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2023·济南高一检测)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该口号发布的时机是 ( )
A.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B.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C.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D.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
2.(2023·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颁布)的部分主要内容。这 ( )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五条 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
A.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开始被摧毁
B.推动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说明了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D.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3.《党史故事100讲》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回顾了党发展的伟大历程。下列主题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
A.生产运动渡过难关
B.首译宣言传播真理
C.秋收暴动开辟井冈
D.两个务必进京赶考
二、非选择题(11分)
4.(2022·山东合格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山”与“进城”
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提议“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1927年9月毛泽东果断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新境界。 ——据王红霞《精准 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毛泽东在七届 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节选)
(1)指出毛泽东作出“上山”决策的历史背景及其“上山”实践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5分)
(2)指出材料中毛泽东所作报告节选部分的核心主张,并说明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6分)
【备选习题】
1.如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张漾兮1945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 )
A.谴责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B.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
C.讽刺了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
D.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
2.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双十协定》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3.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 (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
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为此,我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
A.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麓,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其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有何伟大意义 (3分)二十四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2023·济南高一检测)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该口号发布的时机是 ( )
A.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B.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C.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D.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
【解析】选A。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掀起了战略进攻,所以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时机应该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A正确;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渡江战役开始和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都是在194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D。
2.(2023·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颁布)的部分主要内容。这 ( )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五条 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
A.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开始被摧毁
B.推动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说明了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D.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正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覆灭,且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统治开始被摧毁的信息,排除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推动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排除B;三大战役胜利,说明了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排除C。
3.《党史故事100讲》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回顾了党发展的伟大历程。下列主题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
A.生产运动渡过难关
B.首译宣言传播真理
C.秋收暴动开辟井冈
D.两个务必进京赶考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即“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不久,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因此,D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容,正确;A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发生于1920年,陈望道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排除;C发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
二、非选择题(11分)
4.(2022·山东合格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山”与“进城”
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提议“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1927年9月毛泽东果断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新境界。 ——据王红霞《精准 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毛泽东在七届 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节选)
(1)指出毛泽东作出“上山”决策的历史背景及其“上山”实践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5分)
(2)指出材料中毛泽东所作报告节选部分的核心主张,并说明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1927年9月毛泽东果断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进攻长沙计划受挫。第二问,根据材料“毛泽东果断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新境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第二问,根据材料“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答案:(1)历史背景: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进攻长沙计划受挫。
重大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2)核心主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
主要依据: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备选习题】
1.如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张漾兮1945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 )
A.谴责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B.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
C.讽刺了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
D.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
【解析】选B。根据材料“1945年”“团结谈判”“小距离”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漫画中蒋介石一面伸出“友好”的手,一面却放狗在桌下,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的矛盾,并非国民党党内斗争,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主党派,故C错误;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双十协定》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解析】选C。“1946年”“国军已攻下张家口”,表明内战的爆发,说明中国国内和平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故选C。
3.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 (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
【解析】选C。根据“华东野战军”“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山东”等信息可知这一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的孟良崮战役,C正确;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A、B;青化砭战役是在陕北,排除D。
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为此,我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
A.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可判断选择B。
5.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析】选A。解答此题须提取题干中“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等关键信息。“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是在1947年,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C、D都发生在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不符合材料时间和题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麓,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其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有何伟大意义 (3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即可。第(2)题要注意一方面从孙中山本人的丰功伟绩分析,另一方面不要遗漏中山陵自身的建筑价值和旅游价值。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不可沽名学霸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描述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然后回答意义即可。
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二十四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2024-2025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