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①(较易)(含解析)2024-2025历史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

部编版(2024)七上第二单元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①(较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如图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商代文化,独特魅力 B.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C.中原文化,世界领先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绝世青铜精品。下列关于该青铜精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冶铁技术制作工艺高超
B.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C.青铜器腹内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件
D.该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史记·殷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都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近代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可信性。由此可知( )
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信 B.文物与文献可相互佐证
C.文献记录真实性更强 D.文献与文物同时代出现
4.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如下表是甲骨文字形举例,它们所反映的信息是( )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假借字
日 明 河 正 借为证
田 从 柄 右 借为右
A.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B.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结构
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D.甲骨文中40%是象形字
5.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表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A.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最早起源夏朝
6.如图是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图案上的“京”字属于(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7.2016年最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怀念和崇敬屈原,主要是因为他( )
A.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B.写成抒情长诗《离骚》
C.是楚国一个王室高官
D.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8.我国的农历又称为“夏历”,其原因是( )
A.因为它是由姓夏的人创制的
B.因为它产生于夏朝时期
C.因为在立夏前后种瓜种豆
D.因为它主要运用于夏天
9.下列图片中文物呈现的内容,共同描绘了中国古代( )
A.丰富的社会图景 B.激烈的征战场面
C.繁忙的生产景象 D.盛大的出行场景
10.下列器物为乐器的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
11.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青铜文化。  (判断对错)
12.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由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如日、月、田,会意如明、从,形声如河、花、柄等。   (判断对错)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判断对错)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14.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请将以上三幅图按此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的统治之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如此丰富的文字档案做资本,殷商从此结束了只在史载和传说中被感知的历史。
材料二: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1)材料一中的“文字”是什么?材料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写出此“文字”的地位。
(2)材料二的事件是由此“文字”记载的,除此之外,此“文字”记载的内容还涉及哪些方面?任意写出两例。
(3)任意写出两个这一“文字”的造字方法。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文物都是青铜器,反映出我国不同区域的青铜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到商朝,还有周代,排除A项;没有与世界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源远流长,排除D项。
故选:B。
2.【答案】D
【详解】图片是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故D符合题意;图片是商朝铸造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与冶铁技术无关,排除A;图片是商朝铸造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不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排除B;利簋腹内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件,排除C。
故选:D。
3.【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都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可信性”和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史记·殷本纪》中一些记载史学界将信将疑,王国维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可信性,体现了甲骨卜辞文物与《史记·殷本纪》文献可相互佐证,B项正确;文献与文物都不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文物属于一手史料,文献属于二手史料,故文物记录真实性更强,排除C项;材料中文献《史记·殷本纪》出现在西汉,甲骨卜辞出现在商朝,不在同一时代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详解】据表格看出,甲骨文具有多种造字方法,字形结构与现代汉字基本相同,这说明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结构。故B符合题意;表格不能说明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排除A;表格不能反映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排除C;表格不能体现甲骨文中40%是象形字,排除D。
故选:B。
5.【答案】B
【详解】观察图片可知,从甲骨文到楷书,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在前代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汉字的发展一脉相传。故B符合题意;图片不能说明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排除A;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排除C;甲骨文最早起源商朝,排除D。
故选:B。
6.【答案】A
【详解】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文字结构特点,可知是篆书。篆书因形立意,表现方法多样。如马、羊等。其结构法还没有形成规范。
故选:A。
7.【答案】D
【详解】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故选:D。
8.【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夏朝时就出现了成熟的历法,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夏朝的农历又称为“夏历”,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详解】题干给出的图片涉及战国时期水陆攻战宴乐铜壶获画像砖、东汉墓室出行壁画和东汉弋射收,它们共同描绘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图景。BCD只强调了一个点,不全面。
故选:A。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对应图片为A。
故选:A。
11.【答案】√
【详解】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故“三星堆”文化,它属于青铜文化。
故答案为:

12.【答案】√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由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如日、月、田,会意如明、从,形声如河、花、柄等。
故答案为:√。
13.【答案】√
【详解】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
14.【答案】(1)图1和图2是石器时代;图3是青铜时代。
(2)夏朝、商朝、周朝;代表作: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铸造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详解】(1)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如北京人、河姆渡、半坡文化。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如商周。影响分析材料图片可知,石器时代:图1、图2。青铜器时代:图3。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夏朝、商朝、周朝时期;图3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铸造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15.【答案】(1)甲骨文;殷商;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详解】(1)根据材料“有如此丰富的文字档案做资本,殷商从此结束了只在史载和传说中被感知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文字”是甲骨文。材料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殷商开始的。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①(较易)(含解析)2024-2025历史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