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平凉四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
九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AD 610ACADC
二、材料题
11题(共8分)
(1)背景:战国时期.秦国在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时刻有
被兼并的危险。(1分)
措施:废除井田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县制
奖励军功:鼓励耕织。(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
(2)制度:郡县制。(1分)
特点:按地域划分: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世
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没有
独立性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
分)
(3)原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平城
自然条件比较差,粮食供应困难:受北方柔然威胁,平城
保守势力强大,社会发展受到制约。(每点1分,任答两
点得2分)
12题(共7分)
(1)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
-。(每点1分共2分)
(2)原因巩固政权,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1分)
影响:促使中华文化多元化发展;为隋唐时期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基础。(每点1分,共2分)
(3)特点: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任答两点
每点1分,共2分)
13题(共7分)
(1)优点:用料广泛、质量高(每点1分,共2分)
(2)变化:由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占卜等到应用
于航海。(1分)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之后指南针被
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由此大
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
开辟。(2分)
(3)印刷成本更低:可以重复使用,印刷更多书籍。(每点
1分,共2分)
三、探究题
示例:
观点: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社会进步。(2分)
论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分封制和井田制
已不适应社会需求。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
持下主持变法,确立了县制,废除了井田制,鼓励耕织,奖
励军功,使秦国成为国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中
国奠定了基础。魏晋以来,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
趋势,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统治北方地区困难重
重。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实行汉化改革移风易俗,迁都
洛阳,增强了北魏实力,也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国家政策要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1分)平凉四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卷)
九年级历史(5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了解北方远
古居民的农耕生活,你不会给他们推荐()
A.半地穴式房屋
B.出土的稻谷和干栏式房屋
C.挖掘出的彩陶罐,里面装着腐朽的粟粒
D.原始的纺织用的纺轮
2.很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张塞引入“胡种”的记录,如《西京杂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
张骞带归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胡瓜时也讲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
瓜'。”从材料可以看出张塞出使西域()
A.建立了汉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B.丰富了中原人物质生活
C.密切了汉与西域各民族关系
D.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3.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在这里,游客既能欣赏古印度健陀罗艺术余晖,
又能目睹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的“秀骨清像”。这说明古代甘肃()
A.继承了印度键陀罗艺术并发扬光大
B.是中外文明交流和民族交融之地
C.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中心
D.保留了石窟进入中国的最初样貌
4.公元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
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
A.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B.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文教发展促成“重文轻武”
D.京剧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5.南宋之前,长安、洛阳、汴梁(开封)等都曾作为政治与经济中心。到南宋时期,临安(杭州)
成为新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广州、泉州等城市相继崛起,名噪一时。这一变化反映了()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经济重心的南移
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明成祖时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制,
还逐渐形成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督抚制度。这些制度设计旨在(
A强化专制皇权
B.增强监察职能
C.精简政府机构
D.防止宦官专权

7.明清小说除却在民间流传,经过文人修饰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以及采用魔幻手法表现生活
的神魔小说,更有直接描写社会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这说明明清小说()
A.语言雅致,情节跌宕
B.博采众长,融合创新
C.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D.还原历史,真实可信
8.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用品
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A.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B.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使列强援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D.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九年级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