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综合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综合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年2月针对俄乌冲突,中方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磅文件。同年4月、在北京,中法、中法欧(盟)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俄乌冲突深入交换意见。这反映出新时代中国( )
A.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2.中国外交的战略布局:一是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二是构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三是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旨在说明(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开创 B.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外交
C.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部分成就,这体现了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4.2023年9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教育、方游、科技、卫生、航天、民航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A.中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B.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C.中国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D.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问题治理
5.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如图中曲线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中国人口流动迅猛发展
C.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6.在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把“小康”这个概念引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他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即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这样,“小康”这个古老的命题便洋溢着鲜活的时代信息。这表明邓小平理论( )
A.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B.根源于传统儒家思想
C.开启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7.2023年4月6日,习近平致辞: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希望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以上材料可以证明,中国( )
A.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B.坚持开展全方位的新型外交活动
C.积极构建新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
8.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1978—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A.农村改革逐渐落后城市 B.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9.中共十九大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 )
A.创新型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世界一流强国
10.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与此论断相关的史实是( )
A.中国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达成“九二共识”谋求统一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成功举办,“天下大同,世界一家”的办会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得到完美呈现。与这一办会理念相一致的是( )
A.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 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动对非合作,参与了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巴西合作建设南美洲第一个高速铁路项目;中国与德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这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 )
A.注重发展睦邻间友好关系 B.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C.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承担起超级大国的国际义务
14.下表所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的重大会议,由此可知( )
时间 会议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9年6月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
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年11月 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年10月 中共十九大召开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与时俱进地转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D.民主与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15.2021年7月中国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不久推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新举措。2021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11月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些举措表明中国( )
A.积极投身于全球市场的联通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
C.提出了解决人类难题的方案 D.正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16.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下面属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是( )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特别关注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从认识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同时发出“绿化祖国”伟大号召,以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争和生产力低下等原因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绿化祖国行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认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阶段的发展要求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大局出发,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摘编自彭秋归《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蕴含的智慧。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一贯真诚支持非洲发展,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非方,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中国坚持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谋发展,坚定支持非洲致力于自主可持续发展和“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鼓励在非企业和公民进一步关心当地福祉,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努力为非洲人在华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和夯实中非友好的社会基础。
中方愿与非方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友好协商,坦诚面对并妥善处理中非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双方都能从真诚友好和互利合作中受益。
——摘编自2015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非洲交往的基本原则并加以解读。
材料二2016年中非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16年1月 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参与出资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正式成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用于中长期开发投资。
2016年4月 中国与非盟举行了首次人权磋商,双方就各自的人权事务进行磋商,并同意设立定期人权磋商机制。
2016年8月 “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举行,中非各界在公益交流与合作、卫生与医疗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6年 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了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元首。
截止2016年 中国军队累计向非洲派出维和官兵2.7万余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如何践行中非交往原则。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中国梦
材料一 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完整表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日趋丰富。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应当“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2013年6月,习近平在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记者时说:“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摘编自肖贵清、张鉴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均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主题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三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困境,深入分析国情,认为农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农民人数多,只有落脚于农村才有可能扭转革命时局。为此,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50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际,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人继续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攻克改革遇到的“硬骨头”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结合,取得开创性成就。
——摘编自郭媛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生成和现实意蕴》
材料四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后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
——摘编自石仲泉《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
*基础测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国内背景。依据材料一、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丰富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族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进行的理论创新。
*能力提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并谈谈你对该理论成果的认识。
*历史纵横*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并简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的历史意义。
(6)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新中国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其实践内容极为丰富,其经验启示十分宝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六大特点:一是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拓展国家利益;二是始终追求和平外交政策,探索和平发展道路;三是顺应时代潮流、伸张国际正义和履行国际责任三位一体;四是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五是外交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目标明确,涉台、涉藏、涉疆外交地位突出;六是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全方位、全领域,外交制度、决策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和完善。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外交的特点”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中方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磅文件”“在北京,中法、中法欧(盟)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冯德莱恩就俄乌冲突深入交换意见”及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俄乌之间的地区冲突,中国对于如何解决俄乌问题发表中国立场,同时积极同法国、欧盟领导人商议俄乌问题解决,反映了面对地区问题,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积极推动地区问题解决,A项正确;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材料没有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排除B项;全方位外交,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材料主要涉及针对而俄乌问题,中国的态度,没有涉及全方位外交的开展,排除C项;“一带一路”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材料中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二是构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方针,说明中国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D项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建立后确立的外交方针,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外交有关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幅图片分别从国内生产总值、基础设施(科技)、军事方面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图片未呈现,排除A项;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图片未呈现,排除B项;图片涉及科技创新,也涉及国内生产总值、军事方面,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来概括,不能很好体现图片主题,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中国与委内瑞拉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双边合作,有利于两国交流的深入,促进共同发展,说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加强对委内瑞拉的合作,并不能体现中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排除A项;委内瑞拉不属于大国,排除C项;仅根据中国与委内瑞拉的经济合作,不是“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成分增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促成了人口流动增加,故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D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大部分时间段不符,排除A项;中国人口流动迅猛发展是对材料现象的复述而非解释,排除B项;人口流动不仅仅依靠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也依靠城市生产力的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把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引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中。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A项正确;根源于《诗经》,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具有传统文化色彩,而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我国从全人类发展角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可见我国正在以现实行动履行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材料不能表明中国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排除A项;材料主要不是强调当代中国的外交,而是强调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履行大国责任,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至202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城乡居民收入都持续增加,说明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D项正确;仅凭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农村居民,并不能得出农村改革步伐落后于城市,排除A项;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反映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而非国际竞争力,排除B项;材料说明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不仅仅是对外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共十九大(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九大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B项正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是2006年提出的,排除A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和世界一流强国不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十大召开于2022年,“十年前”即2012年前后,其中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D项正确;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B项;达成“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人民中心、知行合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可知,这个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项正确;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回答如何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202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天下大同,世界一家”及所学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对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中国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C项正确;“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当代中国并不仅仅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友好合作,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可知,21世纪的中国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体现出新时代的中国主张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项正确。材料不仅仅针对睦邻间友好关系,排除A项;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超级大国”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C项正确;图片信息主旨并非强调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材料展现理论发展完善,而非经济体制问题,排除B项;图片信息未体现民主法制建设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1年(中国)。根据材料中中国政府“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可以分析得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联系,A项正确;材料只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表现,并未涉及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排除B项;提出了解决人类难题的方案与材料中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中国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不是正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属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A项正确;“菜篮子”工程是为了缓解中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属于民生建设成就,排除B项;孔子学院属于文化建设成就,排除C项;政协会议属于政治建设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国家领导人的倡导;新中国恢复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治理理念不断成熟;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兼顾经济建设、民生问题与生态环保;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毛泽东特别关注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从认识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同时发出‘绿化祖国’伟大号召”可知,国家领导人的倡导;根据材料“以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争和生产力低下等原因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可知,新中国恢复经济的需要;根据材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绿化祖国行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认识”可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材料“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阶段的发展要求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知,国家治理理念不断成熟;根据材料“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可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毛泽东特别关注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可知,兼顾经济建设、民生问题与生态环保;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从认识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可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根据材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绿化祖国行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认识”可知,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根据材料“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大局出发,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可知,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
18.(1)尊重,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尊重非洲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发展,维护非洲和平,支持并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
共赢,加强中非之间友好交往,坦诚解决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共赢。
(2)政治上,通过领导人互访、多边磋商、组织论坛等形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经济上,通过设立合作基金等方式,积极支持非洲发展建设,实现合作共赢。
安全上,通过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助推非洲发展。
【详解】(1)原则和解读: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一贯真诚支持非洲发展,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非方,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可知,尊重,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尊重非洲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根据材料“中国坚持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谋发展,坚定支持非洲致力于自主可持续发展”可知,发展,维护非洲和平,支持并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根据材料“中方愿与非方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友好协商,坦诚面对并妥善处理中非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双方都能从真诚友好和互利合作中受益”可知,共赢,加强中非之间友好交往,坦诚解决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共赢。
(2)实践: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与非盟举行了首次人权磋商,双方就各自的人权事务进行磋商,并同意设立定期人权磋商机制”“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了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元首”可知,政治上,通过领导人互访、多边磋商、组织论坛等形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根据材料“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参与出资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正式成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用于中长期开发投资”“中非各界在公益交流与合作、卫生与医疗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可知,经济上,通过设立合作基金等方式,积极支持非洲发展建设,实现合作共赢。根据材料“中国军队累计向非洲派出维和官兵2.7万余人”可知,安全上,通过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助推非洲发展。
19.(1)国内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表现:将其与“中国梦”联系;追求祖国统一;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复兴;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通)。
(2)内涵: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明确“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明确“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任答两点即可)
(3)重大实践:开辟工农武装割据新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完成建国大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背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失衡;城乡发展差异大;环境问题突出;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
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共同点: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都具有人民性;都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和任务;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6)说明: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住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国内背景,根据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第二小问内涵丰富发展的表现,根据材料一“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知,将其与“中国梦”联系;根据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应当‘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追求祖国统一,根据材料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复兴;根据材料一“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综合以上,可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丰富发展的表现。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二“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可知,“新民族精神”内涵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小问理论创新根据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论创新为邓小平理论,明确“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明确“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三“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50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际,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人继续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有:开辟工农武装割据新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完成建国大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本题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攻克改革遇到的“硬骨头”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结合,取得开创性成就。”在结合“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可知,其背景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失衡;城乡发展差异大;环境问题突出;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
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与核心以及地位等方面再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认识。由此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分析材料“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结合所学知识,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时代环境以及特点与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由此可知,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都具有人民性;都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四“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和任务; 根据材料四“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综上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的历史意义。
(6)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四“ 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结合相关知识点,从我国历史发展的横向对比以及横向上对比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两个大方面进行说明。由此可知,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住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20.示例:
论题:中国外交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扩展国家利益。
论述: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重点在于维护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利益。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友好同盟关系,并且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把周边安全利益的维护与世界和平的保护密切地联系起来,面对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蓄意扩大朝鲜战争的行为等形势,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抗美援朝战争的立足点是保家卫国,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新中国政权的政治安全。我国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来与其他国家建交,比如中日建交前提就是日本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重点转为服务于中心工作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突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外交任务转而改变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有利地促进了对外开放事业。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总之,新中国外交有利地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任意从两个阶段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一是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拓展国家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为“中国外交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扩展国家利益”,关于阐释可从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和对国家主权的维护、改革开放后的无敌国外交政策及营造改革开放的环境、世纪之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对国内外形势的应对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各阶段我国维护国家利益侧重点的变迁,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综合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