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特训
一、单选题
1.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土地权力归置的变化。该变化( )
时期 土地权力归置 效果
改革开放初期 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进入21世纪后 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 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A.推动了城乡发展的均衡化 B.促进了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C.旨在实现土地流转规范化 D.开启了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2.1992—2002年,我国各文化部门之间的职能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实现了部分职能的分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部门效率低下的问题,充分激发了文化市场的活力。这可以用于说明( )
A.人民大众文化修养提升 B.经济与文化实现了协调发展
C.国家文化职能得到转变 D.经济发展助推文化领域改革
3.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共十八大重要决策的是( )
A.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D.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
4.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在1978年初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被村支书称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被地区革委会下达指示坚决制止。这折射出( )
A.改革开放受到一定阻力 B.人民公社体制已被打破
C.农民对农村改革的探索 D.拨乱反正步伐亟需加强
5.许小年在谈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时说,它们一个是高度集权,另一个是最大限度的简政放权;一个是节制管控资本,重农抑商,另一个是搞活资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一个是汲汲于富国强君,另一个是改善民生为本。“这两次改革”分别指( )
A.商鞅变法和改革开放 B.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
C.孝文帝改革与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与三大改造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到2005年,我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不同形式文化交往,文化交流数量达1360多项,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涉及到文学、科学、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新时期文化外交的开展( )
A.坚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信心 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往的空间
C.推动了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如图漫画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两幅漫画反映了(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商品供应由批发到零售
C.居民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D.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化
8.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1990年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
A.是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结果 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下表为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定价形式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统计表,反映了我国的价格改革变迁。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 )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定价形式 1978年 1991年 1992年 1999年 2000年
政府定价 100.0 36.0 18.7 9.6 8.4
政府指导价 0.0 18.3 7.5 4.4 4.2
市场调节价 0.0 45.7 73.8 86.0 87.4
A.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B.助推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C.受市场经济体制的驱动 D.形成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10.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被动应付、一般性参与、主动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下列最能体现“主导参与”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B.参加联合国多边外交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12.1982年中共十二大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 )
A.为国企改革奠定基础 B.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 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如表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结构中八大阶层在农民总数中的占比情况。这一结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阶层 农业劳动者 农民工 私有私营者 雇工 农村知识分子 乡镇企业管理者 农村管理者
占比 55%—57% 24% 5% 4% 1.5%—2% 3% 6%
A.国家户籍制度持续放松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14.1984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数量从上一年的134.64万户猛增到606.52万户。199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039.15万人,比1978年净增42.9%;1999年,乡镇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6247.16亿元,是1978年的29.84倍。乡镇企业的发展( )
A.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之一 B.成为乡村工业化的有益探索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冲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始,传递出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别具匠心的设计惊艳了世界,感动了中国,开幕式充满“中国故事”反映了( )
A.充分展现中国农业大国形象 B.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体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二、论述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建设布局图
——选自陆大道主编《中国工业分布图集》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步伐,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把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工业建设布局图建立起关联,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价值正确,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三、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其重要内容为撤社建乡,重建乡级政权,并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最低层级的政权组织。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村民的共同意志治理村庄内部公共事务,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政权体系范畴,是被置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的群众性组织。这种“乡政村治”的形成使国家在农村基层的政权体系趋于稳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系统性推进,“乡政”与“村治”逐渐被纳入国家统一的治理体系之中。“村治”由外在于国家政权的基石向内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转变。从“乡政村治”向“乡村治理”的话语转变,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在乡村社会的延伸和拓展。
——摘编自陈军亚、肖静迁《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治理”:政权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政治变迁——对“乡政村治”框架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我国农村从“乡政村治”向“乡村治理”转变的背景和意义。
(2)若要深入探究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可以搜集哪些类型的史料?请举例说明。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袁。
年份 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 其中: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企业占比(%)
国有企业(亿元) 集体企业(亿 元)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1953 450 193 17 42.9 3.8
1955 534 273 41 51.1 7.7
1957 704 378 134 53.6 19.0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
材料二 21世纪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的常态。2004年和2008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结构分别为65:35和52:48;非公有制经济GDP产出占比则分别为63%和70%,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杨春学、杨新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尤其要支持兴办开发性事业。”这条政策区别于以往的主要意义在于,摘掉了扣在乡镇企业头上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帽子,解决了当时由承包制引起的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为乡镇企业在新环境下指明了发展路径。此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来源。1978~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逐步提高,由人均年收入308元增加到8369元,乡镇企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8.2%提高到46.4%,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乡镇企业带动了农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开启了城镇化的进程。
——摘编自李晓寒《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由于当时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城市工厂可以将一部分宜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这给城市工业的“三废”等污染进入农村地区提供了渠道。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如造纸、化工等则以联营、分厂等名义进入农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明确指出“禁止污染向乡镇、街道转移”。此外,这一时期农村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在促进乡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一是乡镇企业未经处理排入环境中的“三废”,导致了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二是乡镇企业为扩大规模,大量砍伐森林,占用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从污染范围和程度来看,乡镇企业引致的污染已远超城市工业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合理规划,应当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摘编自闵继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环境治理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后,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有利于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了农村改革深入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的信息,无法得知该变化推动了城乡发展的均衡化,排除A项;土地权利的归置变化有助于实现土地流转规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变化旨在实现土地流转规范化,排除C项;农民收入多元化在农村土地权利分置之前就已经有所显现,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材料所述现象表明经济发展助推文化领域改革,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大众文化修养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与文化是否实现协调发展,排除B项。“国家文化职能得到转变”与题干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B项正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A项;党的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排除C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时间为1978年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但此时孙少安就“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这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民就对农村改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C项正确,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期尚未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项;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文革结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拨乱反正,且材料内容与拨乱反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它们一个是高度集权,另一个是最大限度的简政放权;一个是节制管控资本,重农抑商,另一个是搞活资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一个是汲汲于富国强君,另一个是改善民生为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封建化改革,其特点是高度集权,重农抑商与富国强君等,而改革开放强调市场经济规律,注意改善民生,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简政放权,A项正确;“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在增强国家的赋税,排除B项;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不是改善民生,排除C项;“三大改造”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市场经济规律,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多样形式的文化交往为中国的对外交往拓展了空间,B项正确;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目的是以此为方式拓宽中国的对外空间,排除A项;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推动了文化外交的发展,排除C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包括文化还包括经济等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国。根据图示信息“粮票”“光有钱买不到东西”“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及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行粮票,实行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这一期间生活物资匮乏,商品往往供不应求,人民生活贫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商店里的商品也琳琅满目。我国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见,两幅漫画说明我国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品供应由批发到零售的销售方式,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排除C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邓小平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意在深化中国对外开放,C正确;浦东不是经济特区,A表述错误;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的说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D错误。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20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调节价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显著提高,价格体系发展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A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价格改革助推国企改革稳步进行,排除B项;1992年之后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当前我国的价格改革未能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如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仍处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D正确;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A错误;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并提出战略部署分两步走,B与材料无关;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材料无关。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倡导提出的,体现了中国主导参与的过程,C项正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与“主导参与”无关,排除A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是主动参与,排除B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共十二大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成果,并要求长期坚持下去,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A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B项;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突破,不是冲击,排除C项。
故选 D项。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题干时间“1984年”可知,本题时空范围为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反映出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是对乡村工业化所做出的有益探索,B项正确;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与材料中的“乡镇企业”分属不同范围,排除A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选项与材料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设计,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B项正确,其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而非其为农业服务的价值,所以不能得出充分展现中国农业大国形象,排除A项;体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叙述过于绝对,且材料未进行其他途径的比较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论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布局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急需恢复,工业建设几乎需要从头开始,华南、西南地区仍有国民党残余势力。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东北地区由于靠近苏联方便接受援助且有着一定的工业基础,在50年代的工业建设中,东北在工业上有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等,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60年代前期,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三线建设,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重点发展深处内陆地区的工业,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了开放的门户,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布局为经济发展服务也逐渐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很大规模,同时为内陆地区提供支持。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布局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50年代至今(中国)。根据材料中新中国不同年代的工业建设布局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布局有典型的年代特征,这种年代特征可以从当时的背景进行解题思路,并论述其成就和意义。可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布局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这一观点进行论述,分别指出50年代、60年代以及80年代后我国工业布局的背景以及成就、意义,进行论述,史料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最后,总结观点,完成表述。
17.答案:(1)背景:“政社合一”的基层治理模式(人民公社体制)瓦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区域、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农村社会开放性、流动性增强;农村居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增强。
意义: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有利于加强党对国家政治事务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现代公民精神和民主意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史料类型及举例:档案资料,如乡政府、村委会的工作记录及相关审计报告等;实物资料,如村镇广场的建筑和布局、民主政治宣传标语等;文学作品,如乡村发展致富的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的回忆文章等;口述史料,如对农村基层民主形式的设计者、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变迁亲历者的访谈记录。(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20世纪 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知,人民公社体制)瓦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据材料“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村民的共同意志治理村庄内部公共事务可知,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据材料“。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可知,又域、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据材料“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系统性推进”可知,农村社会开放性、流动性增强:据材料“按照村民的共同意志治理村庄内部公共事务,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政权体系范畴,是被置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的群众性组织”可知,农村居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增强。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外在于国家政权的基石向内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转变”可知,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材料“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系统性推进可知,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据材料“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及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现代公民精神和民主意识,此外,还可以从有利于加强党对国家政治事务的集中统一领导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史料类型及举例: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照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在研究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时可以选取相关史料,在文献史料方面,可以选择档案资料、文学作品等,档案资料,如乡政府、村委会的工作记录及相关审计报告等,文学作品,如乡村发展致富的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的回忆文章等;实物史料,如村镇广场的建筑和布局、民主政治宣传标语等;口述史料,如对农村基层民主形式的设计者、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变迁亲历者的访谈记录。
18.答案:(1)趋势: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促进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解析:(1)本题为对比类、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为现代中国。趋势:由材料一“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1953年为450亿元、1955年为534亿元、1957年为704亿元”可知,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由“1953年公有制企业占比46.7%、1955年占比58.8%、1957年占比72.6%”可知,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原因:由材料中1953年到1957年及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进行使得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为现代中国,意义:由材料二中“21世纪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的常态”可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2004年和2008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结构分别为65:35和52:48;非公有制经济GDP产出占比则分别为63%和70%,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可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由“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可知,促进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9.答案:(1)有利条件:中央政策的支持;国家放松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改革开放的推动;农民增收提高生产积极性;城镇化浪潮的推动。
(2)原因:改革开放背景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但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城市工厂向农村转移污染产业;乡镇企业发展带来更大污染。
看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和利用各项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管控力度;加大对民众的教育,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1)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可得出中央政策的支持;根据材料一“这条政策区别于以往的主要意义在于,摘掉了扣在乡镇企业头上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帽子”可得出国家放松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根据材料一“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可得出农民增收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根据材料一“乡镇企业带动了农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开启了城镇化的进程”可得出城市化浪潮的推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的推动。
(2)原因:根据材料二“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由于当时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可得出改革开放背景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但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根据材料二“城市工厂可以将一部分宜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这给城市工业的‘三废’等污染进入农村地区提供了渠道。”可得出城市工厂向农村转移污染产业;根据材料二“乡镇企业引致的污染已远超城市工业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可得出乡镇企业发展带来更大污染。看法:结合当前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完善和利用各项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民众的教育,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等角度进行阐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特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