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A
2. D
3. B
4. A
5. B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C
12. C
13. C
14. A
15. B
16. A
17. A
18. A
19. D
20. A
21. C
22. B
23. B
24. C
25. C
26. C
27. A
28. D
29. C
30. 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1)区别:古人类会制造并使用工具,古猿不会。共同特征: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懂得使用火(答出两点即可)。
(2)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气候、地理条件等)。
(3)特点: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逐渐融合而成。
(4)认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2. (1)特点: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或河流附近)。
(2)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或生产工具的改进);聚落的出现(或建造房屋);储存食物的需要等(答出两点即可)。
(3)信息:半坡居民过着定居生活;已掌握磨制石器技术;能制作陶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粟)等(答出两点即可)。
(4)途径: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学者推断;实地考察等(答出两点即可)。
33. (1)制度: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定期朝见周天子述职等(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周天子势力衰微。
(3)影响: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另一方面,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2024-2025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单元形成性评价试题(七年级历史科)
(时间: 80分钟 总分: 100分) 202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元谋人被称为云南省的“第一张历史名片”。元谋人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该占人类(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B.生活在中云南省元谋县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3、2023年9月1日晚,《开学第一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亮相该节目, “郧县人”头骨的化石,是中国的官立人化石。请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蓝田人遗址
4、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历史研究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学家经研究编写的各种文献资料等)。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会使用火,会烧烤食物,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5. 考古出土的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从这些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 山顶洞人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B.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C. 山顶洞入的脑容量与现代人类接近 D. 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6、归纳、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都会缝制衣服 B. 都使用打制石器 C. 都会人工取火 D. 面貌都与古猿相似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察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
①元谋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8、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出现在亚洲,如大麦小麦、红豆黄豆、稻谷黍稷、甘薯芋头等粮食作物都是首先在亚洲栽培的,而马、牛、羊、猪等家畜也是在亚洲被驯化后流向世界各地的。据此可知,亚洲( )
A.天人合一思想盛行 B.农业文明领先于世界
C.诞生最早国家政权 D.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
9. 如果你是一位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中国的农耕文明。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典型代表的是( )
A.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粟的种植 D. 干栏式建筑
10.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半坡遗址发现公共墓地、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些都能够证明( )
A.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 原始居民的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C. 他们已有了埋葬的意识 D. 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11. 山东某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大小墓地上百,大墓随葬品一般有五六十件,多为陶器,有些还有镶嵌玉石的骨器、象牙器等,众多小墓只有一两件简陋的陶器。这能佐证( )
A. 禅让制的推行 B. 早期国家出现 C. 贫富分化存在 D. 原始农业开始
12、下列不属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的是( )
A.私有制出现 B.阶级产生 C.畜牧业出现 D. 国家形成
13、距今约5300-4300年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
成,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长江下游地区( )
A. 社会经济发展,冶铁技术高超 B. 大禹治水解除水患
C. 早期国家出现,阶级分化明显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4、陶寺遗址自发掘以来,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包括日常使用的工具如斧、刀,威望物品,装饰品,武器和生产石器的工具,而出土的日用工具占出土石制品的一半这表明了( )
A.磨制石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 B.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
C.原始居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D.此时期出现了早期国家
15、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制成各式各样的陶器。观察如图可知,原始陶器( )
A.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B. 具有浓厚生活气息
C. 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附近 D. 体现贫富分化现象
16、 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 )
A.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B.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很早
C.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D. 中国第一个王朝正式建立
17、 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 )
A. 华夏文明的传承 B. 部落联盟的形成 C. 禅让制度的确立 D. 神话传说的真实
18、 尧老时在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让大家讨论,众人推举了舜; 当舜年老让位时,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这反映出当时( )
A. 实行禅让制度 B. 建立早期国家 C. 形成联盟部落 D. 出现阶级分化
19、远古传说蕴含着历史印记。下面两幅图中的传说共同体现了( )
A. 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 先民与洪水抗争的场面
C. 禅让制的推行过程 D.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悠久
20、夏朝建立于公元前 2070年,它应该是属于( )
A.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公元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公元20世纪70年代
21、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春秋、战国、商、秦朝 B. 商、 战国、春秋、秦朝
C. 商、春秋、 战国、秦朝 D. 春秋、商、战国、秦朝
22、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 )
A. 舜传位与禹 B. 启继承禹的位置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汉武帝大一统
23、 俗话说: “故土难离”,但商朝却曾多次迁都。最后使商朝都城稳定下来、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的一次迁都是
A. 启迁都阳城 B. 盘庚迁殷 C. 周平王迁都洛邑 D. 周武王迁都镐京
24、 姜子牙和申公豹是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交战双方的统帅人物,传说他们率领各自的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最后,姜子牙率领的军队取得了胜利。与这一传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夏朝的建立 B. 商汤灭夏 C. 西周的建立 D. 黄帝大战蚩尤
25、 周初建立了71个诸侯国,其中武王的兄弟有15个, 同姓(姬姓) 亲属有40个。可见,当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 部落首领 B. 有功之臣 C. 同宗亲属 D. 商朝贵族
26、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夏朝,此后经历了“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国人暴动”等完成了古代历史上夏商周的更替。反思更替的过程,你认为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A. 生产力落后 B. 统治者不学无术
C. 暴君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7、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 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C. 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 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28、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29、 春秋时所谓“诸夏”与“夷蛮戎狄”常不以种族分而以文化分,所谓“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故至春秋中、末叶, 中原地区之“诸夏” “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矣。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 )
A. 诸侯争霸 B . 思想解放 C. 民族交融 D. 社会变革
30、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克昏夙有商 ”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
A. 自相矛盾 B. 相互印证 C. 难辨真假 D. 多为文献
二、综合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 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 中华文明的起源吸引着我们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漫长的自然变化,中国境内的古猿从体质上完成了从古猿向古人类的演进过程,古人类与古猿的区别是古人类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遍布中国南北,最具代表性的有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县入等。他们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南部的居民栽培了水稻。同一时代,粟在黄河流域得到种植,……在半坡村,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大量带有彩绘的陶器和公元前6千年和前5 千年期间农耕者使用的骨器。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人类与古猿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6分)
(2) 分析材料二中影响南北方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2分)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分)
3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 《中国原始人群分布遗址图》
材料二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大约在1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远古先民进入定居时代,是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火烤野果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 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畜圈里,因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
材料三 某地发掘的考古成果
(1) 据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4分)
(3) 根据材料三,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4分)
(4)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除了出土文物中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到)诸侯(的属地),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朝见)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一不朝(朝见)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之。
材料二 王(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
郑伯御(抵御)之 (周) 王卒(军队)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 射王(周王)中肩。
材料三 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兼并战争。一些中小封国破邻近的大国吞并,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春秋初年的百家,缩减成几个大国。
材料四 而且秦、晋两国又有同样的成就。秦的成就是融化了西戎,晋的成就是融化了狄人 名义上把这些部落剪灭了,实际上却 使他们和中原民众处在平等的地位。到战国时就再没有所谓“华夏”和“戎狄”的区别了,
———摘编自顾颉刚《国史讲话:上古》
(1) 材料一涉及西周一项重要的制度,请说出这项制度的名称和实行这项制度的目的。实施这项制度后,诸侯要对周天子尽什么义务 (8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春秋争霸的影响。(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