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西汉初年,承秦末之弊,战乱导致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到汉武帝初,“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府库余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朝廷以怀柔政策对待四夷 B.推行“尊崇儒术”政策
C.社会稳定使经济得到发展 D.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汉儒刘向曾指出:“(汉文帝)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泛指教育)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给,所谓治安之国也”。据此,刘向主张( )
A.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 B.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 D.进一步强化汉朝统治秩序
3.汉代学者陆贾,将秦亡归结为“尚刑”。在陆贾为汉高祖拟定的治国方略《新语》中,经常可见对秦“尚刑”而亡的描述。如“秦二世尚刑而亡”(《道基》);“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辅政》):“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无为》)。由此可知( )
A.治国理念要强调德政 B.治国之道要尊重传统
C.治国之策要以民为本 D.治国之策要外儒内法
4.汉武帝时,卫青以侍中身份“出入禁中、顾问应对”,后因其三次北伐匈奴有功,武帝“以青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代行太尉职权。武帝临终时,又以侍中出身的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统领朝政。这反映出武帝时期( )
A.外戚势力控制朝政 B.三公九卿制已经名存实亡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
5.汉代刺史制度是对秦代监御史制度的继承,《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6.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有为”之君,在位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
A.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 B.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D.服务现实统治需要是治国之本
7.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包括( )
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②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③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④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刘邦称帝后,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后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文帝遣使予以谴责;武帝时,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
A.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C.郡国并行维护国家统一 D.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升
9.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并发行货币: 公元前113年明令禁止郡国钱流通。这些举措( )
A.促进了丝路贸易发展 B.强化了中央政府治理能力
C.解决了北部边患问题 D.完善了封建国家货币体系
10.汉初经济凋敝,汉高祖刘邦“令民铸钱”。汉文帝时,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因“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而“富埒天子”“财过王者”。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据此可知,汉朝货币政策( )
A.意在改变经济凋敝的局面 B.迎合了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
C.随国家经济需要适时调整 D.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
11.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作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作“算缗”。“算缗”的实施( )
A.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B.标志着政府垄断了工商业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2.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冶铁、煮盐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和买卖盐铁等事务。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冶铁技术的普及 B.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危机
C.解决了王国叛乱的问题 D.顺应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13.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主张实行“盐铁皆归于民”的政策。西汉哀帝时期,大司马师丹指出“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主张恢复井田制以缓解农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这些主张( )
A.蕴含了重农抑商的意识 B.克服了土地兼并的弊端
C.反映了厚古薄今的观念 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14.学者赵鼎新认为西汉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为中国造就了“一种将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力量融为一体、军事力量受到严格控制、经济力量被边缘化的统治体系”,他称之为“儒法国家”。据此,学者强调的这一政治形态( )
A.弱化了中央统治权威 B.埋下了王国叛乱隐患
C.顺应了社会现实需要 D.继承了秦朝治国理念
15.与《史记 天官书》相比,东汉《汉书 天文志》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各星名称、方位外,还记载了诸如秦二世“残骨肉、戮将相”,汉高祖、汉文帝驾崩,汉武帝废陈皇后,窦太后去世等重大政治事件,星象预警也更为详细。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主流思想影响加深 B.观测技术有所进步
C.政治局势不断恶化 D.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16.自秦汉之后,中国龙文化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逐步趋同,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从而使中国龙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和传播。由此可知,秦汉之后龙文化的变化( )
A.促使华夏民族的内涵得到完善 B.反映出“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体现出法家思想融合百家之长
17.董仲舒言道:“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汉初因“无为而治”.固守旧法而不知“更化”,内外之乱得不到有效治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 )
A.汉承秦制的弊端较突出 B.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强大
C.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 D.儒学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18.两汉时期,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成为武帝以后两汉政治中较有特色的现象。这表明两汉( )
A.主流思想影响政治 B.制度设计源于儒家经典
C.学术论辩氛围浓厚 D.统治集团重视文化保护
19.以都护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在将僻远的西域地区纳入汉朝统治体系的同时,又保留了西域诸国的自治权。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适应了西域地区民族复杂的情况,可以使西域诸国均得到很好的治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汉朝民族政策具有包容性 ②西域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机构
③西域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 ④汉武帝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西汉时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下图所示,公元前60,每,西汉政府在①处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
21.如下图为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汉代炭精制桥纽方印,印文为篆文,分两行刻印“司禾府印”。同一遗址还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等汉字铭文蜀锦。这表明汉代( )
A.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B.扩大了郡国并行制度的范围
C.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D.确立了五行学说的正统地位
22.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越南地区)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1942—1945年,法国人在越南发掘出一处3—6世纪时的俄厄海港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上述材料表明( )
A.海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主通道 B.考古发掘与文献互证才有价值
C.罗马帝国已经成为汉王朝的藩属国 D.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23.东汉政论家仲长统评论汉代的一项施政举措:“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该举措是 ( )
A.设立中朝以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B.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设立州刺史代表皇帝巡查郡国 D.派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考核官员
24.东汉《赵相雍劝阙碑》记载,雍氏家族自雍窦至雍劝四代,除雍窦子望不是孝廉外,其余5人皆为孝廉,可谓世为孝廉。从孝廉所任官职来看,他们开始皆为地方县令、长,俨然已为地方大族。这一现象表明,东汉时期( )
A.地方势力膨胀已经威胁中央集权 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机制遭破坏 D.世家大族逐渐掌握选官特权
25.据史载,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奏劾贪污的守令,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党羽,被桓帝罚作左校(左校掌左工徒)。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表示愿意“黥首系趾,代穆校作”,因此,桓帝不得不赦免朱穆。这表明( )
A.官方儒学提升了儒生地位 B.宦官参政加剧政治黑暗
C.太学清议有利于政治清明 D.协商议政净化官场风气
26.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 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27.有学者对《汉书》《后汉书》中所载监察官员“司隶校尉”一职进行统计,西汉时司隶校尉往往由侍御史、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县令、太守等转任而来,至东汉则主要由尚书令或尚书转任而为司隶校尉。这一变化表明( )
A.中央监察体系不断完善 B.监察服务于皇权的趋势增强
C.西汉地方治理效能提高 D.中朝成为中央政府行政中枢
28.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地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大国先祖都为夏、商、周三代的后裔,将东西南北的“五方”之民,秦、楚、越,以及包括中国四边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的先祖一同纳入到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司马迁旨在( )
A.创新史书的修编体系 B.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构建大一统民族意识 D.彰显拼搏进取精神
29.司马迁认为,郭解年轻时虽扰乱社会秩序,但成熟后“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逐渐受到人们的仰慕;宋代司马光却认为,郭解是威胁国家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徒,编撰《资治通鉴》时,反映郭解正面形象的内容均删去不载。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 B.所处社会阶层的区别
C.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0.智慧的古代中国人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方法,下列医学典籍按照问世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金方》 ②《黄帝内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对万物源一、万物归一的最早阐述。孔子的思想中也孕育着“大一统”思想,虽没有明确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却彰显了维护周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思想,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
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诸多思想家多对“一”提出各自的见解。墨子提出“一同天下”的命题,指出天下归于一、归于统一、归于天子。如此,则天下治,天下安定。与墨子相似,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定于一”的命题,就是天下统一则天下安定。此后,荀子再次阐述了天下一统:“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材料二 《汉书·董仲舒传》载其《举贤良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刘跃进《<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材料三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维系了数千年的大一统,而把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联结起来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有一个西方社会所没有的独特的阶层,以及适合这个阶层生活的制度及信念,这就是相对开放流动的士人阶层、“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和“修齐治平”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陈明明《中国政府原理的集权之维: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大一统”思想萌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春秋》“大一统”观的特征,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大一统文化的内涵并简要评价。
32.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水(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到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是什么?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汉承秦制”中的“秦制”指什么制度?西汉初年采取了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中问题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累财巨万的富豪,“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越礼僭制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其后霍氏诛灭。汉文帝强调:“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考核各级官员时,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崇俭。
——摘编自仝晰纲《简论汉代抑奢思想》
材料二 东汉庄园经济是一种比个体家庭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相对进步的经济形态和经营模式。大地主的田庄不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还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在地主田庄中从事劳动的主要是对豪强地主依附性极强的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这些劳动者不仅向豪强地主交纳半数以上的实物地租,还得无偿为地主服劳役。豪强地主大多聚族而居,利用宗法血缘关系,纠集宗族亲戚,建立坞堡以自守。东汉初年以后,土地兼并逐渐激烈,贵族豪门任意侵占自耕农的土地,没有破产的自耕农要向东汉政府交纳田税、算赋和口赋,还要出更赋,负担非常沉重。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抑奢的原因和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地主庄园的特点,并评价其历史影响。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西汉初年,承秦末之弊,战乱导致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到汉武帝初,‘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府库余财’”可知,西汉初期,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汉武帝时,家给人足,国家富足,这是因为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重视生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待四夷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时在思想方面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材料强调社会经济的变化,排除B项;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王国问题得以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刘向认为西汉初年在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实现经济恢复发展,但教育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对百姓的教化、对社会风俗的引导还存在不足,因此主张大兴儒教,发展文教事业,教化社会风气,以此进一步强化统治秩序,D项正确;刘向并未提及儒、道之外的其他学派,并非意在恢复百家争鸣,排除A项;刘向强调了休养生息政策存在的局限,主张调整政策,排除B项;刘向主张崇尚儒学而非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与“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陆贾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秦朝的失败是由于其治国策略过于严厉和依赖刑罚导致民怨沸腾,激化社会矛盾而亡国,所以治国应该注重人民的地位与作用,避免过度使用刑罚,采取温和的手段来教导民众,C项正确;“治国理念要强调德政”与部分材料信息相符,但是“德政”是手段,是“以民为本”的治国之策的表现,不是其内核,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与尊重传统相关的内容,因此这个说法不是由题干直接推断出来的,排除B项;外儒内法的治国之策形成在汉武帝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卫青以内朝官的身份侵夺外朝军权,内朝出身的霍光统领朝政,侵夺外朝行政权,说明内朝官员掌握外朝军政大权,即内朝(中朝)侵夺外朝权力,体现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外戚势力控制朝政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作为外朝领袖的三公仍保留部分权力,“名存实亡”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中国)。根据材料“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和所学可知,汉朝的刺史是秦代监御史制度的继承,职能是监察各州,此项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刺史是监察制度,是负责监察,不是丞相的补充,排除A项;刺史是对地方行政的监察而非地方行政,排除C项;刺史是政府设置的监察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虽然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他在位50多年,任命的丞相、御史大夫29人中,多数并非儒家,这是为了其统治的需要,反映当时现实的政治需要才是治国之根本,D项正确;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征辟制和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都主要是积极方面,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针对诸侯王问题,颁布了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①正确;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②正确;汉武帝时期,改革币制,发行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③正确,A项正确;“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发生在东汉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材料描述了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并设立九郡,实行统一的制度法令,这表明汉武帝时期的中央政府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边远地区,D项正确;“与民休息”政策是西汉初期为了恢复战乱后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主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而“相权对皇权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郡国并行”是指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制同时存在的情况,这在汉武帝时期并不是主要特点,因为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削藩政策实际上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 据题干“汉武帝‘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并发行货币;明令禁止郡国钱流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强化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进而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治理能力,B项正确。 题干中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丝路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主要影响,排除A项;题干中的货币改革举措并不能直接解决北部边患问题,排除C项;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货币管理,但不能说完善了封建国家货币体系,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刘邦允许民间铸钱,以致汉文帝时地方诸侯富比天子,汉武帝时禁止地方铸钱以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见,汉朝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调整,C项正确;改变经济凋敝的局面只符合刘邦时期的局势,排除A项;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的货币政策只是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之一。汉武帝通过“推恩”的方式逐渐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算缗”制度实际上是对工商业者进行的一种财产税征收,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在税收压力下,工商业者可能会减少投资,降低生产规模,或者寻求其他途径来规避税收,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政府征收财产税并不等同于政府垄断了工商业,排除B项;通过对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政府可以获取更多的税收收入,排除C项;“算缗”制度的主要作用并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是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题干“决定把冶铁、煮盐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和买卖盐铁等事务”可知,将盐铁收归官府经营体现的是国家把持了国家经济命脉,这顺应了封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D项正确;盐铁官营并不会促进冶铁技术的普及,排除A项; 盐铁官营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大司马师丹两人均提出措施保障人民的利益,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重农,没有涉及抑商,排除A项;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土地兼并,克服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与厚古薄今的观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西汉的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是“将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力量融为一体”,而“军事力量受到严格控制、经济力量被边缘化”,这有利于加强统治者对国家的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顺应了社会现实需要,C项正确;这一政治形态加强了中央统治权威,排除A项;这一政治形态和王国叛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的治国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秦朝治国理念,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汉武帝以后,董仲舒新儒学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天道的运行。东汉时期,新儒学进一步发展,并出现谶纬之学,《汉书 天文志》明显受此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天文观测技术问题,排除B项;《汉书》与《史记》记载的差异,与政治局势恶化、社会经济繁荣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逐步趋同,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之后龙文化的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华夏民族的内涵,排除A项;秦汉时期就已经是大一统,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思想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如今不“善治”的原因在于“不更化”即不作为,因此可以反映出其强调有为的策略,说明其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汉代治理天下的变化,并没有提到对汉承秦制的态度,排除A项;地方诸侯实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受到汉武帝重视,成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朝“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表明儒家经典成为制定各种礼仪、制度、文化的依据。同时,皇帝亲自讲经、参与学术论辩,也显示了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A项正确;尽管儒家经典在政治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但材料并未表明汉朝制度设计源于儒家经典,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皇帝参与学术论辩,但并未详细描述学术论辩的频繁程度或氛围,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统治集团对文化保护的态度或行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朝(中国)。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以都护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既纳入统治体系又保留自治权,体现了汉朝民族政策的包容性,同时也说明西域都护府具有军政合一的特点。据结论可知①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地区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③错误,汉宣帝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而不是汉武帝,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 A 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西域都护府,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时设立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北庭都护府是武则天在位时设立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西域地方设立的军政事务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可知,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方印和汉字铭文蜀锦,说明汉代时中原王朝实现了对西域的控制,两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A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度并未推广到西域,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羁縻怀柔等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确立了五行学说的正统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越南地区)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可知,汉朝时期,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存在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D项正确;汉朝时期的对外通道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考古发掘和文献互证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罗马帝国并未成为汉王朝的附属国,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三公虽设置,但实权掌握在台阁手中,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B项正确;设立中朝以削弱外朝丞相权力属于汉武帝时期的举措,排除A项;设立州刺史代表皇帝巡查郡国属于汉武帝时期监察地方的措施,排除C项;派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考核官员不属于东汉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东汉。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一些世家大族中世代有人被举荐为孝廉,并担任地方官员,家族势力愈加庞大,这反映出世家大族逐渐掌握了选官特权,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雍氏家族成为地方大族,势力庞大,但并未反映地方势力膨胀已经威胁中央集权,排除A项;察举制下,德行和才能仍然是选官的主要依据,九品中正制实行时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排除B项;材料可以说明当时选官制度存在弊端,但不能说明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机制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汉中国。东汉后期,宦官专政,垄断仕途。仕进无门的太学生与在朝士大夫结合起来反对宦官专权,对朝廷公卿以及各项政策提出褒贬,形成一股舆论力量,被称为“清议”。据材料可知,太学生通过清议使得皇帝赦免了打击宦官党羽和豪强的正直官员,有利于政治清明,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清议的作用,而非突出太学生地位高,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打击宦官党羽,仅凭此不能断定宦官参与政治的情况,排除B项;汉代实行君主专制,清议是通过时政评论影响政治,不同于当代的协商议政,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可以为政府征收赋税和摊派劳役提供依据。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的私有土地数量进行征税,这有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A项正确;该政策没有涉及土地买卖,排除B项;中国古代自耕农的负担主要来自赋税和地租,材料没有向农民征收赋税、地租的信息,排除C项;该政策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漏税行为是一种限制和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至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西汉时“司隶校尉”作为监察官员,往往由侍御史、谏议大夫等转任而来;但到了东汉则往往由尚书令等中朝官转任而来,这说明“司隶校尉”不断向皇权靠拢,此时的监察更多地体现了为皇权服务的目的,故选B项;材料不能反映监察体系是否完善,排除A项;司隶校尉负责京畿一带监察,与地方治理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系,不涉及中朝成为中央行政中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在《史记》中,司马迁将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先祖以及周边民族的先祖都纳入到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其目的是强调华夏民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通过这种方式,构建起一种超越地域、族群差异的共同民族意识,为当时大一统的国家格局提供思想和文化上的支撑,C项正确;创新史书修编体系并非司马迁此举的主要目的,将各民族先祖纳入同祖共源世系更多是出于民族意识构建的考虑,排除A项;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与司马迁此举的直接关联不大,这一行为主要不是为了确立儒学的地位,排除B项;彰显拼搏进取精神并非司马迁这样记载的主要意图,重点在于强调民族的同源和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不一,根本上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价值认知不同,C项正确;司马迁和司马光生活的时代中国均是封建社会,排除A项;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地主阶级,排除B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是材料中现象的根源,根源是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排除D项。故选C项。
30.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史实。①《千金方》出现于唐代;②《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与西汉之间;③《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④《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撰写的。 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1.(1)核心内容:“权力归一”的政治观、“天下一统”的疆域观。
时代背景: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国家分裂失序;变法风潮、局部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雏形初具;百家争鸣,思想理论十分活跃;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发展;“士”阶层的崛起。
(2)特征:“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独尊儒学,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实质上迎合现实政治需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影响:《春秋》“大一统”观为汉武帝所接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春秋》“大一统”观加强了大一统意识;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主流。(任答两点即可)
(3)内涵:思想大一统、政治制度大一统,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构成古代大一统的全方位格局。
评价:大一统思想强化了国家意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核心内容:根据材料一中“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可知,“权力归一”的政治观、“天下一统”的疆域观。
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国家分裂失序;变法风潮、局部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雏形初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经济上,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理论十分活跃。
(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汉朝时期的中国。特征:根据材料二中“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根据“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和所学可知,实质上迎合现实政治需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儒学的地位来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从意识形态发展来看,《春秋》“大一统”观加强了大一统意识;从历史主流来看,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主流。
(3)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中国。内涵:根据材料一中“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和材料二中“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和材料三中“而把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联结起来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有一个西方社会所没有的独特的阶层”可知,思想大一统、政治制度大一统,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构成古代大一统的全方位格局。
评价: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思想上,大一统思想强化了国家意识。
32.(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管理制度:郡国并行制。措施:实行推恩令,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侯国必须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它子弟作为诸侯国,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西周中国。创新之处:根据“(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创新之处在于实行分封制。
创新目的:根据“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其创新目的在于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秦代中国。
制度:材料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首创者是秦始皇。
特点:根据材料“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可知,该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3)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
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朝继承自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解决地方王国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实行推恩令,其内容是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侯国必须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它子弟作为诸侯国,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3.(1)原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奢侈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和道德;抑商思想的影响。(任答3点)
举措:崇俭率下,统治者提倡节俭;重农抑商,劝民归农;改革官员考核,褒奖俭廉;教化民风。(任答3点)
(2)特点:生产经营活动丰富(经济活动多元);自给自足;带有一定割据倾向;对劳动者剥削程度高;血缘宗法色彩浓厚。(答出3点)
评价:积极:东汉地主庄园采取大规模的多样化经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东汉前中期政权稳定的基石;消极:成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经济组织基础;客观上激化了自耕农和封建政权之间的矛盾。(正反面各答1点)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可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激化社会矛盾;据材料一“越礼僭制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可知抑奢出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根据材料一“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与“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祟俭”可知奢侈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和道德;再根据所学可知,抑奢受到了抑商思想的影响。
第二小问举措,据材料一“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可知,祟俭率下,统治者提倡节俭;据材料一“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可知,重农抑商,劝民归农;据材料一“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可知,改革官员考核;据材料一“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祟俭”可知,褒奖俭廉,教化民风。
(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不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还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得出生产经营活动丰富(经济活动多元);据材料二“基本上都可自给自足,一般不需要对外进行交换活动”,得出自给自足;据材料二“劳动者不仅向豪强地主交纳半数以上的实物地租,还得无偿为地主服劳役”,得出对劳动者剥削程度高;据材料二“建立坞堡以自守”,得出,带有一定割据倾向;据材料二“利用宗法血缘关系,纠集宗族亲戚”“豪强地主依附性极强的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得出血缘宗法色彩浓厚。
第二小问评价,评价历史事物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积极方面看,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和豪强成为东汉前中期政权稳定的基石;据材料二“不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还进行一定的商业”,得出东汉地主庄园采取大规模的多样化经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从消极方面看,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成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经济组织基础;据材料二“贵族豪门任意侵占自耕农的土地,……自耕农……负担非常沉重”,得出客观上激化了自耕农和封建政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