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印欧人被看作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大迁徙中,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 B.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
C.铁器牛耕的发明和使用 D.驯化马、使用马拉战车
2.有些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在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乃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这反映出( )
A.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发明冶金术 B.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明传播
C.车轮和冶金技术帮助印欧人扩张 D.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
3.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出现 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
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 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
4.赫梯王国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由于其北部高原上有丰富的铁矿,所以赫梯人较早发明了冶铁技术并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亚述人在征服了赫梯人之后,迅速吸收了赫梯的冶铁技术,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铁器王国,亚述人依靠着这一绝对优势,一度横扫了整个近东地区。这反映了( )
A.冶铁技术推进了社会制度变迁 B.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民族扩张
C.文明的传播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D.对外征服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5.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
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 B.创立制度、彼此借鉴
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 D.大河文明、农耕为主
6.“到了公元前500年,欧亚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整个欧亚大陆从此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这说明( )
A.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B.古印欧人是人类文明的创立者
C.人口迁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D.没有古印欧人就不会有现代文明
7.公元1世纪时,日耳曼人还没有金属工业,但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到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的金属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是铁和青铜,甚至连金和银也可以经常加工制作,还出现了仿照罗马钱币而铸造的装饰用金片。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领先世界 B.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较为缓慢
C.欧洲农耕文明的进程被迫打断 D.民族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8.古典文明时代,欧亚大陆上各帝国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看起来就像尚处于汪洋大海般未开化状态中的几座小岛。然而,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这条“文明地带”( )
A.得益于帝国的官方支持 B.将铁器由西方传入东方
C.促进了四大发明的西传 D.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9.“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10.有一本历史著作的推介语包括以下两句:据此判断,这本历史著作的基本指导史观应该是( )
匈奴推动了欧洲民族大迁徙的雪崩效应,是“四大帝国文明之解体与古代世界之终结”的殡葬师。 首度将欧亚大陆上四个古代帝国——秦汉、贵霜、安息、罗马——贯串成一条文明带,作为古代世界的最终也是最高格局。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11.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公元30-375年)。下图是一枚来自贵霜帝国钱币。这种铸币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钱币正面人物为国王,左边写的是国王名字、右边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这枚钱币从侧面反映了( )
A.古代丝路上的亚欧文化包容与交流 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影响汉朝文化 D.突厥人入侵印度传播伊斯兰教
12.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瑟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名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汪达尔人的迁徙( )
A.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B.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C.使罗马古文物遭严重破坏 D.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经常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汉胡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在十六国时代,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如后赵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的服饰也深受胡服影响,比如汉人头上戴冠旧习逐渐改为使用头巾。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如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是因为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从公元元年开始,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3世纪,在西迁的匈奴人的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日耳曼人逐渐成了罗马的军队将领、政府官员,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最终走向瓦解。民族大迁徙结束时,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法兰克人等,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日耳曼的文明“固然效仿了罗马人的样式,然而却完全独立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李秀珍主编《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和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相比,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幽冀诸州位居中原与东北通衢,迄东汉末,历魏晋十六国及北朝,先后形成三次人口大变动的高峰,移民流动累计约有五六百万人次。公元189年,青、徐两地的士庶游走避乱者达百万口。此后经过汉魏之际第一次大动荡后,开始趋向相对稳定。公元319年,石勒脱离刘汉,建后赵,此后,赵魏幽州历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诸朝进入第二次居民大动荡时期,一直持续到北魏占据河北。公元418年以后,随着北魏在幽冀州统治的稳定及其军事重心的南移,河北成了其安置降民的主要地区之一。在此期间,拓跋氏为充实京畿和开发周边地区,以及控制豪右,先后将辽西、辽东数十万人口迁入幽、燕等州。这一时期迁徙还为了调整河北地区人地矛盾,这种由狭乡徒之宽乡的移民,魏晋南北朝时期,见于记载的仅东魏一次。幽冀诸州汉民流移他乡主要依靠宗族亲属及乡里关系建立组织,以家族、乡里为单位,聚族移居,而北地及并肆流民徒移河北,则多是靠部落军事编制或部属关系。
——摘编自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
材料二 河北地区在元代属中书省管辖。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争,导致此地区人口骤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尽管元顺帝北逃大漠,但故元兵力仍不容小视。他们不甘失败,经常派兵南下骚扰,北平府地处防御前沿,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洪武初年,确立了“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这一移民原则。另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南下。作为首都的北京和作为京畿重地的顺天府,需要更多的人口和繁荣的经济。建文四年(1402),朱棣把一批来自各地的罪犯及家属迁入北平,对那些在“靖难”之初携印逃亡的北平布政司所属州县官219人,下令入巢赎死,并发兴州充军屯戍。这一过程在以后的年月中不断延续。永乐五年,政府较大规模的移山西及山东人民入北京州县,这次移民迁入的地域范围是南至武清,北至居庸关,东至白河,西至西山这样一片广阔的区域。迁都北京后,除了一方面将南京的文武百官迁入北京,另一方面又将南京的人民和工匠27000户迁入北京,以应新首都的需要。洪武时代南京城驻军有42卫,其中大部分调入了北京城。除了从南京城调入军卫以外,还从河南等地调入了大量卫所,每个军人携带两名家属,军籍移民的数量约为70万。
——摘编自曹树基《永乐年间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北朝时期幽冀诸州移民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永乐年间河北地区成为移民重点地域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共同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印欧人最早驯化了马,并使用马拉战车,提升了其战斗力,因此能够进行大迁徙,D项正确;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在西亚等地区,排除A项;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不是印欧人的特点,排除B项;铁器最早是西亚发明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看出民族迁徙的过程中,促进了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最早发明”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迁徙带来的文明传播,未涉及扩张,排除C项;“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可知,印欧人的入侵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沿途民族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中这些文明因印欧人迁徙连成一片,没有体现社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赫梯人的冶铁技术被亚述人吸收,进而促成了亚述人对整个近东地区的征服,这体现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亚述民族的扩张,B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社会制度的变迁,A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主旨并非经济发展问题,D项排除。
5.答案:C
解析:波斯帝国时期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促进了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的融合发展,故选C项;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特征,但并未走向一体,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波斯和希腊在艺术风格上的相互借鉴,并未体现制度之间的相互借鉴,排除B项;希腊靠近爱琴海,属于海洋文明,经济上工商业发展比较繁荣,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促进了欧亚大陆文明的发展,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进步,A项正确;人类文明是由多个族群共同创立的,B项排除;物质文明中生产力的飞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C项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还出现了仿照罗马钱币而铸造的装饰用金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日耳曼民族迁徙的时期,4世纪末,匈人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入侵使日耳曼人潮水般向西罗马帝国境内涌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在民族迁徙的过程,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民族迁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并非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并涉及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速度,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主旨并非欧洲农耕文明的进程被迫打断,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这条“文明地带”连接了从西欧到东亚的几大帝国,这些帝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并通过商贸、文化交流等方式加强了各文明间的交流,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可得出,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C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而不是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时期统治欧洲,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奴制的保留,排除D项。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匈奴推动了欧洲民族大迁徙的雪崩效应”“首度将欧亚大陆上四个古代帝国……作为古代世界的最终也是最高格局”表明其指导史观是全球史观,A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种铸币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左边写的是国王名字、右边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信息可以得出,这枚钱币上浓缩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等多种亚欧文化的交流和包容,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不同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确对印度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仅通过钱币内容无法证实这一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探讨的是贵霜帝国的钱币信息,无法体现出“影响汉朝文化”,排除C项;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随后建立王朝传播伊斯兰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
12.答案:A
解析:“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表明A项正确;切断了西罗马帝国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代表西罗马帝国灭亡,更不能说明其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仅凭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汪达尔人对外扩张的本性,B、C、D三项排除。
13.答案:(1)持续时间长;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产生了民族分布的变化;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加速了民族交融。
(2)不同之处: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汉语;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的认同感。原因:秦汉时期已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3)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解析:第(1)问,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
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相同之处
东汉以来……到了魏晋时期…… “3世纪……”及所学知识 持续时间长
统治者……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 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 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 产生了民族分布的变化
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 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汉人的服饰也深受胡服影响 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 加速了民族交融
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的服饰也深受胡服影响”“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汉氏之甥’”等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农耕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民族进步、区域开发、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答案:(1)主要特点:时间久,规模大;受政治环境的影响;移民的组织形式多样;移民有汉民迁出和北民迁入等主要形式;大迁徙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方式。
(2)原因: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争和“靖难之役”导致河北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北平取代南京成为明王朝的都城;统治者整顿社会秩序和打击敌对势力的需要;满足新都城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发边疆及巩固边防、保卫都城的需要。
影响:有利于被迁入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人口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易导致被迁入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环境问题。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西汉的长安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但城内的主要部分是宫殿”可分析出政治功能强;根据材料“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合计约12.6平方公里,加上衙署、仓库、兵营、监狱等设施,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供百姓居住”可分析出具有明显等级制;根据材料“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合计约12.6平方公里,加上衙署、仓库、兵营、监狱等设施”可分析出有严格的规划;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坊市区分严格。
(2)新变化:根据材料“北京而下全国较大的城市在明中叶已有55处,很多城市已不是完全与政府的消费有连带关系的政治中心了”可分析出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根据材料“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之称”可分析出工商业城市在江南大量兴起;根据材料“苏州向来是丝织业的中心;佛山是冶铁业的中心;景德镇是制业中心。苏州枫桥是一个大粮食市场,湖州双林镇是一大丝市,上海郊区集镇上有专业的棉花市场”可分析出专业化城镇崛起。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促使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小说、戏曲的发展,文艺世俗化趋势增强;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