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0分钟 100分)
【考情分析】
高考对接点 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等
学习疑难点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内容,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7、10、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认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即产品发展为艺术或艺术品出现的时期。据此,下列选项中产生了标志着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艺术品的是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二里头文化
2.二里头遗址被认为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里头文化遗存中,虽然发现了诸多铜器,却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农具。年代与二里头文化遗存相当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朱开沟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铜器,但同样没有发现青铜农具。这折射出二里头文化时期
A.青铜冶炼未成为独立部门 B.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
C.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
3.1976年,殷墟遗址的一座中型墓中,共出土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其中铜器460余件,有相当一部分铜器(如下左图)上都铸有“妇好”二字(如下中图)。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也有一百多处有“妇好”二字(如下右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商朝时期女性政治地位较高 B.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史料记载
C.商朝青铜铸造技术发展迅速 D.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4.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铭文 内容
晋侯苏钟铭文 周王(厉王)命晋侯苏伐夙夷,并亲至其军中指挥,命苏攻城、追敌,返回成周后,嘉奖晋侯,使之更加忠诚地为天子效力
引簋铭文 周王命引承袭其祖之职,统率齐师,同时按诸侯的规格,赏赐他彤弓一、彤矢百,马四匹
A.周天子积极拓展西周疆域 B.周天子采取多种方式控制诸侯
C.齐晋两国的军事实力强大 D.诸侯对周天子有特定军事义务
5.春秋初期,苍葛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春秋晚期,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了民族间交流 B.戎狄蛮夷已逐渐融入华夏族
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D.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
6.战国时期,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工程、治理水患的浪潮:如战国时西门豹在魏国主持开凿的西门豹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等等,其中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这折射出当时
A.自然环境的恶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统一市场的形成 D.兼并战争的激烈
7.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对大国争霸战争 B.探索国家治理方式
C.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D.宣传“民本”思想
8.战国时期,关于和平与统一,孟子提出以仁义之政代替兼并战争。时人曰:“天下恶乎定(和平) ”孟子答:“定于一(统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材料表明,孟子
A.提倡大一统的观点 B.思想具有理想化的特点
C.反对诸侯兼并战争 D.主张恢复西周礼乐秩序
9.秦汉三公九卿制度下,皇帝家事、国事不分,如少府虽是国家官职,但既管国家财政收支,又管皇室财政收支,而一些重要的事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去管,有事时则临时设官,这导致了编制的重叠和混乱。这种情况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核心是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是官僚队伍臃肿的根本原因
C.保留了奴隶制贵族政治残余 D.埋下了国人奴性精神的隐患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并留下了“秦七刻石”,下表内容即摘自“秦七刻石”(部分)。据此可推知,秦始皇意在
刻石 内容
泰山刻石 “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会稽刻石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同‘逸’),男女絜诚”
峄山刻石 “孝道显明”等提倡孝道的文字
A.变革治国主导思想 B.宣扬秦国文治武功
C.彰显皇权至高无上 D.拉拢关东六国士人
11.西汉政治家徐乐指出:“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这一观点可用于说明
A.秦末农民大起义原因的多样性 B.陈涉起义得到诸多势力的支持
C.秦末中央对地方控制趋于瓦解 D.秦二世昏庸无道激化阶级矛盾
12.下图所示内容摘自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这些法律条文说明了
A.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B.中央与诸侯王存在对立关系
C.“七国之乱”处于爆发边缘
D.汉初继承了秦朝残暴的律法
13.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八月,邛成太皇太后去世,三辅官吏借办理丧事之机谋利。汉成帝听说后,要求丞相薛宣予以审理,但是以薛宣为首的朝廷官员不肯据实处理。这一事件折射出
A.地方势力的膨胀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当时皇权的衰落
D.社会风气日益下滑
14.《汉书·儒林传》所载212名西汉著名文士中,有籍贯可考者191人,其中鲁国31人,其次是琅琊郡19人,东海郡17人,齐郡12人。此四郡约占有籍贯记载之文士的41.4%,而鲁一地就达16.2%之多。材料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推动了儒学传播
B.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影响儒学的发展
C.汉代政治重心与文化中心出现了偏离
D.齐鲁处于全国文化与学术的优势地位
15.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对于该著作的产生,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道:“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据此观点可得出的结论是
A.儒家经典奠定了古代数学发展的基础
B.西周礼制指导了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C.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D.《九章算术》渊源于《周礼》“九数”思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那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该地区有适合农业种植的气候和土壤,使得中国走上了农业文明的发展之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往往在一个村落中世代聚居。由于一个宗族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繁衍生息,宗族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宗族也发展为一个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团体组织,它有着自己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范,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的等级秩序,这也是宗法制度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彭新立《宗法制度的兴亡及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
材料二 西周时期,卿大夫的家臣的职能是辅助家主管理家务。小宗为大宗的家臣是惯例,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西周时期异姓家臣也已存在。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同时,家臣制也面临着新的调整。随着家臣的实力提升,其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尤其是异姓家臣的存在,使得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对家臣制的约束力逐步减弱。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血缘的限制屡次被打破。其次,家臣的流动性给僵化的宗法组织带来了新的血液。春秋时期,家臣身份的转变和在各国的流动,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这种流动性改变了血缘的僵化,给社会带来新的活力,使得原本在宗法血缘体系束缚下的旧制度面临着重建的危机,刺激着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摘编自章丽琼《春秋时期家臣职权扩展与宗法制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家臣制的变化与影响。(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先秦儒家强调的所有行为准则中,孔子侧重强调“仁”,孟子侧重强调“义”,那么荀子则侧重强调“礼”。但是荀子提到的“礼”与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儒家所提到的“礼”有很大的不同。荀子强调用“礼”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这与孔子、孟子的思想迥异。荀子关于“礼”的观点,几乎全都是对臣下的要求,包括要求人应该如何逆来顺受,如何完成所谓的“克己复礼”,等等。因此,从荀子对于“礼”的要求不难看出,荀子只是把“礼”当成专制君王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
——摘编自朱君杰《从孟子到荀子: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流变分析》
材料二 从叔孙通所处的秦汉之际到公孙弘所处的汉武帝时期,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演变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主要由董仲舒完成的儒学的神学化和宗教化,其二就是由叔孙通、公孙弘完成的儒学的世俗化、实务化和奴性化。在董仲舒通过学术努力对先秦儒家进行重大改造的同时,叔孙通和公孙弘则通过另外的路径对儒学进行了方向性的改变,使原来“学术”色彩浓厚的儒学变成适应现实政治和统治阶级需要的一种“术”。他们实际上是儒学实用主义的开创人。就这样,在西汉前期,儒家实现或初步完成了裂变,先秦儒学终结了,新的儒学自此产生。
——摘编自丁毅华《从叔孙通到公孙弘:儒学在汉代演变的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不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学相较于先秦儒学的变化。(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匈奴历史大事记
约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驱逐出河套地区。
公元前200年,刘邦击韩王信,信败走匈奴。曼丘臣等扶赵利为赵王。合韩王信及匈奴兵反击汉军。汉军被围平城七日。
公元前192年,汉以宗室女饰为公主,嫁匈奴。
公元前174年春,冒顿致书汉文帝,约和。冒顿死,老上(稽粥)即单于位。汉文帝遣宗室女为公主至匈奴和亲。
公元前154年正月,汉七王与匈奴结兵造反,未遂。
公元前152年,汉公主嫁匈奴。匈奴与汉通市。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上谷,汉使卫青等四位将军各率万骑分道出击。青至龙城斩获。秋,匈奴入汉塞,韩安国屯渔阳。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向西汉投降。
公元前36年,西汉灭北匈奴郅支单于。
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率众向光武帝刘秀投降,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
——摘编自[美]帕克《简明匈奴史》
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章算术》、居延汉简及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秦汉时期牛价分别为1800钱、2500钱、3000钱、3700钱不等,有时甚至出现“牛一头,万五千”的现象。农史专家根据当时一头牛2000钱、粟一石20钱的均价估算,得出一头牛的价钱相当于100斛(石)粟的价钱,并以此判断出当时的小农根本不可能拥有“二牛”,即一般贫民耕作,只得凭耒、锸而已。在汉代,置办一套铁犁牛耕,需花去一个中产之家几乎所有的财产。《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赵过倡导牛耕的情况:“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材料二 已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中原和南阳地区;以徐州为代表的数省交汇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山西、陕北地区。其中,涉及牛耕体裁的画像石有15处,共计17幅,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江苏、甘肃、内蒙古等地。其中,陕西省有7处,共计8幅,集中在陕北地区;山东省有4处;江苏省有2处;内蒙古自治区有1处,共计2幅;山西省1处。陕北、内蒙古、甘肃等地在汉代属于边郡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但牛耕画像石在这些地区集中发现。关中、中原、成都平原等地开发较早,属于汉代的核心农区,农业发展程度较高,这些地区虽有大量汉代画像石出土,但牛耕体裁的画像石鲜有发现。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李伊波、樊志民《从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看西汉铁犁牛耕的推广因素》
材料三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朝在对匈奴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汉渡河自朔方(今河套地区)以西至令居(今永登县),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这是已发现的汉朝最早在今永登一带兴修水利、派驻田官吏卒从事生产的记载。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里记载了汉朝把田官系统推进到河西。太初三年(前102年),武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两汉把屯田制度推行到西北地区,由此形成了河西屯田区。
——摘编自白建灵《论秦汉时期开发西北地区的两种方式》
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15分)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0分钟 100分)
【考情分析】
高考对接点 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等
学习疑难点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内容,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7、10、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认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即产品发展为艺术或艺术品出现的时期。据此,下列选项中产生了标志着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艺术品的是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二里头文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因胎壁薄如蛋壳,又被称为“蛋壳陶”,相较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更具实用价值的彩陶,“蛋壳陶”的出现反映出陶器制作脱离了单纯的实用需要,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是陶器发展为艺术的重要标志,因而龙山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C项正确,排除A、B两项;二里头文化很可能属于夏朝文化遗存,当时中国已进入文明时代,排除D项。
【答案】C
2.二里头遗址被认为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里头文化遗存中,虽然发现了诸多铜器,却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农具。年代与二里头文化遗存相当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朱开沟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铜器,但同样没有发现青铜农具。这折射出二里头文化时期
A.青铜冶炼未成为独立部门 B.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
C.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二里头文化遗存及同时期文化遗存中,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已获得了初步发展,但尚未应用到农业生产工具上,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B项正确。仅由材料无法得知青铜冶炼未成为独立部门,排除A项;仅由材料看不出统治者对农业的态度,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B
3.1976年,殷墟遗址的一座中型墓中,共出土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其中铜器460余件,有相当一部分铜器(如下左图)上都铸有“妇好”二字(如下中图)。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也有一百多处有“妇好”二字(如下右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商朝时期女性政治地位较高 B.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史料记载
C.商朝青铜铸造技术发展迅速 D.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殷墟妇好墓出土之前,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对“妇好”的记载,而殷墟妇好墓的考古实践再次证明了妇好的存在,这说明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史料记载,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材料并未提及妇好的政治地位较高,而且也不能据此反映商朝时期女性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B
4.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铭文 内容
晋侯苏钟铭文 周王(厉王)命晋侯苏伐夙夷,并亲至其军中指挥,命苏攻城、追敌,返回成周后,嘉奖晋侯,使之更加忠诚地为天子效力
引簋铭文 周王命引承袭其祖之职,统率齐师,同时按诸侯的规格,赏赐他彤弓一、彤矢百,马四匹
A.周天子积极拓展西周疆域 B.周天子采取多种方式控制诸侯
C.齐晋两国的军事实力强大 D.诸侯对周天子有特定军事义务
【解析】由材料中“命晋侯苏伐夙夷……命苏攻城、追敌”“命引承袭其祖之职,统率齐师”等信息可知,周天子既可以命令诸侯统帅军队随其作战,也可以决定统帅军队的诸侯人选,这反映出诸侯对周天子具有特定军事义务,D项正确。分封制有利于拓展疆域,但A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D
5.春秋初期,苍葛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春秋晚期,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了民族间交流 B.戎狄蛮夷已逐渐融入华夏族
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D.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
【解析】由材料中“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等信息可知,从春秋初期到春秋晚期,中原对四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学,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民族交融出现高潮,排除B、C两项。
【答案】D
6.战国时期,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工程、治理水患的浪潮:如战国时西门豹在魏国主持开凿的西门豹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等等,其中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这折射出当时
A.自然环境的恶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统一市场的形成 D.兼并战争的激烈
【解析】由材料“我国广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工程、治理水患的浪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有利于两岸地区的水利灌溉,由此可推知,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发展,B项正确。水利工程的修建并不代表自然环境一定恶化,排除A项;C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战国时期,主要大国间的兼并战争并不一定都要用到水利运输,排除D项。
【答案】B
7.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对大国争霸战争 B.探索国家治理方式
C.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D.宣传“民本”思想
【解析】由材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可知,老子主张以“无为”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由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知,孔子主张统治者要通过“有为”的方式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所以两者都在积极探索国家治理的方式,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答案】B
8.战国时期,关于和平与统一,孟子提出以仁义之政代替兼并战争。时人曰:“天下恶乎定(和平) ”孟子答:“定于一(统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材料表明,孟子
A.提倡大一统的观点 B.思想具有理想化的特点
C.反对诸侯兼并战争 D.主张恢复西周礼乐秩序
【解析】由材料“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知,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统一,这种认识说明孟子思想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说法错误,孟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
【答案】B
9.秦汉三公九卿制度下,皇帝家事、国事不分,如少府虽是国家官职,但既管国家财政收支,又管皇室财政收支,而一些重要的事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去管,有事时则临时设官,这导致了编制的重叠和混乱。这种情况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核心是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是官僚队伍臃肿的根本原因
C.保留了奴隶制贵族政治残余 D.埋下了国人奴性精神的隐患
【解析】材料“皇帝家事、国事不分”“有事时则临时设官”等信息表明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处于确立初期,尚未完善,还保留着奴隶社会时期的“家国一体”色彩,C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错误,当时官僚队伍尚未出现臃肿的问题,排除;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
【答案】C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并留下了“秦七刻石”,下表内容即摘自“秦七刻石”(部分)。据此可推知,秦始皇意在
刻石 内容
泰山刻石 “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会稽刻石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同‘逸’),男女絜诚”
峄山刻石 “孝道显明”等提倡孝道的文字
A.变革治国主导思想 B.宣扬秦国文治武功
C.彰显皇权至高无上 D.拉拢关东六国士人
【解析】由材料中“男女礼顺”“饰省宣义”“孝道显明”等信息可知,秦始皇东巡刻石中宣扬的是“礼”“义”“孝”等思想,这是秦始皇试图以文治天下,“兴太平”,拉拢关东六国士人的举措,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秦朝治国的主导思想是法家思想,并未发生变革,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所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D
11.西汉政治家徐乐指出:“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这一观点可用于说明
A.秦末农民大起义原因的多样性 B.陈涉起义得到诸多势力的支持
C.秦末中央对地方控制趋于瓦解 D.秦二世昏庸无道激化阶级矛盾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徐乐认为,君主不体恤百姓、统治者不了解百姓的疾苦、政治腐败等都是陈涉起义的原因,即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具有多样性,A项正确。B、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对材料理解比较片面,排除。
【答案】A
12.下图所示内容摘自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这些法律条文说明了
A.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B.中央与诸侯王存在对立关系
C.“七国之乱”处于爆发边缘
D.汉初继承了秦朝残暴的律法
【解析】由材料中“汉简”“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来诱及为间者,磔”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中对抓到诸侯国奸细的人重赏,抓到的奸细则处以严酷的磔刑的法律条文折射出中央与诸侯王存在对立关系,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且在郡国并行制下,威胁中央集权的是王国势力,而不是郡县,排除;C、D两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B
13.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八月,邛成太皇太后去世,三辅官吏借办理丧事之机谋利。汉成帝听说后,要求丞相薛宣予以审理,但是以薛宣为首的朝廷官员不肯据实处理。这一事件折射出
A.地方势力的膨胀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当时皇权的衰落
D.社会风气日益下滑
【解析】由材料“但是以薛宣为首的朝廷官员不肯据实处理”可知,汉成帝的命令得不到丞相的认真执行,这反映出当时皇权已经衰落,C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答案】C
14.《汉书·儒林传》所载212名西汉著名文士中,有籍贯可考者191人,其中鲁国31人,其次是琅琊郡19人,东海郡17人,齐郡12人。此四郡约占有籍贯记载之文士的41.4%,而鲁一地就达16.2%之多。材料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推动了儒学传播
B.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影响儒学的发展
C.汉代政治重心与文化中心出现了偏离
D.齐鲁处于全国文化与学术的优势地位
【解析】由材料“此四郡约占有籍贯记载之文士的41.4%,而鲁一地就达16.2%之多”可知,在西汉,山东滨海一带仍人文渊薮,名士辈出,这也说明当时齐鲁地区在全国有着文化与学术优势,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而材料讲述的是整个西汉时期,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D
15.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对于该著作的产生,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道:“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据此观点可得出的结论是
A.儒家经典奠定了古代数学发展的基础
B.西周礼制指导了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C.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D.《九章算术》渊源于《周礼》“九数”思想
【解析】由材料“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可知,刘徽认为,《九章算术》出自《周礼》中的“九数”,D项正确。A、B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那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该地区有适合农业种植的气候和土壤,使得中国走上了农业文明的发展之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往往在一个村落中世代聚居。由于一个宗族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繁衍生息,宗族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宗族也发展为一个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团体组织,它有着自己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范,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的等级秩序,这也是宗法制度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彭新立《宗法制度的兴亡及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
材料二 西周时期,卿大夫的家臣的职能是辅助家主管理家务。小宗为大宗的家臣是惯例,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西周时期异姓家臣也已存在。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同时,家臣制也面临着新的调整。随着家臣的实力提升,其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尤其是异姓家臣的存在,使得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对家臣制的约束力逐步减弱。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血缘的限制屡次被打破。其次,家臣的流动性给僵化的宗法组织带来了新的血液。春秋时期,家臣身份的转变和在各国的流动,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这种流动性改变了血缘的僵化,给社会带来新的活力,使得原本在宗法血缘体系束缚下的旧制度面临着重建的危机,刺激着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摘编自章丽琼《春秋时期家臣职权扩展与宗法制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家臣制的变化与影响。(8分)
【答案】(1)条件:原始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定居生活使得宗族中形成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家天下形成后,传承父系权力、财产的需要;等等。(6分)
(2)变化:宗法制对家臣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家臣对家主的依赖性降低;在家臣的选任中,贤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血缘的限制屡次被打破。(2分)
影响:冲击了宗法制,加速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等等。(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先秦儒家强调的所有行为准则中,孔子侧重强调“仁”,孟子侧重强调“义”,那么荀子则侧重强调“礼”。但是荀子提到的“礼”与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儒家所提到的“礼”有很大的不同。荀子强调用“礼”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这与孔子、孟子的思想迥异。荀子关于“礼”的观点,几乎全都是对臣下的要求,包括要求人应该如何逆来顺受,如何完成所谓的“克己复礼”,等等。因此,从荀子对于“礼”的要求不难看出,荀子只是把“礼”当成专制君王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
——摘编自朱君杰《从孟子到荀子: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流变分析》
材料二 从叔孙通所处的秦汉之际到公孙弘所处的汉武帝时期,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演变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主要由董仲舒完成的儒学的神学化和宗教化,其二就是由叔孙通、公孙弘完成的儒学的世俗化、实务化和奴性化。在董仲舒通过学术努力对先秦儒家进行重大改造的同时,叔孙通和公孙弘则通过另外的路径对儒学进行了方向性的改变,使原来“学术”色彩浓厚的儒学变成适应现实政治和统治阶级需要的一种“术”。他们实际上是儒学实用主义的开创人。就这样,在西汉前期,儒家实现或初步完成了裂变,先秦儒学终结了,新的儒学自此产生。
——摘编自丁毅华《从叔孙通到公孙弘:儒学在汉代演变的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不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学相较于先秦儒学的变化。(6分)
【答案】(1)原因: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尚处于大国争霸时期,诸侯礼贤下士,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孔子生活的时期,西周的礼制对社会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大一统趋势已经出现,各国几乎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君主专制政体,士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荀子生活的时期,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儒学理论得到不断完善。(8分)
(2)变化:由先秦时期学术色彩浓厚的儒学演变为神学化、宗教化、世俗化、实务化和奴性化的儒“术”;由诸子百家思想之一演变成社会主导思想;从提倡民本演变成提倡君本,维护君主专制。(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匈奴历史大事记
约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驱逐出河套地区。
公元前200年,刘邦击韩王信,信败走匈奴。曼丘臣等扶赵利为赵王。合韩王信及匈奴兵反击汉军。汉军被围平城七日。
公元前192年,汉以宗室女饰为公主,嫁匈奴。
公元前174年春,冒顿致书汉文帝,约和。冒顿死,老上(稽粥)即单于位。汉文帝遣宗室女为公主至匈奴和亲。
公元前154年正月,汉七王与匈奴结兵造反,未遂。
公元前152年,汉公主嫁匈奴。匈奴与汉通市。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上谷,汉使卫青等四位将军各率万骑分道出击。青至龙城斩获。秋,匈奴入汉塞,韩安国屯渔阳。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向西汉投降。
公元前36年,西汉灭北匈奴郅支单于。
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率众向光武帝刘秀投降,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
——摘编自[美]帕克《简明匈奴史》
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从“和亲”到“战争”反映了汉朝综合实力的发展。(2分)
阐释:西汉初年,社会残破,经济凋敝,而匈奴实力强大,在此期间曾多次袭击汉朝边境,甚至在公元前200年将汉高祖围困于平城达七日之久。为此,汉与匈奴通过和亲的方式暂时缓和了矛盾。与此同时,汉朝尊奉黄老的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开支,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北击匈奴创造了条件。从公元前129年起,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匈奴被迫迁徙,实力大减,最终走向分裂。(8分)
综上可知,西汉初期,由于匈奴实力强大,汉朝经济凋敝,汉政府采取了和亲的方式与匈奴进行交往;当实力恢复后,汉朝采用战争的方式消除了匈奴对汉政权的威胁。(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章算术》、居延汉简及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秦汉时期牛价分别为1800钱、2500钱、3000钱、3700钱不等,有时甚至出现“牛一头,万五千”的现象。农史专家根据当时一头牛2000钱、粟一石20钱的均价估算,得出一头牛的价钱相当于100斛(石)粟的价钱,并以此判断出当时的小农根本不可能拥有“二牛”,即一般贫民耕作,只得凭耒、锸而已。在汉代,置办一套铁犁牛耕,需花去一个中产之家几乎所有的财产。《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赵过倡导牛耕的情况:“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材料二 已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中原和南阳地区;以徐州为代表的数省交汇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山西、陕北地区。其中,涉及牛耕体裁的画像石有15处,共计17幅,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江苏、甘肃、内蒙古等地。其中,陕西省有7处,共计8幅,集中在陕北地区;山东省有4处;江苏省有2处;内蒙古自治区有1处,共计2幅;山西省1处。陕北、内蒙古、甘肃等地在汉代属于边郡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但牛耕画像石在这些地区集中发现。关中、中原、成都平原等地开发较早,属于汉代的核心农区,农业发展程度较高,这些地区虽有大量汉代画像石出土,但牛耕体裁的画像石鲜有发现。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李伊波、樊志民《从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看西汉铁犁牛耕的推广因素》
材料三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朝在对匈奴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汉渡河自朔方(今河套地区)以西至令居(今永登县),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这是已发现的汉朝最早在今永登一带兴修水利、派驻田官吏卒从事生产的记载。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里记载了汉朝把田官系统推进到河西。太初三年(前102年),武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两汉把屯田制度推行到西北地区,由此形成了河西屯田区。
——摘编自白建灵《论秦汉时期开发西北地区的两种方式》
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15分)
【答案】[示例]
材料二反映出汉代牛耕画像石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牛耕画像石出土较少;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牛耕画像石反而出土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在全国的推广状况,即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在当时农业开发程度较低的边郡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内地核心农区使用有限。(4分)材料一告诉我们,汉代时,牛价高昂,超出了小农的经济承受能力,严重制约了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所以出现了以人力代替耕牛耕作的现象。巨大的投入成本抑制了铁犁牛耕技术在内地的使用,造成农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内地核心农区对牛的使用有限。(5分)材料三可用于解释铁犁牛耕技术在农业开发程度较低的边郡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即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支持。汉政府为巩固新征服的边疆地区,不计代价,大力推行屯田制度,这促进了铁犁牛耕技术在边郡地区的推广。(5分)
综上所述,受多种因素影响,西汉时期铁犁牛耕应用的地区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同步性。(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微专 单元素养练 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