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园实验高中2025年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普遍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制度( )
A.源于印度特殊的自然环境 B.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缓和印度阶级矛盾 D.推动了佛教的产生发展
3.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如图所示古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的( )
A.扩展性 B.发展性 C.多样性 D.开放性
4.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这说明( )
A.人类早期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 B.人类文明具有包容性
C.人类文明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D.人类文明具有地域性
5.“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东西方之间的几乎所有国家,在吸取东方和西方两个邻居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的、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一个可靠的中间人。‘中间人’角色是其在人类历史上惯常扮演的角色,无论在商业和文化交流上都是如此。”这里的“帝国”是指(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表1出自美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的名著《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一些基本情况。这可用来说明( )
表1
地理 漫长的陆地边境与狭窄的海上通道阻碍了军队与信息的流动
文化 帝国边境之外的日耳曼民族觊觎罗马的财富 “南北”繁荣差距导致嫉妒与仇恨的产生 蛮族对罗马人身份的有限认同
经济 贸易逆差导致帝国财富的流失
A.文化发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B.帝国保障了区域和平
C.对外扩张带来罗马帝国强大 D.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7.以下三幅图片可用来说明中古时期( )
A.帝国的崛起与扩张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D.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8.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 )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 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户
9.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10.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文主义发展
C.自治城市的发展 D.帝国的兴起
11.《查士丁尼法典》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帝国统治 B.保护财产私有
C.保障人人平等 D.影响广泛深远
12.下列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中,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B.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13.古代日本“幕府”一词指将领的军帐。12世纪晚期,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此事件的影响是( )
A.幕府统治开始 B.武士集团形成
C.封建时代来临 D.天皇权力加强
14.14、15世纪南部非洲最强盛的国家是( )
A.阿克苏姆王国 B.摩加迪沙
C.马里 D.津巴布韦
15.下图节选自一位航海家日记。该材料( )
彼等非常顺从,……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以为,一旦发韧,……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A.强调了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变化 B.反映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大帝国 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16.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的鼓励 B.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17.下图所示航线的开辟者为(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8.1500年以来,尽管传染病在全球肆虐,但世界人口并未减少。到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这主要得益于( )
A.世界人口迁移 B.医疗技术创新 C.全球物种交换 D.商品经济繁荣
19.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入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腾飞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发展 D.改善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20.下表为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黑种人口增加是因为( )
年份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00 16.0 270 400.0 3140.0
A.三角贸易 B.美国独立 C.殖民争霸 .工业革命
21.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B.工业革命已向欧美各国扩展
C.中国被迫开放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玉米等作物多路径传入非洲
22.地理大发现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收取货币地租的传统封建主陷入贫困或破产。而商品生产经营者既能够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这表明( )
A.价格革命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B.地理大发现引发了商业革命
C.殖民扩张巩固了西欧封建统治 D.新航路开辟阻碍欧洲发展进程
2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货币贬值,物价相应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 )
A.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B.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增加了封建贵族的收入
24.“它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材料中的“它”应是( )
A.圈地运动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
25.16世纪,欧洲银的储量增加了两倍,金的储量增长了20%。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一现象( )
A.引发了商业革命 B.标志着农奴制废除
C.导致了物价下跌 D.加速了封建制瓦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2)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依据材料三对该观点加以解释。(6分)
27.(12分)中世纪时,西欧城市在争取自治过程中,曾获得许多特许状,以下是部分特许状节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我授权我们自治市的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定在每周四,并且和我们温切斯特、牛津或者其他我们土地上的公民们一样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审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凡属市民均不得因任何纠纷而到市区之外进行投诉。”
(1)从以上特许状中,城市与市民可以获得哪些权利?这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6分)
(2)对国王(封建领主)颁布城市特许状的行为,你有何认识?(6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6分)
(2)写出材料一地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农民普遍缴纳货币地租,各种雇工大多领取货币工资。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但欧洲的贵金属开采发展缓慢。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1)材料一的地图上没有标出绘制日期,有人认为该地图是在1488—1491年间制成的,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4分)
(2)依据材料,分析说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与条件。(6分)
青华园实验高中2025年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C D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D D B B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C D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
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
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6分)
(2)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2分)城市的出现,使欧洲中世纪出现了新的阶级和新的文化;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4分)
27.【答案】
(1)权利:市民身份自由;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自由交易、免关税权)和政治权利;城市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
影响:吸引周边民众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地位提升;明确国王(领主)与市民之间的权利义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领主权力。
(2)认识:是城市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国王(领主)不得不适应新的变化;国王(或领主)赋予城市自治权的同时,也强调了市民对国王(领主)的忠诚与归属。
28.【答案】
(1)名称:2处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4处为古希腊文明。(4分)
不同点: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4分)
(2)名称:3处为古埃及文明,6处为印加文明。(4分)
相似点:国王拥有大权,实行中央集权。(4分)(以上文明之间的比较,言之有理即可)
(3)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4分)
29.【答案】(14分)
(1)该观点具有合理性。图中绘出了葡萄牙人在1487年发现的好望角,说明是在1487年之后;图中绘出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但并没有绘出美洲,说明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4分)
(2)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地理知识不断丰富,航海与造船技术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6分)
(3)葡萄牙最早开辟新航路,彰显航海荣耀;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市青华园实验高中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