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上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荀子·礼论》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可见,荀子主张“礼”意在( )
A. 要求君主迎合民众需求以延续统治 B. 将礼作为君主规范民众言行的手段
C. 以性恶论作为糅合儒法思想的基点 D. 革新儒学以适应君主专制强化趋势
2. 皇后称号出现于西汉高祖之时,但其权威一直不明确。西汉武帝时按照朝廷百官的俸秩和爵位确定后妃的等级名称和爵位,首次确立后宫的尊卑等级制度。西汉元帝时把全部嫔妃划分为14个等级,而皇后则跟皇帝一样属于君,位于等级制金字塔顶端。这一历程( )
A. 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 助推妇女群体社会地位提升
C. 是对“家国同构”理念的实践 D. 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行政权力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旱灾害频发,夹杂其他异变现象频仍,于是书写灾异成了诗人笔下从未停歇的话题。他们在诗中表达自己对土地、庄稼、农夫、流民的忧愁,表达对晴天、祥雨的渴望,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向往。这些诗作( )
A. 实现了文学体裁的突破创新 B. 促使统治阶层更关注民生
C. 体现了文人的家国责任意识 D. 具有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
4. 宋朝禁榷制度较前代更为兴盛,几乎把当时最有利可图的商品都包括在内,如盐、酒、茶、矾、药、醋、铜、铁等。不同品类、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禁榷制度各有差异,但官府都要参与经营、垄断产权、支配经营权,所得禁榷收入构成宋朝财政重要来源。据此可知,这一措施( )
A. 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 B. 表明税收政策的改变
C. 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 D. 推动了边境贸易发展
5.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权益。在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和北京;而到了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门地区。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对外贸易中心转移 B. 推动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兴起
C. 受到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 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6. 如图为1912年7月14日刊登在《申报》文艺副刊《自由谈》上的一幅漫画,其配文为“今之所谓政党者”。这( )
A. 反映了民国初年当权者沉迷党争 B. 揭示了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
C. 说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严重 D. 反映民主政治缺乏运行的基础
7. 如表是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25个乡,不同阶级或阶层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单位:垧)的情况。这一变化( )
原地主和富农 贫农 雇农
土地改革前 26.06 4.1 2.35
土地改革后 7.22 7.06 9.77
A. 为民族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B. 加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 反映出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8.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曾电告中央,“在准备对苏贸易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苏联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后来,毛泽东在同外宾的谈话中也多次提到,对美国,一方面,我们要争取主动,公开主张与他们和平共处,建立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坚持斗争。这表明当时中国外交( )
A.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 摒弃意识形态的偏见
C. 已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 D. 实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9. 1979年,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法国时装队来中国表演,台上多姿多彩衣着与台下的一片“蓝、灰、黑”形成了鲜明对比。1984年,一部讲述纺织厂女劳模和漂亮裙子之间故事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当时有评论:“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百围裙”。这( )
A. 说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B. 根源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C. 人民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D. 表明经济转型冲击了旧有观念
10. 从苏美尔城邦时期起,两河流域就有用诉讼方式解决争端的案例。但是诉讼过程比较漫长,化解纠纷的成本高,因此大量争端在庭审前就达成和解。此外,当事人还有将争端提请神灵裁决,借助神明的威力解决争执的习惯。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 )
A. 纠纷调解程序简单且有效 B. 注重追求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C. 纠纷化解具有神秘的色彩 D. 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11.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12世纪初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赎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在居民不懈的斗争下,1128年国王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这一事件( )
A. 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B. 引发了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
C. 促进市民阶层的形成发展 D. 体现了法国封建领主制的瓦解
12. 学者桑戴克认为:“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该学者认为两本著作的共同意义是( )
A. 使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肯定 B. 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使科学逐步摆脱神学的束缚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13. 通过材料的做法,可以得出( )
时间 成就
1841年 英国惠特沃斯人设计制造统一制式螺纹,广泛应用于机器工业,并提出世界上第一份螺纹国家标准。
1864年 美国参照英国螺纹标准体系制定国家螺纹标准。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螺纹标准。
A 资本主义垄断螺纹市场 B. 使螺纹生产技术发展成熟
C 适应机械化大生产需要 D. 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
14. 1836—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爆发宪章运动,1859年伦敦建筑工人大罢工,德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也相继罢工。英、法、德、意等国相继建立各种地方性和全国性行业工会组织,1864年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据此可知,当时( )
A.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失去民心 B. 第一国际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C.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 D. 工人开始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15. 如图是漫画1884年《俾斯麦主持柏林会议》,下列对该图解读最正确的是( )
A 列强采用柏林会议原则瓜分非洲 B. 会议体现非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会议揭露了殖民主义的深重罪恶 D. 会议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秦朝主要交通示意图
图2 唐朝主要道路示意图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从秦到唐道路交通的变迁及变迁原因。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出版。那个年代天朝体制虽然早已在列强攻击下露出百孔千疮末世景象,欲进言者还得顾及天朝自信美称“盛世”,而先自贬为“危言”。《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宣称“首为(中国与列强进行)商战鼓与呼”,《盛世危言》一书,贯穿“富强救国”主题,主张“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熙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皇帝,正思变法图强的皇上批示印制二千部,分发给各省高级干部,国内各书坊立即盗版翻刻,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此书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摘编自鄢烈山序盛大林新著《盛氏微言》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为材料中的《盛世危言》撰写一个简要书评。(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联系材料,史论结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里的“中国”
类别 年份 1978 1990 2008
产业结构GDP占比 农业 28.2 27.1 11.3
工业 47.9 41.3 48.6
服务业 23.9 31.6 40.1
所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占比 公有制 100 81.5 69.3
非公有制 0 18.5 30.7
职业结构构成 商业人员、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 8.38 10.78 23.01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16.47 15.26 22.49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72.48 70.18 48.31
其他人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办事员等) 2.67 3.78 6.19
提取材料信息,以“改革·发展”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804-1805年 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
1810年 墨西哥爆发起义,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开始。
1813年 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越过安第斯山,解放了委内瑞拉,获得了委内瑞拉“解放者”称号,但起义很快失败。
1816年 玻利瓦尔再次打回委内瑞拉,建立了政权。
1819年 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成立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22年7月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厄瓜多尔会晤,决定由玻利瓦尔统一指挥南北方的起义军。
1826年1月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最后一个殖民据点被攻下,结束了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材料二 玻利瓦尔曾经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
材料三 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历史试题 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变迁:水陆交通路线不断扩展,整体越来越密集;南北方水陆交通趋向均衡;通往异域的交通干线有较大改观。
原因:唐代疆域辽阔,推行积极的边疆政策;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外贸易发展,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政府的重视,巩固政权的需要。
【17题答案】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思想界的转折——《盛世危言》。伴随着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发展;洋务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出现;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答案要点4选2)《盛世危言》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从“中体西用”发展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主张改良政治、设立宪法;发展工商业;创办学校以实现自强。
《盛世危言》提出的商战理论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触及上层统治者,推动维新变法;具有思想启蒙意义,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要点4选3)
【18题答案】
【答案】论题:改革·发展
阐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职业结构的变动(答案要点3选2)材料中可以得出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先降后升相对稳定发展,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职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人员比重下降,从事工业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等比重上升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职业结构更趋多元化;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答案要点2选1)从经济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要发展经济,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迎难而上。(答案要点2选1)
【19题答案】
【答案】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欧洲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奴隶制盛行,殖民地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启蒙思想、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精神传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玻利瓦尔曾游历欧洲,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在结合拉美实际的基础上,玻利瓦尔提出“反对殖民主义”、“拉美民族团结”、“反对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等主张;强调拉美民众的民族认同;他的思想为拉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答案要点3选2)玻利瓦尔领导起义军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终于在1826年结束了西班牙在拉美的统治;玻利瓦尔的活动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独立进程)促进了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意识)打击了西方国家在拉美的殖民统治。(答案要点4选2)但独立后的拉美尽管成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要想真正实现独立,必须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反抗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