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卷共6页,有两道大题,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这可以说明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的起源地 B.湖南先民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 D.湖南的先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2.西汉初年,全国共有60多个郡,受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其余均为异姓诸侯王占据。汉高祖剪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后,同姓王占据35个郡。到汉武帝时期,通过开疆拓土、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等举措,全国达到110个郡国,均处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上述变化
A.提高了地方郡守的权威性 B.增强了西汉政权的合法性
C.加强了行政运作的合理性 D.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开放性
3.南朝时,君主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要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情况,“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这一举措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门阀士族的渐衰
C.选官制度的嬗变 D.刺史权力的异化
4.下表出自6342-1号西夏文草书户籍账残卷,其中每一户首先记户主姓名,然后记人数、与户主的关系和姓名。其中凡姓氏后带有“氏”字者皆为已婚女性。这一史料主要可以印证
第6户 一户千叔讹吉二口 男一 大一讹吉 女一 大一妻子焦氏兄导盛 第9户 一户嵬移雨鸟五口 男二 大一雨鸟 小一子正月有 女三 大一妻子罗氏有有 小二女白面黑金□ 第27户 一户千玉吉祥有四口 男一 大一吉功[祥]有 女三 大三妻子瞿氏五月金 妻子梁氏福事 女铁乐
A.宋夏矛盾逐渐消除 B.户籍制度不断改善
C.民族融合有所发展 D.人口数量遭到破坏
5.明代农村不定期集市较多,“居民随处随时相互贸易”或“以秋夏登禾日贸易,任民便也”。至清代,农村集市一般多有期,出现一旬一市、二市、三市、四市、五市等形式,且邻近集期多半错开。这些集市具有附近居民“以有易无”、集散土产品、调剂劳动力和资金余亏等功能。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村商品生产程度提高 B.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C.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D.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6.1861年,清政府不但给曾国藩加太子太保衔,还给予他“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清政府此举的主要动机是
A.保障政府财赋来源 B.实现东南肃清之局
C.应对列强便宜行事 D.武装训练新式军队
7.1918年,由于孙中山护法所依恃的西南军阀背弃,第一次护法战争半途而废,前功尽弃。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也因为孙中山培植的粤军陈炯明部后来叛乱革命而失败。这两次失败
A.推动孙中山转变革命策略 B.表明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C.源于资产阶级革命派退让 D.标志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8.1945年,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C.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预判 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9.1964年8月,某次会议做出决定:“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B.国民经济结构得以根本改变
C.落实中共中央的八字方针 D.人民踊跃建设“四个现代化”
10.下图是我国《对外援助数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对外援助不断增长 B.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援助数额开始减少
C.亚非拉国家是我国对外援助主要国家 D.对外援助状况与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
11.大量史料证实,南部埃及经历了两个干旱周期,第一次出现在20000年前左右至公元前7000年,第二次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第一次干旱使人们集中到尼罗河谷地,而第二次干旱使整个东北非洲只限于尼罗河谷和少数绿洲才适合人类生存。这反映了在古埃及
A.环境变迁关系社会兴衰 B.尼罗河推动文明进入巅峰
C.农业生产活动经常中断 D.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危机
12.大学最早建立于11、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到13世纪,大学课程内容渐趋定型,如文学课程规定为“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神学课程为《圣经》和彼得伦巴德的《意见集》。此外,对法学、医学课程也有规定。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兴起的大学
A.打破了宗教的垄断地位 B.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
C.获得的自治权极其有限 D.有利于实现思想解放
13.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宣布农奴取得人身自由,且可以赎买一份份地。农民获得份地时,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这一改革对当时的俄国
A.恢复了农奴的完全自由 B.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奠定了统一的经济基础 D.反映了专制政治的发展
14.1883年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份判决书提到:当一个人刚从奴隶制下走出来,并因一些特别有利的立法而摆脱了那些奴隶制的限制之后,在向上进步的过程中(他)必须要经历某种阶段,才能成为一个同等的公民。这
A.有利于美国社会的重建 B.受到南北战争进程的影响
C.不利于社会认同的构建 D.一定程度缓解了种族冲突
15.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B.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 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16.1981年,里根开始担任美国总统,开始一系列改革:削减财政开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由此可知,里根改革
A.延续凯恩斯主义 B.受到苏联影响
C.践行新自由主义 D.旨在抑制通胀
二、非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7题18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8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是1949-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曲线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趋势,并概括其影响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城市化与国家”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1917年2月,美国以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政策为由,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并建议中国也与德国断交,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提上日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对参战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极力主张中国参战。在段祺瑞主持下,内阁会议于3月通过了与德国绝交的决定。但在提交国会审批的过程中,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产生矛盾,一度被免去职务。经历政治争斗后,段祺瑞重新担任总理,主持内阁再度通过对德宣战的决定。
进步党人【注】梁启超多次上书段祺瑞,主张对德宣战,并公开发表《中德国际前途观》《余与此次对德外交之关系及其所主张》《绝交后之紧急问题》等文,称“若拒美请而孤立,则中国将来必为列强俎上之肉,今出此途,于救亡之外,尚有一线进取之路耳”。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则着眼于内政。孙中山在致北京国会电中称,中国参战会引发“排外之盲动”等危险。5月发表的《中国存亡问题》一文中,孙中山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性质的战争,是一场世界强国弱肉强食的战争,中国国力弱小,不宜卷入其中。就参战得到的一些利益,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获得。中国不应该冒险参战,而是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改革内政、奖励农业、工业发展,推动交通建设上。
——摘编自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
【注】进步党:民国初年一个大规模政团,是当时政坛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包括部分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民间知名人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17年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对中国参战的态度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853年,没去过印度的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直言印度“没有历史”,从根本上缺乏推动自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统治恰好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印度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而成为刺激印度迈入现代化转型的外来动力。
材料二 在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状态”这句话?(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态度变化并对变化进行评析。(10分)
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ADBCA 6-10BACAD 11-16ADBCBC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早期文明的农业状况。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出土了最早的栽培水稻和承装器皿陶器,栽培稻是农业生产成果,陶器是服务粮食生产和储藏的物品,这能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同其他地区的对比,无法判断湖南是否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B;长江流域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原才是主要源头,排除C;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定居生活,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开始定居的结论,排除D。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至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控制的郡国数量急剧扩大,世袭官僚大量减少,官员流动性增强,扩大了中央政府选官的范围和方式,推动了察举制的发展,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开放性,D项正确。增加了地方郡守的数量,不等于提高了其权威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不是强调西汉政权的合法性,排除B项;郡国数量的变化无法说明行政运作是否合理,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以寒人担任典签制衡宗室子弟担任的州镇军政长官,相对魏晋时期的士族专政,权力掣肘反映了门阀士族的渐衰,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典签对地方军政长官的牵制,中央集权加强,而非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吏的选用,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刺史权力异化发生在东汉后期,指的是刺史权力膨胀,与材料信息不一致,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三户信息显示,各户中夫妻二人是不同民族间的婚姻。党项族和汉族相互通婚,共同组成家庭,显示出民族间存在融合现象,故选C项;民间的婚姻关系无法反映宋夏矛盾的消除,排除A项;材料只有一个时期的户籍信息,无法与前期比较,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3户的人口数信息,无法得出人口数量遭到破坏,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由不定期向有期转变,且集期有的比较密集,邻近集期又多半错开,反映出农村地区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市场交易规模是否不断扩大,也无法体现政府对市场管理的重视,排除B、C项;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时空是1861年的清朝。根据材料“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及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授权曾国藩督办苏皖浙赣的军务,有助于集中军事力量共同围剿天京,肃清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财赋来源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清政府此举与列强侵略中国无关,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这一时期地方汉族督抚已经训练了一批新式军队,如湘军、淮军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两次护法运动都因军阀背弃而失败,让孙中山深刻认识依靠军阀打败军阀的革命策略行不通,故而转向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故选A项;材料只反映了西南军阀和粤军,未涉及北方军阀,排除B项;两次失败均源于军阀的背弃(即使不退让也难以成功),而非革命派的退让,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是在中共七大上,当时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解放战争即将开始,毛泽东的讲话是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C项正确;中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共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抗战必胜无关,排除B项;毛泽东的讲话是对如何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设想,不是憧憬它的未来,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决定是指开展三线建设,此时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基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略布局的考虑,加快三线建设,以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故选A项;材料只反映党中央做出三线建设决定,无法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排除C项;D选项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1960年至1982年,我国对外援助数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变化波动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前半期在国民经济相对较为薄弱时,这一比例呈上升态势,源自当时以美苏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我国的围困,为此我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力图打破封锁和孤立;此后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我国逐渐调整对外援助政策,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D项正确。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为1956-1966年,并未完全涵盖在题目表格中,此外其比例上升可能是因为受自然灾害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影响财政收入降低所致,且就图表而言1963年至1964年也有一定下降,A项错误;图中比例下降的时间并非始于1978年,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我国的援助对象,C项错误。
11.【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两个干旱周期”“第一次干旱使人们集中到尼罗河谷地,而第二次干旱使整个东北非洲只限于尼罗河谷和少数绿洲才适合人类生存”可知,干旱使得古代埃及人向尼罗河一带靠近,因为尼罗河流域有水源可以发展农业,这也使得尼罗河一带的经济最为发达,而其他干旱地区则变得更为落后了,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材料仅提到两次干旱,但不能说明农业生产活动经常中断,C项表述夸大化,排除。
12.【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七艺”“法学”等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教育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这有利于思想解放,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基础,D项正确。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始终处于垄断地位,A项排除;B项与13世纪的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大学有自治权的信息,C项排除。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本,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农奴还要受到村社约束,并不是完全自由,排除A项;当时俄国是统一状态,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反映农奴制改革,与专制统治关联性不强,排除D项。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黑人问题。材料所涉时间为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内战期间通过法律废除了黑奴制。而由材料可知,1883年美国最高司法机构联邦法院的判决书中仍然体现出了对奴隶制的间接认可与对黑人的歧视,由此表明美国社会离真正的平等自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也会影响美国黑人对美国社会的认同,影响美国社会的整合,不利于黑人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C项正确,排除A、D两项。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861-1865年,B项排除。
15.【答案】B【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7年(苏联)。苏联十五大认为将大量农业资金用于工业建设不利于团结农民,也不利于农业发展,容易破坏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一观点说明当时的苏联对农业资金的运用是有一定的警惕性的,即对工业从农业吸收资金有所限制,B项正确;这一时期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并未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苏联想要避免破坏国民经济平衡,但并不能说明当时的苏联国民经济已经严重失衡,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爆发,各国开始采取措施解决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弊端。材料中,三项措施均是纠正凯恩斯主义,践行新自由主义,故排除A项,选C项;里根改革并没有受到苏联影响,排除B项;目的是解决“滞胀”,不单单是通胀问题,尤其是材料中“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与通胀问题关联性不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7题18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8分,共52分)
17.(18分)
(1)阶段性发展趋势:
建国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1961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1977年),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答逆城市化也可);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21世纪初(2001年),城市化发展迅速。(每点2分,共6分)
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国家政策、乡土观念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示例:城市化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影响城市化发展速度。
建国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跃进”运动兴起,也加速了城市化速度。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导致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20世纪70年代末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市化发展迅速,2001年后更是高速发展。
综上,国家的经济或政治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10分)
18.(16分)
示例:1917年一战接近尾声,战争形势趋于明朗(协约国即将赢得胜利);远东地区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为日本所占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辛亥革命后,形式上的民主政治与政党政治建立,各派政治力量寻求国家出路。
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主张中国参战。其态度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双重考量,认为参战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段及其背后的皖系军阀获得政治资本,增强自身实力,实现武力统一中国的目标。他的态度一定程度体现了爱国精神,也促成了中国的最终参战,但客观上加剧了府院之争的激烈化,导致了张勋复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发生。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进步党人:主张中国参战。主要基于避免中国进一步被列强瓜分的国家利益和巩固个人及政党政治地位的需求。其态度也体现了爱国精神,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参战进程。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反对中国参战。主要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一战的非正义性及可能引发的盲目排外。该观点把握了一战的本质,但是割裂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系。
北洋政府最终推动中国加入一战,为协约国一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国积极主动外交的发端,为中国提出和解决外交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机会。但由于中国此时仍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国力贫弱,中国利益并未得到列强重视,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并未随之解除。
弱国无外交,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发展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评分参考】时代背景2分(任答两点即可);三人的态度、分析原因、评价分别各占4分(态度1分;原因2分;评价1分);总结启示2分。
19.(18分)
(1)马克思的认识具有片面性(2分),一方面在被殖民前的印度产生了高度的农业文明,在建筑、艺术、建筑、农业、工业、医学、法律、哲学和宗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分)另一方面,也有合理性(2分),殖民前的印度缺乏推动自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
(2)示例:由对殖民主义持包容态度到后来批判殖民主义。(2分)
评析:185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资本主义的弊端未充分暴露,殖民主义客观上具有打破殖民地传统社会秩序和促进近代化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资本义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弊端充分暴露,殖民侵略的灾难加剧。(4分)
思想认识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变化;一定时期的思想认识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史料来源影响史学研究;历史问题是复杂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马克思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