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2025年中考历史信息冲刺卷.第一次适应与模拟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1/35
年山西省中考信息冲刺卷·第一次适应与模拟
(历史)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D
3.C
4.A
5.B
6.C7.B
8.A
9.C
10.B
11.C12.D
13.B
14.D
15.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16.(1)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反映了
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
阶段;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等。(答出一点得2
分,共4分)》
(2)②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
苛政等;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
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答出一点得1分,共2分)
总体特征: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调整完善:
发展历程具有曲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收新元素等。(答出任意一
点得1分,共2分)》
17.(1)特点:①汉化是总体趋势;②双向学习;③注入新的因素
(3分)
(2)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大与开放,很多农村
人口涌入城市;随着西方列强不断在中国开利矿设厂,加上近代民族工业的
兴起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西方列强在海外设立工厂等,造成中国
东南沿海的人口迁移海外等。(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3)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大量剩余
劳动力产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又增强了对
劳动力的需求和吸引;人口流动迁徙的新格局造成人口过度集中,引发
“大城市病”。农村人口大量流人城市,使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城市的
接纳度也使得迁移人口贫困化、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等城乡社会问题日益
突出。(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18.(1)变化:从议会有限限制王权到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正
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分)
意义:使英国封建制度瓦解,确立起比较先进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
体制,为欧洲和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政治制度的蓝本。为资本主
义发展扫清障碍,为之后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成为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促进了追求自由和平等思想的传播。推动世界历史·
发展的进程。(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2)积极: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宣告了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的结束。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辛亥革命促
使经济、思想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每点1分,共2分)
局限性: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②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③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
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革命要顺应时代潮流,革命是推动社会转型的主要手段;革命不
一定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9.(1)亚非欧文明的特点:区域性;多元发展;孤立、分散。(答出
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
不同:亚非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以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环境相对分
散、保守、自足,容易形成专制集权体制,如古埃及以尼罗河流域为依托,
形成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社会等级制度,从事农业生产。欧洲文明诞生
于海洋、山地,工商业发达,社会环境宽松自由、平等互利,容易形成民
主传统。如古希腊诞生于地中海,进入城邦时代后,特别是雅典城邦的伯
里克利改节,将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一定程度上为工商业、海外贸姓名
准考证号
2025年山西省中考信息冲刺卷·第一次适应与模拟


注意事项:
1.150分钟。其中历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
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考古发掘的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从造型上看
可印证
图1陶寺兽面形物图
图2石家河兽面形物图
A,原始的农耕生活已经开始
B.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是多元一体
C.考古发掘是研究文明起源的依据
D.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时久远而漫长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方方面面都出现了转型。以
下说法中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根本原因的是
A.新的自耕小农出现从事农业生产B.各国竞用士人纷纷推行变法
C.文化学术领域出现许多思想流派D.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广泛使用
3.《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
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海外贸易繁盛
C.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4.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发展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以下图片共同反映了
达赖金印
驻藏大臣衙门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金奔巴瓶
A.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多样
B.对外关系持有的态度封闭
C.统治者采取政治措施得当
D.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单一
5.每逢佳节必有美食。春节吃年糕,寓意“年年安康”;元宵节吃汤圆,
寓意“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五谷丰登,丰收
在望”;中秋节吃月饼,寓意“甜蜜幸福,平安如意”。这表明传统节日
A.奠定后世思想文化发展源头
B.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C.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D.改善了中华民族的饮食结构
6.梁启超在《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一文中写道:“今日中国之不可以不
振兴实业”,“苟实业更不振兴,则不出三年,全国必破产,四万万人必
饿死过半”。由此可见梁启超主张
A.变法革新
B.发动革命
C.实业救国
D.教育救国
7.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1938年的
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1933年更加多样。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11%
16%

13%
地主
12%
48%
农民
76%
10%
农民
中小商人
14%
工人
图一1933年共产党员成分
图二1938年共产党员成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2025年中考历史信息冲刺卷.第一次适应与模拟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