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2.同治十一 , 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曾说,清王朝正面临三千年 未有之变局。
其实,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早已被打破。故这“变局”应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战争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 )
A.英国、美国 B.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
4.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
A.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B.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C.维护鸦片贸易 D.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6.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 “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
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
国 (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 )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B.成功制止和克服了领导集团的腐败
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 D.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8.历史人物手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表是晚清一位爱国军官在某次战争中的战斗手记节
选。据此判断,该手记可直接用于研究 ( )
日期:清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八月十八
8时 舰队开始返航
11时 西北海面出现敌舰
12时50分 定远舰开炮,战斗开始
15时 致远舰沉没
18时 敌军撤退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9.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为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
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
是 ( )
A.鸦片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D.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
10.“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 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马关条约》的危害中,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的是 ( )
A.开放重庆 B.割占台湾 C.巨额赔款 D.开设工厂
12.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 该运动是 (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反割台 D.义和团运动
1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等多条建议,也 提出了外交、法制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这说明《资政新篇》 ( )
A.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 B.实施部分改革措施
C.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要求
14.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 ( )
A.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B.适应了农民阶级的需要
C.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D.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15.近代上海地方政府公布的《上海租地章程》规定:“洋经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于 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与该现象产生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 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 强侵略 ( )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17.《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相比,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
A.都规定了大量赔款 B.都割占了中国领土
C.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D.都允许在华开设工厂
18.据邵阳市人民政府网记载,晚清时邵阳籍名人魏光焘历任云贵、陕甘总督,后官至两江总 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开辟会宁车路,开矿铸钱,创学堂,推动了我国晚清 时期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可知,魏光焘是 ( )
A.农民阶级代表 B.洋务运动代表
C.戊戌变法代表 D.辛亥革命代表
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英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 区。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以上内容最合适的主题是 (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20.在中国近代史,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
A.英国、俄国 B.英国、日本 C.俄国、英国 D.俄国、日本
二、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21.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处于十字路口时历史的选择。
材料一:
图一 洪秀全 图二 圆明园遗址
材料二:……况今日议和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tan:深广)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全集·奏稿》
材料三: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
(1)结合材料一中两幅图片相关史实,概括洋务运动的背景。(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列出当时开办的二个工业(厂矿)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作用有哪些?(2分)
2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收。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1839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请写出其杰出的民族英雄。(1分)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2分)
(3)材料三中“同日本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近代中国屡遭列强的侵略并连续战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战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