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D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答案】C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答案】B
【答案】D
(1)(8分)原因(4分):北魏统一北方,民族隔阂和民族交融并存;维护统治秩序,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儒学正统思想的影响;迁都洛阳。历史影响(4分):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增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短期内激化了内部矛盾;鲜卑族尚武精神遭到了消磨。
评析(7分):男子易服剃发是清初的一项“基本国策”,太平天国运动前清历代统治者均未加以变更;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官员再度将辫服与统治秩序联系起来,而其中的一些守旧者也将其后出现的任何剪发易服看成破坏国体、有碍国威的不良举动而加以禁止,其本质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分)。清末维新派为改革中国旧制、实现君主立宪理想而主张剪辫易服,革命派则是为对中国进行更彻底的改造、实现民主共和理想而主张剪辫易服。革命派和维新派均将剪辫易服与当时的政治变革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2分),但全盘易服的理想并不容易实现。服饰西化必然会刺激西装面料的进口,中国传统的丝织服装业也将受到冲击,国家利源也会受到一定损失,综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在清末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时人对辫服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各阶层关于救亡图存的不同主张,应该辩证理性地看待。(1分)
(1)(6分)表现:地域的流动:乡村至城市;职业的流动:由农至商;阶层的流动:父商子仕。
(2)(8分)特点:呈现多元化;职业间平行流动为主。(4分)
影响:促进社会的自由和开放;促使社会居民通过流动摆脱贫困,但大多数乡村居民总体处在相对稳定而又贫困的状态。(4分)
18.(1)(8分)原因: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较大;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传统理念的影响。(任答4点得8分)
(2)(6分)看法:看法:康熙帝反对修筑长城,认为以民为本即可实现国家安定。
评析:宋元以来,随着草原与中原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逐渐减弱;康熙帝秉持治国“不专恃险阻“惟在修德安民”的民本理念,认为修长城劳民伤财;事实上,长城在历史上防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作用有限;再加上清朝疆域广阔,长城并非清朝边界,均对康熙帝反对修长城有一定影响。
总之,康熙帝受民本思想的影响,认为国家统治只要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长治久安。这一看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9.(12分)论题:宋代以后,曹操形象呈现负面化。
阐述:三国至隋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曹操突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顺应民众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对曹操的评价以正面为主,认为其是英雄;宋代,理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曹操挟持汉献帝的行径与其倡导的封建道德规范不符。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盛,民间文艺作品对曹操奸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因此,宋代以后,对曹操的评价日渐负面化,认为其是奸雄。
综上所述,曹操在中国古代形象的演变,是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 客观题(15小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包包岭遗址位于十堰市郑家河村。该遗址出土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等。硬锤打击法是主要的剥片方法,兼有砸击法,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年代距今至少30万年。据此可知,当时的包包岭
A.以石器为主要农业工具 B.已步入新石器时代门槛
C.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 D.生产技术有了一定发展
2.《国语·楚语》中,观射父给楚昭王讲过著名的帝颛顼实施宗教改革的故事:颛顼命南正重管理通天之事,火正黎管理世俗之事,使得两类事务不再杂糅,杜绝了家家都可以与神灵沟通的混乱局面,垄断了宗教权力,被称作“绝地天通”。据此可推测
A.宗教与世俗权力的融合 B.颛顼实现政教权力分离
C.早期文明注重宗教事务 D.中华文明起源得到实证
3.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竟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这说明秦朝
A.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
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
4.吕思勉认为“当时(秦朝)的人,盖实以封建为当然,视统一为变局”“在后世,像晋朝、明朝的封建,不过出于帝王自私之心。所以唐太宗要封功臣,功臣竟不敢受”。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秦朝废分封导致其速亡 B.中央集权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帝王私心决定制度选择 D.秦朝之后分封制仍普遍存在
5.图1、图2分别为西汉文帝后期和景帝中元六年地方政区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发生东移 B.王国威胁解除
C.中央行政体制调整 D.政治局势趋稳
6.《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当时
A.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换形式 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南方政权的整体实力占优 D.北方商品经济一度严重衰退
7.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
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
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8.《唐会要》中记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多次向唐献金桃。“贞观九年七月献 狮子……十一月又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于苑囿”,“贞观二十一年……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这主要是基于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儒家文化圈拓展
C.高产作物的传入 D.开放的民族政策
9.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以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田产少者少纳税。户税依据资产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这表明两税法
A.强化了中央直接控制土地 B.征收办法以丁身为本
C.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简化了赋税征收名目
10.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尝令海船自扬子江逆流而上,至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然航道险阻,“粮船俱坏,岁岁有之。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将嘉兴、松江秋粮,及江淮、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岁征之粮一并海运。这说明,元代( )
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 B.税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
C.长江流域经济趋于平衡 D.财赋重心沿江逐渐西移
11.下图所示为宋代磁州窑白底黑花缠枝牡丹纹枕,枕侧有竖式“张家造”款。考古发现,“张家造”并非出自同一个窑场,还有一部分纹饰相同,但落款为“张家枕”“张大家造”的瓷枕。由此可知,宋代
A.经济发展推动艺术繁荣 B.官营作坊分布地域广泛
C.瓷器多为世俗生活用品 D.市民商业品牌意识较强
12.1137年,黄岩(今浙江黄岩)知县刘觉民推行分成制,“以金、银坑冶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雇佣劳动形式的普及 B.社会经济活力的增强
C.盐铁专卖制度被废止 D.官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13.明初,朱元璋诏令“复衣冠如唐制”,要求士庶“不得服两截胡衣”,禁止辫发、椎髻、胡服、胡语和胡姓,并对官民的衣冠服饰都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朱元璋此举意在
A.重构封建礼制 B.变革社会习俗 C.恢复儒家传统 D.加强中央集权
14.乾隆年间,时人记载了顺昌县摸鱼歌的表演盛况,“邑迎神赛会,多演戏,男女混集,王公严禁之。俗好唱摸鱼歌,王公自以为孝、悌、忠、信四歌,令瞽者沿街唱之,日给口粮,风俗为之不变。”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朝廷思想控制得到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
C.世俗文化取得重大成就 D.歌谣以社会教化为主旨
15.古代中国史书立传,一般以政治性人物为主。清代阮元编著的《畴人传》(畴,本义指规整的田地,引申为田界、类别),介绍了大量从黄帝时代到清朝的科学家和部分西方天文学家。这折射出
A.清朝人物传记类作品繁多 B.中国古代科技进入高峰期
C.文化政策影响了史学编撰 D.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观念
第Ⅱ卷 主观题(4大题,共55分)
16.【服饰改革与辫服之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服饰方面,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重视的是使用功能......服饰是民族的标识,自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以来,华夷之辨的重要辨识点就是服饰制度,要想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进而统一天下,没有与之配套的章服礼仪是不成体统的。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的同年,孝文帝下诏禁胡服,服装一律依汉制,并“颁赐冠服”,通过衣冠礼乐的改革,进行汉化改制。
——摘编自李晶《北魏“孝文改制”中的服饰“改制”》
材料二 礼教是中国之本,因此冠服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外在形式,更是刻有礼教的烙印,体现着国家等级、特权和德行。在清末,剪辫易服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主张。清朝的守旧权贵及社会上的保守人士以保存清朝体制为由坚决反对剪辫易服,而当时众多的改革人士和革命者又都寄希望于剪辫易服以改变人们的守旧观念,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政治革新,还有一部分人则从维护国家利权的角度提出只剪辫不易服。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看,第三种意见最可行。
——摘编自汤蕾《论清末辫服问题之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实行服饰改革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辫服问题之争。(7分)
17.【宋代社会流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缙云富人潘君少贫,尝贸易城中。……潘藉以为商,所至大获,积财逾数十百万,因娉倡以归。生子擢进士第,至郡守,其家至今为富室云。
——(宋)洪迈《夷坚甲志》
材料二 宋代是社会分工日趋深化的时代,摆在客户面前可供选择的社会职业和行业起码有以下数种:租佃土地转化为契约下的佃农;依附于地主为地客或佃仆;转为小手工业者;流入城市做手工业作坊或服务性行业(饭店、酒店、客店等)中的雇佣劳动者;充当商品流通领域的小贩或“营运”者;各种艺人等。还有像阳翟县的杜生那样既为人“择日”(即神汉之类职业),又卖药,同时又为人“佣耕”,一身而并兼数业的“多种经营”者。
——摘编自贾灿灿《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动》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乡村居民流动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村居民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8分)
18.【万里长城与内涵演变】长城,横亘万里,纵贯古今。最初作为军事防御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宋人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材料二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衰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8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修筑长城的看法(6分)
19.【曹操形象的历史演变】(12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廊中,曹操可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下表为古代中国不同作品关于曹操形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曹操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世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辅佐汉献帝如“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 唐太宗李世民《祭魏太祖文》
“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 [北宋]苏轼《孔北海赞》
“皇叔刘备仁德之人,曹操兵已至,杀人不知其数,俺百姓来随皇叔,便死不悔。” [元]《三国志平话》
“好游猎、喜歌舞、游权谋、多机变”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孟德,八里桥前把行饯,谋害圣贤。关老爷,刀挑红袍,药酒祭天把火光现,曹操胆寒。” [清]《灞桥挑袍》
——摘编自陈天祥《曹操形象的历史演变》等
围绕“曹操在中国古代形象的演变”这一主题,从上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