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00分,合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你沉着冷静,充满自信,认真审题,仔细答卷,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博士说:“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国际秩序。”隋朝统一的标志是( )
A.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B.隋文帝灭掉陈朝
C.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D.隋炀帝营建东都
2.隋朝从开皇之治的天下兴盛到大业年间的社会动乱,仅仅经历了37年。透视历史,隋朝由顶峰迅速滑落到深渊的根本原因是( )
A.隋朝的残暴统治 B.藩镇割据 C.外族入侵 D.农民起义的打击
3.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分别为武则天撰写的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创新制度,开创“文景之治” 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C.发展生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滥杀无辜,唐朝由盛转衰
4.“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诗句反映了唐朝都城长安的繁荣景象。下列关于这座城市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城内有专门的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
B.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
C.不允许外国人在城内居住
D.既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5.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突出特点是( )
A.贵族追求享乐 B.社会风气开放 C.普遍重文轻武 D.文化专制盛行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
7.“胡食”“胡装”在唐代广为流传,佛学、音乐、舞蹈及马球运动等域外文化涌入,为唐人社会生活增添万千风采。材料表明唐代( )
A.诗歌繁荣发展 B.文化兼容并包 C.尚武风气盛行 D.政治体制完善
8.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钱币,既有唐代流行的开元通宝,又有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称,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 )
A.货币制度混乱 B.民族交融深化 C.市镇经济繁荣 D.对外交往活跃
9.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日本派出的使节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日本多次派遣使节的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的友谊 D.求取佛经
10.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1.贞观初年,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整理成了一本记载很多国家和地区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著作,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该著作为( )
A.《步辇图》 B.《大唐西域记》 C.《桂苑笔耕》 D.《送子天王图》
12.唐朝从“大唐盛世”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朱温废唐
13.下列对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延续 B.唐末农民起义的继续
C.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D.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政权分立
14.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
15.《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抑制土地兼并 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财政收入
16.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7.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 B.元昊——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契丹族 D.忽必烈——藏族
18.“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化,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政策 B.民族交融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
19.依据下图所给的信息,我们能确定该历史人物是( )
他在抗金的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军很惧怕他们。在郾城大战中,获得大胜。
A.文天祥 B.辛弃疾 C.韩世忠 D.岳飞
20.下列示意图直观呈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漫长过程,与图中③处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1.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
22.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 )
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
24.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赵构
25.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二、材料分析题(共4大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2分)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个盛世局面?(2分)缔造这一盛世的君主是谁?(2分)
【君主与大臣的和谐】
材料二
李世民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纳谏防止和改正错误,因此他提倡和鼓励诤谏……使君臣共商国是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特色,对巩固君臣关系和臣属的忠君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齐康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与其相处融洽、敢于直言的大臣。(2分)
【国家与人才的和谐】
材料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摘自高明《琵琶记》
(3)材料三描述的现象与哪一选官制度有关?(2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的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哪一重要水利工程?(2分)该工程的开通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7.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唐太宗赢得了周边各族的爱戴,被各族尊奉为什么?(2分)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哪位公主?(2分)
材料二
宋朝先后与多个北方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形成对峙。与这些政权的和、战关系,也成为贯穿两宋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所学,指出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议和达成了哪一盟约?(2分)南宋时期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对峙局面?(2分)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交融,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2分)
28.经济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折射出历史的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犁辕不直接与牛轭相连,而是通过其前端的可活动的犁盘或挂钩用套绳与牛轭相连。犁索与犁辕连接处在役牛臀部之下,犁辕缩短,改直辕为曲辕,犁架重量因而减轻。
——摘编自李根蟠《农业科技史话》
(1)材料一中的图片以及材料描述的是唐代的一种耕种工具,请写出它的名字。(2分)除此之外,唐朝还诞生了哪一灌溉工具?(2分)
材料二
宋代时期开始在闽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水稻。而宋朝寒冷期时,为小麦在南方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小麦和水稻在南方的普遍种植,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出北方的经济。
——摘编自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2)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宋代从越南传入的哪一水稻品种使宋代水稻产量大幅提高?(2分)宋代不仅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其中北宋兴起的哪一地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2分)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加以管理?(2分)
材料四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
——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4)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贸易量的增长,针对“货币供给不足”及金属货币的不便性,北宋前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它的名字。(2分)
29.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历朝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2分)在他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被称为什么?(2分)
材料二
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
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2)为巩固统治,宋太祖“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重用文臣,逐渐形成了宋朝的哪一政策?(2分)
材料三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明)宋濂《元史》
(3)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指出,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叫什么?(2分)
材料四
从元朝算起,历代中央政权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已有700年的历史。西藏同祖国的关系牢固紧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藏学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次仁加布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指出,元朝“在西藏行使主权”源于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2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也是在元朝,请你写出该机构的名称。(2分)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C
5. B
6. B
7. B
8. D
9. A
10. C
11. B
12. A
13. C
14. B
15. D
16. C
17. B
18. B
19. D
20. C
21. A
22. D
23. C
24. C
25. A
二、材料分析题
26.(1)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2)魏征。
(3)科举制度。
(4)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7.(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文成公主。
(2)澶渊之盟。金。
(3)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回族。
28.(1)曲辕犁。筒车。
(2)占城稻。景德镇。
(3)市舶司。
(4)交子。
29.(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2)重文轻武政策。
(3)行省制度。
(4)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