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2024-2025八年级上历史10月份月考卷(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大单元练习
历史
2024.9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两幅楹联歌颂了同一位近代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邓世昌
2.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由材料可知英国进行“决斗”的目的是( )
A.英国想和中国公开交易 B.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为了割占香港岛 D.为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鸦片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4.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
A.英国军舰巡查贸易 B.光绪皇帝逃离北京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5.马克思用“海盗式的扩张”来形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被迫增开天津为商埠
C.英法出兵占领天津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6.如图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学者称:“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A. B. C. D.
8.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9.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10.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1.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同时也是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正式下水,为建设强大海上作战力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回顾历史,我国的近代化海军始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12.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13.论及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文中的“此”当指(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14.“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5.“当我读到他们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
A.曾国藩、李鸿章 B.林则徐、左宗棠 C.孙中山、黄兴 D.康有为、梁启超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20分)
1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作为一个海军强国的兴起有赖于外贸,这大概使它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不愿意按照欧洲模式组织贸易,而英国有力量迫使它接受自己的条款。但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是与毒品鸦片的贸易绑在一起。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就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观点包括:一是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是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与中国的“这场冲突”指什么?英国最终是怎样让中国接受欧洲模式组织贸易?(2分)
(2)材料二所列举的修订建议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实现了吗?简述你的理由。(3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这一事件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17.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的中国不仅遭受对外战争的苦难,还备受一系列消耗性的内部动荡之困扰。两次鸦片战争带来了自外部的灾难和起义;与此同时,革命和起义则从内部给予统治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材料三: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起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摘编自赵党留《新评洋务运动》
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进行变法,结果失败。……维新阵营其实还是先前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虽然有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但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找到变法、变革的真正力量。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材料一中“内部动荡之困扰”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发生的背景。(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曾国藩上该奏折的背景及其根本目的?(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新政”相对于“洋务新政”的进步性。(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有哪些?(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2024-2025八年级上历史10月份月考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