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选择题2分,共50分)
1.(2023八上·内江期中)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香港问题的形成”,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战败,1842年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形成了香港问题,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 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南京条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历史知识。
2.(2023八上·内江期中)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按其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领事裁判权 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可知1843 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 《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规定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按其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B正确;
ACD、时间排序都存在问题,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识记。
3.(2023八上·内江期中)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京,1858年《天津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②天津,1860年《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③重庆,1895年《马关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④上海,1840年《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④①②③”。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为基础性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知识考点信息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相关史实,即或得出正确答案。
4.(2023八上·内江期中)图片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够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的是(  )
A.虎门销烟浮雕 B.金田起义浮雕 C.被焚毁的圆明园 D.旅顺大屠杀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 A:根据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可知与鸦片战争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 金田起义浮雕 ”可知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片“ 被焚毁的圆明园 ”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领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因此被焚毁的圆明园能够 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 ,C项符合题意;
D:根据图片“ 旅顺大屠杀 ”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图片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牢记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5.(2023八上·内江期中)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下面属于“绝对的平均主义”的史实是(  )
A.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关键词“绝对的平均主义”及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B选项正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A选项错误;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与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后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绝对的平均主义”并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布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6.(2023八上·内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
B.定都天京,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享乐腐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韦昌辉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天京陷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7.(2023八上·内江期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B.都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898年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前者被清政府和英法势力联合绞杀,后者被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联合绞杀,故D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革命政权、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则没有,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此类比较归纳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8.(2023八上·内江期中)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1862年,清政府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招满汉学员。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又增添算学、天文等。与这一新式学堂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为了学习西方科技,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9.(2023八上·内江期中)“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赞扬了左宗棠(  )
A.抵御英法联军侵略 B.积极投身洋务运动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收复并开发新疆
【答案】D
【知识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诗句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全诗意思是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认识。
10.(2023八上·内江期中)根据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情况表,请选出与此表主题最贴切的一项(  )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等 长江流域
A.列强瓜分中国 B.近代化的探索
C.民主主义革命 D.军阀割据统治
【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 A:根据材料中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可知,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符合题意;
B:近代化的探索表现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B项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属于民主主义革命,C项不符合题意;
D:军阀割据统治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征,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需要学生通过表格,提取有效信息,总结主题。
11.(2023八上·内江期中)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九连城大屠杀
C.旅顺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A: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屠杀,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战争期间并没有九连城大屠杀,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时期,日军从旅顺登陆,制造了旅顺大屠杀,C项符合题意;
D:甲午战争期间爆发威海卫战役,并没有屠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相关知识,突出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识记甲午战争的内容。
12.(2023八上·内江期中)“103天的新政,颁发上谕达100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都涉及了……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材料表明(  )
A.洋务派的政治经验不足 B.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
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D.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可知,题干信息说明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B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与洋务派无关,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无关,排 C;
“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表述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3.(2023八上·内江期中)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原因是(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变法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B正确;
A、 维新派反对清政府说法错误,A错误;
C、 变法完全是错误的说法绝对化,C错误;
D、 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说法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4.(2023八上·内江期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据此分析 :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战争破产,不合题干时间信息,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加剧了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发动了公车上书,开启了戊戌维新的思潮,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1911年,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兴于1900年,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斗争,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分析理解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材料分析解读能力,答题关键要牢固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基础知识,以此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5.(2023八上·内江期中)《辛丑条约》中的这一内容为前所未有,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一内容”是(  )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答案】A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 A:根据材料“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可知该内容属于经济赔款方面,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为赔款白银4.5亿两,A项符合题意;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便于列强从军事上控制清政府,B项不符合题意;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C项不符合题意;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便利了帝国主义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侵略中国,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国民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兴中会,不符合题意;
B.中国国民党,不符合题意;
C.光复会,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2023八上·内江期中)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  )
A.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
C.创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
D.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1894年创立兴中会,开展革命斗争,1905年组建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故选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8.(2023八上·内江期中)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清朝皇帝退位,资产阶级临时约法颁布,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从分裂走向统一,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B. 从屈辱走向独立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 从封闭走向开放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9.(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大总统誓词》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清帝退位诏书》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宣读的大总统誓词,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材料内容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为责任内阁制,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项符合题意;
C:《中华民国约法》是扩大了总统权力,C项不符合题意;
D:《清帝退位诏书》与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忆并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20.(2023八上·内江期中)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及所学知识,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项正确;
广州起义是1927年中共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排除A项;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排除B项;
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23八上·内江期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就是“创立民国”,故C正确;
“驱除鞑虏”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
“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B;
“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2.(2023八上·内江期中)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帝退位诏书》中的“军民起事”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项;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023八上·内江期中)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民国八年是指(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20年 D.公元1921年
【答案】B
【知识点】历史年代计算
【解析】【分析】A.公元1912年,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年份换算为公元年份的方法是加上1911,故民国八年是指公元1919年,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公元1920年,不符合题意;
D.公元1921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民国纪年方法的理解识记来计算回答,注意不要直接拿1912年相加。
24.(2023八上·内江期中)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据此分析:
A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以推翻清朝为,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1913年4月,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不合题意,排除D项。
D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战争,北上讨袁,反对帝制,故选D项。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点是护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护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5.(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变法通议》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民主宪法,C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颁布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
《变法通议》颁布于戊戌变法时期,排除B;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维护其统治的法律文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即可作答。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50分)
26.(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蛮横地宣称,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材料二
中英之间议定160余种货物的税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才能决定。英国交多少税是按英国的意愿,即话语权在英国。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而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
材料三
(下图)
材料四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英国“揍”清政府的借口是什么?英国“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指的是什么?
(2)有关“英商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英国人犯罪交英国领事处理”分别出自哪一条约规定?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反映哪场战争的局势图?在黄海战役的大东沟处,哪一位爱国将领壮烈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的哪场战役?
(4)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条约里的内容哪一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伤害最大?该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案】(1)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威海卫
(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 借口:根据材料“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可知为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
“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根据材料“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可知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 根据材料“英商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英国人犯罪交英国领事处理”可知分别为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内容,因此分别出自《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 战争:根据材料的大连、威海卫、旅顺、日军、清军可知为甲午中日战争;
将领:结合黄海海战相关知识可知为邓世昌;
战役:结合所学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4) 条约:根据材料“割台湾、偿二百兆”可知为《马关条约》;
内容及影响:结合《马关条约》内容和影响可知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本题答案为:(1) 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 《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威海卫
(4)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对材料的解读。
(2)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鸦片战争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对材料的解读。
(3) 本题考查学生地图解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甲午战争形势图和对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记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7.(2023八上·内江期中)面对外敌入侵,我们唯有抗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一
“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造的启示。”“他们(太平军)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之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这是极不可能的。”
——以上两句话分别是由英国公使文翰和美国公使麦莲所说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材料四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天王”是谁?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该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材料三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2)《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3)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知识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 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造的启示 ”可知为太平天国运动;
“天王”: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可知为洪秀全
(2) 文件:根据材料“ 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可知为《天朝田亩制度》 ;
救国方案: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方案可知为《资政新篇》
(3) 根据材料中“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 图二 汉阳铁厂 ”“ 图三 京师同文馆 ”“ 图四 北洋水师 ”可知分别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 根据材料四中漫画内容,嫁接西方技术可知为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故本题答案为:(1)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2)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3) 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 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点评】(1)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材料,理解材料,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2)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3)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解读图片和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
(4)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8.(2023八上·内江期中)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 多久是洋人的了。诺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 ..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吗 ”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这些起义的依靠力量,前期是会党,后期转向新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材料四
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它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董必武选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同盟会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及理论分别是什么 1911年依靠新军发动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主要原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阵地:《民报》;理论:三民主义;起义:武昌起义。
(3)意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依据: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 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 ..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吗 ”可知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 阵地:结合所学同盟会的机关报可知为《民报》;理论:结合中国同盟会的指导思想可知为三民主义;起义:结合的武装起义可知为武昌起义。
(3) 意义:根据材料“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 ”可知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材料“ 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 ”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据材料“ 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可知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依据:根据材料“ 它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 ”可知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根据材料“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 ”可知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材料“ 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 ”可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本题答案为:(1) 主要原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 阵地:《民报》;理论:三民主义;起义:武昌起义。
救国方案: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方案可知为《资政新篇》
(3) 意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依据: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点评】(1)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爆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阅读材料和记忆辛亥革命的爆发相关知识。
(3)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4)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得出辛亥革命的评价。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选择题2分,共50分)
1.(2023八上·内江期中)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23八上·内江期中)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按其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领事裁判权 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3.(2023八上·内江期中)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4.(2023八上·内江期中)图片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够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的是(  )
A.虎门销烟浮雕 B.金田起义浮雕 C.被焚毁的圆明园 D.旅顺大屠杀
A.A B.B C.C D.D
5.(2023八上·内江期中)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下面属于“绝对的平均主义”的史实是(  )
A.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2023八上·内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7.(2023八上·内江期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B.都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8.(2023八上·内江期中)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1862年,清政府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招满汉学员。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又增添算学、天文等。与这一新式学堂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023八上·内江期中)“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赞扬了左宗棠(  )
A.抵御英法联军侵略 B.积极投身洋务运动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收复并开发新疆
10.(2023八上·内江期中)根据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情况表,请选出与此表主题最贴切的一项(  )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等 长江流域
A.列强瓜分中国 B.近代化的探索
C.民主主义革命 D.军阀割据统治
11.(2023八上·内江期中)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九连城大屠杀
C.旅顺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12.(2023八上·内江期中)“103天的新政,颁发上谕达100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都涉及了……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材料表明(  )
A.洋务派的政治经验不足 B.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
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D.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13.(2023八上·内江期中)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原因是(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变法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14.(2023八上·内江期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5.(2023八上·内江期中)《辛丑条约》中的这一内容为前所未有,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一内容”是(  )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6.(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国民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7.(2023八上·内江期中)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  )
A.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
C.创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
D.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2023八上·内江期中)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
19.(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大总统誓词》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清帝退位诏书》
20.(2023八上·内江期中)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21.(2023八上·内江期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2.(2023八上·内江期中)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3.(2023八上·内江期中)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民国八年是指(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20年 D.公元1921年
24.(2023八上·内江期中)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25.(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变法通议》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50分)
26.(2023八上·内江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蛮横地宣称,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材料二
中英之间议定160余种货物的税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才能决定。英国交多少税是按英国的意愿,即话语权在英国。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而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
材料三
(下图)
材料四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英国“揍”清政府的借口是什么?英国“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指的是什么?
(2)有关“英商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英国人犯罪交英国领事处理”分别出自哪一条约规定?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反映哪场战争的局势图?在黄海战役的大东沟处,哪一位爱国将领壮烈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的哪场战役?
(4)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条约里的内容哪一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伤害最大?该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27.(2023八上·内江期中)面对外敌入侵,我们唯有抗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一
“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造的启示。”“他们(太平军)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之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这是极不可能的。”
——以上两句话分别是由英国公使文翰和美国公使麦莲所说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材料四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天王”是谁?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该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材料三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28.(2023八上·内江期中)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 多久是洋人的了。诺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 ..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吗 ”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这些起义的依靠力量,前期是会党,后期转向新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材料四
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它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董必武选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同盟会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及理论分别是什么 1911年依靠新军发动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香港问题的形成”,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战败,1842年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形成了香港问题,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 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南京条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历史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可知1843 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 《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规定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按其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B正确;
ACD、时间排序都存在问题,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识记。
3.【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京,1858年《天津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②天津,1860年《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③重庆,1895年《马关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④上海,1840年《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④①②③”。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为基础性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知识考点信息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相关史实,即或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 A:根据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可知与鸦片战争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 金田起义浮雕 ”可知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片“ 被焚毁的圆明园 ”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领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因此被焚毁的圆明园能够 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 ,C项符合题意;
D:根据图片“ 旅顺大屠杀 ”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图片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牢记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关键词“绝对的平均主义”及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B选项正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A选项错误;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与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后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与绝对平均主义无关,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绝对的平均主义”并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布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6.【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
B.定都天京,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享乐腐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韦昌辉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天京陷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898年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前者被清政府和英法势力联合绞杀,后者被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联合绞杀,故D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革命政权、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则没有,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此类比较归纳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8.【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为了学习西方科技,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9.【答案】D
【知识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诗句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全诗意思是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认识。
10.【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 A:根据材料中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可知,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符合题意;
B:近代化的探索表现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B项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属于民主主义革命,C项不符合题意;
D:军阀割据统治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征,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需要学生通过表格,提取有效信息,总结主题。
11.【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A: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屠杀,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战争期间并没有九连城大屠杀,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时期,日军从旅顺登陆,制造了旅顺大屠杀,C项符合题意;
D:甲午战争期间爆发威海卫战役,并没有屠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相关知识,突出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识记甲午战争的内容。
12.【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可知,题干信息说明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B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与洋务派无关,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无关,排 C;
“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表述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3.【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B正确;
A、 维新派反对清政府说法错误,A错误;
C、 变法完全是错误的说法绝对化,C错误;
D、 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说法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4.【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据此分析 :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战争破产,不合题干时间信息,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加剧了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发动了公车上书,开启了戊戌维新的思潮,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1911年,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兴于1900年,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斗争,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分析理解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材料分析解读能力,答题关键要牢固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基础知识,以此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5.【答案】A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 A:根据材料“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可知该内容属于经济赔款方面,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为赔款白银4.5亿两,A项符合题意;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便于列强从军事上控制清政府,B项不符合题意;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C项不符合题意;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便利了帝国主义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侵略中国,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兴中会,不符合题意;
B.中国国民党,不符合题意;
C.光复会,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1894年创立兴中会,开展革命斗争,1905年组建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故选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清朝皇帝退位,资产阶级临时约法颁布,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从分裂走向统一,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B. 从屈辱走向独立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 从封闭走向开放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宣读的大总统誓词,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材料内容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为责任内阁制,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项符合题意;
C:《中华民国约法》是扩大了总统权力,C项不符合题意;
D:《清帝退位诏书》与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忆并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20.【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及所学知识,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项正确;
广州起义是1927年中共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排除A项;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排除B项;
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就是“创立民国”,故C正确;
“驱除鞑虏”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
“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B;
“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2.【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帝退位诏书》中的“军民起事”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项;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B
【知识点】历史年代计算
【解析】【分析】A.公元1912年,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年份换算为公元年份的方法是加上1911,故民国八年是指公元1919年,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公元1920年,不符合题意;
D.公元1921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民国纪年方法的理解识记来计算回答,注意不要直接拿1912年相加。
24.【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据此分析:
A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以推翻清朝为,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1913年4月,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不合题意,排除D项。
D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战争,北上讨袁,反对帝制,故选D项。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点是护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护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民主宪法,C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颁布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
《变法通议》颁布于戊戌变法时期,排除B;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维护其统治的法律文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即可作答。
26.【答案】(1)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威海卫
(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 借口:根据材料“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可知为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
“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根据材料“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可知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 根据材料“英商缴纳税款要同英国商议”“英国人犯罪交英国领事处理”可知分别为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内容,因此分别出自《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 战争:根据材料的大连、威海卫、旅顺、日军、清军可知为甲午中日战争;
将领:结合黄海海战相关知识可知为邓世昌;
战役:结合所学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4) 条约:根据材料“割台湾、偿二百兆”可知为《马关条约》;
内容及影响:结合《马关条约》内容和影响可知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本题答案为:(1) 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发动战争(或发动鸦片战争)
(2) 《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3)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威海卫
(4)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对材料的解读。
(2)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鸦片战争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对材料的解读。
(3) 本题考查学生地图解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甲午战争形势图和对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记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7.【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2)《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3)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知识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 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造的启示 ”可知为太平天国运动;
“天王”: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可知为洪秀全
(2) 文件:根据材料“ 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可知为《天朝田亩制度》 ;
救国方案: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方案可知为《资政新篇》
(3) 根据材料中“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 图二 汉阳铁厂 ”“ 图三 京师同文馆 ”“ 图四 北洋水师 ”可知分别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 根据材料四中漫画内容,嫁接西方技术可知为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故本题答案为:(1)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2)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3) 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筹建新式海军。
(4) 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点评】(1)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材料,理解材料,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2)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记忆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3)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解读图片和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
(4)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8.【答案】(1)主要原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阵地:《民报》;理论:三民主义;起义:武昌起义。
(3)意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依据: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 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 ..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吗 ”可知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 阵地:结合所学同盟会的机关报可知为《民报》;理论:结合中国同盟会的指导思想可知为三民主义;起义:结合的武装起义可知为武昌起义。
(3) 意义:根据材料“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 ”可知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材料“ 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 ”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据材料“ 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可知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依据:根据材料“ 它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 ”可知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根据材料“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 ”可知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材料“ 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 ”可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本题答案为:(1) 主要原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或民族危机加剧)。
(2) 阵地:《民报》;理论:三民主义;起义:武昌起义。
救国方案: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方案可知为《资政新篇》
(3) 意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依据: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点评】(1)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爆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阅读材料和记忆辛亥革命的爆发相关知识。
(3)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4)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得出辛亥革命的评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