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晚期的龙与陶寺文化早期的龙前后相接。陶寺文化蟠龙通过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以及商周、秦汉以降的历代承袭演化,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不间断连续发展的中华龙文化的主体形象。据此可知( )
A.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特点
C.中华文明发展有连续性特征 D.龙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象征
3.据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史料 史料出处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而得天下;失天下有道,失其民而失天下。 《孟子》
治国者必以其所治者为本。 《荀子》
A.儒道两家主张具有相似之处 B.百姓向往安定的生产和生活
C.统治者尤为看重土地和人民 D.诸子百家思想领域融合加强
4.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上述主张体现了( )
A.和而不同 B.民本思想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
5.稷下学宫是受到齐国官方支持的学校。阅读下表:“齐国稷下学宫与先秦文化摘编”。这集中反映出( )
源自稷下学宫的文献与人物 传播概况
《考工记》 齐国手工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记载了青铜冶金业各金属的比例。 秦陵出土的铜马车的冶金比例与《考工记》记载吻合。
《管子》 齐国稷下学宫的教科书,其中的《心术》《白心》等篇记载了精气说。 楚国屈原的《离骚》《远游》等文渗透了精气说。
稷下诸先生 如农家、阴阳家等。 秦国编撰的《吕氏春秋》等书中关于农学、天文学、阴阳五行等知识,摘自稷下先生的著述。
A.齐国是诸子思想的发源地 B.学校教育推动区域文化交流
C.局势安定有助于文化发展 D.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实现汇流
6.某学者的研究表明,秦汉以后,天子对天自称时不称姓,臣子给天子上表也不自称姓,这种现象意味着代表自己小家的姓在面对“天下”这个大家时必须隐去,天下人都共有一个姓,这个姓就是“天下号”,即汉、唐等王朝号。这体现出( )
A.天下共同体的理念 B.公天下的政治局面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家族政治走向衰落
7.下列有关秦始皇的功绩,表述正确的有(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广郡县制 ③推行刺史制度 ④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实物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随葬物品、壁画、简册等,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面貌。如图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政府文书,该文书可能涉及( )
A.郡县刑政 B.中朝决策 C.两税之法 D.“猛安谋克”
9.“庆历新政”时,朝廷将前代进士科注重诗赋改为策论,明经科中原来的背默经义变成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王安石变法时更直接废除明经诸科,另置明法科主考法律和断案。据此可以推知,宋代科举制( )
A.更注重实用性 B.抬升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C.提高了国民素质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10.《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据此可知,三司设立的主要功用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分散中枢权力
C.提升监察能力 D.抬高文官地位
11.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1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能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改革涉及诸多领域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引发党争导致北宋衰亡
罗志田先生曾指出,“居天下之中的“中国'概念”“有一个由复数到单数的过程”。
材料一 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二 辽宋夏金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辽人、夏人、金人也自称“中国”,因而这一时期的“中国”也是复数,元朝第一次将复数“中国”变成了单数“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
13.根据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出现于( )
A.西周早期 B.西周晚期 C.东周早期 D.东周晚期
14.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 )
A.B. C. D.
15.“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随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行省成为中央派出机构,“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机要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拥有相应的权力。这一变化反映了元朝( )
A.朝廷调整统治策略 B.蒙汉政体趋向一致
C.统治机构日益完善 D.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6.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17.以下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描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阁臣之职,止是票拟”
②“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③“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④“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8.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19.北魏孝文帝废止了平城西郊和东郊的游牧性祭天活动,在南部新建了太庙、明堂等建筑,明堂的布局与汉长安城的一致。这一举措旨在( )
A.塑造正统形象 B.摒弃鲜卑习俗 C.提倡尊宗敬祖 D.发展农耕经济
20.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21.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琅邪王氏当权,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当时( )
A.士族专权现象严重 B.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C.士族势力走向衰落 D.选官制度已走向成熟
22.北宋政府严格限制边塞贸易,但宋辽边境“甚有人户衷私兴贩”,宋夏边境“颇闻禁令不行”。一无战事,边民“肆意往来,所在无复禁止”。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徙加速 B.民族交流交往密切
C.民族政权并立 D.南北经济互利互补
23.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定居的农业社会),有行国(游牧社会)……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主要反映了( )
A.北宋积贫积弱无力对抗北方民族政权
B.北方民族政权向中原农耕地区拓展
C.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具有强烈忧患意识
D.北方少数民族业已完成封建化进程
24.1411年,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流域: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这些举措反映了( )
A.各族人民支持国家的统一稳定 B.明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的统一
C.明清政府的执政策略比较灵活 D.明清政府在边疆推行羁縻政策
25.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满清官修史书《明史》记载张献忠“屠蜀”“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千里如烟,空如大漠”。近年来有学者运用了大量地方志史料、民间实录等史料得出结论,张献忠“屠蜀”是重大历史冤案,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和博取民心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罪。由此可知,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历史真相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 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争议性
C.地方志史料比官修史书更可靠 D.历史研究应注重史料甄别与运用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它们试图通过家族礼仪和教育,重建地方社会的道德生活。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等人成功融合佛道两种信仰体系的一些内容,将儒家思想体系化,真正形成了“儒学”。
——摘编自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等
材料二 1905 年,邓实、黄节等人主张效仿欧洲的文艺复兴,进行“古学复兴”来实现民族振兴,成立国学保存会来“研求国学,保存国粹”,兴起了近代文化复兴的第一次高潮。1935年,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位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将文化复兴又一次推向高潮。1938年,国民党出台《确定文化政策案》,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运动告全党同志书》,国共两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力推动了一个新的文化复兴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李世坤、邓亚菲《试析近代文化复兴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三 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新时代复兴中国文化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以西方文化为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反思,在中西文化基点上提供样式互鉴。在这种融合基础上的生命共同体,用中国哲学的方式给出“为万世开太平”的新时代回答。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新发展理念”正是要给出拥抱现代化的人类新生存样态的中国方案。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对话》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文化复兴思潮出现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代中国文化复兴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茶治边”策略的出台是各民族不断交流的产物。在汉家典籍中,多有“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以茶易马,用制羌、戎”的表述。按照“以茶治边”的思路,宋代大力支持茶马贸易,推行茶叶专营垄断,不仅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补贴了冗官冗兵、积贫积弱带来的财政困难,还得到了大量的战马充实军备,提升了自己的战斗力。
——摘编自王煜天《宋代以来茶叶贸易发展与“以茶治边”思想的演变》
材料二 18世纪末一个寒冬的下午,在英国工业城市的一家酒吧里,服务员给疲劳的纺织工人端上一杯热茶,并开玩笑道:“小伙子,干了这杯来自四大洲的能量!”这是“跨越大陆的一杯茶”,它将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运回的毛尖茶泡在欧洲瓷杯中,再添加几勺南美产的糖,而这些糖是由非洲奴隶在西印度地区生产的。这杯茶不仅给18世纪末的工人带来片刻放松,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补充能量,让其保持清醒,因为糖和茶分别能够为他们提供热量与咖啡因,使之能够经受住平均每天14个小时的劳动量。
——摘编自黄英俊《从“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窥探17—18世纪“全球大众消费”》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推崇“以茶治边”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跨越大陆的一杯茶”所涉及的时代议题。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A
7.C
8.A
9.A
10.C
11.B
12.A
13.A
14.C
15.A
16.D
17.D
18.A
19.A
20.A
21.A
22.B
23.B
24.B
25.D
26.(1)特点;在佛、道的挑战中兴起;强调经世致用与社会责任;关注社会伦理秩序;实现了儒家思想的体系化
(2)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意识觉醒;近代西方思想的冲击;民众思想不断解放;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入。
(3) 意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推动世 界文化的发展;为解决国际挑战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7.(1)原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原王朝需要巩固边疆;宋代民族交融的加强;少数民族需要茶叶;宋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宋朝为了获得战马,加强了军事力量。
(2)殖民扩张;奴隶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市民阶层的发展或者工人阶级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