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考点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考点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2024年陕西中考真题]秦始皇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
A.盐铁专卖 B.设市舶司 C.统一货币 D.推行垦荒
2.[2022年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据下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皇帝制度 B.丞相制度 C.太尉制度 D.郡县制度
3.[2023年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这是因为秦朝的郡县制度(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结束了列国纷争 C.强化了皇权专制 D.化解了阶级矛盾
4.[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
A.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 B.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
C.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5.[2023年北京中考真题]《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工作者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见图)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这表明( )
①秦始皇北击匈奴有了考古证据
②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外城墙之下
③该成果得益于考古学与化学的结合
④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23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 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B.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D.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7.[2022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汉书》中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首演以来,受到观众热捧。该剧以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护臂(如图)为构想之源,运用舞蹈的艺术想象力,演绎了汉朝戍边将领在北方古城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儿女从剑拔弩张到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体现了艺术与历史的精妙结合。该舞剧( )
A.宣传普及了系统的古代历法知识 B.准确复原了真实可靠的历史场景
C.填补了新疆出土文物研究的空白 D.艺术表现了边疆民族交融的历史
9.[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下面是某朝代形势图,其中①处机构设立的历史意义是( )
A.有效管辖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B.管理海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加强了与吐蕃的交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D.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0.[2023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到:“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班勇出使西域
11.[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列人物、时间和科技文化成果的排列,完全正确的是( )
A.蔡伦——东汉——纸的发明和使用
B.张仲景——西汉——开创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C.司马迁——西汉——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张骞——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12.[2023年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下列史事在该书中可能查阅到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三国鼎立 C.孝文帝改革 D.贞观之治
13.[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
【政治谱系一脉相承】
(1)写出中国古代政治谱系中两个重要节点的朝代名。
夏、商、周—秦、________—魏晋南北朝—隋、________、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文字语言从未中断】
(2)由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________到金文,由金文到秦朝统一后推行的________,再到隶书、楷书,文字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完整。语言方面,历代语法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
【史学传承民族记忆】
(3)司马迁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正史,合称“二十四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北宋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最具代表性。这些史书作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纪录,世代传承研习,使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
14.[2023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步伐从未停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1)阅读材料一,写出一例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古代阿拉伯文学成就。
(2)列举两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材料二: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3年)
(3)解读材料二,写出中国—中亚峰会选择在西安举行的历史渊源。
(4)分析两则材料,古代丝绸之路与今天的“一带一路”有何共同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这有利于经济交流发展,巩固了统一,C项正确;汉武帝通过盐铁专卖来加强中央集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市舶司是宋朝设立的,主要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与秦始皇时期的政策无关,排除B项;推行垦荒是一种经济措施,但它并不是秦始皇为了加强全国统治而特别推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据图片可知,皇帝制度、丞相制度、太尉制度都属于中央制度,与地方无关,排除ABC;郡县制度是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及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材料未涉及秦灭六国的过程,排除A项;图片中的文字是小篆,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初年秦始皇东巡,不是秦未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工作者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见图)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可知,秦陵附近汞含量很高,与《史记》记载相吻合,这表明该成果得益于考古学与化学的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表明秦始皇北击匈奴有了考古证据、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外城墙之下,排除含有①②的ABD。故选:C。
6.答案:D
解析:根据“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可知,材料措施都强化了皇权,反映了皇帝权力不断加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强化皇权的措施,排除A项;材料反映相权不断被削弱,明朝时期废除丞相,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枢机构办事效率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A
解析: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俭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据“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称赞的是文景之治。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D
解析:根据“演绎了汉朝戍边将领在北方古城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儿女从剑拔弩张到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可知,该舞剧艺术表现了边疆民族交融的历史,D项正确;材料没有宣传普及了系统的古代历法知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准确复原了真实可靠的历史场景,排除B项;填补了新疆出土文物研究的空白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该朝代定都长安,受到北方匈奴民族的威胁,因此这是汉朝。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有利于保障丝绸之路畅通,A项正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而①处位于新疆地区,排除B项;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位于青藏高原,与新疆地区不符,排除C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凿空之旅”指的是张骞通西域,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A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项“人物、时间和科技文化成果的排列,完全正确”,符合题意;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发明是西汉,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名医,排除B项;张骞通西域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A正确。B、C、D都发生在汉代之后,排除。
13.答案:(1)汉;唐
(2)甲骨文;小篆
(3)史记;司马光
解析:(1)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经过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隋朝灭亡之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2)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
(3)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含义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14.答案:(1)例:《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到阿拉伯,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阿拉伯数字在中国被广泛应用等。
(3)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
(4)作用:都促进了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解析:(1)例:结合所学知识,古代阿拉伯文学成就是编著了《天方夜谭》等。
(2)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在中国被广泛应用等。
(3)根据材料“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可得出,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
(4)作用:综合材料信息可知,古今丝绸之路都促进了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考点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