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一)试题
历史
本试卷共两道大题,38小题;考试时长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题2分,共72分)
1.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国各地区的氏族部落流行以猪颚骨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尺,并将其作为随葬品埋入墓穴;在大汶口133座墓葬中,约1/3有猪颚骨,且不同墓中的猪颚骨数量不一。由此可知当时()
A.存在贫富分化现象 B.从定居逐渐转变为狩猎
C.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D.大汶口居民最早驯化猪
2.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后,考古学界一度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耕文化遗存。但事实并非如此,2000年,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历史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深入 B.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C.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 D.历史解释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3.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神农氏“木为相,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氏的主要功绩是在“尝百草”过程中发明了谷物种植,使人们开始摆脱“采树木之实,食赢之肉”的生活。这反映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B.中国原始农业耕作方式产生
C.古史传说具有确切实证意义 D.神农氏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4.据林华东先生统计,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至少有61种之多,按其功用可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良渚文化呈现早期国家特征 B.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私有制
C.原始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D.良渚文明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5.《史记》记载西周开国功臣太公望被封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文化交融
C.扩大了国家统治范围 D.巩固了王室权威
6.殷商时期,大小祭祀仪式由作为神的联结者巫师主导,“礼”以服务鬼神为主。西周时期,周王以下的统治阶层内日常要践行的“礼”有二十余类,每一类从祭品、地点、参与人员服饰到配套礼乐,对不同阶层人规定不同的标准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礼教的影响增强 B.早期人文精神的凸显
C.社会阶层趋于平等化 D.王权与族权日益融合
7.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和“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 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
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 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
8.关于秦人族源的传说有三类:一是《史记·秦本纪》中所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二是称先祖受命为周王在陇西牧马;三是战国竹简中记载,成王派其祖先抵御西戎,“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秦人族源传说实质上反映了()
A.宗法等级观念 B.华夏认同观念 C.夷夏有别观念D.天人合一观念
9.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土地使用权私有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小农经济迅速生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
A.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B.诸侯争霸战争更加激烈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
10.春秋时期,官书散入民间并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各诸侯国也开始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并设置掌管图籍的史官。士阶层经过藏书、读书,进而著书立说。上述现象说明()
A.图书出版行业得到发展 B.学术下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下层平民利益受到重视 D.宗法礼乐制度已经瓦解
11.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由此可知,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主张()
A.因时变法 B.隆礼重法 C.兼爱非攻 D.相生相胜
12.春秋晚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二者的主张均旨在()
A.创立学术派别 B.重建社会秩序 C.维护民众利益 D.恢复天子权威
13.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讨论“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如《禹贡》依据山川地形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职方氏》依据战国时七国疆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提出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以王畿为政治中心的设想。这种划分方式与设想反映了当时()
A.恢复西周礼制社会诉求 B.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天下归一的文化认同 D.中央集权政治已经形成
14.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频繁出巡。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18年的三年时间内,秦始皇在旧六国的领地上巡游了一遍,并在多地刻石颂功,涉及范围甚广。秦始皇巡游( )
A.使秦朝确立起皇帝制度 B.意在宣德扬威和安抚天下
C.是秦朝实行仁政的表现 D.表明秦朝治理基层能力强
15.项羽击败秦军,成为天下共主后,没有沿袭秦代的郡县制,而是分封天下诸侯。项羽分封诸侯的依据,是在秦末战争中所获取的战功大小及掌控军队的多寡。这反映了()
A.先秦旧贵族势力复辟 B.秦朝政治制度被全盘否定
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点 D.西周制度仍有较强生命力
16.秦朝在南郡(今湖北江陵)统一律令以“去其淫僻,除其恶俗”。后来,郡守滕上任后,发现律令没有被认真执行,便重申:今后县官对违法行为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就是“不胜任”,要受到严厉处罚。这反映出秦朝( )
A.远交近攻策略影响深远 B.县官腐败影响了行政效率
C.恪守韩非以法治国理念 D.统一法律的实施效果有限
17.有学者称,秦朝推行郡县制以及“车同轨”“书同文”等,已经将春秋以来的“夷夏”观念转变为较为宽泛(包括南越、西南夷、西戎等民族在内)的华夏或“中国”观念。该学者意在强调,秦朝( )
A.怀柔远夷思想得以落实 B.民族交往推动疆域拓展
C.国内民族差异逐步消失 D.政治统一增进国家认同
18.据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地表无封土,墓中陶俑数量众多,陪葬品简朴,无奢侈物件。这与《史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符。据此可知,汉初( )
A.注重与民休息 B.冶炼技术落后 C.皇权日趋没落 D.贫富分化严重
19.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实行改革,“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在制度上降低诸侯王的权限,由中央政府任命王国的官吏。这一改革( )
A.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B.激化了阶级矛盾
C.导致了外戚宦官专权 D.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20.汉初规定:“马高五尺六寸,齿末平,弩十石以上,皆不得出关。”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这些规定旨在( )
A.打击地方走私的不法行为 B.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C.削弱诸侯王国的经济实力 D.抑制豪强地主实力膨胀
21.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 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22.据记载,汉成帝时把刘向《列女传》中的人物画在屏风和墙壁上,并以这些节女为鉴成教育的典范,在此影响下,“郡县乡里闻风景从”。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汉代家庭关系日趋和睦
C.国家主流意识开始确立 D.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23.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 B.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4.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以群体的方式轮流把持最高政权。统治架构中没有与君权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相权保证,当君权从皇太后的依附品--外戚手中夺回以后,只能转手到皇帝的依附品--宦官手中。这说明东汉中后期()
A.中央集权方式出现畸形 B.君主继承制度有所调整
C.君权强化影响政治稳定 D.中外朝制退出历史舞台
25.东晋建立前后约有90万中原人移民到江南,占当时江南全境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多以村落或宗族为单位迁徙,在江南形成独立的聚落;并将新的聚居地冠以原籍州县之名,在东晋朝廷认可下形成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这( )
A.增强了北方士族返回中原的愿望 B.激化了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D.规范了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
26.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开创者大都经历过称号从王到天王再到皇帝的变化过程,其中11个少数民族政权采纳汉代以来的五德终始说,标榜自身承继五德推移顺序,将政权置于中国正统王朝之列。十六国统治集团的做法()
A.有利于强化伦理秩序 B.消弭了各族间的隔阂
C.意在维护统治合法性 D.削弱本民族文化认同
27.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下诏,在全国实施均田法。大量无主荒地属国家所有,分配给人民耕种。十五岁以上男子授田四十亩,女子授田二十亩。同时规定,奴婢也可领种土地,授田数与平民相同。这一做法()
A.动摇了世家大族割据基础 B.推动了南北民族大交融
C.使封建生产方式得以扩展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29.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
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 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
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30.3-6世纪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逐步内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汉人的服饰、饮食、语言等也受胡人影响。这表明( )
A.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消除 B.民族交融呈双向互动特征
C.内迁各族已完成封建化 D.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征服
31.隋平陈第二年(590年),陈地大小豪强,有的自称“天子”,有的自称“大都督”。叛乱虽然平定,但是朝廷对江南的控制力亟待加强。同时,面对突厥对北部边境的威胁,朝廷需要调运中原和江淮地区的粮饷供应大量的北方驻军。这可用于研究隋朝( )
A.设立乡间义仓的重大意义 B.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C.完成南北统一的时代背景 D.开通大运河的重要作用
32.唐太宗在位时期,鼓励寡妇再嫁,对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将婚姻及人口增加的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考核指标,作为升降参考。这些举措意在()
A.大兴文治以促进唐朝繁荣 B.遏制东突厥南下进攻
C.否定传统儒学的贞节观念 D.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
33.唐前期,地方长官的朝觐由州郡代表朝集使承担,安史之乱以后则由节度使承担。节度使的朝觐,唐
肃宗至唐德宗时期表现为“不敢往,亦不敢叛”;黄巢起义后则表现为“称兵入朝,不由奏请”。这些变化表明唐代( )
A.外重内轻局势扭转 B.中央政权权威衰退
C.对边疆的控制弱化 D.地方治理日益混乱
34.唐代中期以后,君主更为重视贤良对策。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这反映出,当时()
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 B.社会危机加深
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 D.政权结构变化
35.唐诗有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出,唐代()
A.诗歌真实再现了历史 B.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C.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D.开明政策丰富边疆文化
3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首《菩萨蛮》生动描绘了唐代女子晨起梳妆的画面;唐代女性的服装主要分为襦裙、男装、胡服三种;男女之间的交往不拘法礼,婚姻自由。唐代的这些现象()
A.得益于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B.导致攀比奢靡风气的盛行
C.助推了社会分工不断的细化 D.缘于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8分)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诸如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这样伤亡数万乃至数十万的战役屡见不鲜。
-摘编自《史记》
(1)根据材料一,推断当时人民的共同诉求。(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6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唐王朝建立后,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基于稳定大一统政权的需要,统治者顺应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潮流,效仿吸收西汉、隋朝和亲经验,将和亲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定国安边的主要政策。唐太宗为了社会稳定、各族友好,也大力推行和亲政策,他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到突厥,又把弘化公主
嫁给吐谷浑可汗,从而建立了唐朝与突厥、吐谷浑之间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推动了中原文化在吐蕃的传播,使双方往来更加密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在复杂的民族形势下,唐统治者凭借特殊政治智慧制定和亲政策,改变政权对峙局面,安抚、拉拢和亲民族,使其为己所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认可异族之礼俗,消除民族差异与隔阂,推动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张文玉《唐代和亲与民族关系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和亲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和亲的作用。(6分)
宝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学期阶段一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B B C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C D D A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C C C C C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D D B B C D
二、非选择题
37.【答案】(14分)
(1)人民渴望和平与统一(2分)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文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大一统”格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6分)
38.【答案】(14分)
(1)原因:唐代建立之初,国力不足,百废待兴;周边环境复杂;稳定大一统政权的需要;借鉴前代和亲经验;顺应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潮流;唐朝统治者的大力推行。(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2)作用: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与隔阂,推动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间的经济往来,增进了唐与和亲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和平处理民族关系,为唐代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有借鉴作用。(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