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等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们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
驱兽。 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原始人用火片段
B.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D.历史研究员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
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 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
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址) 址)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3.距今 3800—3500 年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挖掘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
业作坊;武器戈、戚、镞等。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利于我们研究(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我国早期国家的兴起
C.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4.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场面是( )
A.楚庄王率先打出“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帜并成为第一个霸主
B.诸侯王定期朝觐周天子
C.晋文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力强大后参加争霸战争
D.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5.历史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
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B.春秋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
C.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起义爆发 D.公元前 221年,秦灭六国
6.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
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
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由此则材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是( )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
①规模越来越大 ②参战兵力多 ③交战区域紧密 ④持续时间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适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由此( )
A.引起“国人暴动” B.韩赵魏三家分晋
C.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不断 D.陈胜、吴广领导发动起义
8.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
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
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
9.《诗经》是周文化的代表,反映的基本上是夏商周三族的现实生活与历史,但到春
秋后期,《诗经》从中原地区向四方传播普及。以在南方影响最大的楚民族来说,自称
“蛮夷”的楚民族受周文化的影响,也能诵读《诗经》了。这一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
是( )
A.军阀割据 B.中央集权 C.民族交融 D.政权分立
10.春秋时期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楚先后灭四十余国,成为南方大
国。晋先后火掉二十余国,征服四十余国,成为中原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
大国。由此可见争霸战争(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实现了局部统一
C.阻碍了社会发展 D.加速了西周灭亡
11.“中国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虽然语言不通.但秦以后使用同样的文字,使书写交
流成为可能,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及文化认同的产生,意义极其深远。”材料叙述
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目的 C.重要内容 D.历史影响
12.《过秦论》中描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请根据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A.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B.外族侵略与战争频繁
C.秦朝的残暴统治 D.经济崩溃与财政困难
13.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 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宫室以供享乐
14.《史记,平准书》记载: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
人给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
腐败不可食。”材料反映出( )
A.江南地区已经得到开发 B.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腐败
C.汉初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15.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
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
第一手史料的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
A.电视剧《大秦帝国》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0 分)
16.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
相关问题的探究。(15分)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 1春秋战国时 图 2春秋末期穿有鼻
期的铁犁
环的牛尊
(1)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一现象对周王朝
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
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
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 分)结合所学说说此事件的影响是什么?(2 分)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兼相爱,交相利。④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 材料三是某七年级同学收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写出材料三中四则材料分
别反映的是谁的观点。(4 分)
材料四 公元前 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
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 2000 多年后,也就是 1911 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
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再写出孔子的一项政治
主张。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
材料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发
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5)你认为孔子的哪一观点最能体现材料四的报告精神?(1 分)
17、自古以来,制度随国家的兴亡而更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 分)
【奴隶社会篇】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
为家,……是谓小康。
(1)材料中“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变化体现了哪两种制度的更替?(2 分)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制度?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
么?(2 分)
【封建社会篇】
材料三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班固《汉书九官公卿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建皇帝之号”的是谁?他设立的“百官”中,掌管监
察事务的是哪一官职?(2 分)
材料四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与秦相比较,也有损益变革……对地方官员的监
察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通过以上制度、政策的继承与调整,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
权政体在汉代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4)据材料四,概括汉代与秦朝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对地方官员
的监察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的具体措施。(2 分)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
务。
——摘自凤凰冈
(5)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1分)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
18、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
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政治建制】
材料一 如下图
(1) 图 1 的政治建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图 2 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 分)
【经济措施】
材料二 如下图
(2) 写出图 3 和图 4 中形状相同的两个货币的名称。(2 分)
【思想文化】
材料三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见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
销毁,称之为“焚书”事件;不久以后,一些方士和儒生发表不满言论,始皇下令追
查、捕捉方士和儒生,并全部坑杀于咸阳,称之为“坑儒”事件。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
次得宠。经过 70 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
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
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3)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试比较两位帝王在对待儒家学说方面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
分)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1 分)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 分)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
(4) 从秦亡汉兴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 分)
19、论述题 (6分)
材料 中国古代史部分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孔子思想被整理成书 其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实力大为提高。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变法新法推行十年之后,秦的国力迅速上升。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请以“改革是强国之路”为观点,从以上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DYYQogCgAABAAQhCQQHQCEKQkgEAASgOxEAMsAABCBNABAA=}#}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B D B A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15分)
(1)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
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
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人物:①老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韩非子)(4分)
(4)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著作:《论语》(3分)
(5)观点:有教无类(1分)
(9分)
(1)制度更替:禅让制,世袭制。(2分)
(2)制度:分封制。(1分)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1分)
(3)“建皇帝之号”:秦始皇(或嬴政)。官职:御史大夫(2分)
(4)关系: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制度(汉承秦制),同时也有调整和创新。(1分)
措施:建立刺史制度。(1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1分)
(10分)
(1)制度:郡县制。(1分)
实力:诸侯王实力强大。(1分)
措施:推恩令。(1分)
(2)名称: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半两钱)、五铢钱。(2分)
(3)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重视儒学,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或尊崇儒术)。(2分)
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1分)
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1分)
(4)认识:成由勤俭败由奢,统治者减轻人民负担、关心人民疾苦、提倡节俭才能使国家富强。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言之有理即可)(1分)
19、(6分)【示例】
事件1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 :事件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观点:改革是强国之路。
论述: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结论: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因此,当下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增加国家实力,增加人民福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等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