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在给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兹者全国革命胜利之际,建国大计,函待商筹,……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从广泛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C.增强了中国经济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的时间达8个月之久。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都有米饭吃。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 )
A.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大大改善 D.巩固了人民政权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由此可见( )
A.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全确立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已经颁布和实施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建立了
5.以下儿歌为王路于1955年所作,后经著名电影演员王丹风演唱,便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歌词中“大工厂”“新机器”的出现得益于( )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6.在1956年的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比32.2%,合作社经济占比53.4%,公私合营经济占比7.3%,三者合计可知,公有制经济占比92.9%。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完成了(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8.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在苏联的支持下召开 B.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
9.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迎春序曲》中写道:“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农业纲要七年就可实现;一个大跃进连着一个大跃进,英雄气概可以覆地翻天。看吧,要把珠穆朗玛铲平!看吧,要把大戈壁变成良田!劳动人民历来就是创世主,在今天更表示了他的尊严。”这首诗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加快了工业现代化的步伐
C.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D.实现了社会主义强国之梦
10.习近平总书记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与以上述表述相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1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对当时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写照( )
A.赎买政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某历史小组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课题研究,以下搜集的资料反映该主题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培养建设人才” B.“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 D.“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
13.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为此,中国走的什么路(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井冈山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4.1984年2月,邓小平发表谈话:“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西部大开发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对外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造福人民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加速变革,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上述材料最能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创新 B.绿色 C.协调 D.共享
17.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反复强调要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看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是( )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上体现中国在20世纪末实行的( )
A.一国两制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到福建舰,中国海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这反映了我国( )
A.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C.重视提升国际地位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
20.“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兵种,共和国拥有了一支高科技装备的武装力量。它对于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兵种”指的是( )
A.海军 B.陆军 C.空军 D.导弹部队
21.陈能宽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在1964年10月16日写到:“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这里的“春雷”指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D.“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为推动文化繁荣,1956年毛泽东提出( )
A.对台八项主张 B.“两个凡是”方针
C.“九二共识” D.“双百”方针
23.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位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景海鹏 C.翟志刚 D.刘洋
24.流行语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下海经商
25.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人民的衣柜越来越充实,穿着越来越时尚。这种现象表明( )
A.中国的时装发展引领世界潮流 B.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改革开放前我国物资充盈
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0分)
26.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读图中的数字与图案(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材料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碍。
——摘自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讲话
材料三:蔡当局心(台湾当局)知肚明,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是永远也进不了世卫大会的会场。……蔡当局把特朗普政府(美国政府)视为“靠山”,但不要说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世卫组织,如今连最基本的会场也进不去。
——《港媒:台湾的“靠山”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九二共识”》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图1、图2这两个数字图案与什么重大事件有关?图1、图2事件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3分)
(2)材料二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党和政府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
(4)目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同为炎黄子孙,请你给台湾当局提两条建议。(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中间有无共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三: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材料四: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主要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表现在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由于双方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
(1)材料一中两国总理重申的是什么原则?该原则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节选自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的讲话,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周恩来在会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4分)
(4)仔细阅读材料四,概括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农业、医学领域成就显著。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新药物,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材料一中的“原子弹、氢弹”合称为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什么意义?(4分)
(2)材料二中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有什么美誉?屠呦呦科研团队研制的抵抗疟疾的新药物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谈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2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BC 6-10CDBAD 11-15BCCCD 16-20BDCAD 21-25ADCDC
二、材料题(3小题,共35分)
26.(1)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写成“港澳回归”不得分)。“一国两制”构想。(3分)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3)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岛内台独分裂势力。(2分)
(4)承认“九二共识: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加强两岸和平交流等。(4分)
27.(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分)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4分)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签署《联合公报》。(4分)(写出两点得4分)
(4)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利益。(2分)(写出两点得2分)
28.(1)核弹;(1分)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②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③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分)
(2)杂交水稻之父;青蒿素。(4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城区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