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 (第二单元) 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2.(2024·清远高一检测)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3.548年8月南朝侯景叛乱,仅率千余人过江直取建康。549年3月攻陷建康内城台城时竟已拥兵十万之众。这从侧面说明(  )
A.佛教传播加剧矛盾 B.南朝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信仰体系崩塌 D.小农经济异常脆弱
4.(2024·广东部分名校高一检测)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大量田地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  )
A.缓和了北方民族矛盾
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
【深化点拨】东晋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南方经济所占比重开始上升,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只是出现了向南转移的趋势。
5.(2024·广州高一检测)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定姓族,根据官爵高低确定鲜卑贵族门阀序列,规定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士族与汉族头等士族崔、卢、郑、王四大姓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实现了北方统一
C.导致了内部叛乱 D.激化了民族矛盾
【补偿训练】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6.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7.(2024·湛江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唐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客使图》(局部),壁画中,在前导引的是三位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的机构)的官员,他们身穿中原官服,头戴高帽,脚穿黑靴,人物形象高大,神态自然大方,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拱手躬身,毕恭毕敬。该壁画内容可反映出唐朝(  )
A.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
C.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
D.厚重殷实的丧葬风格
8.观察下表,指出引起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全国户数 全国人口
609 890万户 4 600万
626 290万户 1 600万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C.政权更迭与战乱频繁
D.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
9.(2024·惠州高一检测) 《新唐书》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唐代这一做法(  )
A.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
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拓展延伸】唐朝时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不一样
唐朝与西藏和亲反映的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友好往来关系,不是从属关系。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唐朝时,除西藏外,其他地区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控更严格,直接设管理机构,中央派出官吏管理;而蒙古和东北地区任用当地贵族管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较弱。
10.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郭威的改革(  )
A.避免了武将夺权现象发生
B.意图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
C.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D.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理念
11.(2024·东莞高一检测)清代史学家在论及某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禅让制 D.九品中正制
12.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应在本地参加府试获得解送资格,若要离开本籍,到其他府州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即冒籍。这一规定(  )
A.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B.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促进了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缘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补偿训练】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对他的亲友讲:“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 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说明唐代(  )
A.进士科为时人所钦羡
B.婚姻择偶不再关注家世
C.科举为入仕唯一途径
D.三省长官不得编撰国史
1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14.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中央集权
15.(2024·清远高一检测)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改革(  )
A.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导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D.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16.(2024·广东五校联考高一检测)东晋道学家葛洪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异化现象,是朝中的坏人没有消除,贤良之才未能登朝的缘故。他还认为,上天虽然居高却能监察人间的善恶,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由此可知,葛洪(  )
A.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B.抨击了官场政治黑暗
C.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
【补偿训练】
唐代画家吴道子一生绘制了大量的佛本生经变壁画,如“西方净土变”“降魔变”和“地狱变”等,他创造的人物奇踪异状,充满力量,极富阳刚美。据此可知,吴道子的绘画(  )
A.注重对客观现实的描绘
B.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念
C.展现了盛唐的恢宏气象
D.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17.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这反映了当时(  )
A.佛教已开始传入中国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 D.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18.(2024·湛江高一检测)秦朝的小篆大小均一、用笔粗细一致,严谨有余,而恣肆不足;魏晋时期的书法追求挣脱世俗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倡导自然情怀,毫不掩饰地把人性从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个性解放。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
B.民族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C.书法艺术的日渐成熟
D.社会环境影响书法艺术
19.中国古代某部农书记载了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的加工、烹任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这部农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B.《禹贡地域图》
C.《齐民要术》 D.《史记》
20.下图中吐蕃大臣禄东赞(居中者)身穿的长袍,其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剌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将“经锦”改为新式“纬锦”而成。这体现出(  )
A.区域织造技术趋于一致
B.中外技术的交流开始于唐代
C.技术的交流具有多向性
D.中亚是吐蕃与唐交流的桥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 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8 分)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12分)
(1) 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 (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6分)
时间:春秋战国。(2分)
(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8分,任写四点)
历史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延康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9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11分)
(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9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11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解析】选A。据材料“益州(今四川成都)”可知,刘备占据成都,建立蜀汉,与魏、吴鼎立,故选A;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排除B;曹操以河南许昌为据点,排除C;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与材料“汉末一人物”相悖,排除D。
2.(2024·清远高一检测)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解析】选C。据题意内容可知,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宣称自己是华夏的后裔,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华夏认同,没有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A;统治者强调是华夏族的后裔与其道德修养没有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局部统一和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D。
3.548年8月南朝侯景叛乱,仅率千余人过江直取建康。549年3月攻陷建康内城台城时竟已拥兵十万之众。这从侧面说明(  )
A.佛教传播加剧矛盾 B.南朝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信仰体系崩塌 D.小农经济异常脆弱
【解析】选B。侯景叛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因此起义的人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大量增加,故选B;佛教属于思想文化的内容,侯景叛乱属于社会问题,排除A;当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社会信仰体系并没有崩塌,排除C;小农经济属于农业方面的内容,侯景叛乱属于社会问题,排除D。
4.(2024·广东部分名校高一检测)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大量田地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  )
A.缓和了北方民族矛盾
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
【解析】选C。三国两晋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后,北方陷入分裂,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对峙状态,北方民族矛盾并未缓和,排除A;北民南迁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农耕经济,排除B;宋朝“靖康之变”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与史实不符,排除。
【深化点拨】东晋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南方经济所占比重开始上升,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只是出现了向南转移的趋势。
5.(2024·广州高一检测)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定姓族,根据官爵高低确定鲜卑贵族门阀序列,规定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士族与汉族头等士族崔、卢、郑、王四大姓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实现了北方统一
C.导致了内部叛乱 D.激化了民族矛盾
【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实行的定姓族等封建化措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符合当时的统治需要,A正确;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这一举措与内部叛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材料举措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D。
【补偿训练】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解析】选D。材料表明刘渊所代表的匈奴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很好,而孝文帝迁都后汉化的措施也表明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比较深入,才会有全面学习汉族文化的措施,所以两个信息都能表明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故选D;材料与汉匈和亲关系无关,排除A;当时少数民族也并未普遍汉化,B也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的两个信息与统一不属于一个范畴,排除C。
6.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解析】选C。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所以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大运河属于水上交通的通道,并不能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排除A;南方经济的开发早已开始,排除B;题干信息反映出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隋朝的灭亡无关,排除D。
7.(2024·湛江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唐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客使图》(局部),壁画中,在前导引的是三位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的机构)的官员,他们身穿中原官服,头戴高帽,脚穿黑靴,人物形象高大,神态自然大方,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拱手躬身,毕恭毕敬。该壁画内容可反映出唐朝(  )
A.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
C.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
D.厚重殷实的丧葬风格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客使图》中鸿胪寺官员人物形象高大、气度沉稳、雍容自如,这一风格可以折射出唐代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B正确;材料更偏重于反映唐朝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并未反映出当时的民族政策、大一统局面的巩固,排除A、C;材料更偏重于反映唐朝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与丧葬风格无关,排除D。
8.观察下表,指出引起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全国户数 全国人口
609 890万户 4 600万
626 290万户 1 600万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C.政权更迭与战乱频繁
D.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
【解析】选C。据材料“609”“626”可知,此时处于隋唐政权更迭时期,战争不断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全国户数、人口锐减,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全国的人口,而不是南方或北方的人口,排除A;安史之乱爆发于755—76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D是次要原因,排除。
9.(2024·惠州高一检测) 《新唐书》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唐代这一做法(  )
A.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
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解析】选C。根据材料“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用当地的首领对地方进行统领,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融,C正确;唐朝的做法体现了因俗而治,并不能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排除A;唐朝的这一做法是中央对边疆的间接管理,排除B;唐朝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与藩镇的设置有关,排除D。
【拓展延伸】唐朝时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不一样
唐朝与西藏和亲反映的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友好往来关系,不是从属关系。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唐朝时,除西藏外,其他地区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控更严格,直接设管理机构,中央派出官吏管理;而蒙古和东北地区任用当地贵族管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较弱。
10.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郭威的改革(  )
A.避免了武将夺权现象发生
B.意图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
C.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D.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理念
【解析】选B。据材料“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时期后周郭威实行军事改革,目的就是要消除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威胁,故选B;武将夺权的现象还在发生,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北宋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排除C;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是北宋时期实行的,排除D。
11.(2024·东莞高一检测)清代史学家在论及某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禅让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主要是按照家世、出身、门第选拔官员,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现象出现,D正确;察举制是汉朝时期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排除A;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排除B;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排除C。
12.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应在本地参加府试获得解送资格,若要离开本籍,到其他府州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即冒籍。这一规定(  )
A.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B.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促进了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缘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析】选D。唐朝时期不允许士子在本籍之外参与全国性的科举考试,这是由于当时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不一,冒籍不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D正确;这一规定有助于减少考试的不公平性,但并不一定能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排除A;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科举考试的不公平,并不是为了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和促进官僚政治的日益成熟,排除B、C。
【补偿训练】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对他的亲友讲:“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 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说明唐代(  )
A.进士科为时人所钦羡
B.婚姻择偶不再关注家世
C.科举为入仕唯一途径
D.三省长官不得编撰国史
【解析】选A。题干大意是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可见进士科地位非常高,为时人所钦羡,故选A;宰相薛元超以未能娶得高门望族家的女子为妻而遗憾,可见当时婚姻还是很关注家世门第的,而不是不再关注,排除B;唐朝时科举制尚未成为主要的入仕途径,更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解析】选B。枢密使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秘书机构,故选B。材料中并未体现枢密使主要负责军事事务,排除A;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地位大小,排除C;由材料可知,枢密使没有下设司局,下属机构不完备,排除D。
14.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B。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中书、门下广泛地参与决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到政事堂,这样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材料中政事堂制度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并不能防治腐败现象,排除A;政事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排除C;政事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
15.(2024·清远高一检测)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改革(  )
A.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导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D.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解析】选A。据“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和“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可知改变了征税对象,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正确;两税法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B;C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主旨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与保证农时无关,排除D。
16.(2024·广东五校联考高一检测)东晋道学家葛洪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异化现象,是朝中的坏人没有消除,贤良之才未能登朝的缘故。他还认为,上天虽然居高却能监察人间的善恶,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由此可知,葛洪(  )
A.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B.抨击了官场政治黑暗
C.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葛洪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异化现象,是朝中的坏人没有消除,贤良之才未能登朝的缘故,这与儒家思想的天人感应相关,故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A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天人感应思想,而非抨击官场政治黑暗,也不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除B、C;材料没有描述道德教化的信息,排除D。
【补偿训练】
唐代画家吴道子一生绘制了大量的佛本生经变壁画,如“西方净土变”“降魔变”和“地狱变”等,他创造的人物奇踪异状,充满力量,极富阳刚美。据此可知,吴道子的绘画(  )
A.注重对客观现实的描绘
B.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念
C.展现了盛唐的恢宏气象
D.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D。“经变”是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图画,材料“佛本生经变”“西方净土变”“降魔变”“地狱变”都是以佛教为内容的壁画,由此可知,吴道子的绘画从内容上受到佛教的影响,故选D;吴道子绘制的是宗教人物,且“奇踪异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排除A;吴道子绘画无法体现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念,排除B;壁画人物风格有阳刚美,无法体现恢宏大气,排除C。
17.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这反映了当时(  )
A.佛教已开始传入中国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 D.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解析】选D。“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说明这三种思想在唐代都能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其功能已经融合了,故选D;佛教在汉朝已经传入中国,排除A;“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说明儒家仍然是统治思想,不能说明其受到冲击,排除B;“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说明三教均受到重用,不分本末,排除C。
18.(2024·湛江高一检测)秦朝的小篆大小均一、用笔粗细一致,严谨有余,而恣肆不足;魏晋时期的书法追求挣脱世俗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倡导自然情怀,毫不掩饰地把人性从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个性解放。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
B.民族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C.书法艺术的日渐成熟
D.社会环境影响书法艺术
【解析】选D。据本题材料“秦朝的小篆大小均一、用笔粗细一致,严谨有余,而恣肆不足”,魏晋时期的书法“毫不掩饰地把人性从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个性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与秦朝书法艺术存在很大差别,这一差别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变化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大分裂时期,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造就了洒脱不羁的书法风格,D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价值体系受到动摇而非崩溃,排除A;书法主要是汉族文化,与民族交融关系不大,排除B;秦朝时期书法讲究严谨,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阶段特征,不能简单认为是不成熟,排除C。
19.中国古代某部农书记载了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的加工、烹任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这部农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B.《禹贡地域图》
C.《齐民要术》 D.《史记》
【解析】选C。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而北魏处于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时期,其内容体现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故选C;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与“农书”不符,排除A;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排除B;《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排除D。
20.下图中吐蕃大臣禄东赞(居中者)身穿的长袍,其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剌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将“经锦”改为新式“纬锦”而成。这体现出(  )
A.区域织造技术趋于一致
B.中外技术的交流开始于唐代
C.技术的交流具有多向性
D.中亚是吐蕃与唐交流的桥梁
【解析】选C。根据材料“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剌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而成”,可知唐代吐蕃地区与中原和西域都存在广泛的技术交流,故选C;吐蕃的织造技术依然保留有当地的地域特色,排除A;中外技术交流在唐代之前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出现,排除B;丝绸之路是中亚与唐朝交流的桥梁,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 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8 分)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12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一“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结合所学得出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 (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第二问时间,结合所学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第(2)题第一问说明,据材料二“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结合所学得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第二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得出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据材料二“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结合所学得出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
答案:(1) 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 (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6分)
时间:春秋战国。(2分)
(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8分,任写四点)
历史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延康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9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11分)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廉”、材料二“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材料三“科举之善”概括作答。
(2)由材料三“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概括作答。
答案:(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9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1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 (第二单元) 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