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益海学校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
七年卷
一、选择题
1.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化石出土地应在(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县 D.浙江余姚
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打制的石锤、刮削器。说明北京人可能(  )
A.群居生活 B.保存火种 C.制造工具 D.直立行走
3.小史同学搜集到一幅(中国原始人群分布遗址图).从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①中国原始人群分布广泛
②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
③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发源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下列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们祖先最先种植粟的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蓝田人
6.禅让是传说中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的方式。“禅让”的依据是( )
A.辩论能力 B.外在形象 C.家庭出身 D.德才兼备
7.“穿越”是当下的流行语之一。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遇到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他会告诉你,他当上部落联盟首领是得益于( )
A.自荐 B.世袭 C.禅让 D.政变
8.“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刺史制
9.在夏商周历史进程中,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盘庚迁殷 ②西周建立 ③启成为夏王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1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
B.771年,犬戎灭西周后,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C.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二里头遗址
D.夏商周秦的灭亡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
11.位于淄博市临淄城区的善名景区姜太公祠,姜太公辅佐的国君是( )
A.夏桀 B.商汤 C.商纣王 D.周王
12.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 B.韩赵魏三家分晋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周平王东迁洛邑
13.与下列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
A.大禹传启,天下为家 B.盘庚迁殷,青铜灿烂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14.下图是出土于殷墟的龟甲和兽骨的残片,这种刻在龟甲和兽骨的文字被称为( )

A.小篆 B.铭文 C.甲骨文 D.行书
15.齐桓公称霸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齐国盛产鱼盐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他本人的军事才能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16.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应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
A.朝秦暮楚 B.卧薪尝胆 C.问鼎中原 D.纸上谈兵
17.下图反映的政治局面的是( )
A.尊王攘夷,拓展疆域 B.大国争霸,战事不断
C.周室衰微,诸侯崛起 D.群雄并立,战争频繁
18.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这场变法指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19.都江堰的水利“黑技术”驯服了躁动的岷江。它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各异,协调配合,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在没有闸门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了旱涝问题。这一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 )
A.齐桓公 B.秦孝公 C.李冰 D.嬴政
2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统一货币 B.秦统一文字 C.秦统一尺寸 D.齐统一文字
21.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下列有关这次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起义爆发地点是大泽乡 ②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④最后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其中下列人物谁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
A.刘邦 B.刘秀 C.张骞 D.王莽
23.图漫画反映了中国古代某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这一时期是
A.秦朝末年 B.西晋晚期
C.西汉中期 D.东汉中后期
二、综合题
24.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结合相关素材完成下列探究。
①陕西蓝田发掘的完整头骨化石 ②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烧骨 ③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④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 ⑤良渚古城发现的水利系统 ⑥陶寺古城贵族墓出土的随葬品
(1)图表中属于远古人类晚期智人的是(填序号即可)。
(2)要探究仰韶文化的特征,可以选择图表中的(填序号即可)。
(3)图表中②说明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是什么?
(4)如果探究早期国家的出现,可以选用的素材是(填序号即可)。
(5)请写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6)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什么特征?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2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摘自《商鞅变法》
材料二 变法内容还没有公布,商鞅怕老百姓不相信,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什么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说一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它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改革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材料二
材料三 “沉沦”与“上升”,近代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沉沦”……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材料一记录的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论?指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载体不同,史料可以分为①文字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等类型,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属于上述哪种类型(写出对应的序号即可)。请写出至少两种获取史料的方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分别举例论证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和“上升”。
三、简答题
27.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请回答:
(1)春秋时期的哪个人物利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2)战国时期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变法?
(3)上题人物提出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理由是?但他却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4)汉朝历代皇帝,注重改革,发展经济,出现了几个盛世局面,请你盛世的称号。
(5)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我们的学业也是一样。为了更快地提高你的学习成绩,你在学习上准备采取什么新的措施?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周年。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D
7.C
8.B
9.B
10.D
11.D
12.D
13.B
14.C
15.D
16.C
17.D
18.C
19.C
20.B
21.A
22.B
23.D
24.(1)③。
(2)④。
(3)学会用火。
(4)⑤⑥。
(5)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金属工具的使用等。
(6)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5.(1)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
(2)为了取信于民、树立威信,为新法的畅通执行打下基础。
(3)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6.(1)孔子;儒家学派。
(2)材料一:①。
材料二:②。
方法:上网查阅,到图书馆(博物馆)查阅,实地调查,人物访谈等。
(3)示例:“沉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并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受损,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走向“沉沦”。
“上升”: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团结协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代表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上升”趋势。
27.(1)齐桓公
(2)商鞅变法
(3)正确: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社会就会发展滞后;只有不断改革,社会才会向前发展。(答出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没有失败。因为变法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主持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答出变法的结果即可给分)
(4)文景之治或光武中兴
(5)遇到难题,多向优秀同学和老师请教······(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益海学校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