创新/2024厦门月考]下表为部分省方志中关于辣椒最早记载情况表,此表可用于( )
省份 最早年份 所查方志
浙江 1671 《山阴县志》
辽宁 1682 《盖平县志》
湖南 1684 《邵阳县志》
河北 1697 《深州志》
A.分析亚洲与美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B.准确把握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点
C.合理推断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路径
D.研究物种传入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四个地区中浙江方志中关于辣椒的记载时间最早,其次是辽宁,两省都属于沿海省份,湖南、河北关于辣椒的记载较晚,且都属于内陆省份,故可推断,辣椒应当由浙江等沿海地区传入内陆,C项正确。仅由表格信息不能全面了解亚洲与美洲间的物种交换情况,排除A项;中国方志中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大都在17世纪后半期,据此推断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在17世纪,但不能准确断定具体年份,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饮食中使用辣椒的情况,排除D项。
2.[2023浙江统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
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
解析 农业机械化推动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建立,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选A项;过量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们健康,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错误,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排除C项;监管食品安全要制定法律法规,新闻媒体只是外部监督,排除D项。
3.[角度创新/2024江西九校联考]1845年,马铃薯霜霉病来势汹汹,持续地、大范围地侵袭爱尔兰,导致马铃薯大面积绝产,爱尔兰爆发大饥荒。大饥荒给各种疾病的蔓延提供了温床,至少25万人死于“饥荒热”这种病,大饥荒期间爱尔兰约100万人死亡。由此可推知 ( )
A.爱尔兰种植结构单一
B.爱尔兰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马铃薯
C.爱尔兰医疗条件落后
D.物种交流给爱尔兰带来毁灭性打击
解析 据材料可知,大饥荒期间爱尔兰约100万人死亡,主要原因是马铃薯霜霉病持续地、大范围地侵袭爱尔兰,导致马铃薯大面积绝产,爱尔兰出现粮食危机,据此可推知,爱尔兰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单一,无法有效规避危机,故选A项;马铃薯在爱尔兰被广泛种植,说明爱尔兰自然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B项排除;疾病蔓延是由大饥荒造成的,材料不能说明爱尔兰医疗条件落后,C项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
4.[天星原创]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墨西哥的农业生产逐渐转向种植高粱和大豆等饲料作物,以满足家畜饲养的需求。比如,在韦拉克鲁斯州、墨西哥州以及杜兰戈州,曾经种植玉米和菜豆的土地都被用来发展畜牧业。1974年,墨西哥不再是农产品的出口国,而成为农产品的绝对进口国,玉米和小麦等基本农产品都需要进口,且价格不断攀升。这反映出墨西哥( )
A.畜牧业成为主要农业产业
B.农业转型引发粮食危机
C.农业转型促进了经济发展
D.粮食完全依赖于进口
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墨西哥的农业转型引发了粮食危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畜牧业与农业其他方面的对比,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墨西哥农业转型带来的危害,排除C项;“完全依赖”说法错误,排除D项。
5.[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据此可知,玉米的传入( )
A.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D.丰富了人们的粮食种类
解析 据材料欧洲人“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可知,玉米传入欧洲后,成为欧洲居民新的粮食,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玉米传入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据此得不出A项结论,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口快速增长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传统生活习惯”不合题意,应为“传统饮食结构”,排除C项。
6.[2024甘肃张掖开学考]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些举措有利于 ( )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困境
解析 材料表明法国政府用农业优惠贷款方式促进农业发展,给55岁以上的农民补贴让其退出土地经营,这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城市,得不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是政府削减开支,而材料是加大农业开支,排除D项。
7.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改变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水稻进入美洲之后,广泛种植,最终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这说明水稻在北美的传播丰富了北美的作物和种植结构,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排除A项;是机械化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8.《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 )
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
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
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目前面临的粮食安全威胁,认识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合作的信息,排除B项;也没有涉及需要开放贸易市场,排除C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但材料只是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9.右面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格兰被称为“国王的水果”。该油画反映了(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洲际物种交流
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南美洲的菠萝在英国培育成功,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洲际物种交流,故选A项;题干材料仅说明菠萝在英国培育成功,无法体现南美洲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67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
10.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甘薯
B.新航路的开辟
C.闽广人追求种植甘薯的利润
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中国适合种植甘薯的地区广泛,不只是中国沿海地区,故A项错误;甘薯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其逐渐传入中国,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甘薯产量高,对于地少人多的中国人民的生存意义重大,而不是其自身的经济价值高,故C项错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控制下进行,故D项错误。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温室种植优点的是( )
A.冬季透光保温,夏季遮阳降温
B.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上缺乏优势
C.种植的蔬果种类相对单一
D.投入成本几乎为零
解析:温室能够做到在寒冷的冬季透光保温,在炎热的夏季遮阳降温。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时间、收益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可以在不同季节为人们提供更多种类的蔬果,所以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
12.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康熙帝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
A.传统商路和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闭关自守政策下朝贡贸易繁荣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解析:由题干材料时间“1693年”可以看出,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以后,题干材料“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传统商路和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是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亚洲的影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传教士上贡的药品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而不是政府的官方贸易行为,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对美洲社会的破坏,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热点/2023福建漳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的演进历程(节选)。
时间 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
1949—1992年 注重数量安全,不断加大自主粮食供应阶段。中国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加大自主粮食供应来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
1993—2012年 数量安全和营养安全并重,逐步开放的粮食安全保障阶段。中国在对内积极提高产量、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也适当利用进口贸易满足居民改善性消费需求的增加。
2013年至今 兼顾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和能力安全,建立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政策阶段。中国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缓解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摘编自仇焕广、雷馨圆等《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辨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及保障路径的演进趋势,并简述对建构粮食安全体系的认识。
解析 第一小问“演进趋势”,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演进历程的内容、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结构、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演进趋势:目标策略上,从注重数量安全,到兼顾营养安全,再到数量、营养、生态、能力安全多元并重;保障路径上,从立足自主生产,到提高产量、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再到推动农业“走出去”的综合保障体系。(4分)
认识: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繁盛的重要基础;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有利于防范国际市场风险。(8分,答出两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近现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练习(含答案解析)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