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单元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单元评估检测(九)(第九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6世纪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写道:如果你想到东方去寻找,遍地的黄金,无穷的财富,辛辣的香料,桂皮与丁香,益智健身的名贵的补药。如果想寻找晶莹的珠宝,坚硬的钻石,瑰丽的玛瑙,此地的宝藏便堆积如山,你的愿望在此就能实现。类似盛赞东方物产丰富、遍地黄金的作品极多。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奥斯曼阻断了东西方交通
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天主教向东方传教的宣传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C正确;A、B、D都不是材料现象最主要的原因。
2.(2023·深圳模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问题、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
A.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B.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C.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助力
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问题、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助力,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新航路的出发点是黄金、香料、宗教等,而非验证地圆说,地圆学说只是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一定条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理学科地位提升的信息,排除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
3.马克思说:“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了。”马克思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
A.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B.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体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急需获取金银财富,因此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舰队具有反封建性质,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的要求,故选B。
4.(2023·天津模拟)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
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
D.工业革命造成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
【解析】选A。从材料的时间和英国麦价变化趋势可得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这正是价格革命的影响,A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农场无关,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 ,排除C、D。
5.17世纪,欧洲各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家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交易所相继建立,信贷业务出现,支票逐渐盛行起来,股份公司也发展起来。这些变化表明 (  )
A.商业革命促进近代信用制度的建立
B.殖民掠夺的财富流入欧洲
C.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17世纪”“欧洲各国的金融机构……建立”“信贷业务”“支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出现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建立和信用工具的广泛使用,A正确;殖民掠夺的财富流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与材料无关,B错误;C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出现于工业革命后,排除。
6.下表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特许商业殖民公司的代表。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时间 公司名称 目标
1555年 莫斯科公司 以俄国为目标,后扩展到中亚、波斯
1588年 几内亚公司 以劫运黑人、黄金为目标
1597年 勒几特公司 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600年 东印度公司 以印度、东南亚、中国为目标,拥有在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贸易垄断权等
A.延缓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
B.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推动了世界自由的贸易发展
D.加速了欧洲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解析】选D。材料表格信息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引起英国等欧洲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西欧一些专制王权国家,从增加国库财源和巩固自己专制统治的角度出发,纷纷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其重要表现就是大力创办特许对外贸易的殖民公司,给予这些公司种种特权,D正确;“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且材料主旨是欧洲的“商业革命”,排除A;材料未反映世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信息,排除B;材料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东印度区域的商业贸易垄断权说明此时自由贸易并未实现,直到工业革命前后,自由贸易才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排除C。
7.(2023·大连模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妇女形象,跟中世纪的圣母像完全不同。中世纪的圣母表情沧桑,态度坚定,紧扣基督教的核心教义,而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表现出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这说明拉斐尔的作品 (  )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体现人文主义色彩
C.赞颂神性力量巨大
D.着力抨击封建专制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拉斐尔笔下的圣母“表现出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跟中世纪的圣母像完全不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色彩”的体现,B正确;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中世纪的圣母像,还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都是“宗教”中的人物,故A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圣母形象的变化,未涉及“神性”力量,C排除;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斗争矛头指向的是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着力抨击封建专制的是“启蒙运动”,D排除。
8.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运动“提高了一步”是指 (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B.冲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权威
C.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扩大了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
【解析】选C。根据材料“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摆脱教会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C正确;文艺复兴就已经起到了促进人们思想觉醒的作用,这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提高了一步”的体现,故排除A;B、D均不是“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的体现,排除。
9.(2023·潍坊模拟)休谟(1711—1776)在《人性论》中提出:美德与理性是否相一致 道德是否和真理一样,仅凭一些观念并借着一些观念的并列和比较被认识 单独的理性是否能区分善恶 据此可知,休谟 (  )
A.反思启蒙运动 B.强调道德至上
C.否定理性主义 D.传播科学理念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即启蒙运动时期,休谟关注人性,思考理性、真理和道德的关系,用人性和道德的复杂多变质疑理性的标准作用,体现了思想家对启蒙运动的反思,A正确;材料并未强调道德“至上”,排除B;材料并未否定理性主义,排除C;传播科学理念与质疑“单独的理性是否能区分善恶”等不符,排除D。
10.15世纪,欧洲学者皮科认为上帝教导亚当:“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法则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由此可知,皮科的这些言论反映了 (  )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C.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理念
D.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削弱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皮科强调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自由意志认识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价值观,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A正确;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以后,而材料的时间却是15世纪,排除B;15世纪的欧洲尚未产生启蒙思想,启蒙运动尚未爆发,排除C;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是封建神权,而不是基督教,D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11.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指出,私有财产和奢侈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展示了人在“自然状态”中的快乐生活。主张开明专制、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伏尔泰读了此文后讽刺道,“读尊著,令人渴望四脚爬行”。这客观上反映出两人 (  )
A.阶级立场不同
B.均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C.对专制的态度不同
D.都赞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解析】选B。根据材料“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指出,私有财产和奢侈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展示了人在‘自然状态’中的快乐生活”“主张开明专制、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伏尔泰”可知,卢梭和伏尔泰的不同主张和认识,体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但客观上均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B正确;两人的阶级立场一样,排除A;材料未体现卢梭对专制的态度,排除C;材料未体现两者都赞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革命,排除D。
【加固训练】
  “思想家们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入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人类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 (  )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引导人们关注现世世界
C.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解析】选D。根据材料“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人类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启蒙运动用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故D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排除A;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B;宗教改革有利于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排除C。
12.近代西方在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如同样是君主立宪制,英国与德国差别很大,同为共和制的美国和法国也有不小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制度构建者的思想解放程度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
C.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参与程度
D.历史文化传统的保留程度
【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英、德、法、美四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推进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进程与政体形式均呈现出巨大差异,即便是实行同一种政体的国家,也存在较大差异,B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提及的制度构建者的思想解放程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提及的人民群众,D提及的历史文化传统,均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3.(2023·杭州模拟)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建立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实行君主立宪制
A.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展
C.各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在欧美确立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开始”错误,故排除;材料涉及欧、美、日资本主义发展,涉及地域广泛,体现了全球性资本主义扩张,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排除;俄、德两国不符合D说法,排除。
14.“‘光荣革命’以后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此理解最完整的是 (  )
A.革命后的旧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C.民主化和工业化在历史动态中交相前进
D.经济变革必须符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解析】选C。材料“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强调的是民主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推动英国的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革命后的旧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的说法过于片面,A排除;“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的说法过于片面,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关系,B排除;“必须符合”的说法错误,经济变革不一定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步,D排除。
15.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解析】选D。近代法国频繁更换宪法说明其建立稳定的政权较为困难,而且宪法本身是民主社会的体现,由此可知,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正确;法国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封建势力,之后建立的政权多为资产阶级性质政权,因此A排除;宪法的更换不是启蒙思想深入的结果,B排除;宪法不断更换是国内斗争的结果,而非外国干涉,排除C。
16.(2023·沈阳模拟)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后期,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联邦共和制;19世纪,在封建势力强大的欧洲,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主要反映了 (  )
A.世界形成了欧美两个政治中心
B.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D.欧洲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发祥地
【解析】选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之后,故A错误。题干反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联邦共和制,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四个国家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但是政体并不相同,反映了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陷落之后,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成为天主教的强劲对手。恰于此时,“欧洲”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将“欧洲”概念与“基督教世界”等同的用法也流行起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印第安人遭到了欧洲人的征服。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建立起了对自己文明优越性的确认。此后,“基督教世界”的概念在使用上相对减少,“欧洲”概念的使用则渐趋增多。并且“欧洲”与“文明”开始在观念上被等同起来,1751年,伏尔泰将欧洲描述为“一种大的共同体被分为几个国家……即使分裂为几种信仰,它们都有同样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则,这是世界其他部分不知道的。”1830年,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
——摘编自邝杨《欧洲观念的变迁:1492—1992》
根据材料,指出“欧洲”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解析】第一问变化,据材料“将‘欧洲’概念与‘基督教世界’等同的用法也流行起来”“‘基督教世界’的概念在使用上相对减少,‘欧洲’概念的使用则渐趋增多”,得出欧洲观念由与基督教世界等同到世俗化;据材料“并且‘欧洲’与‘文明’开始在观念上被等同起来”“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得出形成欧洲等同于先进文明的观念。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印第安人遭到了欧洲人的征服”,得出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人建立了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确认;据材料“‘基督教世界’的概念在使用上相对减少”并结合宗教改革的知识,得出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会的控制力减弱;据材料“伏尔泰将欧洲描述为‘一种大的共同体被分为几个国家……即使分裂为几种信仰,它们都有同样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则,这是世界其他部分不知道的’”并结合启蒙运动、民族国家形成的知识,得出启蒙运动为欧洲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原则;专制王权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形成;据材料“1830年,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知识,得出工业革命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经济上的领先优势。
答案:变化:欧洲观念由与基督教世界等同到世俗化;形成欧洲等同于先进文明的观念。(4分,说明: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第一点只写基督教世界概念使用减少没有写出世俗化得1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人建立了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确认;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会的控制力减弱;启蒙运动为欧洲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原则;专制王权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经济上的领先优势。(每点3分,答出四点可得13分,满分不超过13分)
说明:对原因的阐述不完整,如只回答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而没有说出其对欧洲观念变化的作用,则每点给1分。
18.(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成就
14世纪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16 世纪 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出版
18世纪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 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阐述需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拟定论题。例如根据材料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出现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信息,拟定论题“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进而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具体史实进行论述。最后,重申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发展,强调社会科学家通过作品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示例:论题: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阐述:14世纪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人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使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广泛传播,突破禁欲主义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哥白尼为代表的天文学,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从神学领域解放出来。17世纪到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构建了资本主义政治理论基础,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大力宣传反天主教、反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在相对自由的思想环境中,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家们通过文学、艺术、哲学等作品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17分)
(论题还可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
19.(18分)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9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结合所学得出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据材料一“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结合所学得出法国天主教会势力和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宗教神学宣扬蒙昧主义、教权主义,是教会束缚人们思想的武器。宗教神学是“君权神授”说的基础,而“君权神授”说又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因此,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们把宗教神学作为首要的批判对象。第(2)题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入手。据材料二“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结合所学得出拿破仑通过战争,废除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贵族特权,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据材料二“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结合所学得出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人民的普遍诉求,欧洲各地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据材料二“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结合所学得出拿破仑在政治上压迫被征服地区,摊派兵役;经济上掠夺财富,这些都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和反抗。
答案:(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而法国天主教会势力和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宗教神学宣扬蒙昧主义、教权主义,是教会束缚人们思想的武器。宗教神学是“君权神授”说的基础,而“君权神授”说又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因此,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们把宗教神学作为首要的批判对象。(9分)
(2)认识: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拿破仑通过战争,废除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贵族特权,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人民的普遍诉求,欧洲各地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拿破仑在政治上压迫被征服地区,摊派兵役;经济上掠夺财富,这些都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和反抗。(9分)
【加固训练】
  (2023·徐州模拟)(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有关史事
国别 大事记
英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美国 1777年11月美国通过《邦联条例》,建立了邦联政府。 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 ,1789年正式颁布
德国 从1864年到1871年,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 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制
中国 19世纪70 年代,王韬等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并仿效西方设议院。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阅读以上史事,得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材料叙述的五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同时不同国家体现了不同的政治文明特征。学生可以从各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或者整体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特征角度来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示例:观点:英国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论述: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形成之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大选中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10分)
综上,英国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发展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3分)单元评估检测(九)(第九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6世纪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写道:如果你想到东方去寻找,遍地的黄金,无穷的财富,辛辣的香料,桂皮与丁香,益智健身的名贵的补药。如果想寻找晶莹的珠宝,坚硬的钻石,瑰丽的玛瑙,此地的宝藏便堆积如山,你的愿望在此就能实现。类似盛赞东方物产丰富、遍地黄金的作品极多。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奥斯曼阻断了东西方交通
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天主教向东方传教的宣传
2.(2023·深圳模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问题、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
A.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B.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C.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助力
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3.马克思说:“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了。”马克思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
A.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B.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体
4.(2023·天津模拟)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
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
D.工业革命造成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
5.17世纪,欧洲各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家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交易所相继建立,信贷业务出现,支票逐渐盛行起来,股份公司也发展起来。这些变化表明 (  )
A.商业革命促进近代信用制度的建立
B.殖民掠夺的财富流入欧洲
C.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6.下表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特许商业殖民公司的代表。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时间 公司名称 目标
1555年 莫斯科公司 以俄国为目标,后扩展到中亚、波斯
1588年 几内亚公司 以劫运黑人、黄金为目标
1597年 勒几特公司 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600年 东印度公司 以印度、东南亚、中国为目标,拥有在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贸易垄断权等
A.延缓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
B.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推动了世界自由的贸易发展
D.加速了欧洲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7.(2023·大连模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妇女形象,跟中世纪的圣母像完全不同。中世纪的圣母表情沧桑,态度坚定,紧扣基督教的核心教义,而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表现出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这说明拉斐尔的作品 (  )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体现人文主义色彩
C.赞颂神性力量巨大
D.着力抨击封建专制
8.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运动“提高了一步”是指 (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B.冲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权威
C.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扩大了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
9.(2023·潍坊模拟)休谟(1711—1776)在《人性论》中提出:美德与理性是否相一致 道德是否和真理一样,仅凭一些观念并借着一些观念的并列和比较被认识 单独的理性是否能区分善恶 据此可知,休谟 (  )
A.反思启蒙运动 B.强调道德至上
C.否定理性主义 D.传播科学理念
10.15世纪,欧洲学者皮科认为上帝教导亚当:“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法则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由此可知,皮科的这些言论反映了 (  )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C.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理念
D.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削弱
11.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指出,私有财产和奢侈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展示了人在“自然状态”中的快乐生活。主张开明专制、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伏尔泰读了此文后讽刺道,“读尊著,令人渴望四脚爬行”。这客观上反映出两人 (  )
A.阶级立场不同
B.均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C.对专制的态度不同
D.都赞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加固训练】
  “思想家们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入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人类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 (  )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引导人们关注现世世界
C.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2.近代西方在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如同样是君主立宪制,英国与德国差别很大,同为共和制的美国和法国也有不小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制度构建者的思想解放程度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
C.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参与程度
D.历史文化传统的保留程度
13.(2023·杭州模拟)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建立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实行君主立宪制
A.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展
C.各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在欧美确立
14.“‘光荣革命’以后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此理解最完整的是 (  )
A.革命后的旧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C.民主化和工业化在历史动态中交相前进
D.经济变革必须符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15.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16.(2023·沈阳模拟)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后期,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联邦共和制;19世纪,在封建势力强大的欧洲,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主要反映了 (  )
A.世界形成了欧美两个政治中心
B.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D.欧洲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发祥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陷落之后,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成为天主教的强劲对手。恰于此时,“欧洲”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将“欧洲”概念与“基督教世界”等同的用法也流行起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印第安人遭到了欧洲人的征服。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建立起了对自己文明优越性的确认。此后,“基督教世界”的概念在使用上相对减少,“欧洲”概念的使用则渐趋增多。并且“欧洲”与“文明”开始在观念上被等同起来,1751年,伏尔泰将欧洲描述为“一种大的共同体被分为几个国家……即使分裂为几种信仰,它们都有同样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则,这是世界其他部分不知道的。”1830年,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
——摘编自邝杨《欧洲观念的变迁:1492—1992》
根据材料,指出“欧洲”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18.(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成就
14世纪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16 世纪 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出版
18世纪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 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阐述需史论结合)
19.(18分)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9分)
【加固训练】
  (2023·徐州模拟)(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有关史事
国别 大事记
英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美国 1777年11月美国通过《邦联条例》,建立了邦联政府。 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 ,1789年正式颁布
德国 从1864年到1871年,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 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制
中国 19世纪70 年代,王韬等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并仿效西方设议院。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阅读以上史事,得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九单元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