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多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历史(1)试题卷
【命题范围:第1至12课】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自南向北流经大半个非洲,最终汇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下列文明古国中,尼罗河孕育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2.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的农业活动已经出现。以下为古埃及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的文明成果是
A.木乃伊的制作 B.楔形文字的使用 C.太阳历的制定 D.君主专制的确立
3.《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条文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
A.商品经济活跃 B.法律体系完善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4.电影《阿育王》讲述了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故事。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楔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亚非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下面古代亚非文明古国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古埃及-种姓制度 B.古印度-佛教
C.古巴比伦-金字塔 D.中国-阿拉伯数字
7.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A.是欧洲文明之源 B.法学系统完整 C.神话影响广泛 D.哲学成就突出
8.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其中,“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的措施是
A.公民大会制 B.抽签选举 C.轮番而治 D.津贴制
9.有一位生活在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10.古代东方文明如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主要盛行的都是农业经济,而古代西方文明古代希腊却盛行工商业经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农业经济明显优于工商业经济 B.古代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先进
C.古代西方文明有鲜明的创新性 D.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
11.学会计算历史年代、制作历史发展时间轴等,这是我们初中生应该具备的素养。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2.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以下可以印证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是
A.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并推动其传播 B.以武力打败大流士灭亡波斯帝国
C.血腥镇压斯巴达克起义 D.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13.“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强调了人类与神祗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肯定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这种观念出自
A.中国神话 B.印度神话 C.阿拉伯神话 D.希腊神话
14.三大宗教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都诞生在亚洲
C.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15.公元800年,教皇在罗马为右图人物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人是
A.亚历山大大帝
B.凯撒大帝
C.屋大维
D.查理大帝
16.“这里的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俱全,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这里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很少出去采购”。这体现了西欧庄园的什么特点
A.自给自足 B.环境严酷 C.独立自主 D.技术先进
17.下列对“中世纪欧洲发展状况”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庄园是西欧城市的典型组织形式 B.“最美好的花朵”暗指城市的自治
C.阿拉伯人最终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D.封君封臣的关系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18.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A.推动城市兴起 B.关注人的发展 C.摆脱教会控制 D.强化国王权力
19.某活动课上,王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公社、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C.亚欧的封建社会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原因是
A.东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叫拜占庭 B.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以前叫拜占庭
C.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曾经被外族攻占过 D.东罗马帝国自认为是罗马的继承者
21.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A.中央集权制 B.租庸调制 C.科举制度 D.均田制
22.大化改新后,日本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这反映了日本
A.善于学习借鉴 B.文化具有独立性 C.改革成效不显著 D.保守特征明显
2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
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
24.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
C.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
25.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A.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
C.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呈现出均衡发展趋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文明因不同而丰富,因多样而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尔美尔法老石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石碑上还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埃及王朝时代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同等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应该被打掉;他打掉的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迈那的银子。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三
巨人的嘴变成婆罗门,双臂变成刹帝利,双腿变成吠舍,双脚变成首陀罗。
-古印度婆罗门经典《梨俱吠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石碑上还刻有文字”,刻的是哪种古老文字?“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有什么事件发生?(4分)
(2)材料二的法典产生于哪个文明古国?根据法典规定,该国的人分成哪几个等级?(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
(4)从地理环境来看,以上文明古国都发源于什么地点?(2分)
27.(12分)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不久,很多国家就制定了法律,用于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
材料二
它在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了其对法律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百度网
材料三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相继组织编写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
-根据人教部编版教材(2017版)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法典有何历史地位?(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中说的四部法律文献中用于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是哪部?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4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对人类的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2分)
28.(14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多样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摘自百度网
材料二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进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将它们传入欧洲。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收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购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译成阿拉伯文。
——摘自《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材料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东征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征还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4分)
(3)结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2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论文。
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达到全盛
公元7世纪中期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公元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历史(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B C B A D B D B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D B C B A A C C 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14分)
(1)文字:象形文字;(2分)事件: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2分)
(2)文明古国:古巴比伦;(1分)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3分)
(3)制度:种姓制度;(2分)消极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阻碍了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2分)
(4)地点:大河流域。(2分)
27.(12分)
(1)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2)法律文献:《十二铜表法》;(2分)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分)
(3)指导文献:《法理概要》;(2分)统称:《罗马民法大全》。(2分)
(4)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依法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等。(任写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4分)
(1)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2分)消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2分)
(2)作用: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对欧洲文化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每点2分,共4分)
(3)方式:和平交往;暴力冲突(战争)。(每点2分,共4分)
(4)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促进文明共同发展,世界各国要和平共处,加强交流合作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0分)
观点:适宜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2分)
论述:公元前5世纪,古代雅典的伯里克利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扩大公民权利,实行津贴制,保证
了贫穷公民参政议政,雅典达到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646年开始,日本的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实行封君封臣制,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从而推动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每点2分,共6分)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改革,采取得当的措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如答杰出历史人物的有效举措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等观点,论述合理也可得满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多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