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检测(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战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大致包括:一是多元区域文化兼并、融合导致政体组织逐渐扩大;二是社会矛盾内
在动力的作用导致从聚落形成早期国家;三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使文明内涵日渐丰富,出现了新
的物质文化与意识形态。据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A展现了石器时代的全貌
B.推动了华夏认同的形成
C.体现了内生演进的特征
D.限制了区域之间的交流
2.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指出:“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严助、主父偃人值承明,与参谋议而其
秩尚卑,卫青、霍去病虽贵幸,亦未干丞相、御史职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汉武帝时期
A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统治需要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C.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分化严重
D.取土标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3.美国学者科斯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
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北魏均田令
B.唐朝“两税法”
C.元朝“科差”
D.明朝一条鞭法
4.元丰七年(1084年),北宋与交趾以庚俭、邱矩、叫岳、通旷、庚岩、顿利、多仁、勾难八隘为界后…沿边
羁縻州县峒依界分属宋朝“省地”与交趾“道地”。“省地”除标识疆土外,还含有宋朝全面管辖地域之
意。这反映出当时
A边疆治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
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根源
C,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
D.边疆治理呈现出新特点
5.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指出,理学家主张的“性”“命”“天”等既不合于“六经之旨”,也不关乎“当世之务”,因
此绝非“真儒”。王夫之将“明道”“笃道”“行道”作为得孔孟之传、“六经”真义的标准,也即是否流为“伪
儒”的一个判断依据。二者的思想
A,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反叛
B.代表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心声
C.蕴含着儒学家的担当精神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高三3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K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检测(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