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 全卷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那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据此可知“那县人”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
2.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大型广场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A.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B.出现早期文明特征
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3.图1为远古传说中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的结果有利于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定居生活的出现
C.华夏族的还渐形成
D.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图1
4.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遗址 D.大汶口遗址
5.当人类不仅靠采集食物,还可以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人类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是指
A.人工取火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农业初兴
6.《史通 世家》中曾说:“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
A.东周王朝统治被推翻 B.国家出现战乱的局面
C.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 D.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7.同学们以“纵横诸子百家·思想比辩天下”为主题开展讨论会。他们收集到如下诸子百家的言论。从中反映出他们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以民为本 B.崇尚节俭 C.和谐共处 D.以德治国
8.下列文化成就,哪些能代表商朝的文明
①甲骨文 ②《黄帝内经》 ③二十四节气 ④青铜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其统一时间换算为世纪纪年法,以下换算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10.在讲授某史事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三个关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提示,可以正确描述出的史事应是
A.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B.秦末农民战争最终胜利推翻了秦王朝
C.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D.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刘邦和项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远古“天下为公”的禅让制演变成后来父位子承的“天下为家”的……对解决王位的继承问题是有其优越性的,这至少可避免因对先王后代的杀殉而造成的社会动乱及人口减少。另外,“为王不贤”是导致夏、商和西周亡国的主要原因。而“以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的……则是导致“为王不贤”的关键。 ——《中华文化常识速读》
材料二 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三 下图2 秦朝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图2 秦朝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个人开始的?从此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请依据材料概括实施该制度所产生的主要作用。(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分析“周人”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实行该制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请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建立的一套政治制度的名称。其中,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具体推行了什么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上图2里的“三公”中掌管监察的官职名称。(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各个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实施对其统治集团所产生的共同作用。(1分)
12.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材料二
A B
图4
材料三 战国时期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是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少数贵族已不能再继续垄断文化知识,“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文学游说之士。 ——《中国全史》
材料四 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摘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根据材料一的图3,请分别指出①处和④处生活着的早期人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图4中A房屋类型的名称和图4中B处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名称。分析这些地区原始居民房屋类型和农作物不同的原因。(3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依据材料分析这一历史时期出现学术文化繁荣的条件。(2分)
(4)据材料四,请指出我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迹象。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概括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
13.很多因素都推动了社会发展,如统治政策、民族交融、生产力进步等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牛尊(山西浑源出土)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图5
材料二 宗庙之牺(祭品,指牛),为畎(田间、田地)亩之勤(劳力)。
——《国语·晋语》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钵锄、夷、斤(斧),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废除)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在蜀守李冰修建……之前,成都平原中部仍有很多沼泽和河滩地,成都平原北部多受水灾,多有沼泽。在秦国统治巴蜀后,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巴蜀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川西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摘编自秦小华《秦经营巴蜀取得的成就》
材料五 刘恒重视农业生产,有2年实行三十税一,有11年免征田租,并将人头税从120钱降至40钱(据《九章算术》记载,重体力劳动一天的工线40钱,一斗酒50钱)。……他的儿子汉景帝继承了他的衣然,将田租降为三十就是缴纳收获物的3%-4%,还将男子注册户籍、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推迟到20岁。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一线”解析》
(1)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按史料的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等,请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从材料一、二中你能获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3分)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运动?请依据材料三归纳这次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举施。(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四中政府大力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的名称。建成之后,该工程发挥了哪些积极功能?(2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由此在汉初形成了哪一治世局面?(2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1分)
盱眙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B D C C A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
(1)启;世袭制;避免因对先王后代的杀殉而造成的社会动乱及人口减少。(3分)
(2)分封制;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巩固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3分)
(3)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御史大夫。(3分)
(4)巩固了国家政权。(1分)
12.
(1)①北京人;山顶洞人。②元谋人。(3分)
(2)半地穴式房屋;水稻;地理环境。(3分)
(3)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少数贵族已不能再继续垄断文化知识。(2分)
(4)社会分化;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多元一体),绵延不断。(2分)
13.
(1)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已应用于农业生产。(3分)
(2)商鞅变法;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2分)
(3)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2分)
(4)休养生息;文景之治。(2分)
(5)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等。(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