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2023_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无答案)

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2. “元谋人”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该远古人类( )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县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3.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 B. 他们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C. 传说他们有许多创造发明 D. 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
4.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 以下是河南博物院一次主题展览中的文物,下列最契合本次展览主题的名称是( )
金色王朝 B. 琢玉成器 C. 鼎盛中华 D. 水墨风采
6.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商汤灭夏 B. 平王迁都 C. 武王伐纣 D. 东周开始
7. 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种规定反映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B.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 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
8.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分封制逐步强化 B.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民族交融的推动 D. 兼并战争的加剧
9.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发布命令,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此外还由国家对分娩的妇女进行物质奖励,“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其意在( )
A 解决人口缺乏 B. 维护社会稳定 C. 移风易俗 D. 缓和阶级关系
10.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齐桓公、楚国 B. 晋文公、齐国 C. 楚庄王、秦国 D. 齐桓公、秦国
11.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
A. 诸侯也有能力制造出九鼎来装饰 B. 西周的分封制
C. 诸侯取代周天子统治国家 D. 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
12.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重农抑商 C. 儒道一家 D. 以民为本
13.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表明秦朝( )
A. 赋税沉重 B. 刑罚残酷 C. 盗贼猖獗 D. 徭役繁重
14.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这句话主要表明陈胜、吴广起义( )
A. 具有首创精神 B. 一次偶然事件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引发了楚汉之争
15.学习历史要具备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素养。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 )
A. 仍属于农民战争的性质 B. 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 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D. 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结束
二、辨析改错(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请辨别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改正: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打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改正:
公元前256年,蜀国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湘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
改正: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咸阳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改正:
第II卷(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17题8分,18题10分,共18分)
17.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2分)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2分)
食物话变迁】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并写出这两处居民所住房屋的名称?(4分)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确立了什么制度? 图二、三、四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那些措施? (4分)
材料二: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材料二中反映了秦朝什么社会现象?最后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3分)
材料三:《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四: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3)项羽在那场战役中消灭了秦军主力?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楚汉之争中刘邦最后胜出的原因?(3分)
四、活动探究(14分)
29.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国富兵强】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历史知识。图一A处和图二B处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攘夷守礼】
材料二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②矣。”——《论语》
注:①微:如果没有;②被发左衽:少数民族的装束。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是什么。(4分)
【制度创新】
材料三 __________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__________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
(3)材料中两个横线上应填写的人名是__________,结果如何?(4分)
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改革和创新的认识。(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2023_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