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苏美尔地区盛产芦苇和黏土而缺乏木材、金属等原材料。因此,黏土泥板和芦苇秆就成了本地特有的书写工具。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个个笔画,几个笔画组成一个文字。”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 ②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③那尔迈调色板是该文字的代表 ④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公元前3000年末,两河流域的阿卡德人将楔形文字传入埃兰地区(今伊朗境内),埃兰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其文字、雕刻、印章,甚至司法和历法,均属于楔形文化圈的一部分。这说明( )
A.文字统一导致民族文化消亡 B.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古代区域文明不断交融发展 D.楔形文化圈借助文字推广而扩大
3.《吉尔伽美什》的前半部分只是人类早期的人与神之史诗,但在后半部分的叙述中消解了吉尔伽美什作为神的英雄形象,建立了作为凡人的英雄形象。吉尔伽美什经历了从“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半神式英雄到有情感、有恐惧、有智慧的凡人式英雄的发展演变过程。这反映了( )
A.汉谟拉比时代社会的生产情况 B.两河流域居民朴素的人本英雄观
C.西亚文明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D.自然环境影响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4.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两则条款。这些条款( )
条款 内容
第23条 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謦,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劫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
第24条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说明巴比伦王国的治安较乱
C.表明当时法律制度的完善 D.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
5.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6.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 B.文字和国家机器的出现
C.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 D.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7.在古埃及,很多神是幻想出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合体。两河流域的神多以纯粹的人类形象出现,但也没有完全与动物脱离,一些画像中神的身旁都会出现动物,动物也标志着神对应的特征和能力。由此可知( )
A.世界文化发展具有地域特色 B.西亚文化借鉴了古埃及文化
C.神话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D.认知动物水平体现文明程度
8.古埃及建筑历史悠久,有许多陵墓和神庙等仪式性建筑,它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建筑风格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希腊、波斯和罗马建筑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古埃及建筑( )
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见证了文化的交流互鉴 D.反映了世界文化的一体化
9.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
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10.古代阿拉伯人的天文学著作传到欧洲,被哥白尼等西方天文学家奉为权威著作。欧洲语言中有不少天文学术语、星座和星辰的名称都源自阿拉伯语、阿拉伯的物理学、光学、化学等也都对他方产生较大的影响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 B.催生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建立
C.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 D.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11.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主要强调( )
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C.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12.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暗礁、交通、冒险、支票、杂志、酒精、零、代数学、集市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由此可知( )
A.阿拉伯人阻断了欧洲与东方的贸易 B.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
C.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 D.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3000年的法老时代,古埃及人始终保持着其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以象形文字为例,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创造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已形成了完整的象形文字体系,象形文字对保持古埃及文化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古埃及人一直盛行着对死者实行厚葬之风。在古埃及人的浮雕和绘画作品中,人像造型必须遵照严格的侧头正胸式的基本法则,即表现人站立、行走时,头和面孔必须以侧面形式呈现,双肩和胸部以正面形式呈现,而脚又是侧面的。
——摘编自令狐若明《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材料二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凯尔奈克的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因此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商博良发现了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记叙的是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位置,他找出了11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石碑,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发现的所有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 李 拉尔夫、爱德华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对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在保留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带上了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英]尼科尔森《阿拉伯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①②正确,A项正确;那尔迈调色板上书写的是古代埃及文字,③错误,中国古代文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传入埃兰地区后,埃兰人发展了与楔形文字相关的诸多文化,推动了楔形文化圈的扩大,D项正确,借鉴其他地区的文字不会导致民族文化消亡,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区域文明的交融,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吉尔伽美什》的前半部分只是人类早期的人与神之史诗,……有恐惧、有智慧的凡人式英雄的发展演变过程”可知,《吉尔伽美什》的前半部分只是人类早期的人与神之史诗,但在后半部分的叙述中消解了吉尔伽美什作为神的英雄形象,建立了作为凡人的英雄形象。结合所学可知,从半神式英雄到有情感、有恐惧、有智慧的凡人式英雄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朴素的人本英雄观,B项正确;记述汉谟拉比时代社会生产情况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而非《吉尔伽美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两河流域居民朴素的人本英雄观,“西亚文明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两河流域居民朴素的人本英雄观,未体现自然环境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的由公社及长老赔偿被劫者财务和公社及长老赔付给亡者的抚恤金,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被劫者和伤亡者的阶级属性,排除A项;材料只是法律的规定,不能体现现实的社会状况,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明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发展程度,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铭刻在石柱上的法典,结合所学可判定该法典为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再结合法典规定的内容,即要求此后的国王必须遵从石柱上法典的言词,不得变更已确立的司法裁定等可知,其实际上以法律的形式宣示了国王的至上权威,故B项正确。波斯帝国存在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所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层面上强化国王的权威,而不是君主的军事成就,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可以看出,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是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故D正确。文明的多元、阶级、国家机器和法律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A、B、C。故选:D。
7.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两河流域的神也没有与动物脱离,但和古埃及的神的形象并不一样,由此可知世界区域文明具有差异性,有各自的地域特色,A项正确;虽然西亚文明的中的神与古埃及的神有相类似之处,但不能据此说明西亚文明借鉴了古埃及文明,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体现了世界区域文明存在差异性,C项无法体现这一主旨,排除C项;D项说法无法体现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它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建筑风格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希腊、波斯和罗马建筑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可知,古埃及建筑受到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并且对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说明古埃及建筑见证了文化的交流互鉴,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王权与神权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世界文化呈现的是多元化,非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选择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反映出阿拉伯文化具有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排除A:材料不足以说明阿拉伯文化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融。排除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与“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新的巨大成就”不符。排除C:材料并未体现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10.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古代阿拉伯人的天文学著作传到欧洲,被哥白尼等西方天文学家奉为权威著作”“欧洲语言中有不少天文学术语、星座和星辰的名称都源自阿拉伯语”等信息可以看出,阿拉伯文化对欧洲历史发展影响深刻,催生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建立,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对人文精神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明的吸收,故排除C;D项说法与阿拉伯文化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保留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等国的文献,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阿拉伯人是世界文化使者,其文化传播是世界性的,故B项错误;欧洲文明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不是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现代欧洲语言中有大量商业词语源自阿拉伯语。据此分析可知,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贸易的沟通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B项排除;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排除。
13.答案:(1)特点:传承悠久;厚葬风气浓厚;艺术自成体系。
(2)历史因素:拿破仑远征埃及;埃及文明留有大量历史遗存,刻有文字的碑文被发现;法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探索发现;商博良的敬业态度和钻研精神。
历史意义:推动了对埃及文化的整理和传承;使埃及作为世界历史四大文明古国,进入世人的视野;开拓了史学界对埃及历史的研究;提高了非洲文化的影响力。
14.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原因: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兼容并蓄、开放性。
解析:(1)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即可。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可知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可以总结出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从材料一也可以知道阿拉伯文化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其兼容并蓄、开放性为阿拉伯文化带来繁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