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福州市联盟校2023一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C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形成了大型聚落,出现祭台,体现出已经跨入文明的门槛,故选C项。当时已经
是氏族社会,排除A项。阶级分化表现为经济、政治地位的分化,这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B项。早期国家
形成的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材料无从体
现,排除D项。
2.B“立法分明”等表述强调以法治国,“权制独断于君则威”强调实行君主专制独裁来树立权威,故选B项,排
除C项。该论述主张君臣共同立法、守法,而不是共同执掌国家治理,排除A项。“独断”说明不存在对君权
之限制,排除D项。
3.C秦郡的划分与自然地理区域吻合,以适宜农耕的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说明那的划分遵循农业优先的
原则,以确保有足够的耕地来发展农业,故选C项。A项“决定”的说法有误,除地理环境外还有政治因素等,
排除A项。B项是实行郡县制的意义,而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郡的地域规划,排除B项。“犬牙交错”是元代行
省制度的划界原侧,排除D项。
4,B东晋时期北民因战乱而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与劳动力,成为南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动
因,故选B项。再优越的自然条件也需要有人开发,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前期的土地政策,排除C
项。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排除D项。
5.B材料所示内容对水稻在不同土地的种植密度,种植的地点以及根苗培育等方面都进行了记载,体现出我
国古代水稻种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中国古代农业均实行铁犁牛耕的劳作方式,排除A项。材料
指出水稻种植的疏密要根据土地肥厚决定,这并不涉及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水稻种
植的具体区域,排除D项。
6.B该学者认为唐代尚书省不再是宰相机构,而只是一个执行机构,这恰好反映了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
执行这一三省各有分工的状况,故选B项。三省制度下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使得君主将实权掌握于自己手
中,据此排除A、C两项。尚书省不参与决策,实际上减少了决策者之间的拉扯,反而有利于决策效率提升,
排除D项。
7.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意思为:唐太宗认为,从宗祖立朝
的角度考虑,道教在先,若从对社会的宣传效果看,佛教应居上。根据材料“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
之数…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可知,唐太宗推崇儒家文化,又认可佛教与道数,重视宗教的实用功能,故选
B项。三教合流在北宋大致成型,排除A项。宋朝理学出现完成了复兴儒学的任务,排除C项。D项与史实
不符,唐朝并不缺乏统一的治国理念,排除D项。
8.B北宋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的兴起,进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故选B项,排除D项。以休
闲娱乐为目的的民间表演繁荣意味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这显然不是厉行重农抑商的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
乐见的,排除A项。人身束缚的减轻与娱乐产业的发展间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排除C项。
9.B辽国仿汉制推行官僚制度来改造以前的契丹部族制,推动了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强化控制,故选B项。
该举措效仿了中原官制,并没有“因俗”,排除A项。制度改革与对外战争没有必然联系,且灭亡北宋的是金
不是辽,排除C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排除D项。
10.C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弃洛阳,直取北京连至杭州,体现两朝都城政治中心的变化,故选C项。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是在宋代后,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经济重心由中原地区转移至南
方,排除B项。农耕文明具有内向性的特征,排除D项。
11.C由材料可知,先进的生产与储备技术保障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数字农业的发展可以和传统
农业并行不悖,且材料也未体现传统农业的衰退,排除A项。二战后,西方国家已建立起规模庞大、高度集
约的现代农业,排除B项。材料除粮食外,还涉及食物的丰富度问题,且“基本解决”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
D项。
12.B根据材料“对于那些必须准点早起的人(比如工厂工人)而言,‘敲窗人'的存在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
一根长长的木棒和一盏灯,在街上走走停停,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和所学知识可知,敲窗人的产生是
工业革命后,人们对时间重视的产物,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B项。材料与人们的
【高二期末·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D240617B福州市联盟校2023一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十选择性必修3十《中外历史纲要(上)》】到3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在距今4000一3200年的东花丘、龟山遗址时期,当地先民们已经发展形成由仪式性区域、公
共活动区域、个人生活区组成的大规模、高等级聚落;其中在龟山遗址,还存在由大型台基、器
物坑(堆)和密集陶片组成的祭台遗址。这些反映出
A.向氏族社会的转型
B.社会阶级的分化
C.向文明阶段的迈进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商君书·修权》中,作者论述了“法、信、权”三者之于国家治理的关系,认为“法者,君臣之所
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分明,而
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这反映了法家
A.呼吁君臣共治,树立威信
B.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
C.反对君主专制,曲解立法
D.提倡限制君权,维护法律
3.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如下表所示),郡的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
这反映了
表现
示例
汉中郡的范围与汉中盆地大体相当南阳郡的辖区
每个秦郡大体即是按照一个地理单元来划分
也即相当于南阳盆地
云中与九原两郡共同管辖河套冲积平原巴郡和蜀
如果自然区域的范围比较大,就分设为两郡
郡一起统辖四川盆地
每郡大多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
北地、上郡、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等郡都是
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
属于这种情况
A.地理环境决定行政区的划分
B.政治统一消解地方割据威肋
C.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D.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被改变
【高二期末·历史第1页(共6页)】
HD240617B
4.东晋时期,以太湖流域和浙东宁绍平原为中心的三吴地区成为江南最繁荣的地方。随着经济
的发展,当地出现了许多新兴富豪。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余姚县,仅县南就有“豪族数百家,子
弟纵横,递相庇荫”。这些“江南土豪”得以兴起的经济因素是
A.三吴地区坐拥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民南迁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均田制推动土地获得合理利用
D.东晋政权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5.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看出
文献
作者
相关记载
《四民月令》
[东汉]崔定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博物志》
[西晋]张华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齐民要术》
工北朝]贾思勰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
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
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
6.有学者认为,隋代三省共议国政,同为“佐定政令”的宰相机构:而到了唐代,随着尚书令的虚
废和左右仆射加衔为相,仅掌管行政的尚书省不再具备宰相机构的资格,由此形成的并非“三
省制”,而是宰相中书门下“二省制”的宰相体制。这一论述从侧面说明了唐代
A.君主权力出现下移
B.三省职权各有分工
C.中书门下执掌实权
D.决策效率有所降低
7.唐太宗曾提出“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但也言明“朕今所好者,惟
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据此可知,唐朝
A.盛行三教合一的思潮
B.重视宗教的实用功能
C.完成复兴儒学的任务
D.缺乏统一的治国理念
8.尽管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但体育事业依然发达,尤其民间体育高度繁荣,许多军事体育
项目,如蹴鞠、相扑、竞渡等不断朝着休闲、娱乐、观赏项目转化。北宋民间体育事业的发达主
要源于
A.北宋政府的积极引导
B.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C.人身束缚的程度减轻
D.市民阶层的广泛兴起
9.辽国建立后,对以前的契丹部族制进行了改造,各部族长官与州节度使、刺史一样,既是本领
区内的军事长官,也是赋有实权的行政长官。他们由辽廷统一任命,既有一定的任期,也有一
定的考核制度。这一举措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管理
C.奠定了南下灭宋的基础
D.推动了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10.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期
河道特征
运河的起止点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河道线
始于隋朝大业元年
隋朝大运河
路至杭州,东北河道线路至北京,其地
涿郡—一余杭
(605年)
理方位成“弓”形。
京杭大运河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在隋
始于元朝至元十八
元代大运河
潮大运河路线的基础上截弯取直,弃弓
大都一一杭州
年(1281年)
走弦,其地理方位是“弦”形。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高二期末·历史第2页(共6页)】
HD240617B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