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以下选项,材料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距今约 4万至 1万年左右的水洞沟文化遗址出土 该遗址兼有新旧石器时代特征
打制石器
B 距今约 7000 多年的高庙文化遗址发现大型祭祀 我国礼制文化发展已比较成熟
场所和房屋
C 距今约 8000 多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石磨和 该遗址有助研究我国农业起源
石镰等工具
D 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有500余处且规模 该遗址阶级阶层分化十分突出
大小不一
2.《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为,制作)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
行(行,评判)天神不胜,乃僇辱(僇辱,侮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
‘射天’”。这段材料反映了
A. 殷商政教合一的思想 B.殷商的人文主义色彩
C.当时殷商王权的提升 D.殷商由盛而衰的原因
3.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了《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
主,杂篇涉及禁城(越城)、禁嬉(赌博)、禁徒(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这说明
李悝的《法经》
A. 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B.打击了贵族的势力
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
4.黄河流域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大致归并为关东(山东)、关西(山西)两个文化倾向有
差异的基本文化区。到东晋时,许多关西关东方言已经混一。魏晋以后,出现了江南、
江北两个文化区并峙的局面。对上述文化区格局的变迁解释正确的是
A. 黄河流域文化差异缩小得益于大一统的局面
B.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影响文化区格局的变化
C.区域间文化差异会影响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文化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5.表 1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表 1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表 1反映了当时
A. 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6.贞观元年,唐太宗下诏要求“亲近乡里”的“富有之家”要资助贫困之家子弟,使其得
以婚配;把百姓婚姻的是否及时,鳏寡数量的多少,作为官员考核升迁的依据。这一诏
令旨在
A. 恢复社会经济 B.规范地方民风民俗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官员治理能力
7.陆九渊认为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实现,人要在个体心灵中建立起道德的
自觉性。基于这种立场,陆九渊强调:“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
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的这一理论
A. 认为教育要循序渐进 B.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C.注重社会风气的建设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QQABKL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8.按明制,除了发生重大变故而免朝,皇帝每日都得上早朝,接受文武群臣的朝贺,并现
场裁决各衙门所奏事务。明代中后期皇帝不面议、不批答、不亲政,但偶尔批答、偶尔
亲政,甚至时时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这表明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 B.君主与官僚集团矛盾加剧
C.封建专制制度日益僵化 D.内阁的行政权力迅速膨胀
9.如果把“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书
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A. 中华帝国日趋繁荣强盛 B.中华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C.中华帝国近代化的先声 D.中华帝国的衰落与转型
10.图 2为 1845年—1848年英国货物输华总值(单位:英镑)。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图 2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1.有学者认为,“近些年来,非议新文化运动者甚多,虽然可算是一家之言,但那也多有
脱离历史语境的非学术化的表达,并非历史的态度。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之反孔,
其实并非否认儒家的价值,而是对于统治者愚民的手段进行抗争。不过从另一面看,介
于保守与激进主义之间的人纠正了《新青年》同人许多偏颇之语,现在读来颇多温情的
所在。”这段话旨在
A. 强调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孔”的合理性
B.突出要将过往的历史置于特定的时空下进行分析
C.阐明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的重要性
D. 说明真理往往掌握在“介于保守与激进主义之间的人”
12.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曾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出建议:“应联
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的新军队将用新的
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由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 要求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憧憬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C.强调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国 D.旨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13.1939年,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届参议会,6名妇女被选为边区参议员。1941年,陕甘
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17名妇女代表当选为参议员,陕甘宁边区 15个县县级女参
议员达 76人。这说明,陕甘宁政权
A.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提高了妇女政治上的地位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分为工业、建筑、运输、
保健、教育等 11个部门,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工科类专业作为培养国
家工业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专业划分和设置上更加细致,门类也更加复杂,包含工
业部门、运输部门、建筑部门三大部门的 142个工科类专业。这些举措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完成 B.推动了教育合理化布局
C.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 D.实现了科研全面市场化
15.1982年,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在海外成功发行了 100亿日元的债券,救活了濒临下
马的国家重点工程仪征化纤。随着新中国第一次海外债券发行的成功,在海外发行债券
之举陆续被各企业效仿。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走出去”战略得到落实
C.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扩大 D.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16.据天猫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前后,“新中式”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 200%,“马
面裙”供不应求;非遗产品吸引眼球;博物馆文创产品火出圈,传统文化和时髦大气兼
具的“国潮范儿”成了年轻人选购礼品的最爱。“文化礼品”的走俏
A. 取决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B.突显了博物馆文物研究价值
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芍陂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在修建芍陂之前,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当时
的楚国令尹孙叔敖,为解决旱涝灾害,开凿稻田、发展农业、保证军民用粮,从而辅佐楚王
创立霸业,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材料二
在国家重农态度影响下,地方官员对芍陂灌区非常重视。至元二十三年在芍陂灌区专设
芍陂屯田万户府,置达鲁花赤、万户总管、同知、通判等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事宜。元代芍
陂屯田以军屯为主,长期的军事驻扎为平定地方叛乱提供了军事力量。据学者研究,元代芍
陂灌区广泛种植有稻、麦、粟等,这与当地农业技术的提升显然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熊帝兵《元代芍陂灌区农业发展状况述论》
材料三
2015年芍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芍陂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
多重社会效益。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要载体;官方和
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芍陂文化的
核心,浓缩于历代修缮与治水中,始终保留着的“顺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及孙叔
敖的治水思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经济方面,芍陂建成后,淮河以南地
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粮食的丰收,使其成为楚国当时除江汉地区之外的又
一个经济中心。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芍陂水利工程兴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芍陂治理的特点。(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芍陂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10分)
18.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
斗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从 20世纪 40年代起,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工业化问题。毛泽东一度相信,在中国实现工
业化,“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
时期”。1951年 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
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1952年 1 月,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给周恩来写信,强调用不着走弯路摸索,必须完全依靠
与信赖苏联的援助,从一开始就建立最现代化的工厂。毛泽东对此信非常重视,特别批示要
求中央会议讨论。中央书记处连续召开多次会议,最终确定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
为辅,速度力求迅速的方针。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材料二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开始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得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改
造、优化以军事工业、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结构。而大量进口技术和设备需要巨额外汇,中
国由此开始向西方贷款,引进外资,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建立特区,渐进地对外开放。同时,
为应对开放带来的挑战,改善政府财政能力,我国开始了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中心的经
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渐形成。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调整、完善,我国工业体系
参与国际竞争,开始进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
——摘编自梁孝《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确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新变化,并简析其
成因。(9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民国时期中国城乡妇女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基本被丈夫、子女、公婆
占据。清末到民国的大时代风潮中,她们了解外部世界很大程度是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
获得的。
翻看一本破旧不堪的《良友》杂志,或是目睹县城大街上招摇过市、惊如天人般的洋学
堂女教师(齐耳短发和凸凹有致的新款旗袍);或是一块芬芳扑鼻的“裕茂牌”香皂(中国
最早的国货肥皂),或是一方密织着环形棉线的“三角牌”毛巾(中国最早的国货毛巾),或
是一盒贴着印有花园洋房精美小画片的“巧明牌”火柴(中国最早的国货火柴),或是一管
可以使自己贝齿洁白、渍垢全无且口溢芬芳的“三星牌”牙膏(中国最早的国货牙膏)。
这些观察和体验使她们隐约感知到这些惊鸿一瞥的“洋玩意儿”背后所代表的新事物已
不可避免地渗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天然爱美的自然属性,“润物细
无声”,继而使原本被封建礼教约束得木讷懵懂的她们克服种种束缚,顽强地加入广大新式
民生商品消费者的滚滚洪流之中。
——摘编自王琥《民国商品里的物质文化属性》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国女性的观念变化”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
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内容充实,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
末考试高一历史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D A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C C D
1.【答案】C【解析】据材料“石磨和石镰等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石磨和石镰等工具
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因此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磨和石镰有助于研究我国农业起源,
故选 C项;据材料“距今约 4万至 1万年左右……打制石器”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
约 4万至 1万年左右是旧石器时代,且打制石器也是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排除 A
项;据材料“发现大型祭祀场所和房屋”可知,大型祭祀场所表明当地出现了礼仪文化,
但“比较成熟”说法错误,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礼制文化发展并不成熟,排除 B
项;据材料“距今约 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有 500余处且规模大小不一”可知,红山
文化遗址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不能体现“阶层分化十分突出”,排除 D项。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武乙将天神制成人偶,与之搏斗并战胜
了他,并当众肆意侮辱天神。他让人用皮革做囊,装满血液,自己弯弓搭箭,仰面射去,
说这是“射天”。武乙敢于向天神发起挑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殷商王权的提升,
故选 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殷商王权的提升,“射天”王权与神权并未合一,排除 A项;
“谓之天神”说明此时的神权思想依然存在,排出 B项;材料反映了殷商王权的提升,
由盛而衰的动态过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D项。
3.【答案】A【解析】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的《法经》内容涉及到打击盗贼
和对编户齐民的治理,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魏国的长治久安,以适应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
争的需要,所以旨在实现富国强兵,故选 A项;题干所述《法经》的内容是针对盗贼
和编户齐民的,而并未涉及到打击贵族势力的内容,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打击了贵族势力
的结论,排除 B项;题干中《法经》的内容并未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定,所以
不能据此得出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结论,排除 C项;《法经》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这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 D项。
4.【答案】B【解析】黄河流域的关东(山东)、关西(山西)两个文化倾向有差异的基本
文化区到东晋时已经混一,而魏晋以后,之所以出现江南、江北两个文化区,则是由于
魏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得江南地区经济开发,导致当地文化发展,从而形成与
北方并峙的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文化区,故选 B项;黄河流域形成大一统局面是在北
魏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不能据此得出黄河流域文化差异的缩小得益于大一统局
面的结论,排除 A项;我国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于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不能据
此得出区域间文化差异会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结论,排除 C项;自然地理条件对
文化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
合史实,排除 D项。
5.【答案】D【解析】据表格信息,将军冯邕之妻元氏被赞扬为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
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这表明她恪守母道,品行高尚,深受尊重;长乐长公主元瑛则
被赞为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这说明她具备了儒
家的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和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体现
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要求;乐安郡公主元仲英的墓志中提到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
邦国 ”,也是在强调她作为女性所展现出的节操和妇道。综上,这些墓志内容反映出当
时社会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认同,尤其是在女性身上的体现,故选 D项;材料未突出门
{#{QQABKL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第等级等内容,无法得出 “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排除 A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
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礼仪规范的传承
和延续,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
6.【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太宗的诏令内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历魏晋南北朝
的动乱之后,唐初政府十分重视百姓婚姻,并把其纳入官员的考核升迁,其目的是为促
进人口的增长,从而恢复社会经济,故选 A项;政府重视百姓的婚姻和鳏寡数量,和
地方的民风民俗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且诏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人口恢复经济,排除
B项;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并未涉及加强中央权力的内容,排除
C项;据材料“把婚姻和鳏寡数量的多少,作为官员考核升迁的依据”,是为了激发官
员的积极性,而不是提高官员治理能力,排除 D项。
7.【答案】B【解析】据题干“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实现”“人要在个体心
灵中建立起道德的自觉性”可知,陆九渊主张个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自我”的“自
觉”来实现,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选 B项;题干述及的是“人的道德完善”,
而不是“教育”,排除 A项;题干述及的是个人道德完善的途径,并没有述及“社会风
气”,排除 C项;据所学可知,陆九渊是南宋时人,并且其是陆王新学的代表,主张维
护封建等级秩序,其并没有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D项。
8.【答案】C【解析】由“明代中后期皇帝不面议、不批答、不亲政”、“偶尔批答、偶尔
亲政”、“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可知,明朝中后期君主专制制度的背景下,皇权任
性而为,不仅不再每日按时上朝,而且还有更为离谱的“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
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说明封建专制制度不断走向僵化,故选 C项;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内阁只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中枢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可
见中枢决策机制并没有发生异变,排除 A项;废除丞相制度的背景下,官僚集团已经
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君主形成制约,所以君主与官僚集团的矛盾已经不会再加剧,B项说
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项;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而由明
代中后期皇帝“时时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可知,内阁的行政权力迅速膨胀的说法
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
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一条鞭法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
关键转折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等措施,使得“君主专制空
前强化”,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市民文化兴盛,使得“书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加强,因此,材料所述皆为明
清时期的史实,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华帝国由封建社会的顶峰
走向衰落,并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选 D项;明清时期的中华帝国日趋衰落,
而非日趋繁荣强盛,排除 A项;中华帝国此时在衰落中开始向近代化转型,并非只有
衰落,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B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排除 C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特别是五口贸易的
开放和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
其是内陆和边远地区,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的程度较小,小农经济仍然根深蒂固。
题干信息 1845年—1848年英国货物输华总值在持续下降可以印证这一点,故选 C项;
题目信息只是反映了 1845年—1848年英国货物输华总值,并不涉及这些货物对中国经
济的冲击,因此无法得出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这一结论,排除 A项;鸦片战争后,
中国市场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史实错误,排
除 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时空不符,
排除 D项。
11.【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如陈独秀、
鲁迅等,主张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反对封建主义的旧道德和旧文化,包括对
儒家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并非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价值,而是反对儒家思想被封建统
治阶级用作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愚民政策的工具。同时,新文化运动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
音,介于保守与激进主义之间的知识分子对《新青年》等刊物上的某些偏激言论进行了
纠正,使得这场运动的内容更加多元和丰富。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
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和其深远影响。这种历史分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析方法避免了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因此,材料主旨是要我们以历史的态度来研究历史,尊重历史语境,故选 B项;
材料只是以“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孔’的合理性”举例说明主旨,A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 A项;“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的重要性”是错误的,排除 C项;材
料未涉及真理掌握的问题,排除 D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出建议”“捍卫民国”并结合国民革命
的史实可知,此时应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强调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
巩固革命统一战线,从而推动国民革命的进行,故选 D项;此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排除 A项;“捍卫民国”可知并不未提出建立人民
民主政权,排除 B项;此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主要团结一切力量推翻北洋政府,排
除 C项。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6名妇女被选为边区参议员”“17名妇女代表当选为参议员”
“陕甘宁边区 15个县县级女参议员达 76人”可知,陕甘宁边区的妇女积极参政议政,
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故选 B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是在新中国成立
前后提出的,排除 A项;陕甘宁政权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但不是社会全体
意志的体现,排除 C项;“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不准确,与材料只是强调
妇女相悖,排除 D项。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根据材料中“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
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可知,工科等专
业数量增多,类别更齐全,层次更全面,这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故选 C项。A项说法
不符合史实;教育面向工科,不利于教育合理布局,排除 B项;当时属于指令性经济,
排除 D项。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随着新中国第一次海外债券发行的成功……各企业效仿”
可知,1982年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企业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从而进行工程建
设,表明改革已经进入金融领域,且有助于引进外资,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领域扩大,
故选 C项;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在 1984年之后,排除 A项;“走出去”战略强调中
国企业去海外投资,而不是引进外资,排除 B项;20世纪末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
立,且材料仅涉及引进外资,不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看不出现代企业制度初
步建立,排除 D项。
16.【答案】D【解析】据材料“ ‘马面裙 ’供不应求 ”、 “博物馆文创产品火出圈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式 ”、马面裙 ”以及文创产品火出圈,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这些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并融汇了
当代大众审美,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故选 D项;互联网发展有利于 “文化礼
品 ”的走俏,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 A项; “文化礼品 ”的走俏突显了博物馆文
物经济价值,排除 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 C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共 25分)
(1)周边区域旱涝频繁;楚国争霸需要;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士”的崛起。(每
点 2分,共 6分)
(2)国家重视;设置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芍陂灌区种植作物广泛、多元。
(每点 3分,任答 3点得 9分)
(3)弘古创新的“文化芍陂”(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治水兴邦的“民生芍陂”(促进
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人水和谐的“生态芍陂”(生态文明的典范);水美生辉的
“艺术芍陂”(艺术、旅游效益);无私抗洪精神。(10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辅佐楚王创立霸业”可知当时正处于春
秋争霸时期,修建芍陂为楚国在楚庄王时期成为春秋霸主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一
“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可知寿县地区旱涝频繁,需要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旱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灾害;据材料一“楚国令尹孙叔敖”可知当时以孙叔敖为代表的士阶层活跃,得
到了国君的重用,为芍陂的修建奠定人才基础。
(2)据材料二“在国家重农态度影响下,地方官员对芍陂灌区非常重视”可知当时国
家重视农业生产,迫使地方官员认真执行重农政策;据材料二“专设芍陂屯田万
户府,置达鲁花赤、万户总管、同知、通判等官员”可知当时政府设置专门的机
构和官员管理芍陂灌区;据材料二“元代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可知芍陂屯田以
军屯为主;据材料二“元代芍陂灌区广泛种植有稻、麦、粟等”可知芍陂灌区种
植作物类型丰富多元。
(3)据材料三“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
制度文化的传承”可知官方和民间优秀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
是弘古创新的“文化芍陂”的文化芍陂的体现;据材料三“粮食的丰收,使其成
为楚国当时除江汉地区之外的又一个经济中心”可知芍陂的修建改善了当地的水
文条件,促进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社会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治水兴邦的“民生芍陂”;据材料三“始终保留着的‘顺
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可知芍陂的文化核心是历代治水思想的体现,强调
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生态芍陂”的体现;据材料三“以及孙叔敖的治水思
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可知芍陂水利工程还体现了无私的抗
洪精神;据材料三“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
要载体”可知芍陂水利工程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艺术芍陂”的体现。
18.【答案】(18分)
(1)背景:毛泽东的重视和理论探索(党和中央政府的重视);苏联的经验和援助;符
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帝国主义的威胁;加强国防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要求)。(6分)
(2)新变化: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开展工业化建设;改革经济体制以适应工业化发展;
以人为本推进工业化进程。(4分)
成因: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改革开放持续推进;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思想解放的推进)。(5分)
【解析】
(1)由材料一“从 20世纪 40年代起,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工业化问题”、“毛泽东对此
信非常重视,特别批示要求中央会议讨论”可得,毛泽东的重视和理论探索(党
和中央政府的重视);由材料一“必须完全依靠与信赖苏联的援助”、“从一开始就
建立最现代化的工厂”并结合所学我国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可得,苏联的经验和
援助;由材料一“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首先重要并能
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所
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可得,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帝国主义的威胁;加强国防的需
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
(2)第一小问新变化,由材料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始向西方贷款,引进外资”
可得,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开展工业化建设;由材料二“开始了以提高效率,增
强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渐形成”可得,改革经济
体制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由材料二“开始进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工业
化进程”可得,以人为本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小问成因,由材料二“尼克松访
华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开始不断深入发展”并结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局势
可得,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由材料二“以出口创
汇为目标建立特区,渐进地对外开放”、“开始了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中心的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渐形成”可得,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结合
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的指导思想变化的史实可得,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思
想解放的推进)。
19.【答案】
示例:社会转型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民国女性的思想观念进步。(2分)
民国时期中国的城乡妇女,在社会变革的时代风潮中,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对外部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观察的途径主要靠书刊、杂志间接获取信息,或者在
大街小巷耳闻目睹;体验的途径则通过衣食住行,使用新的卫生用品而获得;女性内心
对美的热爱被唤醒,进而反抗封建礼教的约束。
总之,社会转型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民国女性亲身体验西式商品、接触新的
思想观念,促使她们要求打破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10分)
【解析】
据材料“清末到民国的大时代风潮中”,“被封建礼教约束得木讷懵懂的她们……加入
广大新式民生商品消费者”并结合所学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可拟定论题为:社
会转型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民国女性的思想观念进步。结合材料进行具体论述,
据材料“她们了解外部世界很大程度是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的”可知,民国
时期中国的城乡妇女,在社会变革的时代风潮中,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对外部
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据材料“翻看一本破旧不堪的《良友》杂志,或是目睹……”
可知,其中观察的途径主要靠书刊、杂志间接获取信息,或者在大街小巷耳闻目睹;
据材料“香皂……毛巾……火柴……牙膏”可知,体验的途径则通过衣食住行,使用
新的卫生用品而获得;据材料“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天然爱美的自然属性”,“被封建礼
教约束得木讷懵懂的她们克服种种束缚”可知,女性内心对美的热爱被唤醒,进而反
抗封建礼教的约束。最后进行总结,并重申论题的主旨,社会转型以及商品经济的发
展,推动民国女性亲身体验西式商品、接触新的思想观念,促使她们要求打破封建礼
教,追求妇女解放。
{#{QQABLKYQACU1o4gwCCoYAkJNAQAACQTh5CaQQQQGHosCAEoQksAICGQCJAYQgmgGAwVFCAIuEAIAxKAwAIgFAAFBAABAA=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