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武则天
2.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7世纪起,中国建立的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指的是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九品中正制
4.“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据此可知,史书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施行暴政,民不聊生 B.开通运河,巡游江南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三征辽东,穷兵黩武
5.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A.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重视地方吏治管理
C.知人善任,量才用人 D.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6.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敕文,但文件到门下省,门下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映了
A.唐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的政治清明
C.唐朝的文化灿烂 D.唐朝的盛世景象
8.右图是我国唐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
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
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是
A.筒车 B.水排
C.曲辕犁 D.纺车
9.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说:“自从贵主(指文成公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B.使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
C.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D.使唐蕃订立了友好盟约
10.下图是一组唐朝时期的文物照片,这些文物的出现,较全面地反映唐朝时期
A.尚武的风气盛行 B.妇女地位提高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艺术生活丰富
11.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2.七年级某合作学习小组在网上下载张骞、玄奘、鉴真三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学习,下列选项中符合该专题主旨的是
A.顽强抗战的民族英雄 B.开疆拓土的封建帝王
C.突出贡献的交流使者 D.辅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13.“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孤独的灵魂……你才是真正的行者!”材料中的“你”是
A.鉴真 B.玄奘 C.金城公主 D.文成公主
14.诗史互证。下面是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出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开明到专制 D.由繁荣转衰落
15.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客观地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掩盖了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16.盛唐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chāng hé:宫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liú:天子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诗句主要描绘了唐朝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状况 C.对外关系 D.社会风气
17.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下列表述对中国历史时间轴中③处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解读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的时代
D.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变化
18.五代更迭,十国割据,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此阶段实际上是唐末以来
A.国家监察制度的完善 B.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外戚宦官专权的继续 D.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9.某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宋太祖
20.北宋时,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据材料可知,宋朝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宰相权力 B.分化知州权力
C.分割地方军权 D.控制地方税收
21.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该现象说明宋朝推行的政策是
A.独尊儒术 B.重农抑商 C.重文轻武 D.分封诸侯
22.下图为北宋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万贯,前后柱状分别表示“收入”与“支出”),为解决如图中的问题,宋神宗决定
A.减少科举取士的名额 B.削减禁军的数量
C.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D.设转运使收财权
23.元昊建立西夏政权以后,多次进攻北宋,耗损很大,北宋也无力进击,最后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是
A.西夏联合辽攻打宋 B.双方订立宋夏和约
C.西夏主动割地求和 D.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24.“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A.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B.促进了双方经济交流
C.宋朝损失更多财产 D.无法保持长久的和平
25.在幽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后,中原政权丧失了北方的军事屏障和牧场,战马质量下降,因而军队的机动性比契丹、西夏等周边民族政权差。这一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民族政权并立 C.强盛的大一统 D.社会经济凋敝
26.下列的三字经与阿骨打的历史活动相吻合的一项是
A.统契丹,建辽国 B.着黄袍,成皇帝
C.称大夏,霸西北 D.抗辽权,建国金
27.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很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黄巢起义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北宋灭亡
28.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进攻。金兀术率1.5万多骑兵到郾城与宋军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南宋取得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A.“岳家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宋高宗坚决抗金 D.南宋使用火器
29.唐代,设有市舶司的城市唯有广州一处;南宋时增加到九处,分设提举市舶司于广州、杭州、明州等地,管理商舶、征收关税、收买进口物资等。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强化 B.海外贸易发展 C.都市生活繁荣 D.造船技术进步
30.下图中的三幅图片是某校学生开展关于宋代主题学习时收集的图片,该图可用于研究
《货郎图》(局部)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
A.手工业的兴盛 B.农业的发展 C.文学艺术的灿烂 D.商业贸易的繁荣
31.据《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由此可以得出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3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属于“一代天骄”完成的主要业绩是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C.抗击倭寇,反抗侵略 D.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33.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据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后世称为“四海测验”,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郭守敬应该是受哪个政权的委派进行此次活动
A.金朝 B.西夏 C.南宋 D.元朝
34.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朝廷明确规定:行省只具有支用中统钞1000锭以下的权力,超过该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若违反此规定,就会受到责罚。元朝此举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激化了国家内部矛盾
35.张帆在《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中写道: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有限 B.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
C.元朝的疆域范围空前辽阔 D.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缓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6题16分,37题14分,计30分。将答案写在答案卡上)
36.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材料四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河”开通的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1分)该盛世局面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生产工具的名称(2分),说出它们使用的共同领域。(1分)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1分)他东渡日本传播了哪一宗教文化?(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唐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分)
37.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此后,历代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很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宋]朱熹《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所说的“藩镇之弊”开始于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
(2)为解决“藩镇之弊”,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历史老师设计了下表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治国方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A、B、C三处内容。(6分)
目的 治国方略
收“兵”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用文臣统兵
收“财”权 设置 A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收“赏罚刑政”权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行轮换制; 设置 B ,以分知州的权力
主要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 C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但也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导致地方财政困难,官僚机构臃肿。
材料二 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北宋统治存在哪些社会问题?(2分)
材料三 毋庸讳言,王安石变法的终极目的或指导思想是从宋室利益集团的特殊财政危机与社会危机出发,将“聚财”和“富国强兵”作为变法的最高目标。
—— 摘编自《探讨“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B A C B D A A C D C B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D B C C B B B D D A B D
31 32 33 34 35
A A D C C
二、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36题16分,37题14分,计30分)
36.(16分)(1)大运河;(2分)
历史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分)
(2)开元盛世(2分)
主要表现: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答出具体的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也给分)(2分)
(3)工具名称:曲辕犁、筒车(2分);领域:农业。(1分)
(4)“他”是:鉴真(1分);佛教文化(1分);
(5)①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生产;②发展了科举制,重用人才;③吸取了隋亡的教训;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⑤科技和文化的发达;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任答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3分)
37.(14分)
(1)皇帝:唐玄宗(2分) 事件:安史之乱(2分)
(2)A:转运使(2分) B:通判 (2分) C:中央集权(2分)
(3)问题:积贫积弱(对外积弱不振,内部财政困难)(2分)
(4)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答出“富国强兵”即给2分,若只答出“摆脱统治危机”给1分)(2分)!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答题纸
准 考 证 号
! 学校 班级 姓名
!
!
!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代为填涂准考证号并填涂下面的缺考违纪标记。缺考涂1,违纪涂2。考生禁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要认真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 ! ! ! ! ! ! ! ! ! ! ! ! ! ! !
! 1 6 11 16
! 2 7 12 17
! 3 8 13 18
! 4 9 14 19
! 5 10 15 20
! ! ! ! ! ! ! ! ! ! ! ! !
! 21 26 31
! 22 27 32
! 23 28 33
! 24 29 34
! 25 30 35
(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
36
题
16
分,
37
题
14
分,
共
4
0
分)
3
6
.
(
16
分)
(
1
)
河名
(
2
分
)
:
;
历史意义
(
2
分
)
:
;
(
2
)
名称
(
2
分
):
;
主要表现
(
2
分
)
:
;
(
3
)
工具名称(
2
分
):
;
;领域
(
1
分
)
:
;
(
4
)
人名(
1
分
):
;宗教文化
(
1
分
)
:
;
(
5
)原因
(
3
分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 !
! (
3
7
.
(
14
分)
(
1
)
皇帝
(
2
分
)
:
;事件
(
2
分
)
:
;
(
2
)
A
(
2
分
):
;
B
(
2
分
):
;
C
(
2
分
):
;
(
3
)
问题(
2
分
):
;
(
4
)
目的
(
2
分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