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
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农耕地带,食物丰饶以后,有更多的可能分出劳动力从事农耕以外的活动,如手工制造、金属开采和冶炼、河渠开凿、土木建筑、社会管理、宗教祭祀等等。下列文明成果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出土了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B.使用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C.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2.希腊城邦主要依靠自给型农业、牧业和渔业,但是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人口压力,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到公元前5世纪时,包括黑海在内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繁盛的希腊殖民地。这些殖民活动 ()
A.加速西亚地区文化希腊化进程 B.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C.缓解了希腊资源短缺的问题 D.奠定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
3.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他们贩卖丝绸、香料、宝石、药材、奴隶等等。首都巴格达不仅是帝国的政治中心,而且是世界巨大的商业城市。各式各样的产品源源不断的运到巴格达再转销世界各地。这表明 ()
A.巴格达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 B.阿拉伯商品物美价廉且种类繁多
C.阿拉伯商人促进了东西方物产的交流 D.阿拉伯商人垄断了亚欧非之间的贸易
4.同非洲相反,美洲没有接近海岸的沙洲。锯齿形海岸线上可利用的港口比非洲平直海岸线上的港口要多得多。此外,美洲拥有发达的、相对来说没有什么障碍的内河航道,为进入内地提供了便利的道路。该观点意在阐述 ()
A.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B.非洲生存条件更加恶劣
C.欧洲殖民者率先入侵美洲 D.非洲人民英勇抵抗殖民侵略
5.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宣称,任何人的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就已由上帝决定,人们可根据个人在世上的具体情况加以揣摩。如果一个人在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如经商办企业、发家致富、积蓄资产等)取得成功,这就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由此可知,该思想 ( )
A.将人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 B.迎合了近代早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有利于新教获得当时西欧各国的认可 D.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财富的正当性
6.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制订了“三年法案”,保证议会能经常定期召开;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些法案的颁布 ()
A.使国王彻底丧失了行政权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C.标志着责任内阁制正式建立 D.结束了王位继承的混乱局面
7.1836年美国制定了《专利法》,成立了专利局,使发明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各项发明不断涌现,像轧棉机、造纸机、印刷机、缝纫机、收割机、电报机等发明都是出自美国人之手。由此可以推知()
A.专利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B.美国成为了世界科技的中心
C.技术突破必须得到法律保障 D.经济垄断组织得到迅速发展
8.巴黎公社在《公社选举委员会总结》中写道:“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外国人可以加入公社”,并将象征军国主义的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下列有关巴黎公社评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标志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科学社会主义成为运动的指南 D.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支持
9.1885年12月,印度国大党在孟买举行成立大会。72个代表中半数是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半数是买办商人、高利贷者和地主,要求民族主权和自治是大会的主要议题。同时,要求改革行政、司法和教育,增加参政院中的民选议员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反映出 ()
A.国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争取印度独立已经成为各阶级共识
C.采用非暴力不合作与英印当局斗争 D.印度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
10.下图为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之间利益纷争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C.使大国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 D.建立了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11.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他任何国家。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 1939年的 10%、1966年的20%。这表明苏联 ()
A.借鉴了西方国家工业发展经验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C.体制的优势助推苏联经济发展 D.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12.1940年9月,日本入侵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地,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钢铁禁运。1941年7月,日本进攻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美国的这一做法 ()
A.有效延缓了日本的进攻速度 B.加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计划
C.标志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D.使其战略重点转向太平洋地区
13.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出席国有25个,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会议有42个国家出席,到80年代末成员国增加到100个以上,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人口总数的1/2,包括了第三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促使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C.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成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4.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表现为整个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8.1%,钢产量下降14.5%,企业破产倒闭严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并创下战后失业率的最高纪录。为解决这一情况各国()
A.以市场为主加强宏观调控 B.提高民众福利水平和待遇
C.加大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D.适当的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5.20世纪60年代,苏共中央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例如,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有权自行出售按调拨单销售不出去的产品。这些做法()
A.使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B.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加快了苏联工业化的步伐 D.旨在解决传统经济模式弊端
16.美、加、墨三国政府首脑于1992年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消费者,区内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该组织 ()
A.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
C.使世界统一大市场形成 D.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这些文明由于某些强大的、跨地区的历史力量,诸如希腊文化、基督教、佛教和来自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地相互影响,但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 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并指出使“欧亚大陆平衡状态”被取代的历史事件。(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学生学习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清规是首要的任务。在 10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大城镇中出现私立的写作和算学学校,教授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学生大多是工匠和商贩的孩子。教皇、皇帝或国王给很多大学颁发特许状,给予大学及其学生以某些特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拥有司法权。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教育是最高等级的教育,全社会人口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这种教育,而能够最终完成学业得到学位的人更少。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涌现了许多为普通人开设的技术学校和大学学院。在伦敦技术学校中,工资劳动者占全体学生数的2/3。这些学校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着眼于学科的有用性。19世纪初,议会开始颁布工厂法,强制儿童实施教育。1839年,议会拨款20000 英磅作为初等教育的经费。1841年,英国男子识字人数占67.3%, 1851年达69.3%, 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摘编自潘迎华《英国近代教育与工业化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教育的局限性及其所蕴含的积极因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教育的显著特点。(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国际联盟的组成有两个基本目标。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和平,它的成员国应互相承担对侵略的共同防御、将争端提交仲裁或调查争端,以及在仲裁之后三个月内避免战争。国联的第二个目的是关心国际范围的卫生、社会、经济和人道等问题。总的说来,国联在履行其第二个职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我们将会看到,国联并未能维持和平,而正是由于维持和平是它的首要目标,这一失败也就意味着整个组织的终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性。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截然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协约国集团分赃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世界民主力量的胜利,民主的原则在雅尔塔体系中反映出来。……其次,联合国与国联截然不同。联合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超过国联。国联创立之初只有 26个国家……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51个国家,而且苏联和美国这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共处于同一个国际组织内。联合国规定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原则,被联合国托管的地区后来陆续获得了独立。……第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依然主宰着世界。……在雅尔塔体系中,英国虽然是三巨头之一,但已无法与美苏相提并论,欧洲霸权体系彻底结束,美苏主宰东方与西方的两极对立时代已经来临。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未能维持和平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相较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具有历史进步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20.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分)
从 1927年起,美国知名新闻周刊《时代》,每年年底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Man of theYear)。以下是节选的部分时代杂志上的年度风云人物:
时间 人物
1945年 哈利·S·杜鲁门
1947年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
1948年 哈利·S·杜鲁门
1952年 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
1957年 尼基塔·赫鲁晓夫
1958年 夏尔·戴高乐
1960年 美国科学家
1961年 约翰·肯尼迪
1963年 马丁·路德·金
1969 年 中产阶级美国人
1971 年 理查德·尼克松
1975年 美国妇女
1982年 个人电脑 (首次非人物获得)
1987年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1988年 濒危的地球 (“年度风云行星”)
1989年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1993年 和平缔造者: 纳尔逊·曼德拉、费德里克·德·克拉克、亚西尔·阿拉法特、伊扎克·拉宾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风云人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内容予以阐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
期末考试高一历史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B B A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D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分。
17.【答案】(12 分)
(1)特点:多元性;相互影响;独立发展。(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 分)
(2)影响: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英国、法国、荷兰等商业强国崛起;封建贵
族衰落,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开始形成;成为工业革命
的催化剂;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推动社会转型;促进人口迁移和物种
交换。(6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8【答案】(14 分)
(1)局限性:宗教思想占主导地位;大学教育受众较少。(4分,每点 2 分)
积极因素:私立学校兴起,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大学拥有一定特权和独立性,有利
于科学和文化教育的发展。(4分,每点 2 分 )
(2)特点:学生以工人为主;学习内容以自然科学知识为重点;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具
有强制性和普及性。(6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答案】(14 分)
(1)原因: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
工具;缺乏普遍性和广泛性。(4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表现: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联合国发挥重大作用;反映了民主原则。(4 分,答
出任意两点即可)
原因:二战的正义性;联合国具有普遍代表性和广泛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战后反战和平思潮的推动。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0【答案】(12 分)
风云人物:杜鲁门、马歇尔(2 分)
论题:二战后美苏形成两极格局。(2 分)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逐渐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
立。美苏之间的对立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政治上,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而
苏联则组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意图通过扶持西欧来
遏制苏联,而苏联则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军事上,美国于 1949 年组建了北约,苏联
于 1955 年组建了华约组织。最终形成了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8 分)
{#{QQABSYYUggCAAJIAAAhCAQEoCgGQkBGAAagGxAAAoAAAgQ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