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北京朝阳高三一模
历 史
2025.3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关于夏启获得君位有多种说法。研究下面材料,解读准确的有
《孟子》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史记》 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夏后奠卣(“奠”是丧祭,“卣”为忧,指居丧),庶灵因固,九德溥扬,两中乃入
《两中》
(“两中”天帝的两位使者圭中、祥中),格于有河(“有河”政治中心区域)。三
清华简
年,在日乙丑,两中又降,格于有夏。
①认同“夏启攻益自取”之说 ②“禅让”是对“篡夺”的粉饰
③蕴含对“尚贤”思想的宣扬 ④君权“天”授的传承合法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董仲舒主张“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刑反德而顺于德,亦权之类也”“是故天
以阴为权,以阳为经”“经用于盛,权用于末。以此见天之显经隐权,前德而后刑也”。这体现了
A.西汉秉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 B.邹衍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主流
C.赓续春秋战国的儒家仁政思想 D.两汉以来律令儒家化逐步深入
3.Deepseelc 对《资治通鉴》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 763 名唐代科举进士中,有 17%的
人具备实务能力,而同期世家子弟的胜任率则达到了 34%。对于这些数据的合理解释包括
①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才断层 ②门阀家学垄断仕途的升迁
③科举考试侧重于诗赋经义 ④及第后需吏部的选拔任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列班·扫马的西行路线长达 11200 公里,被誉为“逆向的马可 波罗之旅”。他的出使在欧亚外交史上具有
重要意义。以下关于扫马访欧之行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代表元朝皇帝与欧洲多国建立联系
②展现了 13 世纪东西方交流的双向性
③可观察拜占庭帝国与罗马教廷的分裂
④领教英法两国专制王权的强化与威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表展示了中国从汉朝到清朝各朝代的郡(府)、州、县的数量统计。通过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
下说法
汉至清郡(府)、州、县数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郡(府) 103 190 30 33 140 309
州 360 254 359 193 205
县 1314 1255 1557 1234 1127 1138 1353
注:据《汉书》《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统计。
①自秦迄清,县是最具有稳定性的地方基层单位
②州作为行政区域的划分名称,在唐代首次出现
③最高层级的行政区由监察区、军区等转变而来
④县级以上政区,数量越划越多,辖区越划越小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6.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问题时提出:在众多问题中,最关键的是要关注并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历
史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所指的根本性问题应是
A.如何应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与民族危机
B.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奋斗与探索
C.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发展与社会阶层分化
D.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与融合
7.“(近代)官机作价五十万两入局,另招商股五十万两……无论盈亏,按年提官利,剩余则按股均分。”
——张謇《大生纱厂第一次股东会报告》(1899 年)
学者汪敬虞指出:“大生纱厂早期‘官利制度’虽保证股东收益,却使企业背负固定支出,挤压再生产资金,
折射民族工业在传统资本逻辑与现代化生产间的深层矛盾”。结合材料,判断学者认为以大生纱厂为代表
的 19 世纪末的中国民族企业
A.实业家借助股份制突破封建生产关系束缚
B.官商合营模式有效抵御了列强的资本入侵
C.稳定股东信心加大了企业内循环的管理活力
D.传统盈利模式阻碍工业资本积累与持续发展
8.20 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了商科中的“银行及保险学门”,随后《银行通行则例》
《储蓄银行则例》等一系列法令相继出台。这种将金融制度改革作为立国之基的思潮,与同期金融类报刊
文章数量相较于 1899 年前激增 394%有着密切联系。归国留学生纷纷撰文呼吁:“国势之盛衰,视乎银行为
枢纽……欲操财政权者,必自设国家银行始”。上述材料表明,1900 年后晚清金融转型加速的关键在于
A.西学人才回流集聚 B.通商口岸贸易繁荣
C.制度层面转变引导 D.实业资本迫切需求
9.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总结教训并调整策略。下列对遵义会议决
议的表述,正确且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B.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教训→调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批判“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改组中央领导机构→肯定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
D.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局势转变→通过《论持久战》报告→明确全面抗战路线
10.下图为中国某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依据相关知识判断图中的“三资经济”应是
①外向型金业 ②外商独资企业
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近 20 年来,中国医疗史作为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进展,历史学与医学之间实现了双向促
进与协同发展。从下列研究成果可见
①探究疾病医疗与社会互动 ②涉及制度研究和观念改变
③促进了史料的挖掘与运用 ④凸显中西保的汇合与融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希腊的“猫头鹰”银币和波斯的“大流克”金币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马其顿国王腓力二
世(公元前 382 年~前 336 年)规定,金币的重量与成色需遵循阿提卡标准(即雅典标准)铸造,而银币则
采用希腊北部的色雷斯标准,从而在马其顿建立起金银双本位制体系。这一举措的结果是
A.推动马其顿商业贸易的发展
B.巩固了亚历山大扩张的战果
C.造成希腊化世界大范围扩展
D.增强了希腊联盟内部凝聚力
13.国际法的形成与民族国家的兴起是近代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现象,二者相互促进、彼此依存。在
这一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标志性文件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万国公法》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D.《战争与和平法》
14.《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波茨坦公告》进一
步声明“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有学者评价“这一系列国际文件的法律效力叠加,成为战后东亚领
土秩序重建的基石”。结合史实,最能体现《开罗宣言》突破性意义的是
A.规划日本领土由美苏中英四国实行分区占领
B.国际法体系明确否定日本侵占行为的合法性
C.实行轴心国必须履行“无条件投降”基本原则
D.确立战后世界基本框架为成立联合国奠定基础
15.2025 年 1 月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称不会排除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但若美国真的“入侵”
格陵兰岛,即违背了
①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②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原则
③《北大肖洋公约组织》原则 ④尊重人权促进国际合作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17 分)唐朝
材料一 唐朝在其鼎盛时期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软实力,培养着四邻统治阶层对唐朝的仰慕之情,以期
他们出于对唐朝文化认同而维持亲密的政治关系。唐朝君臣强调道德原则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审时度势,
权衡利弊制定出协调且均衡的政策。在数个实力体的自行其是、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唐朝在游牧与农耕的
互补、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宗教的传播与本土化,以及艺术与科技的跨文明融合等方面,无疑占据了优
势地位。
——摘自王贞平《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材料二 7、8 世纪的中古中国,华夏民族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对内完成典章制度的统合,打破
民族间的壁垒;对外混一融洽,四海一家,采撷不同文明之菁华,形成一个开放包容、扩大恢张、充满活
力的盛唐气象。……唐朝影响之大,以致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唐人街。有些美国人喜欢把唐朝比作现
代的美国,把唐朝的长安比作美国的纽约。这种说法反映了在文明交流的历史上,唐朝已经达到了世界的
高度。
——摘自葛承雍《唐朝为何会成为“世界性”的国家》
(1)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多极一互动”给予解释。(5 分)
(2)有些美国人喜欢把唐朝比作现代的美国,这种对比不是来自于学术研究,而是跨越时代和文明体系、
基于对宏观的影响力和开放性的感受。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做一个跨时空的比较。(12 分)
注意:遵循可比性原则;对比维度明确;关注差异性。
17.(10 分)荷兰西印度公司
西印度公司在美洲的相关活动
在 1611 至 1613 年间,航海家阿德里安 布洛克多次航行至北美洲的哈德逊河区域。1614 年,首批荷兰移
民抵达此地。1624 年,荷兰人在此建立“拿骚堡”。1626 年,他们购买了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
丹”,使其成为荷兰重要商业据点。1664 年,英国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更名为纽约。
1621年,威廉 乌泽尔利克斯提议模仿东印度公司模式,成立西印度公司(他后成为公司第一任总督)。荷
兰三级会议批准这一提议,授权该公司以“充足船只和军事力量的组织机构”控制“与西印度、非洲和美
洲的商业和贸易。
1623 年,占领圭亚那;1634 年,夺取了库拉索岛,成为荷兰在加勒比地区的重要港口。与西非黄金海岸多
个据点联结,成为跨洋贸易及奴隶输入的中转站。加勒比地区的控制权多次易手,1781 年被美国占领。
1628年,彼得 海因截获西班牙的“白银舰队”,掳获 20万磅白银、135磅黄金、1000颗珍珠,以及香料、
丁香、胭脂虫(一种染料)、蔗糖、苏木、毛皮等,总价值高达 1150 万荷兰盾。
1630 年荷兰攻占葡属巴西东北部的“狂野海岸”,约翰 莫里斯 范 拿骚被西印度公司任命为荷属巴西
殖民地的总督,到 1639年建有制糖厂 166 座;1654 年葡萄牙重新占领该地。
1674 年公司经营不善,三级会议批准建立新公司。新公司 1675~1738 年间贩卖奴隶数量为 263,987 名。
1722 年探险家雅可布 罗赫芬首次发现复活节岛。
1791 年公司倒闭。
(1)“下定义”是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对某一术语、概念或对象进行描述,使其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结
合材料和所学,给“荷兰西印度公司”下个定义。(2 分)
(2)为什么说荷兰西印度公司是个“行为充满争议、在历史上有着复杂而多面的影响的公司”。(8 分)
18.(12 分)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站在纵深、宏阔的时空维度,将人类的全部历史看成一个整体、一个有机发展过程,是对
历史进行长时段、宽视野、多角度的观察和认知。①纵向贯通:对某国家、某地区的观察不仅关注某一特
定时期的历史事件,而是从发展的长时段把握历史的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②横向对比:将历史
置于更対广阔的时空框架中进行考察,从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与变迁来把握历史的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整
体性、时空维度的宏观性。
1910~1990 年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
(单位:百万吨)
年份 项目 俄国(苏联) 德国(联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 —— 0.3
1910 年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3.4 *0.009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 — 0.4
1937 年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7.9 5.8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 0.1 0.3
1950 年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7 4.8
原油产量 *353 7.5 475.3 0.1 2.3 0.8
1970 年
钢产量 *116 45.0 119.3 28.3 23.8 93.3
1990 年 原油产量 *553 3.6 371.0 *88 3.0 0.5
钢产量 *154 38.4 89.7 16.5 19.0 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注:带*的数据为原始数据,其余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1969 年北海油田的发现对英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注:1949 年中国原油产量 12 万吨,2024 年与 1949 年比增长 884.58 倍;1949 年钢产量为 16 万吨,2024
年与 1949 年比增长 6276倍。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①纵向贯通”“②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各取一例,对相关经济发
展给予说明。(12 分)
19.(16 分)“交流 对账”
2025 年 1 月,由于美国政府对 TikTok 的禁令即将生效,大量美国用户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与
中国网友展开了一场“对账”交流。“对账”主要内容集中在经济与生活成本、医疗与教育、社会福利与
保障、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
有网友提出如果我们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日子也梳理一本账,梳理我们的祖国走向富强的一本账,我们
又会填写什么?
(1)在上述时段中任选其二,书写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6 分)
要求:紧扣题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
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6 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2025 年 1 月小红书上的
中美网民直接互动、自主寻找共同话题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意涵深远。
(3)简述这次“交流 对账”的意义。(4 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15 BCDCA BDCCD AACBB
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17 分)
(1)阅卷标准:区分“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亚洲不同的文明区域、
国家各具特色的成就”;文化传播与文化影响及唐朝的地位。(5 分)
(2)遵循可比性原则;对比维度清晰明确;注重差异性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维度展
开探讨。(12分)
17.(10 分)
(1)示例:荷兰西印度公司是 17、18 世纪荷兰政府授权成立的新型股份贸易垄断企业,以争夺美洲、非洲
殖民地和贸易垄断作为目标。兼具商业、军事和政治职能,是荷兰早期殖民扩张的核心工具之一,对资本
原始积累发挥重要作用。(2 分)
(2)推动了全球航海和地理知识的发展,为全球航路的开辟做出贡献,促进了荷兰经济的繁荣和国际贸易
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掠夺美洲资源,是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打破了西班牙和
葡萄牙在大西洋区域的贸易垄断,影响了国际关系格局,推动了国际法和近代外交的发展。(8 分)
18.(12 分)
基本史实正确、时间线索清晰、历史脉络连贯、专业术语准确、体现学科素养。19.(16 分)
(1)紧扣题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6 分)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
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进构建对话面不对抗、结伴面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践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
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和引领
全球治理进程。(6 分)
(3)反映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促进相互理解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是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国际社会互动交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式;彰显了
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的精神,助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4 分)