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二高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B A D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A D C A
17.(1)重视人心向背,以民为本;强调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以德治国,先礼后兵;重视富
国强兵,亲人善邻;强调治内先于安外,注重自身建设。(任答 3 点)
(2)变化:从“内防”为主到“外防”为主;从以皇权为核心转变为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从强调富国强
兵到关注思想解放。
原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思
想的传入,“天朝上国”观念的动摇;洋务运动的开展;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3 点)
18.(1)①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③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2)①深厚的文化积淀
②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重视知识,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
④广泛吸收各地区的文化成就,加以融合与创造
19.(1)目的:对金银财富的渴求;开拓海外新市场的意愿;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新航线;传播基
督教的热情。
(2)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国家
治理和国防带来积极影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
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任答四点即可)
消极方面:便利了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0.示例一:
特征: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
20 世纪上半期,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
改变了世界格局。70 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和改革的卓有成效的继续,它使
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
味着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自身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示例二:
特征: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大革命,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开阔了人们的
视野,对物理学本身和人类思维产生深远影响。二战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后来因特网的
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兴起的标志之一,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
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人类不断探索自然,推动着科技进步,也改变了人类自身。
示例三:
特征:两次世界大战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20 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欧遭到重创,欧洲相对衰落。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939 年—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使欧洲进一步衰落,世界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人民进一步觉醒,亚非拉掀起民族解放运
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二战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战争的危险,我们应当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渑池二高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6.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组织学者创造朝鲜拼音文字一一谚文,并编成《训民正音》,以教导百姓发
音识字。朝鲜大儒崔万里上书世宗大王,表示“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另做文字者,
唯蒙古、日本、西蕃之类…今作谚文,是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谚文在朝鲜遭到反对是因为()
A.士大夫竭力维护文化垄断地位
B.中华文化主导了朝鲜社会生活
C.朝鲜认可宗藩体系的身份定位
D.西学东渐之风激发了民族意识
7.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治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
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这些地区进入铁器时代。这可以用来研究()
A.自然资源与技术革新
B.经济变革与军事创新
C.帝国扩张与人口迁移
D.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
8.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道:“诚然,白人拥有掠夺印第安人和接管整个大陆的人数、组织和
力量。但最后,白人发现,他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词汇、文学、服装、药物以及他们所种植和消
费的作物中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这说明()
A.文明交流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B.印第安文明促进欧洲文化发展
C.欧洲文明被印第安文明同化
D.殖民侵略推动区域文化的形成
9.在英国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数以万计的清教徒、天主教徒、罪犯等被迫越过大西洋,
移民北美地区。这些移民活动()
A.推动了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的发展B.促成了印第安人对英国文化的认同
C.缓和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间的矛盾D.引发了华工被运往美洲的苦力贸易
10.下表为新加坡的重要节假日(部分)。由此可见,新加坡()
节日
日期
节日
日期
元且
1月1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新年
大年初一
开斋节
伊斯兰历10月1日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
屠妖节(印度教节日)
印度历8月14日
卫塞节(纪念佛陀诞生)
农历四月十五
圣诞节
12月25日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A.休闲文化盛行B.推崇历史与现代的结合C.多元文化并存D.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11.20世纪以来,我国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以及广东等地陆续出
土了大量波斯萨珊王朝时代(224-651年)的银币,这些银币分别俦于萨珊十二(三)位国王在位期
间。这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繁盛B.中原统一王朝疆域辽阔C.民族交融的加强D.中欧间经济联系的建立
12.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一位收师患痛风被中国的艾灸治愈,他敏锐地注意到艾灸的价值,迅速
收集有关资料并出版书籍,很快引发了艾灸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流行。中医一度成为当时欧洲
上流社会养生调理、治病诊疗的潮流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东方知识丰富欧洲医学研究
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补性
C.中国医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
13.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带到罗斯,扶持
“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
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说明蒙古西征()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
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往
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
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14.亚历山大通过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他的名字被后
世的人们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到黄金时期
B.促进了东西方间的贸易往来
C.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15.如表是美国独立后三位国家领袖公开发表的相关言论。这些言论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特点是()
首任总统华盛顿
“人类已将维护神圣的自由火炬和共和政体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美国”
开国元勋杰斐逊
“美国将通过…成为不幸者和受压迫者的避难所而最好地服务于人类”
宪法之父麦迪逊
“我们将成为文明世界的自由工场,比其他任何国家对非文明世界贡献更大”
A尊重文化多样性B.力求全面融入世界C.宜扬民族优越论D.注重全球均衡发展
16.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加拿
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