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增进民族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增进民族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2021·海南高考·5)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3.(2023·广东高考·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5.(2022·全国高考乙卷·30)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6.(2023·重庆高考·6)康乾二帝常在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狩猎后举办宴会和表演。赵翼曾描述乾隆时的摔跤表演:“由来角觝古所传,百戏中独近戎务。技逾蹴鞠炼脚力,事异拔河供玩具。国家重此有深意,所以习劳裕平素。君不见教坊子弟也随行,经月不陈默相妒。”此处“深意”指(  )
A.耀兵威于异域 B.敦教化以厚风俗
C.寓绥远于讲武 D.倡戏剧以娱万民
7.(2023·河北高考·3)吐鲁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龙朔二年(662)康延愿墓志。志文载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这可用于证明(  )
A.人口流动促进了边疆开发 B.世族郡望观念影响广泛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 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流行
8.(2023·福建高考·8)抗战爆发后,中国文艺界大量采用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据此可知,这种宣传和动员(  )
A.以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 B.以激发民族精神为导向
C.以传统文艺形式为载体 D.以占领舆论高地为目标
9.(2023·辽宁高考·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10.(2023·海南高考·7)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 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 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11.(2023·湖北高考·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12.(2022·北京高考·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13.(2022·湖北高考·2)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14.(2022·河北高考·10)1982年4月,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阐述了中国政府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6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调研小组,该小组拟定了十二条政策,其主要精神是恢复主权、制度不变、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为中英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基础。材料集中反映了(  )
A.香港问题是殖民侵略的产物
B.中英希望和平解决香港问题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得到切实执行
D.中国初步形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具体方案
15.(2024·湖南雅礼中学一模·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 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减弱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16.(2024·安徽高三春季阶段检测·3) 表2
墓主 墓志(节选)
乞伏保达 其先盖夏禹之苗裔
尔朱绍 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
表2为北魏时期的部分墓志(节选),这体现出(  )
A.民族矛盾尖锐 B.孝文帝改革效果显著
C.华夏认同增强 D.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17.(2024·福建百校高三开学联考·10)新中国初期,读报组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读报员利用午休时间向群众讲解时事。“读报组”的推广(  )
A.提高了全国人口的识字率 B.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D.加强了民众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18.(2024·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4)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多元一体的格局 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 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19.(2024·湖南常德一模·3)汉景帝年间,政府送蜀地学生到长安学习,又在蜀地开办学校,免除学生徭役,学优者有的还授以官职。武帝开发西南夷时,蜀人司马相如发布了著名的《喻巴蜀檄》和《难蜀父老》两篇文告。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政府积极落实大一统精神 B.“用夏变夷”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略
C.巴蜀读书人致力国家统一 D.西汉王朝实现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理
20.(2024·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期末·8)1939年9月在陕甘边区,中央党校成立了回民班;1941年6月在陕北公学成立了民族部;边区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学校,功课里增加了阿拉伯语。另外,还创办了两所蒙古族学校;1941年创办了民族学院,招收了蒙、回、藏、苗、汉等各族青年300多人。这一做法(  )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 B.注重保障各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C.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推动人民群众参加反蒋的斗争
21.(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末·7)1937年9月25日,漫画家蔡若虹发表了漫画《我们没有了家》(如图3)这一作品(  )
A.展现了敌后军民的团结 B.提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有助于民族意识的增强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2.(2024·江西上饶一模·5)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则把郡县制深入推进到边疆地区,国家派官治理,落实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权。这一变化表明(  )
A.朝廷因俗而治的策略 B.朝贡体系退出历史舞台
C.边疆治理模式的创新 D.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
23.(2024·福建高三12月考试·10)1981年1月4日,台湾锦绣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江山万里》丛书,主要包括《长城万里》《大哉黄河》《天府西南》《烟雨江南》《闽海珠江》等;同年2月,台湾《时报周刊》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和平统一中国”“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这反映了(  )
A.两岸关系从文化界开始解冻 B.台湾同胞浓厚的民族国家意识
C.海峡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D.“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
24.(2024·吉林通榆一中高三上检测五·1)据学者研究,禹在整个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治水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因此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这可用于说明,大禹治水(  )
A.根源于统治疆域扩大 B.得益于集权政治发展
C.归功于部族矛盾缓和 D.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
25.(2024·安徽安庆二中高三质量检测四·2)周代,礼乐制度将德和礼紧密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被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各安其位,做自己的事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这说明,周代礼乐制度(  )
A.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B.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
C.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
26.(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五·7)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民众对待国旗的态度。这说明当时(  )
时间 民众态度
1919年1月 一位读者指出有人在国旗上贴“大减价”“九折”“八五折”等字样,他遂请《益世报》刊文宣传国旗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1922年8月5日 署名为“剑”的作者见一位女子以国旗绣鞋,他表示如此行为是“侮辱国旗,即侮辱国家”。
1924年初 有人看到某公司所悬国旗旗色混乱,认为他们“反对共和,轻视民国”,脑子里没有国家观念。
A.国家认同观念凸显 B.封建等级观念鲜明
C.共和观念逐渐形成 D.民主自由思想淡薄
27.(2024·辽宁丹东高三上期末·4)从唐代中期到宋代末期,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处的大片山区,曾经接受过五次大规模的外来移民,分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末五代宋初、两宋和平时期、两宋之际、宋元之际。这些移民与本土人混合后,福建汀州等地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这反映了(  )
A.移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士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C.人口迁移推动文化认同 D.南方山区与中原习俗趋同
28.(2024·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4)西夏文人骨勒茂才所编《番汉合时掌中珠》,是一部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典。图1为其书影,出现了荔枝、龙眼、甘蔗等作物名称。由此可知,该字典(  )
图1
A.表明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 B.证明了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进
C.反映了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 D.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9.(2024·河南驻马店高三上期末·13)下图所示为1943年美术家古元在陕北创作的木刻画《部队秋收》。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当时(  )
A.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党和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D.热爱劳动、从军光荣的风气
30.(2024·辽宁辽东南高三上期中·11)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都渴望祖国统一
31.(2024·湖南常德一模·2)据史书记载,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晋文公之舅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学识过人。这说明(  )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
C.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D.“百家争鸣”辐射周边各民族
32.(2024·河北保定高三12月联考·2)西晋末年,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即通过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的措施,极力将其族的先世史与更早的汉朝密切关联起来。刘渊的这些做法旨在(  )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 B.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D.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33.(2024·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13)记载元代历史的藏文史书《汉藏史集》中写道:“最初,在玛卡秀雅许的上部,有斯巴的王子名叫亭格,生有三子,即汉、藏、蒙古(霍尔)三者”。由此可知,当时(  )
A.大一统思想得到发展 B.文明起源多样性得到认同
C.华夏认同的观念形成 D.中华同源共祖意识的传播
34.(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中·4)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郑成功此举(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增强了民族认同
C.顺应了世界潮流 D.冲击了闭关政策
35.(2024·海南全真模拟二·6)表1是明清时期在贵州推广科举制后的相关记载摘要。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
表1
地区 记载 出处
平坝卫 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 【明】沈思充《贵州通志》
贵阳 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 【明】郭子章《黔记》
安顺 务本兴行,渐洗蛮陋 【清】鄂尔泰《贵州通志》
A.完成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B.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
C.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D.促进了文化上的统一
36.(2024·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期末·3)在魏晋时期,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嘉峪关5、6号墓中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酒泉丁家闸5号墓宴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壁画中有送行图。这体现了当时(  )
A.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B.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C.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37.(2024·安徽池州高三上期末·5)清朝是“宗室无外任,满蒙无微员”,皇亲国戚不到地方任职,满族、蒙古族出任高级官员,人事制度倾向宗室成员、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清朝这一用人机制(  )
A.表明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B.说明民族分化严重
C.体现满蒙子弟德才兼备 D.意在巩固专制统治
38.(2024·广东揭阳高三11月联考·12)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 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
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 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39.(2024·广东湛江高三上期末·4)帏帽原为游牧民族防风沙用的实用型帽子,网帷垂至颈部,传到中原地区后成为贵族妇女出游的时尚性装束。朝廷曾禁止这种风尚,但越禁止越风行,以至“则天之后,帏帽大行”。唐玄宗时期,帏帽被网帷尽去、靓妆露面的胡帽所取代。这一现象(  )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 B.威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
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胡化进程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40.(2024·江苏无锡高三上期末·8)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副刊出现多则隐喻现象的标题,如《保卫麦收的时候到了》《要办春耕突击队》,类似“保卫”、“突击”等常用于战争表达的词汇在关于农耕活动的报道中屡见不鲜。这种做法(  )
A.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营造了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
C.推动了农民政治上的解放 D.增强了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
41.(2023·北京东城区二模·7)自清建立,满语是政治地位最高的语言,满族之外的民族“各语其语”。1904年清廷“兹拟以官音(汉语官话)统一天下之语言”。由此,边疆地区新建学堂中多推行汉语教育。满人御史贵秀坦言:“中国之利害满与汉共焉者也,夫同舟共济……文字同形,言语同声。”清末推行汉语(  )
A.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B.为“开眼看世界”创造条件
C.客观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D.有利于白话文的逐渐普及
42.(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9)绘画《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正热情地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叔叔。此后,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年画遍布城乡。这表明(  )
A.民族认同显著增强 B.发展军事成为时代主题
C.妇女权益得到保障 D.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43.(2023·河北唐山三模·10)2008年著名实业家冯燊均在香港成立国学基金会时,提出“五学并举”主张,以“经典”“历史人物”“礼仪”“武艺”“书法”作为学生国学入门和国民教育的基石。这一做法意在(  )
A.强化香港青少年文化认同 B.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促进香港与内地学术交流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
44.(2024·江苏高三上期末·11)1964年,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到2000年,有28个少数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难以为继 B.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C.改革开放促进人口流动 D.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
45.(2024·重庆一中高三12月月考·8)邓小平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针对“贵州苗族中地主很少,他们绝大部分种汉人的地”的状况,在苗族群众的要求下,对当地的土改作了特殊规定:“凡是种的土地是汉人地主的,就实行减租、土改,而种的土地是苗族地主的,就不实行减租、土改。”该规定的出台(  )
A.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C.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D.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46.(2024·湖南娄底高三上期末·10)2010年9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完成换文程序,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协议规定,加强和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等。这一协议的实施(  )
A.贯彻了“一国两制”的主要精神 B.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C.利于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表明经贸合作有效遏制了“台独”
二、非选择题
47.(2024·湖南雅礼中学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植于对荣耀过去的颂扬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这一政治话语相比“民主”“法治”“群众”而言增长趋势更明显。在党代会报告文本中,有“全国各族人民”“带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摘编自殷冬水、范京京《“人民”话语与国家认同——当代中国国家认同话语建构的政治学分析》
材料二
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宗教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
——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
(1)指出材料一、二论述“国家认同”的不同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12分)
48.(2024·广东深圳龙岗区高三上期末·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中不断巩固与壮大,其演进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民族关系 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 认同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49.(2024·广东茂名一模·17)交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学者将交通系统列为统一国家赖以生存的首要组织,认为“交通系统之所以名列榜首,是因为它们是大一统国家赖以生存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图3 图4
材料二
表1 晚清兴修铁路曾引起的争论
观点一 “倘任其修筑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于大局更有关系”。“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平民之力而归之官……与民争利,祸亦随之”。
观点二 “洋人之要挟否、视我国力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富,外人愈不敢肆其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亦必隐图其狡逞”。“铁路之利于漕务、服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铁路史部分》
(1)结合材料一,提取图3信息分析秦朝陆路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的作用,说明图4中元朝交通路线形成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观点有何分歧,并就晚清修建铁路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6分)
50.(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17)民族交融。(9分)
材料
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始终是双向进行的。这种双向的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对各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被汉族文明吸引后,便会加速其由质而文的历程;而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也有利于汉民族摆脱上层社会纤弱庸俗的颓废风气,转而呼唤粗犷和刚健的气质,开始了由文返质的变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正是在这种似相反实相成的变化过程中,逐渐缩小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加速了各民族的文明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采民《民族融合与隋唐之际诗风的嬗变》
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A C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D C C D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D D A C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D B D B D A D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 C A A C C C
1.【答案】B【解析】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北朝挑选的使节容貌“可观”,文学“优赡”且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可知经过汉法改革、民族交融的北朝在文化上向南朝靠拢,故选B项;“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不合史实,450年元嘉之战后,南朝的实力再也比不上北朝,排除A项;南北朝政权间战争频繁,北朝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亡南朝而完成统一,排除C项;汉族高门人物仅为北朝使节,控制北魏政权的是鲜卑贵族,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题干“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并结合选必一第5课所学可知,元代恢复科举制为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权中来提供了渠道,有利于争取汉族知识分子拥护元朝政权,故选B项;“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不合逻辑,与题干中“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相悖,排除A项;“中央与地方”不合题意,应为“元朝与士子”,排除C项;“恢复”不合史实,应为“确立”,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据材料“三十年代初”“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材料主要呈现的是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各阶层共同投入到反侵略斗争中,出现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符合“一二九运动”的特点,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依然占据主导,国民党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尚未出现全国性的抗日救亡高潮,排除A项;“反对华北自治”说明当时日本侵略者依然以蚕食的方针为主,局部侵华尚未转变为全面侵华,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中“三十年代初”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材料“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可知,东汉后期,刺史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史、太守的上级,州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这与题中东汉时期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于中央而言,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据材料“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可知,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利,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富农、小资产阶级由原来的打击对象调整为团结对象,是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故选A项;据所学,中共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主要依靠工农阶级,而非资产阶级和富农,排除B项;据所学,“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有三个时期,一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初期,二是“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1931—1935年),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实际上是批判了城市中心论,客观上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农村,三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题干材料出自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在遵义会议之后,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农村,排除C项;据所学,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后期提出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摔跤表演“独近戎务” “国家重此有深意,所以习劳裕平素”可知,摔跤表演与蒙古战争事务最接近,乾隆帝意在告知蒙古王公清廷军人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从而达到威慑蒙古王公、维护社稷安定的意图,故选C项;“异域”指国外地区,蒙古属于清朝版图一部分,排除A项;“敦教化”不合题意,摔跤表演是一种力量较量,不是“教化”,排除B项;“娱万民”不合题意,与材料涉及清朝皇帝与蒙古王公的关系相悖,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据材料“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等可知,居于吐鲁番交河故城的粟特人康氏家族,在墓志铭中强调其家世源于中华,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可以用于证明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故选C项;材料只表示粟特人迁居至交河,并没有涉及其对交河的开发,排除A项;材料中康延愿墓志强调了家世的渊源(出自中华),但并没有表明其家族为世族郡望,且材料只涉及一处墓志铭,无法得出“影响广泛”,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粟特人康氏家族的相关信息,不涉及其他民族以及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可知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宣传和动员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国民的民族意识,故选B项;“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都属于比较通俗的文艺形式,主要以普通民众为受众对象,排除A项;“街头剧、朗诵诗”都是新式文艺形式,具有西方色彩,排除C项;以抗战为主题的宣传和动员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抗战大局的需要,围绕舆论制高点的斗争服从于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蒙古、汉人,同属臣民”“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知,乾隆皇帝认为蒙古、汉人都是清朝臣民,不应厚此薄彼,更不能将其视为歧视性的夷,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而材料强调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乾隆谕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据材料“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可知民众对平型关大捷所体现的民族革命精神形成了充分的价值认同,这是建立在新闻媒体、社会教育和社会各界不断深化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使平型关大捷成为了民众共同的记忆来实现民众对平型关大捷的价值认同,故选B项;国家权力只是推动集体记忆强化的因素之一,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是推动集体记忆不断加深的内在动力,排除A项;“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学校教育只是方式之一,排除C项;“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也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由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可知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充分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强调对边远诸族的统治和国家统一,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 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与材料“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不符,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多元”指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指中华民族共同体,该战国时期的墓葬具有越、楚和江淮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其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主流说法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结论,排除C项;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秦并海内……以养四海”指秦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成于汉家”指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接汉绪……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即强调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选A项;“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中国古代一直存在,“改变”说法错误,排除B项;正式提出“大一统”(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的是春秋时期《公羊传·隐公元年》,“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1982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前首相时,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指出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1982年6月,调研小组拟定的十二条政策中“恢复主权、制度不变、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等基本精神,为“中英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些精神已经体现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原则,为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初步形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具体方案,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鸦片战争后通过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所以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材料没有涉及香港问题的由来,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中方的态度,没有涉及英方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不能得知英国是否希望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1985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晚于材料时间,排除C项;
15.【答案】C【解析】由“传向周边各民族……被中原地区所吸收”可知,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戎狄蛮夷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仍然存在,民族隔阂减弱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由“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周边文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互相交流,统一观念加强的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据材料乞伏保达的墓志“其先盖夏禹之苗裔”,尔朱绍的墓志“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少数民族人物认为自己的祖先出自华夏族,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增强,故选C项;民族矛盾指的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材料没有涉及北魏鲜卑族与汉族等其它民族的矛盾,“尖锐”一说更没有依据,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明确给出北魏的具体历史时期,无法判断是孝文帝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或北魏统一北方前还是统一北方后,排除B、D项。
17.【答案】D【解析】据材料“利用午休时间向群众讲解时事”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尚未稳固,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以读报组的形式,让人民群众了解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同时听取和解答工人提出的疑问,有利于加强民众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故选D项;“读报组”的推广可能会对识字率有一定影响,但仅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提高了全国人口的识字率”的结论,排除A项;读报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且通过材料时间无法判断此时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确立,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涉及“读报组”的推广,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材料中描述的都是一些非汉族政权,如辽、金、西夏等,在政权确立后主动接纳儒家文化,使其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融合,这正是文化认同的表现,故选C项;多元一体的格局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统一的格局,辽、金、西夏并没有形成一个一体的格局,它们各自独立,且有冲突和斗争,排除A项;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往往是在儒学地位受到质疑或颠覆后的恢复,材料描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接纳儒家文化,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是指社会上普遍推崇读书,材料描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接纳儒家文化,此项并没有依据,排除D项。
19.【答案】A【解析】据材料“政府送蜀地学生到长安学习,又在蜀地开办学校,免除学生徭役”可知政府通过教育优惠政策支持蜀地学生到长安求学,同时还通过发布文告告知蜀地百姓国家的政策目的,有利于密切中央与蜀地之间的联系,强化蜀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待和宽容,是尊重少数民族发展诉求的体现,排除B项;中央政府优待巴蜀读书人,是为了寻求巴蜀知识分子对中央政权的认可,巩固国家统一,排除C项;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设置机构和政策控制,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D项。
20.【答案】C【解析】据材料“成立回民班”“创办了两所蒙古族学校”“招收了蒙、回、藏、苗、汉等各族青年300多人”可知,1941年,中共中央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蒙、回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通过这些措施有利于团结各民族,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办培训班能加强民族间的团结,而不能保障各民族的独立,排除B项;当时处于全国抗战时期,并未强调反蒋的斗争,排除D项。
21.【答案】C【解析】据材料“1937年9月25日……《我们没有了家》”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作者借助漫画的形式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一口吞、化灰尘),痛陈国破家亡的危机,激励国人团结一致共御外辱(同心合力保中华),这有助于国人民族意识的增强,故选C项;漫画没有明确的区域范围,仅凭借漫画没法判断是否是“敌后战场”,也无法看出“军民团结”的信息,排除A项;1935年,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年9月22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漫画体现的一部分内容,漫画更多的是为了激励国人共御外辱、保家卫国,排除D项。
22.【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朝则把郡县制……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权”可知,清代在边疆地区不再推行朝贡制,而用内地的郡县制取而代之,中央派官员到边疆任职,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这些措施有利于奠定现代中国版图,故选D项;因俗而治是指对不同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清朝在边疆地区统一实施郡县制不能体现因俗而治的策略,排除A项;清朝时期,朝贡体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边疆推行内地的郡县制,不是边疆治理模式的创新,而是边疆治理模式的改变,排除C项。
23.【答案】B【解析】据材料“《江山万里》丛书”、“和平统一中国”、“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可知,台湾方面非常注重与大陆的家国亲情与血缘关系,重点强调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这反映出台湾同胞浓厚的民族国家意识,故选B项;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令”,两岸关系终于开始“解冻”,排除A项;此项本身正确,但材料并未提及大陆方面的作为与态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一国两制”,排除D项。
2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执玉帛者万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众多氏族与部族参与,这加强了各个氏族的交流,也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故选D项;材料提及大禹治水的区域分布广,“统治疆域扩大”不是大禹治水的原因,“根源于”说法错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集权政治还未发展,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大禹治水过程中的集权,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各部族矛盾的缓和,而是强调大禹治水过程中各氏族的参与促进了当时民族认同,排除C项。
25.【答案】D【解析】据材料“每个人都被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可知,礼乐制度强化了人们对周天子的认同和服从意识,这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排除A项;早期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表述错误,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核心是规范社会等级秩序,与周文化传播无关,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排除C项。
26.【答案】A【解析】第一则材料显示读者在宣传国旗的权威性和神圣性,第二则材料显示作者反对“以国旗绣鞋”,第三则材料显示有人因“某公司所悬国旗旗色混乱”而质疑其“没有国家观念”,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民众对国旗的态度说明当时国家认同观念凸显,故选A项;材料中未涉及封建等级高低的论述,封建等级观念更无从体现,排除B项;共和观念是一种政治思想和体制,其核心在于国家的最高领导职位不是由世袭的君主担任,而是通过某种形式的民主选举产生。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国家的认同,而非共和观念,排除C项;材料信息中显示了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国家的认同,“民主自由思想淡薄”与材料显示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
27.【答案】C【解析】福建汀州等地由于接受过五次大规模的外来移民,导致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这反映出人口迁移推动了南方地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题目主旨是强调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文化认同的作用,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士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是需要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的,而题干并没有相关的比较信息,所以单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B项中的结论,排除B项;由“福建汀州等地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可知,这是强调移民对当地文化认同的影响,而不仅是对社会习俗的影响,排除D项。
28.【答案】C【解析】荔枝、龙眼、甘蔗等是南方的作物,出现于骨勒茂才编订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这一西夏字典中,可知西夏与宋朝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频繁,故选C项;“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不合逻辑,荔枝、龙眼、甘蔗不产于西夏的西北地区,排除A项;“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进”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不合史实,此时处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时期,排除D项。
29.【答案】C【解析】据题干时间(1943年)可知该木刻画所反映的史实出现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该木刻画反映出军队和农民一起合作秋收的场景,据此可知,该历史事件体现出党和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其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排除A项;该木刻画中仅呈现出军队和农民,并没有述及其他阶层,并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已经建立,排除B项;该木刻画反映出军队和农民一起劳动的场景,并没有体现“从军光荣”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30.【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文不老……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中华文化……共同语语言”可知,余光中和有识之士强调了中文和中华文化在两岸沟通中的作用,这说明文化认同在两岸统一过程中具有推动作用,故选B项;材料中只是强调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并没有提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长短,排除A项;材料“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性,但并未体现“创新力”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只是部分台湾有识之士的观点,但并没有表示海峡两岸的民众都有这种想法,排除D项。
31.【答案】B【解析】据材料“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戎子驹支……赋《诗》言志”“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人属于戎狄蛮夷民族,他们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是华夏认同增强的体现,说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材料所处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周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并没有关于各族祖先的相关描述,不能得出“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材料涉及的几个人物都是春秋时期的,不能得出“‘百家争鸣’辐射周边各民族”的结论,排除D项。
32.【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匈奴首领刘渊将自身祖先追溯到刘汉王朝的先祖,结合所学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史实可知,这是在攀附华夏文化,彰显政权正统,故选D项;刘渊做法的目的是巩固统治,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并无推广汉族先进文化的信息,排除B项;刘渊追溯汉人祖先体现攀附华夏文化,使华夏认同的体现,但目的是巩固统治,排除C项。
33.【答案】D【解析】“有斯巴的王子名叫亭格,生有三子”等,可知这部元代史书认为汉、藏、蒙古三个民族都是同一个祖先,D项正确。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容分割的,材料中主要是通过追溯民族的来源,体现汉、藏、蒙古三个民族的同源性,并没有涉及国家,排除A项;文明多样性是指文明在多个地域起源,且每个文明都有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排除C项。
34.【答案】B【解析】据材料“兴建孔庙……开科取士”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仿效内地实行郡县制、建立以儒学为核心的学校体系,实行科举制,这些措施增强了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继续进行抗清斗争,没有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明末清初的世界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材料主旨是郑成功仿效中国内地进行改革,排除C项;闭关政策是对外政策,而材料中的措施是对内改革的措施,二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35.【答案】D【解析】据材料“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文教丕扬,人才辈出”等可知,贵州在明清时期属于边疆地区,实行科举制有助于贵州风俗变化和文化发展,且促使贵州士人进入政府,进而对明清政府产生认同,促进文化统一,故选D项;材料体现科举制促使贵州士人参与国家政权,但少数民族封建化还包括经济发展和文化儒家化等,材料信息无法全面反映“封建化”,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科举在贵州的推行不代表文化重心转移到了贵州,且该说法错误,排除B项;清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但是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朝廷派流官治理西南地区,并非在贵州实行科举,排除C项。
36.【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在嘉峪关、酒泉等西北地区的壁画中出土了“穹庐”“采桑”“腰鼓”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物品或场景,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史实体现出当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故选B项;“民族交融”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共同发展,而题干所述及的物件或场景具有丰富的地域(西北地区)文化特色,看不出任何“民族交融”的信息,排除A项;“采桑”“放鹰狩猎”“牵驼”能够体现西北地区的生产劳动内容,但是并不能体现出“繁盛”特点,并且,这也仅是题干内容的一部分而已,并不能概括题干全部之意,排除C项;“腰鼓”属于社会生活的表现,但是这并不能体现出“丰富多彩”特点,这也仅是题干内容的一部分而已,并不能概括题干全部之意,排除D项。
37.【答案】D【解析】据材料“宗室无外任,满蒙无微员”可知,清朝时期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满蒙贵族手里,宗室成员、满族人和蒙古族人享有政治特权,这有利于巩固清朝专制统治,故选D项;科举制度是面向全社会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并非是宗室成员、满族人和蒙古族人享有的特权,因此,科举制度在清朝没有遭到破坏,排除A项;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并未实施民族分化政策,民族分化严重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材料“皇亲国戚......宗室成员、满族人和蒙古族人”可知,他们享有的特权是因为其身份的特殊而非德才兼备,排除C项。
38.【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由于蒙古贵族征服罗斯后将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体制带到罗斯,专制制度刺激了罗斯大公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由此可知蒙古西征为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故选A项;“开启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现象是对外政策的表现,不是民族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蒙古西征对罗斯政治体制的影响,没有体现西方的文化传播的东方,所以并不是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条件,排除D项。
39.【答案】D【解析】据材料“传到中原地区后成为贵族妇女出游的时尚性装束”可知,唐代前期少数民族的服饰在中原地区流行颇广,而且这一发展潮流屡禁不止,反映出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少数民族的帏帽在中原地区的流行与发展,不能说明服饰演变的艺术性趋势,排除A项;少数民族时尚性装束的流行不可能威胁国家政权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仅帏帽在中原地区的流行与发展,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服饰对中原服饰的影响,不会促进中原文化的胡化,排除C项。
40.【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保卫”、“突击”等词汇在关于农耕活动的报道中“屡见不鲜”,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可知,诸多战争词汇用于农耕活动,营造了一种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为全民族抗战服务,故选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抗战,但是题干并没有述及“增加”其他社会阶层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据所学(抗日战争)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农民并没有实现“政治”上的解放,排除C项;题干所述史实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但是“人民军队”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
41.【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国之利害满与汉共焉者也,夫同舟共济”可知,清末推行汉语,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形下,清末推行汉语客观上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故选C项;就材料信息着重强调的语言统一对国内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带来的影响,而非对外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清廷推广的是汉语,并未说明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排除D项。
42.【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可知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显著增强,故选A项;据材料时间“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属于文革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军事在整个70年代都不是时代主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少女将奶茶递给解放军,体现了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认同中华民族,并没有体现妇女的权益问题,排除C项;该画作于197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66—1976年的文革中,双百方针并没有得到遵循,所以该画作并不是双百方针推动的,且一幅画不能体现艺术繁荣,排除D项。
43.【答案】A【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国学基金会有利于香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观念,说明该做法目的是为了强化香港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故选A项;结合所学,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是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时空观念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成立国学基金会提出五育并举的主张,有利于增强香港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香港与内地学术文化交流是其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是相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排除D项。
44.【答案】C【解析】据材料“未离开......分布范围显著扩大”可知,2000年,已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全国各地,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难以为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材料“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可知,体现了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的流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这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范围扩大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
45.【答案】C【解析】据材料“贵州苗族中地主很少,他们绝大部分种汉人的地”“对汉人地主减租、土改,对苗族地主不实行减租、土改”可知,实行了符合少数民族具体情况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故选C项;据材料“西南局第一书记”可知,材料情境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1951年前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均已解放,贵州土改是在1951年之后进行的,排除B项;邓小平同志在1949年至1952年期间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开始,排除D项。
46.【答案】C【解析】据材料“加强和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可知海峡两岸在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协议的实施对于促进两岸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经济方面的合作和联系会巩固两岸的和平发展,故选C项;协议只涉及经济合作,只规范两岸经济合作事项,不涉及政治问题,不能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排除A项;“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协议并不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进入21世纪,外部势力的干涉使“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党和国家将反对和遏制“台独”摆在对台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经贸合作并没有起到有效遏制“台独”的效果,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47.【答案】(18分)
(1)角度:材料一:民族发展角度(1分);
材料二:国家安全角度(1分)。
原因: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实践。(4分)
(2)评析:亨廷顿对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所进行的研究是独特的,勾画出了美国国家安全新的挑战类型与背景,揭示了认同因素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强调了国家利益来自于国家认同,这些理论努力,不仅为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路重开了新河,而且为以认同为主要因素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分析开辟了新的视角,具有相当的理论创新意义;亨廷顿的理论不反对美国人用善恶去判定美国与别国之间的“异质”冲突,表明他仍坚持着“霸权护持”的伦理立场,陷于传统国家中心主义的思维"误区"而不能自拔。(1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角度,据材料一“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可知民族发展角度;据材料二“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可知国家安全角度。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据材料一“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可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实践;结合所学可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据材料二“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等内容可知亨廷顿对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所进行的研究是独特的,勾画出了美国国家安全新的挑战类型与背景,揭示了认同因素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强调了国家利益来自于国家认同,这些理论努力,不仅为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路重开了新河,而且为以认同为主要因素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分析开辟了新的视角,具有相当的理论创新意义;据材料二“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可知亨廷顿的理论不反对美国人用善恶去判定美国与别国之间的“异质”冲突,表明他仍坚持着“霸权护持”的伦理立场,陷于传统国家中心主义的思维误区而不能自拔。
48.【答案】(12分)
示例1:
角度:统一多民族国家
论题:各封建王朝制定并实施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并设郡管辖。汉朝设大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汉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三击匈奴,设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管理西域、东北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唐朝与地方民族政权保持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管理边疆的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对西藏地区实行了有效行政管理。明朝对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设立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册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通过册封、设置办事大臣加强对西藏、青海地区的管理;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集权。
综上所述,从秦汉至明清,在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推动下,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示例2:
角度:民族关系
论题:中国古代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论述:
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在兼并战争和生产力进步的推动下,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改革,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与此同时,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南方的开发。
元朝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凝聚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
示例3:
角度:华夏认同
论题:少数民族不断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南北文化差异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辽、金、西夏政权通过学习中原典章文化,尊孔崇儒,强调自身已达到“不异中华”的文明程度,以此自居华夏;同时坚持本族旧俗,有意识地保持民族文化传统。
清入关代明,继承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与文化,以华夏正统自居,建立空前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综上所述,内迁的少数民族不断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加速了自身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华夏认同。
【解析】
首先,选取角度,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相关知识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角度,如选择统一多民族国家。其次,拟定论题,据材料“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并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得出论题:各封建王朝制定并实施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然后,展开论述,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分别从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入手展开叙述,最好从三个不同时期入手进行论述,如结合所学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得出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并设郡管辖,汉朝设大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汉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三击匈奴,设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管理西域、东北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结合所学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得出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唐朝与地方民族政权保持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管理边疆的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结合所学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得出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对西藏地区实行了有效行政管理,明朝对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设立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册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通过册封、设置办事大臣加强对西藏、青海地区的管理,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集权。最后,进行总结,对论题进行升华,如从秦汉至明清,在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推动下,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49.【答案】(14分)
(1)作用:主要道路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北方的直道和驰道(道路)直抵边境,利于抵御匈奴的进攻;南方的五尺道抵达滇、驰道抵达南海郡,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和岭南的控制。(4分;1点2分,其中信息1分,作用1分;答2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需要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4分;1点2分,答2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分歧:观点一反对修建铁路,观点二支持修建铁路。(2分;1点1分,答2点得2分)(修铁路是否会加剧列强侵略,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亦可得分)
看法: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1分)铁路的修建对传统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也一定程度上便利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修铁路有利于增强国力,救亡图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分;答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得3分;只答出一个方面最高得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作用,据材料一图3中咸阳周围的道路概况——比较密集,可得主要道路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据材料一图3中北方道路概况——修建有直道和驰道(道路),并结合所学,可得北方的直道和驰道直抵边境,利于抵御匈奴的进攻;据材料一图3中北方道路概况——修建有五尺道和驰道(道路),并结合所学,可得南方的五尺道抵达滇、驰道抵达南海郡,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和岭南的控制。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多个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如元朝疆域辽阔,巩固统治的需要、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的需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等,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2)第一小问分歧,据材料二观点一“倘任其修筑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与民争利,祸亦随之”,可得观点一反对修建铁路;据材料二观点二“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富,外人愈不敢肆其要求”、“铁路之利于漕务、服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可得观点二支持修建铁路。第二小问看法,据材料二中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注意提出合理看法,即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晚清修建铁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具体阐述,围绕以下角度作答:从短时期来看,弊大于利(对传统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便利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增强国力;救亡图存)等。
50.【答案】(9分)
观点: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是双向进行的,这种双向交融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3分)
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江南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在这些民族的迁徙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现象,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又采取易服装、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3分)
同时在民族交融过程中,汉族也吸纳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勇猛坚毅的尚武精神;文学艺术上豪迈与雄浑的风格;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也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3分)
【解析】
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始终是双向进行的”、“对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对各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可得,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是双向进行的,这种双向交融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第二小问说明,需要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另一方面说明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考生可以选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也可以选择不同时期来分别说明,说明过程既要提到其学习的具体表现,也要提到其积极意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即可。
第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增进民族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