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宝墩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是成都平原上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距今
约4500年。在该遗址发现有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似的葬俗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典
型的彩陶技术。这说明
A.宝墩文化的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
B.中国原始文化具有交流性的特征
C.宝墩文化是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
D.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有重大影响
2.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大多不愿意前往秦国,故有“儒者不人秦”一说。然而,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却
于公元前266年毅然入秦,并见到了秦昭王,他对秦国的治理成效大加赞赏。据此可以推断出
A.新兴的士阶层不断崛起
B.儒法两家思想实现合流
C.秦国治国理念有所调整
D.荀子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3.前129年,大司农郑说:“穿渭为渠,下至河,漕关东粟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余顷”《后汉
书》载:“飒(卫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由此可
见,两汉时期
A.交通改善助力区域发展与治理
B.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已逐渐形成
C.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出现了变化
D.水利工程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4.表1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
表1
内容
史籍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因争曰:“事急矣!若不行权道,社
稷必危。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
《旧唐书》
我,于义何成?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草泽,不得居王左右”太宗然其计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雅州治中高士廉右侯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
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未决,众日:“大王以舜为何如人?”曰:
“圣人也。”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
《资治通鉴》
下,法施后世乎!”
A.玄武门之变是一次偶然性的政变
B.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谋者
C.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较为尖锐
D.儒家伦理在唐初遭到了严重破坏
5.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吾浙(江)桑柘遍野,茧丝成市,四方大贾岁以五月来贸丝,积
金如丘山。而田家自耕织外,无余技矣。”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浙江地区
A.小农经济主导性地位丧失
B.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调整
C.外贸发展刺激手工业繁荣
D.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紧密
6.图1所示为清朝宫廷使用的铜镀金洋楼钟,于18世纪由英国制造。钟顶矗立着一位阿拉伯
人,钟上层建筑环绕一圈哥特式长窗,窗内各有一位打扮成教皇模样的僧侣,手持长杖,神态
端庄。该楼钟集中反映了
A.全球贸易的兴起
B.世界文化的多样
C.多元文化的融合
D.审美观念的趋同
7.1878年,驻英公使郭嵩焘以夫人梁氏的名义于使馆内操办盛大茶会,此事传回国内便遭到士
大夫的抵制。接任的曾纪泽虽接纳西方社交惯例,在使馆举办茶会,且携眷参与部分社交场
合,却严令女眷“不与男宾同宴,即偶有好友,可使妻女出见者,亦不过遥立一揖”。这些现象
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中外关系渐趋密切
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驻外使节职权受限
D.外交转型陷入困境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