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三套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202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套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两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变革及其影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期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影响,等等
滚动考查点 东晋十六国的文化交融,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晋十六国时期,许多中原大族名士为了避祸而南迁,他们云集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流民迁至广东、福建地区;南方亦有大量的平民、士兵、奴婢或躲避战乱,或因战争被俘至北方。这一状况
A.推动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速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2.唐朝贞观时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属、内附唐朝,前往长安者“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各族上层人物还能参与唐朝国家事务的管理,如突厥将领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都担任了唐朝将领。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关系较为和谐 B.民族政策持久稳定
C.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民族风俗观念淡化
 
3.宋代枢密院长官的任命原则并非要熟悉或懂得军事,基本上由文臣担任枢密院长官并负责制定作战方略和调遣军队,即使有少数武将担任枢密院长官,他们最终也都因遭受谗诬或怀疑而被罢官。宋代这一做法
A.使宋代形成强干弱枝格局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源于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避免了军队哗变倒戈
  
4.北宋初期,宋太祖下诏:西川、山南、荆湖等偏远地区的举人进京考试,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并在官驿借宿。各地州县设置专门资助机构,给当地赴考的读书人提供经济资助。这些举措意在
A.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B.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C.推动选官方式的多样化 D.彰显社会平等与正义
 
5.有学者指出,王安石变法不仅意识到了建立现代公共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而且新法中有类似近现代发展的信贷金融产业,通过国立信贷业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方案。这意味着王安石变法
A.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B.措施存在一定的超前性
C.开启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完善了国家的经济制度
 
6.有誓表载:“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敝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该誓表是
A.辽宋和议 B.宋夏和议
C.辽夏和议 D.绍兴和议
 
7.辽朝境内草原地区面积远远大于农耕地区,但是农业经济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使得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和农耕地区的农业经济都在辽朝境内占据很大成分,两者不存在主次之分,都是辽朝国力的重要支撑。 这一状况
A.稳固了汉族的政治地位
B.凸显了南北面官制的必要性
C.为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导致了辽朝经济体系的混乱
 
8.下表所示为金太祖颁发的部分诏书摘录。据此可知,金初
时间 摘录
1116 年 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
1122 年 其先降后叛逃入险阻者,诏后出首,悉免其罪。若犹拒命,孥戮无赦
1122年 新降附者当善抚存
1123年 耶律麻者告余睹、吴十、铎剌结党谋叛,及其未发宜先收捕
  A.采取恩威兼施的统治政策
B.内部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努力清除南北文化的隔阂
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9.元代行省制下,在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上报行省,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的官员办理某些政事,也有权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但是这种节制和统属又大抵是代表中央行事。这表明元代行省制
A.化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D.带来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10.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时期的江南地区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加剧,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这一状况
A.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B.对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冲击
C.改变了国内的人口布局
D.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11.下图为宣化辽墓出土的关于备茶的壁画(局部),该壁画记录了契丹贵族的仆从为主人备茶的过程。这反映出辽朝
A.茶叶生产已渐成规模
B.手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C.饮茶文化被广泛接受
D.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12.宋代以前,奴婢大多来自战俘、罪犯、买卖等,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宋时普遍确立奴婢雇佣制,雇主与奴婢签订雇佣契约,约定雇佣年限和雇佣报酬,一旦契约时限到期,奴婢就不再受主人劳役。这反映出宋代
A.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13.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告诫儿童面对尊长时:“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陈淳也在《启蒙初诵》中要求小儿做到“入则孝,出则悌”。 这可用来说明南宋时期
A.理学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政府重视对幼儿的启蒙
C.教育的功利色彩较为浓厚
D.理学思想渗入家庭教育
  
14.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指出:“《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杂剧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带有突出的南方特色。”这一观点说明
A.文学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学领域呈活跃态势
C.各地区文化发展均衡
D.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
 
15.下表所示为部分契丹大、小字的对应状况。据此判断,契丹文字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仐 已
  A.是契丹与汉族交流的成果 B.推动了契丹民族的发展
C.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D.提高了契丹族文化水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唐太宗即位之后,在勤俭方面为群臣作出了表率,他禁止铺张浪费的厚葬习俗,明确提出五品以上官员和皇亲贵族都要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唐太宗并不认为做了皇帝就永远正确,所以他不仅以史为鉴,又以人为鉴,他求谏、纳谏、赏谏,提倡奖励臣下的批评建议,试图集中央百官的群体智慧为一身,以预防个人独断、专横和昏贪。实践上,许多已有或将有的侈务、淫事、贪政,他因采纳臣下的上谏而或停止或取消。唐太宗时期,廉政监察制度也有了明显的加强,监察机关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对监察对象实行归口管理。
——摘编自《浅谈唐代贞观廉政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唐朝前期,军事布局以“内重外轻”为主。到了唐朝中期,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边疆地区的危局,再加上府兵制的瓦解,唐朝在与周边民族政权作战中失去了府兵支持,在战争中也处于劣势。为了抵御周边各族的进攻,唐朝在边防地区设置了节度使,屯驻了大量军队。据《府兵制度考释》记载,各节度使统帅之兵共40余万,中央禁军共12万人。边防地区的节度使兵权在握,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形成。唐玄宗后期,重用节度使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朝走向衰落。
——摘编自田甜、李茹《唐代藩镇割据的军事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时期的治国策略。(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设置节度使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唐朝盛衰的因素。(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不同的方面,都得出了“中国经济在宋代出现飞跃,达到了顶峰,而后发展减缓,最后限于停滞”的结论。这个结论已成为现今学坛上关于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主流观点,而此观点的主要基石之一,就是宋代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进步,即“宋代经济革命”。
——摘编自杨孝鸿《宋代的商业革命与城市时尚》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两宋时期的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兵革不息,帝王凡易十姓。历代的政府管理者在如何改革和完善地方行政体制方面,不断进行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在地方中间环节的设置和管理上,赵宋王朝以交通路线为主干进行划分,创建了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从而避免了重蹈汉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而陷入军阀混战和藩镇割据的历史覆辙。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元朝行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转变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但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行省要接受中书省的节制和领导,而特殊的民族统治背景,又使得行省制度披上了一层与汉地(中原)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不甚协调的外衣,所谓“蒙汉二元制”。在有些学者看来,当时的行省只是一种“权宜”产物,不应成为经久之制,这只能说明行省制度对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抵触, 并非汉地制度自然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实行路制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制的基本特征,并对行省制度进行简要评价。(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材料中方框部分有几处不符合史实的错误,请写出其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套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两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变革及其影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期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影响,等等
滚动考查点 东晋十六国的文化交融,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晋十六国时期,许多中原大族名士为了避祸而南迁,他们云集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流民迁至广东、福建地区;南方亦有大量的平民、士兵、奴婢或躲避战乱,或因战争被俘至北方。这一状况
A.推动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速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王朝更迭频繁,社会局势动荡,中原地区大多处于少数民族政权控制之下,北民南迁和南民北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北方文化和民族的交融,故D项正确,排除B项。东晋十六国时期,江南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但经济重心尚未开始南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得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排除C项。
答案:D
2.唐朝贞观时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属、内附唐朝,前往长安者“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各族上层人物还能参与唐朝国家事务的管理,如突厥将领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都担任了唐朝将领。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关系较为和谐 B.民族政策持久稳定
C.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民族风俗观念淡化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唐朝贞观时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属、内附唐朝,各族上层人物也可以参与唐朝国家事务的管理,这种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唐太宗实行平等、宽容的民族政策紧密相连,故A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当时民族政策持久稳定,排除B项;民族关系和谐并不能说明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和民族风俗观念淡化,排除C、D两项。
答案:A
3.宋代枢密院长官的任命原则并非要熟悉或懂得军事,基本上由文臣担任枢密院长官并负责制定作战方略和调遣军队,即使有少数武将担任枢密院长官,他们最终也都因遭受谗诬或怀疑而被罢官。宋代这一做法
A.使宋代形成强干弱枝格局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源于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避免了军队哗变倒戈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导致武将的地位低下,军权掌握在文臣手中,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宋代的崇文抑武方针并不会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B项;“避免了军队哗变倒戈”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C
4.北宋初期,宋太祖下诏:西川、山南、荆湖等偏远地区的举人进京考试,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并在官驿借宿。各地州县设置专门资助机构,给当地赴考的读书人提供经济资助。这些举措意在
A.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B.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C.推动选官方式的多样化 D.彰显社会平等与正义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提供经济资助,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保证家境贫寒的士子们也能正常参加科举考试,从而扩大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对寒门子弟的照顾,没有涉及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的抬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方式,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B
5.有学者指出,王安石变法不仅意识到了建立现代公共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而且新法中有类似近现代发展的信贷金融产业,通过国立信贷业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方案。这意味着王安石变法
A.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B.措施存在一定的超前性
C.开启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完善了国家的经济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具有现代化色彩,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不适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故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排除A项;汉武帝时已经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完善了国家的经济制度”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B
6.有誓表载:“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敝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该誓表是
A.辽宋和议 B.宋夏和议
C.辽夏和议 D.绍兴和议
  解析:根据材料“臣构”“以淮水中流为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誓表是1141年南宋与金国订立绍兴和议,宋高宗赵构向金国奴颜婢膝的佐证,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答案:D
7.辽朝境内草原地区面积远远大于农耕地区,但是农业经济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使得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和农耕地区的农业经济都在辽朝境内占据很大成分,两者不存在主次之分,都是辽朝国力的重要支撑。 这一状况
A.稳固了汉族的政治地位
B.凸显了南北面官制的必要性
C.为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导致了辽朝经济体系的混乱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朝国内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的双重性,对于政府的管理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从而凸显了南北面官制度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汉族的政治地位得到了稳固,排除A项;辽并未统一全国,排除C项;辽朝经济体系混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B
8.下表所示为金太祖颁发的部分诏书摘录。据此可知,金初
时间 摘录
1116 年 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
1122 年 其先降后叛逃入险阻者,诏后出首,悉免其罪。若犹拒命,孥戮无赦
1122年 新降附者当善抚存
1123年 耶律麻者告余睹、吴十、铎剌结党谋叛,及其未发宜先收捕
  A.采取恩威兼施的统治政策
B.内部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努力清除南北文化的隔阂
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对辽的来降者采取了安抚政策,对叛逃的部队进行残酷镇压,体现出其恩威并施的统治政策,故A项正确。金朝恩威并施的统治政策并不能说明金朝内部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文化隔阂的清除,排除C项;材料与边疆地区的治理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9.元代行省制下,在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上报行省,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的官员办理某些政事,也有权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但是这种节制和统属又大抵是代表中央行事。这表明元代行省制
A.化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D.带来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节制和统属又大抵是代表中央行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作为管理地方和承接中央的地方机构,既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又受到了中央的节制,体现出集权与分权统一,故C项正确。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化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度虽然增强了地方的权力,但难以形成地方割据的隐患,排除D项。
答案:C
10.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时期的江南地区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加剧,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这一状况
A.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B.对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冲击
C.改变了国内的人口布局
D.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期江南地区农业人口的富余及大量溢出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排除B项;农业人口的迁移并不等同于人口布局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D项。
答案:A
11.下图为宣化辽墓出土的关于备茶的壁画(局部),该壁画记录了契丹贵族的仆从为主人备茶的过程。这反映出辽朝
A.茶叶生产已渐成规模
B.手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C.饮茶文化被广泛接受
D.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中原文化重要代表的饮茶,已深入契丹贵族的日常生活,故D项正确。茶叶生产的规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壁画仅为契丹贵族墓葬图,并未体现饮茶文化在辽朝被广泛接受,排除C项。
答案:D
12.宋代以前,奴婢大多来自战俘、罪犯、买卖等,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宋时普遍确立奴婢雇佣制,雇主与奴婢签订雇佣契约,约定雇佣年限和雇佣报酬,一旦契约时限到期,奴婢就不再受主人劳役。这反映出宋代
A.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解析:根据材料“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普遍确立奴婢雇佣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前,奴婢属于贱民阶层,没有人身自由。宋代奴婢雇佣制的推行,已经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这反映出宋代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C项正确。奴婢社会地位提高并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社会阶层的流动状况,排除D项。
答案:C
13.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告诫儿童面对尊长时:“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陈淳也在《启蒙初诵》中要求小儿做到“入则孝,出则悌”。 这可用来说明南宋时期
A.理学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政府重视对幼儿的启蒙
C.教育的功利色彩较为浓厚
D.理学思想渗入家庭教育
  解析:根据材料“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入则孝,出则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等理学家将理学思想融入家庭教育的规则中,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理学的主流思想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态度,排除B项;以理学对儿童的教育并不能说明南宋时期教育具有功利色彩,排除C项。
答案:D
14.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指出:“《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杂剧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带有突出的南方特色。”这一观点说明
A.文学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学领域呈活跃态势
C.各地区文化发展均衡
D.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国文学具有南北各地的多样化,这说明中国文学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故A项正确。文学领域的活跃态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中国各地区文化发展均衡,排除C项;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A
15.下表所示为部分契丹大、小字的对应状况。据此判断,契丹文字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仐 已
  A.是契丹与汉族交流的成果 B.推动了契丹民族的发展
C.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D.提高了契丹族文化水平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文字具有与汉族文字相似的特点,这是契丹与汉族交流的成果,故A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契丹民族因此得到发展,排除B项;契丹文字对于缓和民族矛盾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契丹文字的实施效果,排除D项。
答案: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唐太宗即位之后,在勤俭方面为群臣作出了表率,他禁止铺张浪费的厚葬习俗,明确提出五品以上官员和皇亲贵族都要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唐太宗并不认为做了皇帝就永远正确,所以他不仅以史为鉴,又以人为鉴,他求谏、纳谏、赏谏,提倡奖励臣下的批评建议,试图集中央百官的群体智慧为一身,以预防个人独断、专横和昏贪。实践上,许多已有或将有的侈务、淫事、贪政,他因采纳臣下的上谏而或停止或取消。唐太宗时期,廉政监察制度也有了明显的加强,监察机关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对监察对象实行归口管理。
——摘编自《浅谈唐代贞观廉政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唐朝前期,军事布局以“内重外轻”为主。到了唐朝中期,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边疆地区的危局,再加上府兵制的瓦解,唐朝在与周边民族政权作战中失去了府兵支持,在战争中也处于劣势。为了抵御周边各族的进攻,唐朝在边防地区设置了节度使,屯驻了大量军队。据《府兵制度考释》记载,各节度使统帅之兵共40余万,中央禁军共12万人。边防地区的节度使兵权在握,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形成。唐玄宗后期,重用节度使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朝走向衰落。
——摘编自田甜、李茹《唐代藩镇割据的军事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时期的治国策略。(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设置节度使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唐朝盛衰的因素。(3分)
  答案:(1)治国策略:提倡节俭,反对厚葬;以史为鉴,虚心纳谏,强化廉政,重视监察。(4分)
(2)影响:造成了外重内轻局面;威胁了中央集权;为后来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6分)
(3)因素:皇帝个人的因素;制度的创新;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的消长。(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不同的方面,都得出了“中国经济在宋代出现飞跃,达到了顶峰,而后发展减缓,最后限于停滞”的结论。这个结论已成为现今学坛上关于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主流观点,而此观点的主要基石之一,就是宋代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进步,即“宋代经济革命”。
——摘编自杨孝鸿《宋代的商业革命与城市时尚》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两宋时期的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宋代商业和城市呈现繁荣局面。(2分)
阐述: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转向市场,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的时间、空间不再受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城市兴盛,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超过百万。宋代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和国内外交通系统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引导等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和城市的兴盛。(1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兵革不息,帝王凡易十姓。历代的政府管理者在如何改革和完善地方行政体制方面,不断进行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在地方中间环节的设置和管理上,赵宋王朝以交通路线为主干进行划分,创建了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从而避免了重蹈汉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而陷入军阀混战和藩镇割据的历史覆辙。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元朝行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转变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但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行省要接受中书省的节制和领导,而特殊的民族统治背景,又使得行省制度披上了一层与汉地(中原)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不甚协调的外衣,所谓“蒙汉二元制”。在有些学者看来,当时的行省只是一种“权宜”产物,不应成为经久之制,这只能说明行省制度对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抵触, 并非汉地制度自然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实行路制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制的基本特征,并对行省制度进行简要评价。(9分)
  答案:(1)背景:前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2分)
影响:避免了重蹈汉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而陷入军阀混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诸司各自为政、互不统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行政混乱,影响了州县的正常行政秩序,也为冗员、冗费埋下了隐患。(6分)
(2)基本特征:具有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的双重性质;本质上是蒙汉二元混合的制度。 (3分)
评价: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明、清等朝代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材料中方框部分有几处不符合史实的错误,请写出其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②元都城大都的位置应在今北京的位置。(4分)
③浙江行省说法错误,当时称江浙行省。(4分)
④附图中应为万里石塘。(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三套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202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