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2024河北张家口调研)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当时( )
A.儒学地位受到挑战 B.佛教的本土化
C.三教并行局面形成 D.中外交流频繁
2.(2024重庆期中)东晋后期,由于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官府的土地赏赐与信徒的宅舍土地施舍日多,“寺庄”“寺户”等相继出现,寺院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初步形成。南朝时寺院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局面带来的影响是( )
A.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D.租调制无法维持
3.(2024福建福州八县联考)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自然脱俗,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儒、释、道三教并行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D.佛学诗词的兴盛
4.(2024山东青岛期中)唐后期,韩愈吸取了佛教宗派衣钵传授系统之观念,排列出儒家的“道统”,自尧舜至孔子、孟子,孟子之后,“不得其传”,将汉代以来的儒学成果基本否定,而以“道统”继承人自居。韩愈这样做是为了( )
A.复兴儒家学说 B.厘清学术脉络
C.提倡经世致用 D.巩固自身地位
题组二 文学艺术
5.(2024湖北宜昌期中)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他们的这种诗歌风格( )
A.反映了宏大开放的时代气象
B.反映出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C.折射出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6.(2024安徽阜阳期中)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画中主要人物分别是:右坐者为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吐蕃使臣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从人物比例看,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典礼官居次,禄东赞虽然位置在前,比例却是第三,众侍女比例最小。这种比例关系( )
A.突显唐朝盛世景象
B.符合文人画的写意特点
C.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体现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7.(2024山西晋城质检)隋书法家智永的书法传“二王”而有所变化,平正和美,唐虞世南承之;今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隋碑正书《龙藏寺碑》走秀朗劲挺一路,下启褚遂良等人;山东东阿县陈思王(曹植)墓旁的《曹子建碑》刻于593年,浑厚圆韧,开颜真卿一派先河。这表明隋代书法( )
A.偏离规矩严整的传统
B.巧力兼至且富于变化
C.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D.开创了新的载体类别
8.(2023浙江绍兴期中)《婆罗门曲》为印度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西凉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曲》,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并行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题组三 科技
9.(2024河北保定期中)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释,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简明的解释。赵爽在注释《周髀算经》时对重要的原理都会给出证明,并且附图加以阐释。据此可知,两位数学家均( )
A.排斥实用主义科学
B.强调科学实践的重要性
C.重视数学理论研究
D.改变了数学研究的方向
10.(2024河北唐山模拟)《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作者孙思邈认为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因此将书取名为《千金方》。由此可知,孙思邈重视( )
A.医者医德 B.医者医术
C.药材采集 D.临床医学
11.(2024山东选科联考)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重复了范蠡所说的“欲速富,当畜五牸(雌性的牲畜)”,还加注“牛、马、猪、羊、驴五畜之牸。然畜牸则速富之术也”。这说明( )
A.《齐民要术》的内容缺乏创新
B.贾思勰主张农民放弃种植业
C.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
D.贾思勰肯定商品生产和贸易
12.(2023皖豫名校联盟检测)赵州桥凝聚了一代桥梁工匠李春的智慧、汗水和心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拱石桥,千余年来经历了数十次地震,依旧巍然屹立。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战国时期赵国交通事业发达
B.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C.秦汉桥梁建造技术世界领先
D.魏晋时期小农经济的发达
题组四 中外文化交流
13.(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艺术形象源自印度,早期洞窟(如北凉275窟等)中的“飞天”,头戴印度五珠宝冠,上体半裸,大多双脚上翘,作飞舞状,姿势显得笨拙;盛唐的“飞天”具有奋发向上、轻盈潇洒、千姿百态、自由奔放的飞动之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
B.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C.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D.东西文明双向交流频繁
14.(2023江苏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与材料描述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
A.东晋法显 B.唐朝玄奘
C.唐朝鉴真 D.日本空海
15.(2024湖北孝感调研)唐代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今阿拉伯半岛等地)、拂菻(拜占庭帝国)等地。这表明唐朝( )
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 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思想的发展与文化交流
1.(2024江苏苏州期中)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阮咸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在竹林喝酒、纵歌。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动荡刺激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B.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交流
C.三教并行加速了学术思想的融合
D.政权更迭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2.(2024江苏百校联考)隋文帝开皇年间,陆法言编订《切韵》一书,据陆法言所说,《切韵》之目的在于创建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音韵之规范。他还指出,当时各地的文人发音都非雅音,所以非常需要如此韵书。《切韵》的编订( )
A.便利了文化交流
B.扩大了选官基础
C.实现了思想统一
D.推动了方言传播
3.(2024山东德州调研)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隋唐统治者这些举措( )
A.消除了佛道对儒学的冲击
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持续变革
C.有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D.遏制了三教并行的趋势
4.(2023河北唐山摸底)《唐律》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此律条的“疏议”释义:“化外人谓番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该规定主要体现了唐代( )
A.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
B.优容宽待的民族政策
C.儒法结合的法律体系
D.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
5.(2023北京大兴期中)下图是日本法隆寺所藏中国工匠制造的《联珠骑士猎狮纹锦》,锦上的马身上有“山”“吉”字样,纹样中的骑士、动物以及联珠环等都具有波斯艺术风格。此锦( )
①可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
②是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③可能是隋唐时期皇帝送给日本的国礼
④是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组二 文艺与科技的繁荣
6.(2024湖南永州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逐渐成为一种浓郁的社会风气:游离于政治,慕尚隐逸;游离于现实,遁入空门;游离于礼法,注重性情;游离于国家,推崇个体;等。这一状况( )
A.有利于文学艺术的推陈出新
B.得益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C.促使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反映了南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7.(2024重庆一中月考)西晋史官陈寿所著《三国志》分别为曹操、曹丕、曹叡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其中《蜀书》则为刘备作先主传、为刘禅作后主传;《吴书》为孙权作吴主传,为孙亮、孙休、孙皓作三嗣主传。据此可知( )
A.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B.《三国志》不属于官方正史
C.该书体例漏洞百出
D.陈寿倾向于奉曹魏为正统
8.(2024辽宁辽阳期中,)乾元元年(758年),杜甫给赴任彭州刺史和虢州刺史的高适和岑参驰诗“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这首诗反映了作者 ( )
A.对于唐末社会现实的批判
B.借物抒情的诗歌表达艺术
C.患难中见真情的诚挚情谊
D.复杂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
9.(2023湖南衡阳调研)《旧唐书·音乐志》载:“(乐)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据此可知,音乐( )
A.主要用于军事外交活动
B.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
C.利于确立贵族等级秩序
D.形成特有的宗教伦理
10.(2024湖南三湘名校大联考)隋唐时期,天文历法教育被国家完全垄断,民间被禁止传授天文历法知识,违反者会被处以严厉的惩罚。对此,《旧唐书》解释道:“天文著象,职在于畴人;谶纬(预示吉凶的隐语)不经,蠹深于疑众。”政府禁止民间传习天文历法知识反映了唐代( )
A.忽视科技人才培养B.儒学政治地位受到冲击
C.注重维护政治稳定D.天文研究的实用性较弱
题组三 综合题组
11.(2024江苏南通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隋唐文化显示出无所顾忌的宏大气派。“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创造出一个全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胡舞龟兹曲风靡长安,“洛阳家家学胡乐”。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的现象亦不罕见。南亚的历法、中亚的乐舞、西亚和西方世界的医术及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一涌而入。阎立本、吴道子等著名画家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大大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与此同时,隋唐文化向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逐渐形成一个以中国本土为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1)据材料,概括隋唐文化气派宏大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文化的独特贡献。(5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2.C 3.A 4.A 5.A 6.C 7.C 8.C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D
1.B 据材料“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可知,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中,吸收了中国儒家孝道思想,说明佛教渐趋本土化,B项正确。
2.C 据材料“由于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官府的土地赏赐与信徒的宅舍土地施舍日多”可知,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C项正确;中国古代儒学在汉武帝之后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排除A项;唐朝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租调制是北魏时期的赋税制度,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3.A “诗仙”体现的是道教思想,“诗圣”体现了儒家思想,“诗佛”则与佛教思想有关,“诗仙”“诗圣”“诗佛”的出现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并行,A项正确。
4.A 唐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发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以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A项正确;厘清学术脉络是材料现象,不是目的,排除B项;韩愈的做法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C项;韩愈的主要目的是复兴儒学,而不是巩固自身地位,排除D项。
5.A 据材料“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可知,这体现了唐朝的大国气象,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排除D项。
6.C 据材料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等级秩序和伦理关系,因此《步辇图》中不同人物的比例不同,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凸显的是人物的身份地位,C项正确。
7.C 据材料“智永的书法传‘二王’而有所变化……唐虞世南承之”“隋碑正书《龙藏寺碑》……下启褚遂良等人”“《曹子建碑》……开颜真卿一派先河”可知,隋代书法受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影响,并且对唐代书法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说明隋代书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C项正确。
8.C 风靡一时的《霓裳羽衣曲》是源于印度传入中国的《婆罗门曲》,经过一系列中国化的润色、修改而成,说明中外文化交融推动了艺术创新,故C项正确。
9.C 刘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注释,赵爽对重要的数学原理给出证明,这说明两位数学家都重视数学理论研究,C项正确;重视数学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排斥实用主义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科学实践的重要性,排除B项;D项表述夸大,且材料不足以支撑该结论,排除。
10.A 孙思邈将著作命名为《千金方》,强调人命至重,患者性命胜于千金,反映出孙思邈重视医者医德,A项正确。
11.D 材料强调“欲速富,当畜五牸”,即重视饲养牛、马、猪、羊、驴五畜对农民致富的作用,说明贾思勰肯定商品生产和贸易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齐民要术》的内容缺乏创新,排除A项;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并不主张农民放弃种植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畜牧业的商业价值,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B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这表明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故B项正确。
13.B 敦煌“飞天”艺术形象从印度传入,在北朝仍具有鲜明印度特色,到唐朝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唐朝精神风貌相融合,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创新的趋向,B项正确。
14.C 依据“然东海风骤浪高……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竟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可知,与材料所述事件相关的人物是唐朝的鉴真,故C项正确。
15.D 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大量外来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这表明唐朝的包容开放影响了世界,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科技以及政治制度层面的内容,排除A、C两项;材料也涉及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
能力提升练
1.A 2.A 3.C 4.D 5.D 6.A 7.D 8.D 9.B 10.C
1.A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竹林七贤冲破传统束缚,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说明社会动荡刺激了自我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战乱割据阻碍传统文化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竹林七贤的主张,并未涉及三教并行,排除C项;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并未被削弱,排除D项。
2.A 据材料可知,当时各地方言流行,不利于交流,《切韵》规范了民众的语言发音,A项正确;扩大选官基础的是科举制,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切韵》只是规范语言,而非统一思想,排除C项;《切韵》起到了规范语言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方言传播的,排除D项。
3.C 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唐代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五经正义》成为官方经学定本。这些举措带有明显重儒倾向,且是利用政府力量推进,这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上述举措和选官制度的变革并无关联,排除B项;上述举措并没有遏制三教并行的趋势,排除D项。
4.D 根据“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可得出同类与异类的处理方式不同,反映出当时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故D项正确。材料与兼收并蓄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法律规定适用于其他民族民众和外国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法结合,排除C项。
5.D 此锦为中国工匠制造,被日本法隆寺收藏,纹样有波斯艺术风格,体现了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纹锦可能是隋唐时期皇帝送给日本的国礼,因此被日本法隆寺收藏,故②③④正确,选D项。陆上丝绸之路不涉及日本,排除①。
6.A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隐逸的文化精神风貌。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推动了文学艺术进入新的局面,A项正确;隐逸风气是民间形成的,不是统治者提倡的结果,排除B项;儒学受到佛道思想冲击,但依然处于主流地位,排除C项;这一状况与当时混乱的时局有关,并不能反映南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
7.D 据材料可知,《三国志》将曹氏列入帝纪,刘氏和孙氏列入列传,据此可知,陈寿倾向于奉曹魏政权为正统,D项正确;陈寿属于史官,无法体现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排除A项;《三国志》是私人修史,官方发布,属于官方正史,排除B项;该书体例漏洞百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8.D 杜甫叙述了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的现状,相信动荡终将结束,等到社会安定,再与好友论文品诗,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思绪和充满希望的深沉博大的情怀,D项正确;758年不是唐末,排除A项;该诗并未借物抒情,而是直抒胸臆,排除B项;C项曲解材料主旨,排除。
9.B 据材料可知,音乐可以使政治统治有序,也可以使将士们英勇作战,这说明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音乐主要用于军事外交活动,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伦理,排除D项。
10.C 隋唐时期政府禁止民间传授天文历法知识,这是因为在“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天象会被解读为国家统治的福与祸,政府为了避免民间利用天象妄议朝政,垄断了天文历法教育,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将对天象的解读与政治统治联系,并非科技人才培养,排除A项;材料不能表明儒学政治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现象是禁止民间学习天文知识,并非强调唐代天文研究的实用性弱,排除D项。
11.答案 (1)表现:唐文化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形成了以唐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3分)
背景: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制提升了政治地位;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秩序相对稳定。(4分)
(2)简析:推动了诗歌的繁荣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5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隋唐文化显示出无所顾忌的宏大气派”,可得出唐文化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由材料“阎立本、吴道子等著名画家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可得出广为吸收外域文化;由材料“逐渐形成一个以中国本土为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可得出形成了东亚文化圈。第二小问,由材料“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可知,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崛起;由材料“隋唐文化向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得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2)由材料“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得出推动了诗歌繁荣发展;由材料“创造出一个全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胡舞龟兹曲风靡长安”“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得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大大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得出提高了民族绘画技巧与表现力。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