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024湖北]1949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双百”方针提出
2.[2023四川乐山]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当时( )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2024江苏扬州]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
A.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考点2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4.[2024江苏苏州]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震撼世界的较量”“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朝鲜战场上的地下长城”“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展厅,我们能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
A.张自忠 B.左权 C.黄继光 D.雷锋
5.[2023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葫芦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军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朝鲜人民军
C.“联合国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6.[2024四川凉山]某文献出现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论述。该论述出自哪一文献(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7.[2023内蒙古赤峰]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 0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提升·综合练
1.[山东临沂二模]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1949年是‘旧社会’与‘新社会’、‘黑暗’与‘光明’的分水岭。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2.[2024黑龙江牡丹江]歌词蕴含着历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歌词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D.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3.[2023四川眉山]下图是人民日报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拥护 B.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4.[2023湖南株洲]“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段材料反映了( )
A.越南战争大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使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C.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
5.[2024四川达州]下表是1949—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是( )
时间 标题 部分内容
1949年1月1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
1951年1月1日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努力发展土地改革工作
1953年1月1日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
A.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 B.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C.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2024四川南充]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八字方针
7.[2024广东佛山三模]下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单位:%
年份 财政支出比重 经济建设费比重 国防费比重
1950年 100 25.5 41.1
1951年 100 28.7 43.0
1952年 100 41.6 32.8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有计划地开始经济建设
C.新中国的政权渐趋稳固 D.西方对华政策重大调整
8.[2024云南曲靖二模]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内容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B.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C.到1952年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D.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9.[2024山东烟台](节选)党报党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忠实书写者,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读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这个政府不但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而且受到了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普遍欢迎。中国人民知道自己的胜利具有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已经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协助下,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和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统治,按照自己的愿望,建设自由幸福的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1950年元旦社论《完成胜利 巩固胜利 迎接一九五〇年元旦》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述事件“空前”和“伟大”的理由。(4分)
材料四 美帝国主义者在九月间纠合其可能纠合的最大兵力在仁川登陆,占领平壤,并向我国东北边境汹涌前进,直至鸭绿江边。美国空军连续侵入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扫射。这种对于中国领土的放肆的霸占和对于中国安全的放肆的威胁,迫使中国人民不能不积极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并且不能不以志愿行动援助朝鲜人民驱逐美国侵略军,以便保障我国的大陆的安全……那么,我们能否战胜帝国主义的侵略呢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答复道:完全能够!
——摘自《人民日报》1951年元旦社论《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志愿行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4分)
10.[2024山西朔州模拟](节选)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晋华中学组织了“红色华章·阅启历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任务二 【展览读后感,传递精神文化】
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读书卡,用于分享读书心得。
《日出东方》读后感一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写了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的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共合作失败的惨痛教训,武装革命道路的最终形成,等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让我深深感悟到寻路之艰、日出之伟、使命之重。 《日出东方》读后感二 毛泽东在小说中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始终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对于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勇气,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2) 李华同学阅读《日出东方》这本书后,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到了学校宣传栏,从中你感悟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2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23新疆]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积极奋斗。由此,全国人民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投身于( )
A.“一五”计划建设 B.社会主义改造
C.民主政治建设 D.社会主义改革
2.[2024天津改编]绘画是历史的载体。下图展示了1954年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场面。这反映了( )
A.人民民主的原则 B.民族团结的愿望
C.婚姻自主的权利 D.政治协商的制度
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A.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建设大庆油田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2023四川泸州]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八字方针的提出
5.[2024内蒙古赤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重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大跃进”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一五”计划的完成
6.[2024内蒙古包头]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
A.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
7.[2023重庆]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其中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的突出作用是( )
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8.[2023云南]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9.[2023安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 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 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
10.[2023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
——摘自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几年时间。(2分)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3分)
考点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1.[2024四川广安]“如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材料表明,“两弹一星”的成功( )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推动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C.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D.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12.[2024四川南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
A.团结合作 B.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 D.助人为乐
提升·综合练
1.[2024天津]画报和邮票都是历史的载体。图1和图2两期的封面人物,共同展现的时代风尚是 ( )
图1《人民画报》(1950年) 封面人物中手握方向盘的是新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 图2《人民画报》(1950年) 封面人物是手捧丰收稻谷的老农民
A.劳动光荣 B.见义勇为 C.勤俭节约 D.尊老爱幼
2.[2024湖北]下图是我国美术工作者1955年创作的宣传画,画面描绘了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开展劳动竞赛的场景。该画反映了( )
开展劳动竞赛,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A.工业化目标激发的建设热情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喜悦
C.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的自豪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骄傲
3.[2023湖南邵阳]下面是张燕同学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学习卡片中的1953年部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 事件
1953年 A.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B.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023湖南株洲](节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李正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
(3)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开始的时代背景。(2分)简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分)
(4) 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分)
5.[2023甘肃金昌](节选)从专制到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规定的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6分)
6.[2024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件文物是朱德使用过的驳壳枪,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件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成为人民军队此后峥嵘岁月的起点。这把枪的主人,在革命困境中展现出磐石般的坚定意志,他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材料二
这件文物是邓稼先研制原子弹时使用的手摇计算机,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台计算机只能进行加减乘除、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运算,输进数据后,手摇算出结果。中国科学家凭借这种简陋的运算工具,进行了无数次模拟计算和分析,经过整整三年,基本绘就出原子弹设计蓝图。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编著《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起义”的名称及背景。(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和意义。(5分)
(3)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件文物,为其拟写一句宣传语。(2分)
7.[2024山西](节选)走近文物·传承文明。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文物图片·时代印记”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览。
①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②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的包干到户生产契约书 ③淮海战役支前农民使用的小推车 ④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 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照片 ⑦“一带一路”倡议纪念邮票
问题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4分)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2023江苏宿迁]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真理标准问题 B.姓“资”姓“社”
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
2.[2024江苏扬州]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 )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点2 经济体制改革
3.[2024江苏苏州]下图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发行的粮票与股票,其反映了(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 D.边陲小镇蜕变为经济特区
4.[2024湖北]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 5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这表明我国 ( )
A.教育事业获得突破性进展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C.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D.国防军队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考点3 对外开放
5.[2024江苏扬州]1987年,邓小平豪迈地告诉外宾:“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农村经济改革顺利推进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深圳等地试验成效明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2024山东滨州]1984年2月,邓小平发表谈话:“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西部大开发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2023重庆]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该图( )
A.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
B.显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
C.体现了因地制宜进行开放的层次性
D.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开放的渐进性
8.[2023江苏扬州]对比2001年和2010年的数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开始开放沿海城市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2024山西]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 )
A.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
B.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
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
考点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2023江苏宿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2024江苏苏州]有学者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分为四个时期:“开天辟地”之“革命救国”时期;“改天换地”之“建设兴国”时期;“翻天覆地”之“改革富国”时期;“惊天动地”之“复兴强国”时期。在“复兴强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2.[2023湖南长沙]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年代尺上对应的序号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3四川乐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下图所示内容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考点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2023湖南株洲]“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材料所阐述的思想理论是( )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2023江苏苏州]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中亚峰会的顺利举行。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
B.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提升·综合练
1.[2024湖南]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 )
单位:台/百户
家用电器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80.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2
彩电 17.21 59.04 89.79 116.56
A.家用电器迭代速度放缓 B.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2.[2023广东]如图反映了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3.[2023甘肃天水]标语是时代的镜像,体现历史的回响。请参照示例,将下列标语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凝练一个主题。(6分,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标语,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标语: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⑥“包干到户”
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② 中华民族的抗战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4.[2023内蒙古通辽]舆论热词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舆论热词统计(部分)
时间 舆论热词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 “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 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南方谈话、姓资姓社、市场经济、世贸组织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舆论热词所反映的时代背景。(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南方谈话的共同影响。(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所呈现的特点。(2分)
5.[2024江苏连云港]发展的方略就是破解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图3 2016年美丽乡村
(1) 据图1,归纳其体现的历史信息。(4分)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三幅图片反映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4分)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认识。(4分)
6.[2024江西](节选)“名片”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 从图1和图2中各选一张有关联的时代名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7.[2024四川广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重大历史性成就。(5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 材料二反映了邓小平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遵循的思想方法,这个思想特点或思想方法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8.[2024四川南充](节选)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了从被迫卷入西方现代化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领世界现代化新潮流的历史性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第一阶段 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阶段 1949—1978年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三阶段 1978—2012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胆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第四阶段 2012年至今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的大胆探索,(4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4分)
材料三 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 358元,比上年增长5.4%……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3) 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式现代化意义。(6分)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民族大团结
1.[2023云南]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023江苏苏州改编]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 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 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3.[2024河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1 500余件文物古籍,展开一幅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留言簿上的这些感言让我们体会到,举办此展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各民族实现同步富裕
②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考点2 祖国统一
4.[2024山东烟台]“……方略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应用,为世界各国和平解决相互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处理历史上遗留下来仍未了结的国际争端,找到了一条崭新的解决道路。”材料评价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5.[2024四川凉山]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道:“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根据材料,你认为香港能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英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 D.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6.[2024江苏盐城]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其中,为“MACAU”回到母亲怀抱开辟途径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7.[2023黑龙江绥化]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A.五项原则 B.“九二共识”
C.八项主张 D.“三通”协议
提升·综合练
1.[2023江西]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2.[2023湖南邵阳]2023年3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英九等台湾同胞( )
①有浓厚民族认同感
②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③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④倡导两岸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湖南岳阳](节选)岳阳市某校九年级教师在进行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时,编制了一份大事年表。请阅读年表,回答问题。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945年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979年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022年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3) 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可知,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4分)
(4) 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背自己的承诺。根据大事年表指出美国的承诺是什么。(2分)
(5) 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2分)
4.[2023山东烟台](节选)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图1 庆祝香港回归报纸 图2 澳门回归纪念海报
(3)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加以阐释。(6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提示:此类试题应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为什么”,即原因;二是“是什么”,即名称、内容等;三是“怎么样”,即评价。)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钢铁长城
1.[2023辽宁营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下列事件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是( )
A.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辽宁舰”交接入列
2.[2024广西]“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材料表明中国海军 ( )
A.装备日趋完善 B.维护世界和平
C.防御体系健全 D.守护国土安全
3.[2023重庆]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A.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B.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
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考点2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4.[2024湖南]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 )
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B.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
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5.[2023黑龙江龙东]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多边外交
6.[2024江苏盐城]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同尼泊尔、古巴、法国等国家发展了外交关系。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 )
A.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支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有成效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
7.[2023山东枣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提升·综合练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全方位外交
2.[2023陕西]下列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2023江苏宿迁]外交活动要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营造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下列历史阶段与外交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万隆会议
C.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023四川自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A.致远舰 B.南昌舰 C.辽宁舰 D.山东舰
6.[2024四川达州]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国提供的方案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2023四川自贡](节选)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三 【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分)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
8.[2023安徽](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规定: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2) 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9.[2023四川达州](节选)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会议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冲破困局】
材料三 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示意图。
(3) 请你结合图示,写出“开拓”“突破”阶段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各一项。(2分)
【美美与共】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举办多次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2分)
(5)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根据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2分)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科技文化成就
1.[2024黑龙江绥化]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2.[2023辽宁]“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
①屠呦呦 ②邓稼先 ③钱学森 ④袁隆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天津]我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选项中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的是 (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杨利伟 D.翟志刚
4.[2024河南]1962年,为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国举行了第一届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仅靠寄信投票,举办方就收到11万多张选票。这反映出当时( )
A.电视走进千家万户 B.电影制作水平迅速提高
C.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D.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
5.[2024江苏盐城]某科学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物质,其相关信息如下框所示。这位科学家是 ( )
化学式:C15H22O5 组成:C63.81% H7.85% O28.33% 功效:治疗疟疾
A.张仲景 B.华佗 C.邓稼先 D.屠呦呦
考点2 社会生活的变迁
6.[2023广东深圳]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D.全面对外开放的影响
7.[2024安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时尚。到2019年底,我国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折射出(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8.[2023湖南衡阳]2023年6月4日7时,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湘籍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铿锵的话语令国人感到自豪。请问神舟十五号飞船主要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方面的成就(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提升·综合练
1.[2023福建]学校开展“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着装变化】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受经济等条件制约,人们的穿着需求主要集中在坚实、保暖、耐磨、耐脏上,民众服装的主要色调是蓝、黑、灰色。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众着装的特点。(2分)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4分)
【历史解释——奥运佳绩】
材料三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护和支持社会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史》
(3) 根据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2024重庆B](节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中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移动支付、共享出行、工业互联、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深入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乡村,信息惠民便民成效显著。为营造安全网络空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建设管理水平和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纲要》
(4) 根据材料三,概括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取得的成就,(3分)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指出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2分)【参考答案】
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B
2.A
[解析]这面国旗是五星红旗。人民“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这反映当时人民期盼新生政权,A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巩固了新生政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统一;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C、D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3.B
[解析]材料与新中国成立有关,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自豪感,B项正确。A项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排除;C项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2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4.C
5.D
6.B
7.D
[解析]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D项正确。
提升·综合练
1.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B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项;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D项。
2.B
[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B项正确;A项出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排除;C项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出自1943年的歌曲《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洪流中去,排除。
3.A
4.C
[解析]根据题意,朝鲜战争后美国在发动越南战争时,非常克制不敢引起中国的反应,主要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的战斗力和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升,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地位和越南战争使美国军队战斗力下降,排除A、B两项;《联合公报》的发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
5.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9—1953年之间中国正在进行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A项只能反映解放战争,可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可以排除;D项只能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可以排除;只有C项可以包含材料的所有事件,解放战争促进新政权的建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政权,故选C项。
6.C
[解析]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并且涉及的不只是农业领域,排除A项;“一五”计划涉及的是工业领域,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B项;1961年开始实行八字方针,排除D项;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C项正确。
7.C
[解析]表格反映了1950—1952年,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总体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抗美援朝取得重大成就,人民政权逐渐巩固,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无法得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A项;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排除B项;1950—1952年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并未有过重大调整,排除D项。
8.A
[解析]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性分析,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属于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评价,A项正确;B、C、D三项均属于史实,排除。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4)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意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人民和平生活;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是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10.(2) 热爱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A
2.A
3.A
4.C
[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1952—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私有制的比重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61年开始实行八字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5.D
6.C
7.C
8.D
9.A
10.(1) 5年。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实施;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全国普选的完成(或全国普选条件的成熟)。
(3)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考点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1.A 12.B
提升·综合练
1.A 2.A
3.D
[解析]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错误,符合题意。
4.(3) 背景: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意义:建立了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物质基础。
(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3)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6.(1) 名称:南昌起义。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
(2) 原因:党和国家的领导;中国科学家的自力更生。
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 示例
驳壳枪: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冲破黑暗的驳壳枪——南昌起义第一“枪”。
手摇计算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邓稼先的“秘密武器”——见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计算机。
7.问题2: 展板一:③④。展板二:①⑤。展板三:②⑥⑦。
结语: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迈向了新时代,走出了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A 2.C
考点2 经济体制改革
3.A 4.C
考点3 对外开放
5.C
6.C
7.C
[解析]1980年选择交通便利、靠近国际市场的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我国把地理位置特殊的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因此地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具有多层次的特点,C项正确。地图中并未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如1992年相继开放的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排除A项;我国对外开放并不具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排除B项;我国对外开放是自东南沿海向整个东部地区再向内地开放,并不是“由北向南逐步开放”,排除D项。
8.D
[解析]观察图示可知,2001年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而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大幅度提升,D项正确。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均与题干时间2001年之后不符,排除A、B、C三项。
9.C
考点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D 11.D 12.D 13.A
考点5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4.D 15.A
提升·综合练
1.B
2.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1999年,我国不断自主地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表明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未涉及城市改革深入展开,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特区相继建立,排除C项;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D项。
3.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② 中华民族的抗战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③④ 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巩固
⑤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⑥⑧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①②④ 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伟大斗争
⑤⑥⑦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4.(1)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
(2)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 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开放先沿海到内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5.(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最大。
(2)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丰收,图2体现了这一历史场景。此后,这一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开,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接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促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图1对此进行了数据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人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与改善居住环境,图3体现了这一成果。
(3)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2) 示例一
名片:自行车和“复兴号”动车
观点:从自行车到动车,见证了现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动车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总之,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示例二
名片:粮票和扫码支付
观点: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说明中国民众支付方式的现代化。
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凭票购买商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方式现代化,扫码支付备受欢迎。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民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和现代化。
7.(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 思想特点:实事求是。
重大贡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2) 探索: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特点: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3)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民族大团结
1.B 2.D 3.D
考点2 祖国统一
4.D
[解析]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项正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排除B项;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C项。
5.B
6.C
7.B
提升·综合练
1.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投入资金连年递增,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B项正确。
2.C
[解析]据题干“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可知,台湾同胞有浓厚民族认同感,①正确;据题干“九二共识,和平基础”可知,台湾同胞认同一个中国原则,③正确;据题干“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可知,台湾同胞倡导两岸和平发展,④正确。题干未体现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排除②。故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3.(3) 由来: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
实质:中国内政问题。
(4) 1979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5)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3)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反映出中国国际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反对侵略伟大斗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历史重任,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经过多次谈判,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钢铁长城
1.D
[解析]我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D项正确;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在1949年4月,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在196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排除A、B、C三项。
2.B
3.A
考点2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4.A
5.A
6.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题干材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有成效,B项正确;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支持不能全面概括题意,题干还涉及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项;“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和我国同多国建交无关,排除D项。
7.D
提升·综合练
1.A
2.A
[解析]①是1953年、②是1971年、③是1955年、④是2001年。综上,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①③,A项正确。
3.C
4.C
5.C
6.A
7.(3) 原因:政府的重视、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认识:国防强则国强。
8.(2) 成果:建立独立自主新型外交;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民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9.(3) “开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突破”: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分点练
考点1 科技文化成就
1.C
2.B
[解析]“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②③正确;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①④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D
4.D
5.D
考点2 社会生活的变迁
6.D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对外开放的影响,未涉及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未体现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未阐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排除A、B、C三项。
7.A
8.C
提升·综合练
1.(1) 经济实用;色彩单调。
(2) 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转变;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 变化:稳步上升。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
2.(4) 成就: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中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
外部条件: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边界,市场需求持续提升,资本流动为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而政策环境的优化则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