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升学班22级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C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A C B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B C B D A D D
题号 31 32 33 34
答案 A D C D
二、非选择题
26.(12分)
(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27.(10分)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28. 论题: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
阐述:在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如:“开皇之治”“康乾盛世”等。在隋朝的“开皇之治”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在中央为削弱相权,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地方上确定州县两级制;同时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大索貌阅;又开通漕运,同时减轻百姓的负担,形成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清朝时,“康乾盛世”之下,康熙帝平定三藩,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中央设立了军机处,到乾隆时设特科取士,始修《四库全书》,从而形成了“康乾盛世”的景象。
总之,在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加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形成了古代的诸多的盛世景象。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升学班22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 史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是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重要代表。彩陶在当时大范围的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 该彩陶可反映当时( )
A.农业与手工业分离
B.生产力有一定的进步
C.彩绘技术领先世界
D.艺术真实地反映生活
2.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盟誓有鲁隐公元年鲁与宋的“宿之盟”、桓公十一年的“恶曹之盟”和文公二年的“垂陇之盟”等,而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臣与民之间的盟誓,数量庞大,如襄公十年郑国大夫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与国内诸大夫订立盟约。这反映出当时( )
A.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政治权力不断下移 D.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3.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司马迁把这些从平民中兴起的专业生产交换商品而不是自己享用的商人,称之为“素封”。“素封”出现的影响是( )
A.商人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B.“工商食官”受到冲击
C.农耕经济的衰退 D.社会结构的变动
4.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在讲学的同时,其与弟子们一起收集和编纂上古时代的文献典籍,不仅使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才有诸如《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佳作的问世。这反映出古代教育( )
A.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B.推动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C.具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D.以私学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
5.“顺从道的关键在于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下列言论中,能够体现该学派思想的是( )
A.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B.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6.睡虎地秦简的《封诊式》中记载了两例父亲控告儿子的案例,因亲子“不孝”,父亲请求政府将其子杀死和断足流放,政府则予以照办。同一时期的《法律答问》中也有类似的案例。这反映了秦朝( )
A.注重宗法伦理 B.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C.追求严刑峻法 D.道德沦丧现象突出
7.下表是研究秦朝灭亡原因的两则史料。其共同研究视角是( )
史料一 司马迁:“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史料二 贾谊:“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A.军事衰退 B.政治残暴
C.经济落后 D.文化冲突
8.《禹贡》所记九州以冀州为中心,西汉都城长安所在的雍州僻处全国西北一隅;西汉时,武帝将河东、河内、河南这三河地区划入京师所在的“中州”,从而形式上使都城长安及京畿地区接近全国疆域的几何中心,处于“天下之中”的位置。汉武帝调整行政区划的目的在于( )
A.进一步削弱王国力量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开发关中平原的经济 D.宣扬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9.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10.东汉初年,官府手工业作坊还有相当大的规模,盐铁业仍然为国家所掌握。到和帝(79—106年)时,政府被迫下令盐铁开禁,只设官收税。东汉后期,崔寔在《政论》中写道:“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这一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工商食官制的衰落
C.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 D.政治环境发生变化
11.北魏初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比较粗犷,服饰贴体透肌,衣服短而窄。迁都至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主佛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垂,表情温和并作微笑状。石窟中佛像的变化反映了( )
A.北魏的封建化 B.佛教的中国化
C.民族间的交融 D.艺术的生活化
12.据考古发现,唐代犁铧种类较多,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舌刃、铧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铧面平直、銎深体薄;尖锋、三角形、体小、长銎。这反映出唐代( )
A.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B.冶铁业技艺水平领先世界
C.手工业产品质量管理严格 D.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13.安史之乱使唐朝出现一个很大的断层,可是唐朝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唐政权不仅在安史之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这一局面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较大( )
A.皇帝吸取教训稳定朝纲 B.新设藩镇维持政权得以不崩
C.南方经济开发反超北方 D.周边民族政权无力与唐抗衡
14.下表为唐朝某一时期中央掌握的户数、口数、课户数、课口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时间 中央掌握的户数(户) 中央掌握的口数(人) 课户数(户) 课口数(人)
天宝十四年(755年) 8914709 52919309 5349280 8208321
乾元三年(760年) 1933174 16990386 758582 2370799
A.户籍制度趋于消亡 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赋税制度亟须改革 D.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抑制
15.宋太祖将兵书列为禁书,不许校勘,不许刊行。到仁宗时,朝廷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后来又校理前代《孙子》等7部兵书,将其定为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军事压力逐渐增大 B.重文轻武政策调整
C.学术氛围不断宽松 D.科举选拔功能转变
16.契丹由“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契丹国”带有单一的民族色彩,而“大辽”则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夏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也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这些国号体现了( )
A.各民族的文化取向趋向一致 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倾向
C.中原王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华夏民族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17.《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得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主要统计赋役人口 D.户籍管理力度松弛
18.1283年,元代海上漕运航道开通,发展迅速。至1309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246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海运岁运粮数一般维持在300万石以上。这( )
A.反映出我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
C.说明南北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 D.推动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
19.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作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应该心系他人、心怀社稷。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传诵不衰。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 )
A.追求和谐共生 B.倡导经世务实
C.强调道义责任 D.崇尚守正创新
20.北宋的绘画呈现写实的风格:花鸟画家注重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山水画家深入山川,朝夕观察,侧重“真”和“实”;风俗人物画善于描绘繁复的城乡生活,关注时代风貌。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影响北宋绘画风格的主要因素是( )
A.平民阶层的崛起 B.崇文抑武的实施
C.民族文化的融合 D.儒学思想的革新
21.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可选资格,一般来讲,必须是翰林出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据统计,在明朝170位大学士中,通过尚书人阁的有110人,通过侍郎人阁的也有24人,绝大多数是翰林出身。明朝此举( )
A.利于强化内阁的辅政功能 B.意在完善法定中枢权力体系
C.一定程度制约了专制皇权 D.使内阁与六部形成制衡机制
22.正德年间都御史杨一清在上疏中奏:“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材料表明茶马互市( )
A.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B.挽救了西藏人民性命
C.便利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 D.加强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23.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 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24.明中后期以来,苏州、松江等地民多“取办于木棉,以花织布,以布贸银,以银籴米,以米兑军运(粮赋)”,当地食用粮反要依赖进口,这说明当地( )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 B.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C.政府大力扶植棉纺织业 D.民生与市场联系紧密
25.晚清时期,京城的京剧在审美和艺术形式上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剧则千方百计不断翻新剧目,注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有的贴近现实,针砭时弊,有的移植外国故事,如“新茶花女”“法国拿破仑”等。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
A.北方京剧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现实 B.上海京剧适应了商业化社会的需求
C.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日益明显 D.上海京剧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26.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尝令海船自扬子江逆流而上,至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然航道险阻,“粮船俱坏,岁岁有之。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将嘉兴、松江秋粮,及江淮、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岁征之粮一并海运。这说明,元代( )
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 B.税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
C.长江流域经济趋于平衡 D.财赋重心沿江逐渐西移
27.顾炎武遍游天下后指出,凡郡县为原来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原衙门的旧基“必皆宏敝”;相反,凡“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 )
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边防压力日益增加
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D.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28.《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9.宋代巨贾彭则爱好儒学,“为其子延接师友,不问其费”,曾捐书于州学。郡从事为之记,称其为“贩夫”,彭氏子孙皆耻之。知州认为,彭则所为是善事,遂删“贩夫”二字。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 B.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
C.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 D.文治政策提升了士人地位
30.北宋名相富弼曾说:“拓跋自得灵、夏以西,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法令。”据此可得出( )
A.西夏社会尊崇儒家文化 B.西夏全盘学习北宋制度
C.西夏已经向北宋称臣 D.西夏受汉族影响颇深
31.据史料记载,北宋“广开科举之门”,但却以较宽的“解额”优待河北、河东、陕西等北方各路沿边地区的士子,中举者“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这一做法( )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B.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
C.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方略 D.扩大了北宋统治基础
32.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人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B.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C.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D.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33.王安石为,“天”是自然的、物质的,沿着自己的道路即“天道“运行和变化着,“可无作好,天作恶,无偏无觉,无反无侧”。人也同本样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动和发展着。这要反映了王安石( )
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传统的伦理观
C.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D.传统的天命观
34.金太宗“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金熙宗将皇帝狩猎的“禁苑隙地分给百姓”,金章宗明昌四年,尚书省奏,上京等路“每岁收税粟二十万五千余石,所支者六万六千余石,总其见数二百四十七万六千余石。臣等以为此地收多支少,遇灾足以赈济”。据此可知金朝( )
A.建立常平仓制度,赈济灾民 B.沿袭唐宋制度,放弃猛安谋克制
C.放弃狩猎、畜牧的生活方式 D.重视农业,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32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3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 “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 —据《隋书》等 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清史稿》等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