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军机处是由哪位皇帝设立的( )
A.康熙 B.乾隆 C.雍正 D.永乐
2.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雅典处于“黄金时代”的是( )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3.元时,在今天河北、山东、山西等大都周围地区设置单列的行政区划,名为“腹里”。对“腹里”实施直接行政管理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三司
4.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 )
A.民国九年 B.民国七年 C.民国六年 D.民国八年
5.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演变成的措施是( )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 B.实行“推恩令”
C.平定“七国之乱” 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6.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所在。以下对于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完善三省制——三省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②建立中朝——行政中枢权力移至皇帝亲信手中 ③设置三公——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④废除宰相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7.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身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城邦的保卫者 ②城邦的土地所有者 ③其身份由公民大会登记 ④直接参与政治的国家管理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此歌谣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
A.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9.鉴于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
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的物质基础 B.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
C.分化宰相权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10.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子孙则另有安排,《礼记 礼运》曰:“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封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封为大夫;大夫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子封为士。”这表明周代( )
A.阶层矛盾的缓和 B.权力继承合法化
C.等级秩序的严格 D.政治体制血缘化
11.据考古,罗马庞培古城的民宅墙上遗留一些标语:“马格尼乌斯支持库斯皮乌斯·潘萨竞选市政官”,“普罗克鲁斯,请把你的位置让给弗朗托吧”,“谁若是反对昆提乌斯,谁就是头蠢驴”,“所有的小偷都强烈要求你们选举瓦提亚为市政官”。由这些标语可推断当时( )
A.城邦机构重视民意 B.市政官由选举产生
C.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D.罗马法律不够完善
12.《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 )
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
B.“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
C.“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D.“礼”和“乐”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
13.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权力制约 B.崇尚法治 C.轮番而治 D.主权在民
14.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宪法只是一个契约,即大家在没有政府这样一套机构管理就可能陷于混乱,人们作决定:组成政府。在这个约定中,人民以契约的方式把权力交给大家选出来的国家管理人员。因此,这些掌握权力的人必须按照让渡权力者的意愿行事。这体现了美国宪法制定者怎样的理念( )
①社会契约 ②人民主权 ③宪政 ④民主选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某同学梳理了“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日本大化改新”“ 南美印加文明”等内容。其确立的主题应是( )
A.轴心时代的文化扩散 B.帝国勃兴与文明拓展
C.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D.封建社会的逐渐瓦解
16.有学者指出三权分立并不是指政府的立法、执法与司法分支独立执行各自的权力,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交流与合作;否则,任由各个部门各行其是,权力得不到必要的制约,结果恰好和分权的目的相反。该学者认为,三权分立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相互制约的有限政府 B.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权利
C.提高政府机构的合作效率 D.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影响?(8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宰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二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太祖对明朝政治体制做了怎样的调整?(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8分)
19.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4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l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l7世纪,英国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新型君主制……。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英国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经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国王权利受哪一机构的限制?据材料说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从材料二看,英国社会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6分)
(2)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源于哪位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据以上材料概况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及作用。(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时期 地方行政区的演变
秦汉 秦在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末朝廷委派州牧对各刺史部(原为监察机构)进行管辖,地方行政体制变为州—郡—县三级。
隋唐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唐初,州的数目过多,不易管理,开始设道(原为监察区),“安史之乱”后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
宋元 北宋在州、县之上设行使单一行政或监察职能的“路”。元代设立有固定管辖区的行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
——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3*16=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B C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A C A
二、非选择题
17(16分)
(1)察举制、世官制 (4分)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4分)
(3)科举制;隋唐时期;(4分)
影响: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阶层流动性(4分)
18(10分)
(1)明太相废除丞相制度。(2分)
(2)特点:皇帝的侍从机构;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后期权利和地位逐渐提升;是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8分)
19(14分)
(1)议会;君主立宪制(4分)
趋势: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2分)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制约平衡)。(4分)
特征:分权制衡、间接民主、公民选举、议会立法;(4分)
20(12分)
论题: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阐述: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综上所述,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其它论题:如:
1.县是中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2.地方管理的加强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3.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延续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